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08节

  “啊~!”

  “杀!”

  兵器撞击之声,利刃入肉惨叫声,双方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惨烈的气息冲霄。

  王朝打头,直冲守军将领史为方。

  看着冲来的王朝,史为方也是打马上前,手中长枪直刺王朝。

  怎么也是明庭正规军将领了,自然是有着战马的。

  看着策马冲来的史为方,王朝眼中精光一闪,调动体内元气一刀劈出。

  “噌!”

  “噗嗤!”

  璀璨的刀光闪过,史为方连人带马,被整个一劈为二,鲜血内脏遍洒一地。

  看到这种惨烈的场景,周围士兵都是吓的一个哆嗦,瞬间止住了脚步。

  “投降不杀!”

  王朝浑身染血的扫视四周,猛的大吼一声。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救民军跟着齐齐大吼。

  面对这种场景,许多人便就怯怯的放下了手中兵刃,跪地投降了。

  当然了,也有人转身逃跑,同样也有忠于史为方的亲兵,绝命杀向了王朝。

  “杀!”

  “嗤嗤嗤...”

  王朝手中刀光洒落,顷刻便将十几亲兵斩杀,余下众人终于纷纷跪地投降。

  当王朝准备再次冲向东城门的时候,却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喊杀声,王大虎率着救民军杀了过来。

  显然是因为失去了史为方的指挥调动,再加上被其抽掉的官兵,东城门被王大虎攻破了。

  “哈哈哈,首领!”

  看到王朝,王大虎不禁大笑着随手斩杀一位明军,快步冲上前来。

  “大虎!”

  王朝同样笑容满面的迎上前去。

  而在双方汇合之后,城内动乱很快便被平息,明军或死或降,逃走者寥寥无几。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王朝等人便就留在了首阳关,张贴安民告示,着人修缮被王朝破坏的城门,清点首阳关库存钱粮等等...

  因为首阳关乃是一座军事城池,所以王朝这一次,也并没有召集周围农社社员,而是从军中抽人任职城池官员,整个城池实行军事化管理。

  在之后,王朝便与王大虎一起,前往了巩昌府。

  就如临洮府一般,王朝直接将巩昌府清理了一遍,召集周围农社社员选官任职。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王朝也并没有落下,以力量洗练物品器具的实验。

  渐渐的,王朝便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种种。

  根据力量性质的不同,不同的材质,能够承受不同强度的力量,而若是有着象征意义的器物,也能承载更强力量。

  比如真元、铁血煞气、兵家真气等等,往往钢铁更能发挥力量;

  而强度越高,自然便就能够承受更多的真元灌注。

  又比如农家真气、农家生气等等,使用木质材质更为契合,特别是那些生机旺盛,年限古老、质地坚硬的木材。

  比如松柏、竹子等等,就都十分适合,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幅效果。

  还有国运,那就是玉石,雕刻成官印最为契合,金银同样也可以,只是稍逊玉石一分。

  除此之外,还有渐渐衍生的文人一脉文气,同样也以玉石、木质材质为最。

  或者说,玉石适合任何一种力量。

  哪怕铁血煞气、兵家真气,玉石同样可以承载,甚至还会让其变得更为温润、可控,而不会损其威力分毫。

  除了王朝本身的力量之外,王朝还发现玉石,同样可以容纳一定的天地能量,乃至是先天能量。

  在感受到这些的时候,王朝就已经可以想象了,玉石在之后必然极其珍贵。

  而在大致研究透了种种力量,与物质的契合特性之后,王朝便就命人寻来了一方两个巴掌大小的玉石,重新雕刻成了首领大印。

  随后,王朝便就调动国运对其进行洗练。

  渐渐的,新的首领大印,变得晶莹温润,有着道道光晕流转,与周围国运有着丝丝共鸣。

  紧接着,王朝便就调动意识空间之中的【首领】天地位格,投影出了一道虚幻的投影,缓缓的融入首领大印之中。

  当双方彻底融合的瞬间,周围的国运、灵力、万民信念等等力量,便就全都齐齐涌入其中,随后再次流转而出。

  而这时候的灵力,变得更为精纯灵动了一些,万民信念与国运融为一体,变得更为厚重,多出了几分质感。

  王朝拿起首领大印,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可以通过首领大印,感知、调动领地国运,加持国运力量,乃至是封印官位、敕封官员等等。

  也就是说,如果王朝在官员任命文书之上,印下首领大印的印章,便可以将相应官位的投影封入其中。

  当相应之人接下官员任命文书之后,将会瞬间解封其中力量,激活相应官位投影,融入为官之人的体内。

  如此一来,王朝将再也不用面对面敕封官员,为其融入天地位格了。

  除此之外,王朝还可以将一部分天地位格、官职官位的力量,融入官印之中,与官员体内天地位格共鸣,为其承担一部分天地位格带来的压力。

  随后,王朝便就叫来了王大虎,顺便写下了一封任命文书,任命其为从五品的守备千户,授勋武略将军,驻守宁远,防备明军可能到来的进攻。

  当王大虎来到之后,王朝便将任命文书,以及守备千户官印,武略将军令牌交给了他。

  而在王大虎接下的瞬间,其上便就升起了一片璀璨光辉,随后便是没入了其眉心。

  这一瞬间,王大虎只感觉,似乎有着万丈大山压在了身上,要将自己压为齑粉一般,大脑更是忍不住的一阵阵眩晕。

  不过下一瞬间,其手上的守备千户印,以及武略将军令牌便是微微一震,瞬间与其脑海之中的官职官位共鸣,替其承担了官职官位对其带来的压力。

  与此同时,守备千户印以及武略将军令牌,还与周围国运以及铁血煞气共鸣,进一步减轻了其所造成的压力。

  并且,其还缓缓汇聚周围能量,转化为类似兵家真气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融入王大虎体内,在缓缓淬炼其身体的同时,壮大着其体内的兵家真气。

  这就是王朝对于官印,以及种种力量洗练器物产生效果的运用了。

  只不过,可能是第一次的原因,还有些疏漏之处。

  所以,王大虎在刚刚接受任命的时候,依旧感受到了官职官位带来的无边压力,产生了一阵剧烈的眩晕感。

  不过,王朝相信随着不断熟悉,这种小小的弊端,总是能够彻底祛除的。

  过了好一会儿,王大虎方才回缓缓过神来,看着手中的任命文书,以及守备千户印、武略将军令牌,眼中闪过一抹激动与兴奋。

  到如今,他总算获得了与其身份相匹配的天地位格了。

  他甚至能够通过手中守备千户印,感受到麾下士兵,乃至调动整个军队的铁血煞气。

  如果麾下士兵凝练了兵家真气,他还能够调动所有士兵的真气,发挥出更强的力量。

  “谢首领!属下必不负首领厚望!绝不让明军进犯我救民军领地一步...”

第97章 力量笼罩领地,终暴露

  在之后的时间里,王朝开始大肆派发任命文书,几乎将整个占领地区城池的官员洗了一遍。

  基本上所有的官员,都是来自农社社员。

  唯一有所例外的,大概就是渭源县的武昌了,他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明朝官员任知县的。

  其他的官员,如果没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的行为,并且想在救民军为官的话。

  那就先给我加入农社,成为村长管理一个村子再说,政绩足够之后,自然有机会升任更高官员。

  至少目前来说,在王朝没有建立更优选官体系之前,所有官员都要以这种方式升迁上来。

  反正有着官职官位的辅助,哪怕是不识字的普通农民,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可以说,王朝官位与天地位格这样的超凡手段,彻底摆脱了对于那些文人士子的依赖。

  等到王朝稳定了地方,建立了其他的选官、募官方式之后,这种模式才会有可能改变。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不会改变。

  因为有着官位的存在,能够清晰的记录个人政绩,谁升谁降那都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王朝只需要从政绩合格的人当中挑选就够了。

  如果连一个村子都管不好,你凭什么能够管理好一个县,一个府,乃至一个省?

  而且,管理一个村子,哪怕犯了再大的错,影响的范围也就那么一点。

  总之,想要直接占据高位,那在救民军之中,可能很难很难了。

  当然了,以如今救民军发展的势头,那想要升职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有着大把大把的官位空缺,随时都有可能提拔大批的底层官员。

  如果有能力,自然可以快速升职。

  而这其中最最主要的,便是王朝以及救民军,拥有着镇压一切反抗的能力,逼着那些文人士子,只能按照新的规矩模式做事。

  至于广大底层百姓,大概率是不怎么关心这些的。

  对于广大的底层百姓来说,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谁就是青天大老爷,就是明君。

  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王朝又将所有新占领区域的一切官员军队,豪门富绅等等,全部重新梳理任命了一遍,将之彻底整合成了一体。

  等到天启七年11月20日,救民军彻底完成了先前战略目标,占据了河州、渭源县、漳县、陇西、宁远、通渭等两府州县,外加两府府城临洮、巩昌。

  而在彻底占据了这些地方之后,王朝就开始操控灵力,以各个城市为中心,向着周围逐渐扩散蔓延,覆盖一个个村子,最终彻底笼罩领地。

  当然了,笼罩这么大的范围,灵力不可避免的稀薄了许多,比起天地间新生的后天能量,还要稀薄许多倍。

  不过,有着领地百姓灵性力量的补充,灵力浓度也在快速增长,相信很快便会重新浓郁起来。

  与之一同的,还有浩浩荡荡的明黄色国运,先是笼罩各个城池,随后笼罩各个乡村,最终笼罩了整个领地。

  只是与灵力不同的是,国运并非均匀的分布,而是有浓有淡。

  城池因为人口数量众多,国运自然更为浓郁强盛一些,而是乡村,就要淡薄许多了,只勉强笼罩整个村子,绽放着极淡极淡的明黄光辉。

  而在村子之外的荒野,那更是只有几乎不可见的薄薄一层,只能说将整个领地,勉强连为了一体。

  当然了,救民军的执政,也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拥护与支持。

  至少那众多的文人士子,被抄了家的豪门富商家眷,全都对旧民军充满着怨怼恨意,无不盼望着大明天军杀来。

  豪门富商家眷不用说,救民军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优渥生活。

  而那些文人士子,除了有些瞧不上如今的救民军,觉得他们就是一群泥腿子,大明朝廷反应过来,很快就能调集大军将他们剿灭之外。

  更多的却还是因为救民军,并不用他们这些文人士子治政,阻挡了他们的上升之途。

  而且,他们在救民军的领地,可没有明朝的那许多特权,只要有着秀才以上功名,就完全不用交税了。

首节上一节108/2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