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见陛下,陛下圣寿无疆!”
两万左武卫士卒出世之后,当即全部跪地行礼道。
两万后天后期的武者大军齐声参拜,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动九霄!
楚江双眼之中精光一闪,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肃声道:“诸将士平身!”
“谢陛下!”
随着话音落下,两万士卒同时起身。
楚江满意的点了点头,两万后天七重的武者大军,让大夏的力量再次雄厚了数分。
看着剩下的六十三万召唤点,楚江没有犹豫,话了十万点召唤点召唤了十八个锦衣卫通玄境高手以及锦衣卫的诏狱。
在之前召唤的几支大军之中,锦衣卫里面的高手是最多的一个,光是核心无所的通玄境高手就有十五位。
而北镇抚司下面的十六所之中,每一所都有一位通玄境千户镇守,还有北镇抚司里面看守诏狱之人也是通玄境武者。
以前锦衣卫里面的高手召唤不多,只召唤了纪纲,还有两个通玄境九重的指挥同知,两个通玄境八重的指挥佥事以及一个北镇抚使。
还有核心五所之中的两所,锦衣卫之中尚且还有大量的通玄境武者在。
如今天下初定,在中央对地方形成绝对的控制之前,监管天下的任务,只能交给锦衣卫来完成,这必然需要大量的高手。
索性楚江直接将锦衣卫之中除去核心五所之外的所有通玄境武者全部召唤出来了,十六位千户,再加一个诏狱看守千户和南镇抚使,刚好十八人,再加上价值一万点的诏狱,正好十万召唤点。
紧接着,又是三万召唤点消失,而桌案上放置令箭的地方一阵血光闪过,又多了三个黄阶征召令!
随着令箭落地,血光闪过,三道人影出现在校场之中,而楚江面前的桌案上,也多出了三道竹简。
一为夏元吉,黄阶人杰,明心境九重儒生!
于洪武年间入仕,崛起于永乐年间,是大明鼎鼎有名的清官,身为户部尚书,执掌大明朝所有财富,却做到了真正的家徒四壁,以白粥度日。
极为擅长管理钱粮,执政户部,总理天下开支,撑起了永乐大帝五次北征,撑起了郑和七下西洋,撑起了编撰永乐大典。
其执掌户部,负责整个大明朝的开支,没有让大明朝的财政崩溃,是天下一等一的文臣!
二为丘处机,黄阶人杰,真罡境九重大宗师!
全真教掌教,五绝之首王重阳的首徒,虽不是绝顶高手,但也称得上当世一流,配合几位师弟师妹,依旧能守住重阳宫的基业!
三为王伯当,黄阶人杰,真罡境九重大宗师!
于程咬金同为瓦岗五虎将之一,擅使用弓箭,有箭神之称,不过武艺较低,不是秦琼等人的对手,和程咬金在伯仲之间!
等看清楚三人的资料,楚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选择了夏元吉!
一个王朝是否强盛,无非就是看两个因素,一是武力,二是王朝的收入,户部是六部的核心,掌管国库,总理天下税收,是一个王朝的钱袋子。
有了夏元吉在,大夏的户部尚书算是有人选了!
正好如今大夏刚刚立国,百废待兴,有夏原吉这样的内政人才在,绝对能省很多功夫。
至于剩下的两个人杰,等楚江召唤点充裕了再做考虑。
召唤完成之后,楚江当即离开了点将台,在锦衣卫的护卫之下来到了皇宫的校场之中。
这里原本是燕山卫的驻地,专门负责保护皇宫安危,如今燕山卫被杨业打散编入了新的京营之中,营地暂时空了下来,正好用来召唤大军。
随着楚江意念一动,虚空之中一道血光一闪而逝,刹那间,校场之上便站满了披坚执锐的士卒。
两万左武卫,一百一十名文臣干吏,十八位通玄境锦衣卫,还有召唤出来的三位人杰全部出现在了楚江眼前。
第二天一早!
一众朝臣上殿突然发现大殿之上多出了十几道身影,除了有一名武将之外,其余都是文臣,而且这些文臣周身若有若无的散发着一股宏大的气势。
一众文臣没有丝毫的掩盖,能被陈宫和张沁选出来的朝臣也不是一般人,每一个都是入了文道的人,轻而易举的感受到了眼前众人的修为,清一色的儒生境!
怎么突然间多了这么多儒生境的高手?
一众加入大夏的朝臣再次被震惊到了,在场的儒生怕是有十二个,就算是之前大燕处于巅峰时期,朝廷上能见到五六个儒生已经是极限了。
剩下的要么坐镇其余八大书院,要么坐镇于燕山书院,基本上没有大燕皇帝的诏令和山长命令,他们都不会出燕山书院。
能为朝廷所用的儒生,也就这么五六个,而且那些儒生现在还被陛下关在大牢里面呢,一个都没放出来。
而且听说陛下和燕山书院的山长有些不和,这两天燕山书院大门紧闭,所有到了儒生境的大才全部留在了燕山书院之中,不在外出。
显然是等着陛下登门致歉,原本他们这些臣子还好奇陛下会怎么做。
毕竟大夏十二州的文道传承,都在燕山书院之中,十二州所有的儒生基本上都是出自燕山书院之中。
而且传说中山长可是和两位国师一样,从大虞来的高手,陛下绝对不敢对山长如何。
硬来是不行,要么陛下亲自上门致歉,获得燕山书院的支持,要么只能死撑着,整个大夏一朝放弃文道修士了。
结果今日上朝一看,朝廷上竟然多出了这么多的儒生境修行者,虽然比不上燕山书院的多,但燕山书院的儒生归燕山书院,愿意出仕可没有几个。
这么多的儒生,数量早就超过了大燕一朝的儒生数量,比大燕还要多出一倍来!
一众震惊的同时,想到陛下麾下的三个明心境儒生,心中顿时露出恍然之色,是啊,都有了明心境大儒在,自然有着完整的文道传承,何愁没有修身境儒生出现?
毕竟山长也只是明心境儒生而已!
第235章 凝聚国运!
不愧是能摧枯拉朽覆灭大燕的势力,看来这次,是山长要输了,根据大燕的经验,就算是山长愿意和大夏合作,顶多也就派出来五六位儒生罢了。
剩下的儒生可不会出仕,依旧会留在燕山书院之中修行,要是那天陛下要用到这些儒生,自可修书给山长,若是山长同意,便会遣人出山相助!
一众本事大燕臣子的朝臣心中暗自想道。
随着上朝的时间到了,楚江龙行虎步的走进了大殿之中,做到了龙椅之上,接受朝臣的大礼参拜!
等所有朝臣起身之后,楚江当即开口道:“传旨:封张居正为内阁学士,正二品官职,与张沁共掌内阁,统领六部,总理天下朝政,若你二人有异,可将奏折承报于朕!”
“臣领旨谢恩!”一旁的面容苍老但是气势如渊似海的张居正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
“传旨:封夏元吉为户部尚书,执掌户部,总管户部诸事!”
“臣领旨谢恩!”有些清瘦但是目光坚毅的夏元吉当即上前一步道。
“传旨:封秦琼为大夏卫将军,正二品官职,总领左武卫!”
“末将领旨谢恩!”身披战甲,身形如同一赶长枪一般挺立的秦琼当即躬身行礼,坚定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传旨,封为燕山州州牧,总管燕山州一切要事!”
“”
“传旨,封为吏部侍郎,暂代尚书之职,总管吏部诸事!”
敕封完三个人杰,楚江再次敕封了随张居正一同召唤出来的一众文臣,十个修身境儒生,九个担任燕北、燕南九州州牧,最后一个担任吏部侍郎。
敕封完众人,楚江的目光瞬间变得凌厉了起来,“我大夏推翻大燕,建立新朝,各地主官暂时革职留用,你们九人既是州牧,也是钦差!”
“朕赐你们九人金令,见之如朕亲临,有权先斩后奏,全权处理各州政事!”
“赴任之后,首先清查一众官员,与大燕叛贼私通,意图谋反者,斩!”
“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者,斩!”
“尸餐素位,荼毒乡里者,斩!”
“一切不臣之人,心有异心之人,尔等皆可诛杀,无论官职大小,皆不用上奏!”
“若是身家清白,能力足矣,可为我大夏所用者,亦可授予官职,不吝提拔赏赐!”
“还有,到任之后,尽快推进三班衙役的改革,皂、快、壮三班全面加强,凡是正式公差,必须是武者!另,扩招三班衙役,务必让府衙有着镇压辖区内部不臣的力量!”
“你们九人离开之时,每人携五名干吏,并在秦琼麾下调五百左武卫随行,无论是谁有不臣之心,以铁血之势镇压!”
楚江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一众朝臣恍惚之间仿佛看见了无尽血光,无数人影倒在了血泊之中,无尽人头滚滚落地。
以铁血之势镇压,又是修身境儒生,又是调集大军,足见陛下的决心!
同为大燕臣子,各州地方上的情况众人或多或少的也知道一些,甚至在场有极少数人还受过从地方上过来的孝敬。
要说诛杀忠于大燕,和大燕私通的人,那可能还真杀不了几位。但要杀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尸餐素位的人,那地方上必然是人头滚滚!
“我等必不负陛下厚望,彻底肃清地方!”
九位州牧当即跪倒在地道。
楚江点了点头,一旁有锦衣卫上前拿出了九枚金令,送到了九人手上。
“事不宜迟,尽快出发,路上莫要耽搁,以雷霆之势涤荡地方!”
“遵旨!”
九人当即带着金令离场,完全没有等朝会结束的意思,离开不久,外面就有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传来。
虽然声音很弱,应该是隔着较远的距离传过来的,但在场之人都有修为在身,即使是书生,有文气加持也能做到耳清目明,轻松听到远处的马蹄声。
左武卫大军是步兵,并不是骑兵,但楚江打下了整个大燕,战马多的是,拨给左武卫几千匹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楚江召唤的左武卫虽不是骑兵,马上战斗力甚至还没有马下结阵强,但用战马代步还是可以的。
随着大量左武卫大军离开长安城,大夏针对地方上的清扫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朝会之上,楚江和一众大臣商议了一些小事,宣布了几件不算大事的大事之后便退朝了。
朝堂之上商议的事情,其实都是内阁决定好的事情,楚江也提前看过了,如今只不过是拿上来走个流程,在朝堂之上宣布而已。
退朝之后,楚江没有去查看送上来的奏折,而是带着一众锦衣卫来到了太庙之中。
让锦衣卫将太庙里面供奉的大鼎搬出来之后,楚江便让所有锦衣卫退下,并且将整个太庙给封锁了。
等所有人离开,大殿之中就剩楚江一人的时候,楚江一年一动,虚空之中一股血光闪过,一尊一丈四尺高的大鼎出现在了太庙祭坛之上!
大鼎出现的瞬间,一股厚重沧桑的气势扑面而来,下一刻,楚江感觉地面瞬间一沉,仿佛整个大地变得更加稳固了。
紧接着,青州鼎表面的青色符文一个接一个的亮起,浓郁的青色光芒在青州鼎表面荡漾。
随着一分一秒过去,青州鼎表面依旧是这样,浓郁的青光在其上荡漾,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楚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
青州鼎这是在干什么?
就在楚江思索的时候,突然间,一点微弱的金光从远处飞来,落在了青州鼎上空。
看见那金色光点的瞬间,楚江心中顿时浮现出一股亲切之意,就好像是什么和自己紧密相连的东西一样。
国运!
楚江脸上顿时露出了大喜之色,有着天帝六经在,楚江瞬间明白了这一点金光就是运朝的根基,所有凡俗王朝梦寐以求的国运!
紧接着,又是一点金光从窗外飞来,融入到了青州鼎上空,接下来的金色光点越来越多,一点又一点的汇聚到青州鼎上空!
与此同时,青州鼎上面的山水地形图也缓缓的发生着改变。
随着时间流逝,青州鼎上的金色光点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金色光球,在楚江的注视下,又是一道金色光点没入光球之中。
随着这一滴金色光点没入,金色光球顿时金光大方,一声稚嫩却不失威严的龙吟声响起,一条三寸大小的五爪金龙出现在青州鼎上空。
五爪金龙形成的瞬间,一点墨色光晕出现在了金龙体内,紧接着,整个金龙彻底化为了墨色,五爪金龙变成了五爪黑龙!
随着身形的变化,黑龙身上散发的威严比之前的五爪金龙更甚三分,同时,一股霸道和肃杀之气从黑龙身上爆发,整个大殿之中气势瞬间变得凝重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