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哉!”
“儿臣接旨,叩谢吾皇圣恩!”慕容宏恭敬叩拜,接过册宝。
朝会结束,端王单独被皇帝留了下来,年仅四十,但已双鬓斑白的大燕帝王看着下面颇为意气风发的三儿子,平静的问道:“宏儿,你可知我为何将你封在凉山州,永安郡?”
“回禀父皇,为了抵御蛮族,震慑边关诸将!”慕容宏没有丝毫的犹豫道。
“还有呢?”大燕皇帝继续问道。
“为了制衡北凉王!”沉默片刻,端王慕容宏开口道。
“不错,北凉王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北境双雄,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你和泰儿先后封于北境,为的就是制衡北凉王。”大燕皇帝点头道。
“老祖快要不行了,最多两年时间,老祖的寿元必将耗尽。大燕十二州,若是没有老祖镇压,又有几州属于我大燕?”大燕皇帝长叹一口气,幽幽的说到。
慕容宏脸色骤变,两年时间,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老祖寿元将尽,这个大燕皇室的人都知道,整个大燕皇室为此,已经准备了近三十年。但慕容宏却是没想到,已经寿元将近了三十年的老祖,就剩两年寿元了。
一时间,仿佛天崩地裂一般,慕容宏心神剧震,一时间失去了方寸,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第60章 永平城后手!
“不要慌,我慕容家执掌大燕两百一十年,底牌无数,这三十年来,几乎耗尽了底蕴,增加我大燕皇室的实力,老祖走了,朕也能稳住我大燕社稷!”大燕皇帝身上爆发出了一股霸道的气势。
“父皇神威,儿臣必全力辅助父皇,为我大燕江山略尽绵薄之力!”慕容宏当即跪倒在地道。
大燕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凉山李家,是定国公的分支,世代忠良,可以信任。你受封之后,务必夺回凉山军的控制权,与泰儿互为犄角,压制住北凉王!”
“是!”
“有李家在,再加上你带去的卫军,还有朕在朝廷的助力,夺回军权不难。难的,是拉拢百战堂的人,北境百战堂是我大燕三大柱国之一,撑起了我大燕半壁江山,你和泰儿,要尽可能的拉拢百战堂里面的人。”
“是!”
“去吧,你的九皇爷也在百战堂里面,该怎么办,多问问你九皇爷。朕赐你金令,北境的暗卫、镇武司,你尽可调动,北境,就交给你们了。”
“儿臣必不负陛下厚望!”慕容宏恭敬的接过金令道。
凉山城,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随着大红布落下,悦来客栈四个大字出现在众人眼前。
“小店新开业,承蒙各位父老乡亲日后多多关照!”一个身穿锦衣的富态老者笑呵呵对着四周拱手道。
“本店新开张,三日之内,一切商品,削价一半。诸位,里面请!”
随着富态老者开口,一个又一个的食客走进了酒楼,不一会儿,里面就坐满了食客。随着食客坐满,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响彻整个酒楼。
在酒楼第四层,一个面容刚毅的青年看着下面这一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酒店开张第二天,新晋的凉山军正四品偏将许默在街上闲逛,突然间,许默目光一凝,看着悦来客栈墙上一个图案,当即走进了客栈,进入了一间雅间。
另一边,随着夜幕降临,永平城的城墙之上亮起了一个个火把,十几个士卒站在城墙之上,盯着周围的情况。
突然间,一个黑影出现在城墙之下,黑影轻轻一跃而起,整个人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一样,爬上了城墙。全程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绕过正在打瞌睡的守卫,黑影消失在城池之中。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距离上次派遣出斥候营已经过去了半月时间。
北川城,丙子号军镇。
楚江坐在营帐里面,查看着飞鹰传来的消息,两个斥候营的情报已经先后到了。
三天前,北境斥候营的情报到了。斥候营在北境之中建立了商号,在北境各个大城之中都开设了酒楼,用来打探北境的情报。
商队已经初步完善了,不过现在只能在北境后方流通,至于和北蛮通商,进入三百里要塞,这类商队一般都被将门世家把持,普通商队,根本没有进入的机会。你敢靠近要塞,要塞士卒就敢没收你的货物。
想要打通商路,楚江麾下的势力还需要好好发展一番才行。
同时,斥候营已经和许默、郭青二人取得了联系。郭青如今官职是朝廷四品偏将,不过实际职位依旧是永平城校尉,统领一千士卒。
许默的官职也是凉山军四品偏将,不过实际职位确是凉山城府军之中的一个营尉,统领一千府军。
两人的情况,和楚江猜测的差不多,职位够高,待遇也好,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先天后期的武者,就是手里的实权很小。
除了这些,斥候营给楚江带来了两个情报,一个是关于南宫飞燕的情报。南宫飞燕离开丙子号军镇三天之后,又出现在了凉山城,去了凉山学府一趟,之后潇洒离开了。
看着情况,被北凉王妃拿走的四方砚,应该是又被南宫飞燕给拿回来了,放回了凉山书院。
另一个消息,则是北境民间的税赋变得越来越重了,甚至出现了冬衣税这等税目,各种苛捐杂税不断,完全是一幕王朝末年,气数将尽的场景。
以如今北境民间的情况,这样下去,一到两年之内,绝对因为官逼民反而爆发起义。
而燕北的斥候也查到了孙呈和杜昆的消息,甚至没用他们特意打探,从朝廷大肆宣传的战报里面,就得知了两人的情况。
四品实权偏将,统领两万大军。不错不错,还是新建的大军升起来快,等这场仗打完,孙呈和杜昆就是镇南军和平南军的元老级人物了,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除了孙呈和杜昆的情报,斥候营还传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坏消息就是郭青的身份已经暴露了,威武侯府的人去平阳伯府邸问过郭青的事情了。
事情发生在一月之前,就算是威武侯府没有飞鹰,恐怕他们也收到了消息。
楚江目光微凝,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利用飞鹰传信,令斥候营的人将这个情报告诉郭青,令其便宜行事,若是情况不对,即刻撤离。
目前只能赌楚家想要利用郭青,暂时不对郭青出手了。
紧接着,为了以防万一,楚江当场召唤了五十名队正级别的刀盾手,五十名队正级别的弓箭手。直接抽调了通玄境的宋元以及两个先天后期的偏将,连夜驰援永平城郭青。
一行人脱下甲胄,将甲胄放在车上,伪装为商队,向着永平城而去。
得利于斥候营和郭青取得了联系,楚江已经知道了郭青现在的情况,要塞城池里面的四大校尉,各自负责一座城门,而郭青负责的,是直面北蛮的北城门。
有郭青这个城门偏将在,再加上郭青麾下的六十个死忠的队正,只要斥候营联系好了,安全掩护一百人进入永平城完全没有问题。
有这一百多人潜藏在永平城之中,要是楚家要动手,能给楚家一个惊喜。要是楚家不动手,或许哪天时机成熟,会给姜家一个惊吓!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随着燕南平叛战争打响,现在的楚江,并不缺少贡献点!
第61章 投奔端王!
过去的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召唤点到账,到如今为之,楚江的召唤点足有三万之多。
这些都是来自于剿灭燕南的黑莲教起义军,如今有斥候营在,楚江总算是对外面有了一些了解,一些机密的事情谈不上,但是一些寻常的情报楚江还是能知道的。
事实上,如今的斥候营,气势也就能打探一些寻常人都能知晓的情报,隐秘的情报基本打探不到。
不过这些对于楚江来说已经足够了,比起之前好多了,楚江所在,毕竟是一个军镇,接触外面的唯一途径就是前来的商队,然而两道防线军镇数量繁多,能经过丙字号军镇的商队也不多。
能接触到外面的情报,对楚江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至少现在,楚江对燕南的黑莲教起义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声势浩大上。而是清清楚楚的知晓,席卷燕南的黑莲教起义,足有百万义军,可战之军五十万,堪比正常大燕士卒的精锐三十万,这已经让楚江很欣慰了。
有了斥候营,楚江虽然接触不到隐秘,但是在民间,已经能算得上是消息灵通之辈了,比起啥都不清楚的军镇守将可好太多了。
不过百万起义军,要是这场大战的最高指挥是自己的人,恐怕这一场仗下来,楚江能收获的召唤点恐怕都有两百万之多。
可惜,这场大战,自己能收割的,恐怕只有十五分之一了。不过十五分之一也够了,能让自己刚刚起步的势力扩大数倍不止!
看来,日后潜伏,就带往高处走,地位越高,带来的收益越高,最好能做到对方老大下面第一人!
坏消息已经做出反应了,而这个好消息却是让楚江心中一喜,端王就藩,藩地还是凉山州永安城,这不是妥妥的瞌睡了来枕头吗。
要问什么时候最需要人,毫无疑问就是势力草创的时候,四个偏将,都是一样的修为,出去之后,北境的两个如今仅仅挂了一个偏将的虚职,而去新建的三军之中的两个,已经混成实权偏将,掌管两万大军的人物了。
不就是因为镇南、平南、定南三军新建,缺少人手吗?
常言道,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凉山军之中,就是典型的锦上添花,凉山军之中虽然需要先天后期的高手,但是也不缺,没了两人,整个凉山军依旧转,三百里要塞依旧是满员的存在。而镇南三军可就不一样了,人手奇缺,有先天高手去,自然会受到重用。
如今端王也是处于这样的情况,端王可是亲王爵,麾下足足有着一万私兵的额度,而根据朝廷的规矩,寻常亲王就藩,朝廷仅仅会出一千人作为护卫,剩下的九千人,都需要自己招募,自行训练。
若是招募不到,或者是训练的差了,那就和朝廷没什么关系了。
而端王是塞王,有守土之责,朝廷会多派遣出一千士卒作为亲卫,至于剩下的八千人,还是需要亲王自行招募。
这不就是绝佳安排士卒的地方吗,端王缺人,自己有啊。身为大燕将士,自然要为端亲王解决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端王来此,必然是为了制衡北凉王的存在,想要制衡北凉王,不说别的,首先待把凉山军掌握在自己手里吧。
这么一来,自然就需要将忠于北凉王的一众楚家、陈家将领清除出凉山军,制造各种意外让他们离开,或者是死亡,或者是贬官,亦或者是平调,明升暗贬等等。
这样一来,不就空出来不少位置吗,端王初封王,麾下班底浅薄,自然需要多招人,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封王圣旨已下,最多一月,藩王亲兵的抽调,藩王的护卫高手,还有藩王需要携带的粮草等事情都会完成,从京都出发。
而大燕都城燕山城,就在燕山后百里处,基本上就是在燕山脚下,翻过万仞城,就是北境了,赶路的话大约需要半月时间。
一个半月之后,端王就要到了,自己待好好准备准备,好迎接这位端王!
大手一挥,楚江将之前召唤的一支斥候营给补齐了,紧接着,又召唤了一支斥侯营,花了楚江小一万召唤点。
看着前面的十九个先天境界的斥候,楚江直接开口道:“你们即可去燕北,全力收集大燕历史上名将的消息,尤其是那种实力奇高,到了后来离开官场,退隐山林,不知所踪的那种。”
顿了顿,楚江接着开口道:“最好是那种擅长兵法,对大燕忠心耿耿,战功无数,离开时修为在通玄境巅峰左右的。”
“是!”一众斥候恭敬行礼道。
紧接着,一众斥候脱下了外甲,向着南边而去。
楚江召唤出来的人,没有合适的背景,那楚江就自己制造一个。制造一个忠心耿耿,对大燕没有任何危害,能让大燕朝廷信任的人出来。
在这个世界,修炼武道是可以延长寿命的,在前面三个境界还看不出来,但是武者一旦突破元罡境,成为元罡境宗师,即可延寿一甲子!
前面三个境界,寿元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极限就是一百二十岁左右,只不过普通人因为各种病痛,活不到那个岁数,能活到七十岁都算是好的了。
而武者,尤其是先天武者,有真气滋养身躯,寿元更加的接近寿元极限,一般的先天武者,都能活到一百岁左右。突破通玄境的武者,真元的效果更加强悍,若无意外,基本上都能一百二十岁的寿数极限。
当然,上面的那些都是正常情况,普通人活到一百多岁的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有普通人的寿数超过寿元极限的。寻常先天高手,要是修炼养生功的人,也能超过这个极限,不过最多也就是超过几年,最多十几年左右。
但是一旦突破元罡,那可就是一甲子,一百八十岁。要是再进一步,突破到真罡境大宗师,那又是一甲子寿元,足足两百四十岁!
这个岁数,足够从大燕开国活到现在了。
第62章 咬金突破!
一个通玄境的老将归隐之后,机缘巧合之下突破了境界,成为了元罡境宗师,甚至是真罡境大宗师。到了现在,眼见大燕朝廷将乱,老将不忍大燕社稷颠覆,在燕山之中广受门徒,传授兵法、武功,学成之后,让其下山参加朝廷,报效大燕,这个背景很合理!
要知道如今的大燕建立两百一十年,前一百四十年基本上都是在上升之中,实力不断积累,国力越来越雄厚,先后打下了燕南和北境七州之地。
大燕建国一百四十年的时候,是大燕最巅峰的时期,之后又经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歌舞升平时期,直到三十年前,大燕才开始乱起来,黑莲教起义频发,大燕境内的天灾人祸也多了不少。
而经过前面四十年的“养精蓄锐”,大燕的国力似乎也有些减退,黑莲教一直没有被大燕以雷霆之势灭掉,直到三十年过去,如今的大燕,一副王朝末年的景象!
两百多年的大燕,中间几乎没发生过什么打乱,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自然也无需出来匡扶社稷。
直到三十年前起义频发,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才开始广收门徒,培养弟子。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弟子已经出来了,一个个的辞别师尊,下山匡扶大燕社稷。
不,应该是二十年前开始收徒,怎么着也待观望十年时间,然后确定大燕不行了,开始收徒弟,这样一来,也能和众人的年龄对的上号了。
这样一来,楚江召唤的众人没有可靠的背景一事自然会解决。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看实力的,有故事,没实力,很难让人取信,但要是实力摆出来,在想让别人相信就轻松多了,就算是故事编的不想,自然有人会脑补全。
就像在前世一样,你若是给别人讲故事,说你怎么怎么赚到了一百万,很难让人相信,但你要是拿出一百万来,随便讲个故事都能让人们信服!
两者一样的道理,楚江最大的优势,就是麾下众人有实力,只要有实力,来历好说。就怕有来历,没实力!
而且楚江心中还留了一层算计,自己这么编造出来一个假的老英雄,随着楚江召唤的将领越来越多,这些老英雄的弟子混得越来越好,朝廷必然会派遣人去燕山之中,招揽这个老英雄!
到时候,楚江的可操作空间可就大了,用大量召唤点召唤出一尊厉害的存在,直接被人招揽过去,成为朝廷之中权力最盛的那几个,这可就精彩了。
至于说朝廷会不会召唤,绝对会,没有人会拒绝一个忠心于自家的顶尖高手,元罡境强者朝廷看不上,那就真罡境大宗师,要是真罡境大宗师海还是不行,真罡境大宗师之上也可以。只要强大到一定的地步,朝廷绝对会去招揽!
而且看大燕如今的情况,恐怕已经不容乐观了,现在的情况要是放在七十年前的大燕手里,别说黑莲教叛乱,就算是黑莲教占据了整个燕南,大燕都能给你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