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三者,什么也解释不清两人身上的一身武功。武将世家自然是没戏,底层军官也没有可能,只剩下将军师父这一条路了。
大燕开国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其中无数次大战,还有党派争锋,诸子夺嫡等等朝堂上的争锋,怎么说也有几个退隐山林、受到牵连罢官的将军在吧。只要不说破,自然会有人推理出一个合理的师父来。
南宫飞鸿心中顿时恍然,原来是这样啊,这些年政治失利的老将数不胜数,而燕山则是一众老将最爱去的地方,愿意教徒弟的自然也不少。
“原来如此,孙兄弟,我们接着来,让我见识见识孙兄弟的枪法!”
“好!”
孙呈一抬手,手中长枪瞬间如同一条银蛇一般探出,以枪尖攻向南宫飞鸿,这一次,南宫飞鸿重视多了,一闪身避开了枪尖。
手掌都挡不住锋利的长枪,更别说其他的地方了。武者修炼,第一步都是从打拳开始的,练拳,练的就是一双肉掌,自然要比别的地方强很多。
而且手掌之上经脉众多,可以汇聚的真元也是最强,手掌都挡不住,别的地方,就更难挡住了。
随着南宫飞鸿闪身,孙呈双眼瞬间一亮,手中长枪转动,长枪仿佛一条银色的灵蛇一般灵活,向着南宫飞鸿攻去。
孙呈将一身枪法发挥到了极致,攻击南宫飞鸿的,都是一尺长的枪尖,逼的南宫飞鸿不断躲闪,大有压制南宫飞鸿的架势!
场地之上长枪翻飞,而南宫飞鸿的身影则是如同一只矫健的猛虎一般,总是以毫厘之差躲过孙呈的长枪,转眼之间,两人就已经过了百招了。
南宫飞鸿将孙呈的实力也摸得差不多了,当即一个闪身,绕开长枪的攻击范围,一掌拍在长枪枪杆上面,将长枪拍飞。
紧接着,整个人化作一道幻影,一掌轻轻拍在孙呈胸口,将孙呈打的连退三四米。
“将军神威!”被打退的孙呈稳住身形,当即抱拳道。
“孙兄弟的实力也很强,是截至目前,三月招兵之中招收到的最强者,除了我和先锋大将之外,整个镇南军之中,就属孙兄弟最强了!”南宫飞鸿笑着说道。
“走,孙兄弟,我们去里面说!”南宫飞鸿当先走进了营帐里面。
孙呈也跟着进入营帐之中。
“孙兄弟,你可懂兵法?”南宫飞鸿一脸期待的问道。
“回将军,略懂!”孙呈自信的看着南宫飞鸿。
“如何?”
接下来,南宫飞鸿问了一系列关于兵法的问题,里面包括了平时如何练兵,如何统领麾下士卒,战时如何行军,出现意外情况应该如何做,如何扎营,如何安排哨卡,大军作战时,如何指挥士卒等等一系列问题。
孙呈这个参加过数次大战的偏将当即一一对答,这些基础知识堪称完善,甚至其中的练兵、治军之法,还给了南宫飞鸿一个惊喜,有些,甚至是他都没想到的。
“好啊,今天我算是捡到宝了,武艺、兵法样样精通,不说别的,就冲孙兄弟这本领,这将军之位,我给你了!”
“孙呈,从今天起,你就是我镇南军的正四品偏将了!”南宫飞鸿大声喊道。
“多谢大将军!”孙呈心中顿时大喜,抱拳一礼道。
第48章 官升一级!
没想到此次参军,竟然这般顺利就拿到了一个正四品偏将的职位,这个完全超出了孙呈的心理期望。
“孙将军,我镇南军,是陛下设立的新军,军中定额十万人,分左右前中后五军,如今已经招募了八万人,再加上燕山军的一万大军,再有一万人,就完成征兵了。”
“我统领中军,先锋大将李守疆统领前军,赵恕赵偏将统领左军,如今还剩下右军和后军尚且无人统领,孙偏将,你想去哪一个。”
“但凭大将军吩咐!”
“孙偏将的武力超凡,想来也不会去押送粮草,既然如此,那就去右军吧!”
“遵令。”孙呈当即恭敬地抱拳行礼道。
顿了顿,孙呈接着说道:“大将军,您日后就叫我名字吧,在大将军面前,怎敢称偏将。”
“哈哈,也好,那我日后就叫你孙呈了。”南宫飞鸿当即笑着说道。
“理应如此!”
“对了,孙呈,你这十位师兄弟,修为如何,可知兵法?”随后,南宫飞鸿将目光放在了孙呈后面的十人身上。
“禀大将军,我的这十位师兄弟,都是后天后期的武者,兵法也知晓一些,虽说不是很精通,但是统领个千人还是可以的。”
“好啊,我这镇南军初建,缺的就是能统兵的武官,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南宫飞鸿笑道。
“有他们在,管理起右军会方便很多,这是右军的花名册,日后这右军就交给你了。”说着,南宫飞鸿从一旁拿出了七八本花名册说道。
“右军定额两万人,现在已经有一万八千人了,还差两千,要不了多久就会招满。兵员是够了,不过里面的校尉还差两个。”
“三军初建,朝廷人才不足,整个镇南军都缺校尉,你暂时找人替代一下吧。对了,军中有两千燕山军,会协助你训练新兵的。”
“是!”孙呈接过南宫飞鸿手中的花名册道。
“好了,去见见麾下的士卒吧。”南宫飞鸿挥了挥手道。
“是!”
孙呈转身离开营帐,在南宫飞鸿亲卫的带领下进入了右军的营地,顺利的接管了右军的一万八千士卒,两个校尉,原本就是燕山军的两个营尉,都是先天初期的武者。
而下面的二十个营尉,则是原本燕山军麾下的二十个旗官,下面的各层官员,也都是燕山军的士卒。
两千燕山士卒扩为两万,有了这两千士卒在,作为基层军官带新兵训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带来的十个兄弟好像没有地方插了,营尉的位置都被占满了。每一个营尉都是后天后期的武者,对方实力够,而且资历还老,看来只能等日后再说了。
大燕的军队制度,五人一伍,五伍一队,四队一旗,十旗一营,五营一校,四校为一军,共两万人。
统领一军的将领称之为偏将,如今的孙呈,就是一个偏将。
而北境的大军,其实也是按照这个军队制度的,不过由于北境常年征战,士卒立下的军功很多,晋升的速度快,而北境大军没有这么多的岗位。
于是乎,朝廷想了个法子,直接将北境的编制压缩了一半,将一军两万人压缩成了一军一万人,军中的各级武官都不变。
这样一来,士卒数量不变,但是军官数量却是翻了一倍。原本两万人有一个偏将,四个校尉,二十个营尉。
在北境,两万人有两个偏将,八个校尉,四十个营尉。这样一来,北境的官职变多了,一来可以容纳更多的有功之士,二来,还可以加强北境边军的战斗力。
大唐的军队制度和大燕的军队制度几乎没什么差距,人数规模上几乎完全相同,就是名称有些不一样。
大唐没有营尉一说,旗官上面就是校尉,校尉上面是偏将,偏将上面是正将军。所以说,同是偏将,其实孙呈管理的人马已经从五千人变成了两万人!
当然,这个两万人,比起大唐的五千人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而在杜昆那边,情况和孙呈这边相差无几,杜昆选择加入了平南军,经过一场测试之后,杜昆顺利的成为了平南军的偏将。
甚至在杜昆那边,还要比孙呈顺利一些。镇南军毕竟是在京城,各地英杰无数,好歹还招收到了一些厉害人物。平南军那边先天之上的高手,一共也就招收到了五个,全靠一众燕山军撑着,杜昆去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两个偏将全部顺利的安插了进去,只待大军训练成型,发兵燕南了!
就在两人参军的这几日,楚江所在的北境,也发生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那就是楚江升官了,六十个黑莲教教众,还有一个令使,以及一个先天级别的江湖武者,这是一笔极大的功勋。
虽然说两个先天高手,都是郭青麾下的弓箭手射杀的,但是楚江指挥众人围杀一众黑莲教教徒,功不可没。
于是上面将楚江这个从七品营尉,升为了正七品营尉,增加了一品,另外,还奖励白银一千二百两,合计每一个黑莲教教众二十两。
大燕的官职,除了职位之外,还有品阶的差距,营尉都是七品,可是正七品和从七品,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
楚江之前是后天七重的武者,升为营尉不足一年,自然是从七品,如今升为正七品,也算是成为营尉里面的老人了。
至于那一千两百两白银,楚江拿出了七百两分了出去,剩下的,直接被楚江自己给截了下来,留着日后发展情报组织的时候做启动资金。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郭青和许默,都升为从四品偏将了,随着凉山军顺利清剿黑莲教大营的军报传开,楚江也知道为啥突然多了那么多的贡献点了。军报之上,功劳最大的三个,除了大将军李守业之外,剩下的都是楚江的麾下。
不过凉山军之中的偏将都是满员的,虽然升官了,但是麾下统领的士卒并没有增加,之前统领多少,现在依旧是多少!
第49章 南宫飞燕!
除了这些之外,整个丙字号军镇完全没有发生任何别的事情,一切都是风平浪静。楚江每天就是修炼功法,习练武技,喝点烈酒,听程咬金吹讲述大唐开国时期的诸多战事,提高楚江的军事水平。
虽然说程咬金在里面稍微夸大了一点自己的事迹,不过战争倒是讲的清楚,楚江在里面也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也给楚江的生活带来了一丝趣味。
除了有些单调之外,倒是有滋有味。不过有原身的记忆,楚江对此也早有预料,一场寒冬,北境能安稳三四个月,这也意味着,楚江的单调生活,还要继续至少两个月。
这两个月时间里,北边的郭青和许默,怕是没机会作战了,收取贡献点的事,只能看南边的孙呈和杜昆了。
凉山城,南门!
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骑在一匹骏马之上,女子腰间悬着一柄青色长剑,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三千青丝直接披在脑后,整个人透着一股由内而外的洒脱与不羁。
看着远处的凉山城,女子拿起酒葫芦美美的喝了一口,双腿一夹,胯下的骏马顿时向着前面的凉山城走去。
骏马一路来到了凉山书院,没有丝毫停顿,女子直接骑着马走进了凉山书院。
一众正在下马下轿的凉山书院学子脸色顿时变的难看了起来,书院可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传道授业之地。
天下十二书院,更是世间声明最盛的书院,虽然北境三书院在十二书院之中的排名垫底,那也是十二书院,何人敢策马进入此等传道圣地!
“你是何人,竟敢在书院纵马?”
“放肆,快快下马!”
“哪来的人,不知礼数,胆敢擅闯学院!”
当即,一众刚要进入凉山书院的学子纷纷出言呵斥道。
只不过女子完全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美美的喝了一口酒,骑着马悠哉游哉的走进了书院,留给了众人一个潇洒的背影。
马蹄踏在书院的砖石上面,一声声清脆的马蹄声在安静的书院传出老远,引得书院里面一众书生和先生外出查看。
看着策马而去,潇洒饮酒的女子,一众书生顿时大怒,那些个先生更是怒气攻心,他们在书院教了一辈子书了,就没见过这么猖狂的,胆敢在书院骑马。
北境,边关重地,五十万雄兵驻扎,那些这边军将军够威风的了吧,他们进入书院,也要乖乖下马!
凉山州州牧,一甲进士,朝廷二品大员,封疆大吏,来着书院也待在门口下轿,步行入内!
什么时候,一个女子,胆敢骑马入书院了。
“来着何人,胆敢在书院策马而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手里拿着书籍,几步走到女子面前,喝问道。
随着老先生开口,老先生那一双浑浊的双眼竟然泛起了微弱的白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从老先生身上散发而出。
一众书院学子顿时觉得一股压力扑面,心中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了。随后,一众书生当即看向女子,打算看这女子被先生的气势所摄,惊慌失措的样子。
然而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女子对此没有丝毫的反应,悠闲的喝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道:“我是南宫飞燕,叫你们山长出来。”
一言激起千重浪,南宫飞燕四个字一出,一众学子、先生看向她的眼神顿时变了,从原本的厌恶瞬间变成了羡慕、敬佩、尊崇。
在南宫飞燕面前的老先生,眼神之中的神光顿时消散,对着南宫飞燕恭敬一礼,道:“还请先生稍候!”
说完便转身离开,向着书院后面走去。
南宫飞燕这个名字一出,所有人都不会计较南宫飞燕策马入书院一事,就好像,南宫飞燕策马入书院,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一众学子先生盯着南宫飞燕看,被几百双眼睛盯着,南宫飞燕没有丝毫的紧张之意,双目打量着书院之中的花草,时不时饮一口腰间美酒,全然当周围这百十号是空气。
“在下凉山书院前山长陆鸣声,见过南宫先生!”不多时,凉山书院的山长陆鸣声匆匆赶了过来,对着南宫飞燕躬身一礼。
南宫飞燕扫了一眼陆鸣声,直接无视了陆鸣声暗示的前山长三字,随意的问道:“四方砚,最后一次现身,是在何处?”
“回先生话,北川城,丙子号军镇!”陆鸣声不敢怠慢,当即开口道。
南宫飞燕坐在马上,喝了一口酒,再次开口道:“久闻北境多烈酒,周围最好的酒在何处?”
“回先生的话,周围最好的酒,是丰南坊李家的千里燎原,是北境第二烈酒。”
“北境第一烈酒是北凉杀蛮酒,只供军中悍将饮用,且多在北凉军中,凉山城中并无。”不等南宫飞燕继续发问,陆鸣声接着说道。
“知道了!”南宫飞燕左脚轻轻一动,胯下的骏马当即开始转弯,向着书院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