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 第198节

  说罢,他略有感慨地叹了口气:“所以,大玄皇室的‘武院’,未必能有什么名气,看这部传承也能窥知一二。专门精研养生功的宗门,也就只有大玄皇室这种底蕴,才供得起他们。”

  经过这一番解释,楚秋大概也知道了‘太微山’的成分。

  说穿了,就与自己印象里的某些‘方士’‘奇人’差不多。

  专门给皇帝炼制‘长生仙丹’,花费又大,又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搞不好还能把人给吃死了。

  但‘太微山’的养生功,却是真有效果,而且也一定是‘效用不俗’,才会被大玄皇室所青睐。

  这种宗门,就算真的有些名气,一应消息也早就被大离给毁了。

  不过好在这是一个清晰的方向。

  楚秋甚至怀疑,‘玄净’老道搞不好就真是前朝太微山之人。

  随着自己如今的实力越高,每每回想到玄净老道的一言一行,就总有种琢磨不透的感觉。

  而且,能专以养生功法扬名的宗门,但凡练出些真本事的,从百余年前的大玄朝活到今日的大离朝,那也算不上离谱。

  有了这一点线索,楚秋心中‘郁结’倒也消散了不少,缓缓道:“这话有点道理,不过我倒有个新的疑问。”

  “楼主但说无妨。”

  韩东流笑着道:“今日我来,就是为你解惑,有什么问题,只要我清楚细节,一定知无不言。”

  这事有了着落,他的心情也不错。

  “你先前说,大玄皇室血脉生来就有‘天人之资’,武夫关隘如履平地,岐龙山亦是能与皇室抗衡的天下两极。”楚秋说到这里,端起茶杯沾了沾唇,笑问道:“那这大玄,怎会被大离给灭了呢?”

  韩东流瞬间笑不出来了。

  他难得露出一丝窘迫之色。

  许是刚刚夸下海口,没成想这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这个问题,我的确回答不了。”

  不过他性子坦荡,也不会搪塞敷衍,直接说道:“普天之下,或许除了大离皇室,也就只有那些久不出世的‘一品’,‘二品’才会知道大玄朝究竟因何而亡。”

  接着他又苦笑道:“非要我说些什么,那大概就是当年大玄朝的覆灭,背后很可能有妖蛮的影子。”

  “妖蛮么?”

  楚秋眯了眯眼。

  自打他离开大离边境,其实就再也没见过一个蛮人。

  但妖物对他而言,却是‘老熟人’了。

  这些年,不算喂养二驴经手的妖物血肉,光是他拿来研究特性的血肉,背后牵涉的妖物之多,早就是能叫外人头皮发麻的数目。

  “楼主应该听说过妖蛮大泽。”这时韩东流也是点头道:“当年的大玄,如今的大离,便是距离妖蛮大泽最近的王朝。大玄与大离,始终都在被妖蛮滋扰,但二者有一个最大的区别。”

  韩东流望着楚秋:“大玄能让妖蛮永世无法踏出大泽半步,可大离只能以国力与之斡旋。所以,大玄国灭,大离立国一事,背后或许与那些有智‘蛮人’脱不了干系。”

  他的这一番分析,其实在三座天下也久有流传。

  毕竟大离立国百余年,虽然依旧镇压四方,但比起大玄朝来说,还是差了太多。

  所以,坊间总有些传闻,当年大离灭大玄,可能是接受了妖蛮大泽的帮助。

  “听闻当年大玄国灭之时,‘岐龙山’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迹象。”

  楚秋淡笑道:“如果跟妖蛮有关,这座武极之巅,没有道理束手等死吧。”

  韩东流轻叹一声,“往事已矣,大玄朝覆灭百余年,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那就不是你我能够知晓的了。”

  他虽是大虞江湖五品第三,风头无两的宗师。

  但也有很多事情不是他能知道的。

  楚秋也没再询问大离之前的前朝旧事,笑着颔首道:“韩宗师,今日之事对我意义重大,你能找到确切的消息,我欠你一份不小的人情。”

  韩东流这连日奔波,为的其实就是这一句话。

  闻言便也露出了笑容,“楼主放心,这人情,你很快就能还上了。”

  他的语气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尽管得到了‘风雨楼主’的人情,也没有太多缓和。

  楚秋看了他一眼,“你还是想去?”

  韩东流沉默半晌,随后道:“此事到了这个地步,总要入宫一探。”

  见他态度坚定,楚秋没再多说。

  只是点头道:“五品我不掺和,四品那边,或许能帮你一点忙。”

  韩东流眼神微动。

  他没有质疑的意思,起身拱手,郑重道:“那就拜托了。”

  ……

  殿上早朝。

  大虞百官列在殿内两侧,场面静如死寂。

  站在最首位的吴相眉眼低垂,好像要在台阶下看出点什么奥秘。

  照夜司主箫铁衣干脆闭着双眼,似乎已经睡着了。

  如此诡异的气氛,根本没人敢那个做‘出头鸟’。

  “若是无事,那就都散了吧。”

  便在此时。

  殿上传来虚弱的声音。

  端坐在那里的身影好似模糊不清,拄着脸颊,已经有些倦意。

  听得这话,台阶下方的宦官正要开口。

  就见位于百官之首的吴霄汉忽然向旁边移出一步,垂首行礼,轻声道:“臣启奏。”

  见是这位吴相,宦官立马抿住双唇,生怕露了半点声音。

  而同样站在第一列的箫铁衣也在这时抬起双眸,瞥了‘吴相’一眼,随后便将目光收了回去。

  端坐于殿上的身影微微坐直,淡声道:“准了。”

  吴霄汉再度躬身,随后望向殿上:“近来京城武夫为乱,已成多事之秋,臣恳请陛下,准许‘靖海王’回朝,稳定大局。”

  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吴相一开口,就是一道惊雷!

  请靖海王回朝……

  文武百官支支吾吾,一言不发。

  就连那位看不清面容的‘大虞皇帝’,也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片刻之后,上方传来意味不明的嗓音:“京中不是还有照夜司么?”

  听到照夜司这三个字,吴相面无表情,淡淡道:“照夜司能够管得住江湖武夫,却堵不住悠悠众口。

  靖海王乃国之柱石,宣他回朝,可使京中不再起乱。

  如此一来,萧司主也能多分出些心神,去应付不日将要进京的‘四品神通’。”

  话到了此处。

  一些官员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们意识到,吴相这一番话,居然是冲着箫铁衣来的。

  有人偷偷打量箫铁衣,发现他面无表情,好像没听到这句话一般。

  按着往日,他可能会与吴相‘聊’上几句,此刻竟是一言不发,站在那里有如雕塑。

  二人之间的细微变化,也没有逃过众人的感知。

  不少官员心底咯噔一声。

  暗道这两位该不会是私下中达成了某些协议吧?

  最近因为江湖武魁一事,京中动荡横生,朝堂上也不怎么安宁。

  陛下的身体愈发差了,就连对朝事都没有多少耐心,整日痴迷武道,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官员呈递的奏折,甚至都是直接送到吴相府上。

  渐渐地,吴相已经有了几分独掌朝纲的势头。

  若非还有‘枪魁’箫铁衣与他斗上一斗,这局势将会如何,许多人都不敢琢磨。

  现如今,就连箫铁衣都没有站出来反对……

  朝上百官立即开始绞尽脑汁,思考‘靖海王’回朝到底能带来什么变化。

  吴相又为何要把自己的老对手请回来?

  就在这时,殿上那道身影似乎动了动,浑身有骨骼摩擦的细微声响,‘噼里啪啦’的传了出来。

  紧接着,便是问道:“萧卿,你作何看法?”

  听到这句话,箫铁衣终于抬起目光望了过去。

  那张两颊无肉,神华枯竭的脸映入眼帘,他没有任何反应,淡淡道:“臣,同意。”

  哗啦!

  有人被惊得站不住脚,在殿内掀起一阵喧哗。

  但随着箫铁衣目光扫过,这些声浪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随即,他斜跨半步,拱手重复道:“臣,同意宣‘靖海王’回朝。”

  那已有几分‘鬼相’的大虞皇帝沉默半晌,便也点头道:“可。”

  然后便是轻咳了几声,袍袖一挥。

  台阶下的宦官立马尖声道:“退朝!”

  ……

  离宫路上。

  吴霄汉孤身一人行走,没有与‘同僚’交谈的意思。

  他不开口,自然无人敢凑上来找不痛快。

  当宫门近在眼前时,吴霄汉却是突然站了下来,望着那道身着独特玄色官袍的身影。

  接着便迈步走了过去。

  “萧司主。”

  “吴相。”

  两人客气地打了声招呼后,便是对望无言。

  往来百官见此一幕,也不敢多看,急忙低头离去。

  等到四下无人之时,箫铁衣声音冷硬:“你我心知肚明,靖海王回不来,今日这一番试探,有些过于明显了。”

首节上一节198/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