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第66节

  “现在国家提出了高速铁路的概念,这要是成了,那速度就和飞机差不多了!”周秉昆这话说的不满,虽然知道是必然的,但是还需要时间不是。

  中国的第一条高铁要到2008年才能通车了,京城到天津的线路。

  “有那么快?哪还要飞机干啥?”周母对于周秉昆的描绘有点好奇,这飞机她自己也是坐了的,吉春到京城也就三个小时,那什么铁路还能比飞机更快?

  “话不是这么说的,飞机虽然快但是载重有限,您就说这火车,一节车厢都要拉多少人?这以后肯定是会实现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周秉昆自然是有信心的。

  一家人在火车上也不算无聊,白天的时候就聊天打牌然后周聪学习,晚上的时候也能好好的休息一下,所以就算到了上海,大家的精神头都还是不错的。

  这次来接人的是林江河,因为第一站就是先去看老太太,所有林江河是义不容辞的,就连住的地方都是在林江河家附近,说的这样找来太太也能方便一点。

  对于林江河的安排周秉昆自然是没啥意见的,两人这些年来也算是好朋友了,更别说中间还有老太太的关系,那自然显得更亲近一些。

  一路到了林江河家,老远就看到老太太站在门口等着。对于这些家乡的亲人,老太太也是等了太久了!

  “干妈!你身体还好吧?”郑娟第一个上去打招呼,亲切的拉着老太太的手。

  “你看的我样子像是不好吗?给你说,好的很,能吃能睡,我都胖了两斤了,赶紧往屋里坐,一路上劳累了。”老太太笑呵呵的,看来恢复是不错。

  “就是,快先进屋,今天啊就在家里吃,我妈和红霞提前就准备好了。”林江河的主场,自然是由他来待客。

  老太太和周父周母也是许久未见了,有不少的话要说。

  是夜,林江河家里热闹非凡,除了周秉昆这些人之外,还有林江河的养父养母也是来了的,反正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也没啥好避讳的。

  晚饭的桌子上自然是少不了从吉春带来的酸菜。

  经典的做法就是酸菜炖肉配上大馒头,馒头是外面专门买的,就是知道老太太好这一口。当然其他人也是吃的开心的,家常菜家常味最是抚慰人心嘛。

  吃完饭大家就聊天喝茶,唠唠家常,一时间整个家里都是欢声笑语。

  一听说周秉昆准备带着家人在上海玩玩,老太太就自告奋勇的说要给他们当一天的导游,毕竟闲不住。

  “我给你们说,这么长时间在上海我可是去了不少地方。都不需要江河陪,我自己没事的时候就坐着公交车到处转,还别说,这大上海和咱吉春的区别那是老大了!我现在不说对上海都熟悉,但是周边还是没问题的,我明天带着你们转转看看,这行吧?不收导游费的!”老太太说起这些也是眉飞色舞的。

  这样的状态看的周秉昆和郑娟也是放心了不少。看来上海的这步棋是走对了,至少老太太这个状态还是非常好的,心态好了那么身体自然也会好。

  “那没问题啊曲阿姨,明天我们就跟着您走了,您说去哪里咱就去哪里。”周秉昆自然是痛快的答应下来。

  “秉昆,那就不好意思了,这两天工作上事情多就没法陪你了。”林江河有点抱歉的说道。

  “江河大哥,说这些干啥。反正我们还要待几天,到时候再聚聚就行了,有工作肯定是要先忙工作的。你去了吉春的时候我不是一样的,别整的太客气。”周秉昆对此不以为意,这有啥的,有工作肯定要忙工作的。

  几家人相互之间也没哈生分的,聊天也很和谐,最后还是老太太说的周秉昆他们坐车辛苦,这才在晚上8点半的时候结束了聊天,他们就回了旅社休息。

  第二天周秉昆也是起了个大早,这要是老太太嘱咐的,说带他们去吃上海的早饭。

  大饼、油条还有粢饭团,味道都是不错的,大家吃的都很满意。

  早饭之后就是老太太的导游时间了,大家去了南京路步行街,还有豫园城隍庙,走走看看,有好些地方都保留了老上海的风情,南京东路出去就是浦东外滩,虽说没有后世的灯火辉煌,但是已然是初具雏形了,自然是风光无限的。

  “这里啊,晚上和白天是完全不一样的,白天就白天的景色,晚上有晚上好处,你们这次要是时间得空,一定要晚上来看看,保证不失望。”老太太介绍道。

  “干妈,您这是经常来吗?”郑娟有点好奇的问道。

  “那也不是经常来,这有时候我就喜欢来这走走,视野开阔舒畅!”老太太的性格就是这样,大气豪迈。

  “您介绍的准没错!是得来看看!”周秉昆说道。

  其实站在这个地方都能看见上海明珠塔的在建工地,只是距离建成还有两年的时间,这个上海的地标,将在两年后震惊整个亚洲乃至世界。

  毕竟在94年10月份建成的当时,其高度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现在是92年的5月份,距离建成可不得还要两年嘛。

  这一天都是在老太太的带领下完成了对上海的初印象,父母和孩子都挺开心的,周秉昆也觉得不错。

  中午的时候周秉昆带着大家去吃了一趟洋餐,就是白胡子老爷爷那个,汉堡炸鸡的滋味偶尔吃吃还是挺香的,就连一向稳重的周聪都是吃的不亦乐乎,看来这垃圾食品的威力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敌的。

  一天的时间有点短暂,但是开心就够了。

  开心完了,周秉昆明天就要去办那个大事了,毕竟快要一年半的时间,终于是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对此,周秉昆自然是期待的,因为必然会是一个惊喜!

第110章 四百,万?

  第二天一早周秉昆就和家人分开了,独自一人去找韩强。

  因为那个有惊喜的事情是需要去找韩强办的。

  现在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合适的,因为到了7月份估计到达峰值之后是要下降的。周秉昆毕竟是公职人员有些事情不能太高调,所以现在抽身出来是最好的。

  这样也不会引人注目,当然,这个事情要把潜在的风险降到最低还是需要韩强帮忙的,不然的话周秉昆还真有点抓瞎了。

  按照历史来看,25个W的本金,现在退出来拿在手上的最少都有200个W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怎样拿到手这是个问题,拿到手之后怎样不引人注目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一路顺利的和韩强接上头了,然后俩人密谋关于股票兑钱的事情。

  “强子,这个事情还是要麻烦你了。”周秉昆直截了当的说道。

  “昆哥你确定不再等等?按照现在这个势头还有的涨的。。。”韩强提醒周秉昆道,按照他的估计还有两个月的好时机可以抓住的。

  “不等了,你也知道这个事情虽说获利巨大,但是以我们的身份来说风险也是很大的,目前来说我觉得已经够了,要是等到最后再抽身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说现在出手也让别人赚点嘛,你说呢?”周秉昆已经打定主意了。

  这个事情必须也要为韩强考虑,因为前后都是韩强出面办的。虽说他们家上海底蕴深厚,但是朋友的情谊还是不要用的太狠了,贪得无厌是大忌!

  “呵呵,那就听你的,不要到时候后悔就行。”韩强自然也不会反对周秉昆的想法。

  “不后悔,人要知足不是。”周秉昆心里自然是有计划的。

  凭着这一波的本金,后面随便在股市里滚一滚钱自然就来了,哪里还需要冒这个风险啊。

  毕竟自己的记忆和股票专精的技能也不是摆设不是?用这笔本金以后安安全全的挣点钱多好!

  “那行,现在开始算算账,买家已经找好了,只要你这边没问题今天就可以全部交割完。”韩强笑呵呵的说道。

  “行,一切都听你的,你看着办就行。”周秉昆自无不可。

  “这你也知道,初次上市的八只股票中我都买了一些,其中买的最多的是飞乐、爱使还有申华,当然,目前来看这三家也是涨的最多的,截至目前来说,基本上涨幅都在17-20倍。所以,要是现在退出的话,那么到手预计是这么多,而且只多不少!”韩强说话的时候伸出了四根手指头!

  “四百万?有这么多嘛。”周秉昆自然知道韩强说的是四百个w,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超出了预料的。

  “还行吧,毕竟一路看涨,加上走的又是内部通道。”韩强却是不以为意。

  以他的家世来说,钱啥的真的只是一个数字。只要是需要,那就说一句话就行了,他们不自己掌握财富,但是可以随时支配财富!

  “那已经不少了,虽然等两个月能多赚点但是没必要,安全低调是最关键的。”周秉昆已经很满意了,自己全程旁观就有收获了还有啥不满足的?

  “那行,下去就直接交割清算。”韩强说道。

  两人也是许久不见了,所以能聊的话题也比较多。

  因为都是体制内的,自然而然的话题就转到了各自的仕途上;当然主要的话题是聊周秉昆的,对于他即将有机会再进一步的话题也是比较感兴趣。

  中午饭自然是一起吃的,上海菜咸甜适口精致美味。

  下午两点,韩强带着周秉昆去了上海证交易所,因为有韩强提前打了招呼,所以过程都是很简单也很快速的。

  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办完了。

  其他的都是没问题,但是韩强和周秉昆还是起了一点分歧。主要的原因就是周秉昆想把韩强的本金和赚的钱全部给他,毕竟亲兄弟明算账嘛。

  但是韩强死活不干,说的他只要他的本金,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帮忙的,如果再坚持那以后就不要做兄弟了,态度非常坚决!

  周秉昆没有办法,只好认了。但是提出晚上吃个大餐,这个事情韩强倒是没有拒绝,当然,在吃饭之前还要把父母妻儿接上一起,反正和韩强都是认识的。

  饭店定在上海老饭店,这是鼎鼎大名的老字号,历史悠久菜品卓越,生意自然是火爆的一位难求,但是韩大少一个电话啥都搞定了。

  吃饭的时候周秉昆盛情邀请曲阿姨一起,但是被拒绝,意料之中的。

  “小韩这次麻烦你了,之前秉昆也给我说了,每次来上海的时候都要麻烦你,秉昆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他的荣幸。”周父说的是心里话。

  “叔叔您客气了,那会儿读书的时候我没少去您家里吃饭,每次去阿姨都是做的满桌子满碗的,我和秉昆这么多年,那办点事情不是应该的嘛。”韩强开心的说道。

  “周聪我是好久没见了,小伙子长大了也帅了!”周聪很久没见韩强了。

  “韩叔叔您也很帅,上次我爸从上海回去还带了您的礼物,我谢谢您了。”周聪对韩强不陌生。

  其乐融融的一顿饭吃完,周秉昆拒绝了韩强要送他们回去的好意,然后打车回了旅社休息。

  “秉昆啊,你今天是去办事了吧,办好了吗?可别耽误你的事情了。”周父对于这次来上海的目的是没有忘记的。

  “办好了爸,正好今天我想给你们说说这个事情的,今天办的这个事情是咱家的私事,早在90年底的时候就已经在办这个事情了,到今天总算是办完了。”周秉昆说道。

  “不是啥事儿啊秉昆,这么久,你快该赶紧说吧。”周母着急的说道。

  “爸妈这个事情还请您二老不要怪我没有提前给你们说,这个事情娟儿也是知道一点点,当时这个事情算是一个冒险吧,幸好今天这个事情的结果是好的,非常好!”周秉昆需要整理一下思路。

  “90年底的时候我让娟儿把咱家全部的钱归置了一下,我拿了十五万出来来了上海,韩强当时借了十万给我,相当于是二十五万的本金,这些钱我全部交给韩强在山海买了股票。股票您知道吧,就是电视上说的那个,有点复杂但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您二老只需要知道这是国家搞的一个新东西,相当于把钱拿给那些厂子,厂子赚钱了就给你分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周秉昆尽力的解释的清楚一点。

  “秉昆,你这不声不响的搞了这么大一个事情,太冒险了!还别说借了韩强的钱,这要是亏了,那你不好和人家交代。”周父也是听了个半截,但是事情不小。

  这个时代的二十五万那绝对不是小数目,要知道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万把块钱,就这些钱还要努力干才行!

  “爸妈,这个事情是国家搞的肯定没问题,再说当时我和韩强也是商量了之后慎重做的决定,他们家里您也知道了那是高管家庭,消息肯定是可靠的,所以这才拼了这一次。”周秉昆继续解释道。

  “那现在呢,你说事情办完了,那现在是个啥情况?”周母问道。

  “今天下午我和韩强已经把股票全部交割了,不仅本金拿回来了,还赚了不少。应该说赚的很多!”周秉昆说到这里有点兴奋。

  “拿回来了就好,那韩强的钱还给他没有?”还是周母在问话。

  韩强帮了忙不能让人家担风险啊,借的钱肯定是要第一时间还的。

  “还了,十万一分不少!我还想着说给点利息啥的,但是韩强死活不干,我也没办法,所以剩下的钱全部在我这里。”周秉昆说着拿出了一个存折,上面有全部兑现的钱,存在银行里的。

  “那是有多少钱?”郑娟有点好奇的问道,当时周秉昆说要用钱郑娟毫不迟疑,现在问就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有点多,连着本金一共四百二十八万七千八百零三块。就是说除了本金这一年半的时间赚了四百二十三万七千八百零三块,除了给还给韩强的十万,剩下的全部在这里了。”周秉昆一口气说完心里的兴奋也压制不住了。

  “啥!秉昆,这些钱来路正不正,要是不正咱这个钱宁愿不要!”周父听完的第一时间就是担心这钱的来路不正。

  不怪周父,这太吓人了!在他朴素的观念里这抢钱都没有这么快吧?难道是秉昆走了歪路了?

  “就是啊秉昆,这钱也太多了!妈这心里害怕啊。”周母也是震惊的不小。

  “爸妈,你们放心吧,这钱来的清清白白也是国家允许的。只是因为这个股票是个新鲜东西所以了解的人不多,这才能抓住机会赚这个钱,这以后再想赚那就不容易了,我这次也只是抓住了机会而已!不行到时候问问松松,他是学金融的,他肯定知道。”周秉昆能理解父母的担忧。

  “秉昆这也太多了吧,这些人咱家啥时候才能用完啊!”郑娟有点吃惊的说道。说的话也是很可爱的,别人都嫌钱少,自家人都嫌钱多?

  “大家都放心!我办事你们还不放心嘛?我不可能去干违法的事情,我自己都是在政府上班的我能犯这样的错吗?现在大家就好好想想这个钱怎么用吧啊!”周秉昆心里哭笑不得,只能继续安抚家人的心。

  “怎么用?肯定是存着啊!这以后松松还有聪聪那不得买房子结婚啥的,还咋用,叫我说就存着,以后给我孙子用,老头子你说呢?”周母第一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只能说正常的母亲都会这样想吧。

  “那买房结婚也用不了这么多,算了,钱是秉昆挣的,怎么用也是他说吧。”周父心里震惊但是也高兴,就是这样的消息稍微有点不真实,他还得一点时间适应一下。

  周秉昆对于这些钱怎么用是有计划,但是先消费一波是肯定的。

第111章 买!买!买!

  其实在拿到这笔钱之前周秉昆想过这样去用,但是想的太多还是没决定好。

  现在这些钱已经落袋为安了,自然是得好好想想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周秉昆就准备和郑娟讨论一下,周聪单独住了一个房间,所以也能放开了说。

  “秉昆,你说这个钱咋这么不真实呢?光听这个数字都觉得很多,咱家以前有十几万的时候我就觉得已经很多,结果现在,四百多万,太吓人了。”郑娟还从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时代在变化也是在进步,最早的时候赚钱都是靠体力靠知识,以后赚钱当然也要靠体力靠知识,但是要想赚大钱,那一定是靠机会的。什么是机会,这次的股票就是机会,有些人不知道甚至没有听说过,有些人知道也听说了但是担心害怕不敢投钱进去,还有些人知道了投钱了,那就赚钱了,就像是我一样。”周秉昆也是感慨的说道。

  殊不知后世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首节上一节66/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