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叛军退了!”
看到叛军如潮水般撤走,城上还活着的士兵一个个筋疲力尽的坐到地上,仅仅厮杀一个多时辰,就累得瘫软,握刀的手都在打颤。
王成武也松了一口气。
自容州这伙叛军抵达隆阳,断绝了他们对外界的联系,派出的斥候,被对方骑兵在原野上、山林间展开追杀。
其他各县的兵力其实很少,几乎被他抽调走了大部分,城中做为后备队的各县兵马,并不是苏辰推算的两万,而是三万多人。
不过王成武并没有高兴太早,当天夜里,轰隆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就在城头士兵反应过来,黑夜之中,一支打着火把的骑兵绕着城池外面飞奔,片刻,密密麻麻的箭矢飞过夜空落入城墙,一些钉在士兵身上,一些落在城头,还有部分直接越过了城墙,落入城里。
攻城夜袭,基本是不可能的。
王成武的心腹校尉正奔走呼喊,陡然察觉地上的箭矢有些异样,他将其捡起,才发现上面系着纸条,他打开一看去上面字迹,脸色顿时狂变,立即朝左右吩咐,不许任何人拾箭,所有纸条收缴上去。
说完,他转身下了城墙,纵马奔向临时都督府。
他冲入府邸时,王成武还未睡下,他手托烛火,正看着城池地图,推演着城防的布置,心腹进来,从对方手里接过纸条看了一眼。
脸上顿时显出凝重。
“敌人的攻心之策。那些箭矢、纸条可都收缴了?”
“回禀都督,已经收缴了。”
“估摸还是有人看到了,你立即撤换防御,让第三营上去,第二营下来休整!”
心腹离开后,王成武已没了推演城防的心思,脸色阴的快滴出水来,那纸条传达的讯息,就是陛下让齐家打开关门放蛮夷入容州屠戮的事,对于在朝廷早已知晓的他来讲,心里早有预期,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
可对于城中士卒,还有百姓而言,就是天大的讽刺,守城的意志怕是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他看着摇曳烛火。
“陛下,臣守不住,但尽量为你拖一天算一天,以报知遇之恩!”
天光渐亮,王成武依旧在城楼巡视,士卒、青壮并没有任何异样,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放松。
只是这天,叛军并没有攻城,从打探的消息来看,他们似乎在准备攻城器械。
他知道一场大战要来了。
……
五月中旬,燕京,仍处于一片紧张、焦虑又嘈杂的气氛当中。
三面战场传回的战报,并不让人乐观,东、南两个战场虽然扼住了叛军,但最强的西路容州叛军尚未有大动作,只是隆阳驻扎,听说已有两日按兵不动了。
加上燕州西北、东北两个方向民变时有发生,生奴人在雪原造反,大有南下之意。
朝堂上下变得焦躁不安,而燕京民间同样到处都是流言蜚语。有关皇帝勾结外族杀自己百姓的事,一度对北宫野造成巨大的困扰。
此时,朝堂上又掀起一股支援中路、西路战场的争议,兵部尚书秦修闻请求皇帝下旨,让隆阳周围郡县增派援兵,与隆阳形成倚角之势;也有反对的大臣站出来,指责秦修闻擅自左右战场局势,不利三方都督统兵云云。
听着满朝文武扯皮,北宫野坐在龙椅上,听得头昏脑涨。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住生奴军,断绝外面的生奴人造反的消息传入军中。
之后,皇帝下旨,撤换生奴军主将!
争吵纷扰的燕京之外,西面的隆阳郡郊野的容州大营之中,入夏的热风,正在呼啸着吹拂旌旗,中军大帐,苏辰与一众将领,正在布置合围三门的将领调遣。
张飞来到这边,还未上过战场,着急的第一个站了出来。
“……到了这边,总得给我和二哥打仗的机会,你们先来的就别争了,北门我和二哥来打,另外两门们随意……”
大帐里点缀不少刀枪剑戟,充满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做为主将的苏辰端坐在帅位上,渐渐养出了不怒自威的气势,两侧一排排座位依次是吕布、董卓、张辽、关羽、张飞、马超、高顺、牛盖、周仓、李等将军,就连献关投降的齐幼虎也有座位居于末席。
“张将军既然开口,我自然应允的。”苏辰让传达过来的另外两个战场消息,交给下方将领传阅,然后继续开口。
“海兴侯、长侯两路兵马被扼制在了燕州地界,我这西路也停滞不前,恐怕朝廷中那些文武,以为我们打不下这隆阳郡,那他们就错了,现在城防摸得差不多了,器械也在这两日打造完毕,接下来,诸位将军,就拜托了!”
他说到这里,拱起手,周围众将便是一团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他们脸上眼神变得凶戾吓人。
帐中首位的供桌上,一缕旁人看不到的烟气从曹操灵位飘出落到苏辰肩头。
霎时,一声威严的暴喝响彻。
“众将听令!”
苏辰眼神微眯,露出一丝凶残的眼神,他站起的刹那,帐中诸将也都轰的站起身。
“诸位都是身经百战之将,哪一个不是攻城拔寨如履平地,莫要被这等小国君臣嘲笑,一座隆阳城,挡住我等进攻!”
苏辰举起手,他身后曹操的身影也举起手,“今日一鼓作气,拿下此城!”
“是!”
众将齐齐拱手,随即转身大步走出帅帐,去往各自军列。
“呵呵!”
曹操的身影飘出,站到苏辰一旁,口中啧啧两声:“这阵容,孤真是觉得过瘾。”
第111章 上架感言,以及春风的感谢
上架感言这东西,春风已经写了很多份,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写什么,说些什么,硬要说的话,就说说这本书吧。
这本列祖列宗,其实构思并没有多久,但不妨碍我写它的热情,对于历史人物我一向都是钟爱的,而且春风看历史人物,并不是黑就是黑,而是习惯性的去看他另一面,毕竟每个人都有两面的。
所以看这本书,尽量不要把历史人物固有的、熟悉的那一面套进来,比如曹操,死过一次了,会不会放下往日的性子,专心去喜欢他的爱好?
董卓年轻时候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剖析一下另一边,看看他的想法,在这个世道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如果招来的历史人物还是以前那一套,没有独特的想法,没有自我,那就死板的召唤类小说。
毕竟设定上,他们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大部分已经走到了权力的巅峰,人欲上基本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给他换一条路走,或者完成当年的不甘,未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看着曾经兄弟团聚,看着他们因为往日恩怨,打架斗殴,借着春风的笔写出来,未必不是一件啼笑皆非的故事,对吧?
当然,故事并不成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也能多多包涵,比如之前齐家的事,其实挺闹心的,这是一个单向的选择,你选择其中一条后,必然会失去另一条路。
很简单,杀了整个齐家,对于没有参与过这事的人,岂不是无妄之灾?齐家几代人的努力也被付之一炬,也堵上后来者投降的门。
如果不杀齐家,那西戎人入境,这事就过不去。
所以,这是一个选择题,不是说春风把剧情写差了,如果看到这里就不想看了,只能说这个剧情不是你喜欢的而已。
再说说其他的吧,比如大明天子、大唐天子、大汉天子他们什么时候出来,春风只能说快了,但不仅限开国皇帝,先拿起皇帝来铺垫一下,毕竟出来的太早,国战就没剧情张力了。
不过说起来,这本书最让春风激动的,还是诸位的支持,不断的让追读上去,让春风将推挤全部走完,顺利拿到三江。
春风在这里向所有支持过的读者表示感谢,由衷的感谢!
同时也感谢暖阳和白开水两位大佬的白银打赏,这是我写书几年来,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打赏,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这里我也要期望自己能越写越好,用故事将所有出现的历史人物都无缝加入进来,尽量做到不少一个人。
不让他们成为NPC模版。
展望一下自己,再来几个白银,最好再来一个黄金!哈哈哈哈哈
好了,春风就不做白日梦了。
还是那句老话,我写,你们看!
咱们故事里见!
第112章 登城战
天光照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隆阳城中的百姓看着街上一支支一队队的兵卒冲往四面城墙,感觉气氛变得有些不同。
快至晌午,王成武骑马来到西门城楼,下马后带着一帮亲兵迅速走上城头,城楼上已架起了火堆,硕大的铜锅里,桐油正袅绕热气,步盾们正用小锤、石头敲打盾牌,做着最后的检查和修补,大量青壮扛着滚木、石等守城物件一一堆积在墙垛下。
视线延伸开,最后的准备都在这片城墙上延绵开。
收到消息,叛军大量砍伐林木,制造攻城器械,从数量来看,王成武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妥,这种数量的攻城,不可能仅限于西门。
他上城墙时,已派出另外两名心腹将领去往南北两门。
对方作战意图,已经越发清晰的在脑海里生成,两边几乎相同的兵力,但守城一方来说,就显得更有优势。
“分兵击三门,叛军主将还真有自信啊。”
他站在城楼下往外看去,已有兵马行动的动静,朝这边蔓延了,于守城的战术运用到极致,王成武之前早有预料,他把一切都做好了,只等对方开始攻城。
风吹过来,王成武站在城楼投下的阴影里,望着渐渐出现的旌旗,四处奔行的一股股骑兵。他沉默许久后,忽然哈哈的笑了出来,引得周围兵将、青壮朝他望来。
“今日敌军尽出,已无他策,我等一战,马革裹尸,大丈夫当如是也!”王成武笑着喊了出来。
远处,叛军旌旗过来,卷起的烟尘弥漫,然后立在城外,最前方的是一万人的军阵,乃延塘关的降兵做为搭建云梯,掩护攻城器械的先锋。
并州、西凉军分出的四营兵马,计八千人为攻城主力,由张辽、董卓两人统领。
大量的工匠、民夫拉着辕车,将攻城器械的部件带来阵前,以最快的速度组装。
苏辰站在车辇上,眺望远方的城头,似乎看到城楼上屹立的身影,他笑了笑,朝一旁的吴子勋吩咐:“传令给吕将军,骚扰此处城关!”
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吹响,护卫军阵一侧的吕布仰了仰脸,然后竖起方天画戟,他身后枕戈待旦的并州骑兵踏着轰轰轰的马蹄声,从他身旁一一冲刺而出,两千多匹战马齐奔,瞬间掩盖了城上城下的嘈杂,朝着城墙那边直接冲过去,然后,在马背上挽起弓箭。
“骑兵,小心箭矢!”
风吹过城头林立的旌旗,城墙上将校呼喊的一刻,密密麻麻的黑影升上天空,遮天蔽日般的覆盖上了一段城墙。
防守这方的校尉、军司马都在大喊:“御!”
箭雨飞上城头
周围全是噼噼啪啪的声音,钉在盾牌上、城墙上,也有隆阳士卒被箭矢射中坠下墙头。
并州狼骑持弓在城墙外十多丈距离游弋,奔行挽弓,箭矢不时冷不丁的飞上城头进行骚扰,这个时候,弓箭的准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只要将箭矢射到城头,给予对方一些威胁和压制,便是他们的目的。
骑行奔射,还在持续。
……
北门。
两营西凉兵,一营并州兵,计六千人已在城楼外摆开了阵势。军阵之间的空地上,关羽、张飞、周仓、李各自做着攻城前的准备。
关羽摩挲了一下刘备的灵牌,轻说了一句:“大哥,今日兄弟三人又可一起杀敌了。”
他将灵牌揣入衣襟,接过周仓递来的青龙偃月,一踩马镫,翻身上到马背。
两侧,张飞、周仓、李也纷纷上马,李朝三人拱了一下手,随即带上六百飞熊军清理城外敌人斥候。
张飞一马跃出阵列,冲至城楼前方。
“你家张爷爷在此,尔等小辈殊不知战事一起,必身首异处,何必为那昏庸无道之君白白送命,他乃乡野皇帝,屁事不懂……”
句句劝降,又骂着皇帝话传上城楼,一帮兵将沉默的看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