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60节

  “能统帅全军,敢打硬仗的,虎步关右!”

第84章 朝廷使者

  

  “他随我起事,跟随多年,河北一战后才独领一军,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健,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可以说,孤将关西之地交给他,心里是极为踏实,却是没想到被一老卒给砍了。”

  曹操瞥了眼那边拔出双股剑的刘备在那比划,顿了顿语气。

  “……不过,他跟玄德公的三弟是亲戚,大伙聚在一起也能热闹热闹嘛。”他笑呵呵的从袖里拿出一枚金色令牌,放到苏辰手里,“之前不是说过,领军之将,放到合适的位置,便能更近一步,如今你已檄文各州,自领大将军,可开府建牙了,将这些骄兵悍将放到大将军府属,该是适合了。”

  如果说汉献帝是引路者,那曹操就是一盏明灯,瞬间点亮苏辰的思维。

  正说间,十三急匆匆跑来,他脸色有些古怪,见苏辰一个人坐在檐下,急忙上前见礼。

  “三公子,朝……朝廷来了使者。”

  嗯?

  这次居然还给朱温给猜中了,苏辰眯了眯眼睛,这神态跟一旁的曹操学的十足十的像。

  “让他们去府衙候着,叫孙太守随便招呼,家里可不是谈话的地方。另外,派人去军营让张、董二位将军回来,有些事还是让他们听听,朝廷这是唱离间计,还是准备徐徐图之。”

  “是!”

  十三飞快的跑了,穿过月牙门,跑过石桥,前院厅堂里,名叫赵冲的使者坐在右侧席位,还有一干副使、随从等待在院落中,他们与苏从芳见过面了,可惜对方只是客套几番,便去了后堂,根本不理会他们。

  毕竟主事之人是谁,大伙心里也清楚,便耐着性子等着。

  不多时,离开的人又回来,正是那相貌潦草的侍卫,过来邀他们去府衙,“我家大将军说了,家里不是谈公事的地方,几位挪步府衙,在那里等候大将军处理完公务。”

  赵冲也不敢拿出脾气,听说这边的人都是一群疯子,两边都撕破脸皮打了几仗,自己把调子拿高了,谁说得准会不会被拖下祭旗。

  “行,那我等就去府衙等候大将军。”

  言罢,赵冲起身带着一行随从出了苏府,来到府衙,太守孙叔武早已知晓情况,还是保持礼节的将他们请到公堂偏厅落座。

  衙役端了茶水进来,给他们一一上了,便拿着木盘离开,到了外面同僚们围着他,叽叽喳喳的议论。

  “真是朝廷的使者?居然这个时候敢过来。”

  “说不定是来求和的。”

  “求和?我看是有别样心思,听说其他州的侯爷也起事了,正攻略州郡呢,估摸是想把咱们大将军稳住,腾出手对付其他侯爷。”

  窃窃私语的议论里面自然是听不见的,不过在外面等候的一众随从可就颇为尴尬。偏厅,赵冲跟孙叔武说了一阵,后者因为公务要忙,便辞别离开,他在席间坐了好一会儿,便有脚步声进来,他起身便看到公堂内,苏辰带着一众武将大步而来,进了偏厅直接走向首位。

  “赵使者你坐。”苏辰按了按手,便大马金刀的坐到长桌后面,典韦走到旁边站定,张辽、董卓、郭嘉一一落座后,那名叫赵冲的使者这才敢坐下。

  赵冲三十余二,样貌端方,对传闻中十八岁便起兵造反的这位大将军,心里非常好奇的,眼下终于是见到真容了,他拱手见礼,便开口说起此行目的。

  “下官临行前,特地受陛下叮嘱,言令兄之事,是场遗憾,考场舞弊确有其事,罢侯抄家也是事实,陛下言事已发生,难以追悔,念燕国太平几十年,百姓安宁,重启战事让百姓受苦,非帝王所行之事。”

  说到这里,赵冲停顿一下,继续道:“与大将军发生战事,陛下心中颇有些懊悔,特地让下官带来诏书,还有一些薄礼。”

  苏辰喝了一口茶水,想了想,也说道:“擅起战事,对百姓而言确实不好,两边打过仗,撕了脸皮,如今陛下还能遣使者过来,我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赵使者,不妨把诏书念来给我们听听。”

  一侧的张辽、董卓露出冷笑,郭嘉闭着眼睛,品着茶水。

  苏辰以及这些将领的神态,赵冲都尽收眼底,他抖了抖袍摆,站起身,从副使手中接过诏书,神色肃穆的展开。

  余光里,苏辰仍旧坐着,周围他那些将领也都不动弹。他也不在意,赶紧开口念出诏书内容。

  “开乾二年,帝制诏曰:闻容州定安侯反乱,朕痛心疾首,错综误会种种,深感懊悔,想及定安侯祖上开国之勋,忠心耿耿,岂能从窃国之贼事,朕反复思虑,两相交战,生灵涂炭,为民不妥,为兵者可惜,望能与定安侯重归和睦,朕昭告天下恢复侯位,其子辰作战勇猛,腹有韬略,可为车骑将军,不入朝堂永驻容州,其部下皆有封赏……”

  “这诏书我接了,你直接念薄礼清单。”

  苏辰懒得听后面的话,朝赵冲招了招手,让他将诏书递过来,看了一眼,随手丢到桌上。

  看到这一举动,赵冲敢怒不敢言,还是让副使将礼物清单拿来。

  “飞燕金丝甲一副,东海珍珠七十枚,珊瑚树一扇,雪山寒铁八十斤,黄金二十斤,白银六十六斤,玛瑙、翡翠、红玉各有一箱,雪原天鸟一只……”

  这些东西,苏辰身在侯府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给的数量有点唬人,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那什么鸟了,以前他听人说过,生奴人的草原有一种大鹰,展翅可达两丈(将近五米),喜食雪鹿、雪狼。

  生奴人一般是不敢抓成年大鹰,大多会在其繁殖期,偷偷爬上山崖,偷取幼鸟养大,充作贡品送到燕国皇宫换取更大的报酬。

  “这些东西都在外面?”

  “回大将军,都在外面。”赵冲见苏辰脸色缓和,心里一喜,趁热打铁:“大将军这是算接下诏书了?”

  苏辰拿过清单,一一看下来,连连点头:“接了接了,东西我很喜欢,家陛下真是费心了。”

  你家陛下……

  赵冲皱起眉头正欲说话,外面响起脚步声,十三和苏庭带着一个人走来,苏庭看了看里面的赵冲,犹豫要不要说话,苏辰无所谓的招了下手,让他进来。

  “直接说。”

  “苏三……启禀大将军,海兴侯的使者来了。”苏庭看了眼脸色微变的朝廷使者,便侧开身,后面一人急忙进来拜见:“大将军,小的是海兴侯使者,特来送信。”

  说完,他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走过来的巨汉。

  苏辰理开看向上面内容,比之前两家还要长许多,但内容相差不大,信里还约定四月初二,各州诸侯前往州会盟。

  “回去告诉海兴侯,我会准时带兵前往州与各家汇合!”

  听到这句话,赵冲大变,急忙道:“大将军,你不是……”

  “是你娘!!”

  陡然一声暴喝,声音携裹内力爆发出来,将屋里震响,苏辰拿起桌上的茶杯直接咂了出去,那赵冲只觉耳朵嗡鸣,茶杯飞来,在他额头碎裂,一旁的副使急忙冲过去,张辽随意伸出一只脚,将对方绊的扑向地面,摔成狗啃泥,门牙都磕掉半边,满嘴都是血。

  赵冲捂着破皮的脑袋,吓得脸色发白。

  “大将军,你为何这般做……”

  那边,苏辰接过苏庭递来的手帕擦了擦水渍,“不要激动,你看你家天子的好意,我都收下了,诏书我也收下了,皆大欢喜。好了,你们可以走了,记得把东西留下。”

  说着挥了下手:“十三,送赵使者出城。苏庭,派些人将东西拉走,铠甲、大鸟、寒铁留下,其余的你想办法组建车队,拉去魏国卖了,换些粮食回来。”

  苏辰随即走出长桌,眼下他身高又长了些许,站在赵冲面前,高出一个肩膀,伸手在对方后背一拍,赵冲便忍不住往下弯了弯膝盖。

  “就这样吧,你跟着我这个护卫出去,不会有事发生。我就不送了,还有许多事要处理。”

  赵冲捂着头深深看了一眼苏辰,便和那满嘴是血的副使一起被十三带了下去。

  这边,苏辰笑眯眯的看向张辽、郭嘉、董卓,“这么多好东西送到面前,不要白不要,诸位可有看上的,趁还没卖,尽管拿一些去。”

  三人,还有典韦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对于钱财如今早已不再看重,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都不要,那咱们说正事了。”

  苏辰让衙役取了笔墨纸砚,将长桌上的水渍擦干,纸张便在上面铺开。

  “一起拟定大将军府属官吧。”

第85章 大将军府行员匹位,从属则生

  

  大将军属,放在华夏历朝历代都是长置的,或有变动改名,但终究一直占据军队统帅的位置,眼下这燕国境内同样如此。

  为了方便往后更多来自不同朝代的将领有熟悉的感觉,苏辰拉上张辽、董卓、郭嘉,先在大将军属置下汉朝的文武职位。

  如长史、从事中郎、主簿、都尉、大将军掾、部曲将……

  往后其他朝代将领出现,苏辰再另行添置。放下笔墨,苏辰端起茶水:“……之前曹公所言,开大将军府,诸将放在合适的位置,当有另外提升,谁不知是真是假,倒是可尝试一番。距离会盟北伐,还有一个月时间,接下来,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降兵、粮草、兵甲之事上!”

  说话之中,桌上烛火摇曳,晃着映着苏辰的人影在后方屏风摇动,他重新拿起笔墨,看到诸人望来的目光,随即在另一张空白的纸张书写,不久,他将写好的内容,拿起吹了吹,随后递给张辽等人看。

  “眼下人不多,我便暂时这样写下。”

  递去文书上面写的都是现有的名字及司职,墨汁尚未干透,郭嘉小心翼翼捧着,走到灯火下观看。

  “长史:荀;从事中郎:郭嘉;主簿:吕布;都尉:张辽;大将军五部校尉:董卓、乐进”

  字迹一个个从眼中过去,房间陷入诡异的安静,张辽瞅到上面主簿写的是吕布,憋起了笑意,片刻后,郭嘉将纸张放回桌上,笑着托袖拱手一拜,“嘉,遵大将军之意!”

  张辽、董卓跟着笑起来,效仿郭嘉的动作,拱手拜下。

  接下来的时间里,苏辰将城中事务全权交由郭嘉和荀打理,太守孙叔武,还有征为郡尉的陈洛平从旁协助,定安城四周耕种、货物买卖,以及西面幽燕山的一座铁矿拿到手中。

  之前那里,一直由朝廷的人把守,后面苏辰起事夺了定安城,那里的几百驻军早已逃之夭夭,去了云郡,眼下收回来开凿矿石,运往城西郊外二十里堆积。

  荀召集一郡数县大部分铁匠,就近规划占地二十五亩的锻炉坊,这里将做为兵器、甲胄作坊,还发文各城,鼓励家中有青壮想学手艺者,官府将免费为他们送去当学徒,短短几日,就有数百人报名,进入锻炉坊。

  因为燕国多铁甲的缘故,第一个开造的便是破甲用的锥矛、短斧。

  一时间从城头望去,远远的,西郊天空整日飘荡黑烟,走近几里就能听到延绵不绝的打铁声。

  做为当年曹魏的奠基者之一,荀的能力不止只如此,有时也会使出雷霆手段,调集衙门差役、捕快从各村到镇,再到各县,最后是定安城,普查人口,规划田亩,让无田之人也能有用两三亩地,同时,嘱托苏家旁亲前往各县购买各蔬类秧苗种子,分发农户让他们在田埂栽种,做到一地多用。

  荀做事,也不忘将躲在宅里的郭嘉拖上,后者无奈,也只得每日跟着到府衙点卯,日子久了,也开始拿起笔墨,梳理了一些事情,让郡尉陈洛平招来一拨三教九流之人,前往燕州各县散播流言,或落脚燕京、其他州郡,充作细作打探情报,形成一条或数条有效的消息脉络。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庭与几个苏家年轻人,终于组织起了一支商队,三月十一这天,浩浩荡荡的一百多人车队,由二十名江湖人护送下,向南过漳州前往浑河以南的魏境,途中他们还传回漳州浑侯也起兵的消息。

  苏辰看到这则消息笑的嘴都合不拢,眼下算上他和云侯,就有六家侯爷反了,估摸这会儿另外两家也坐不住。

  不过眼下,他没心思搭理这些,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降兵身上,将近半月,陆陆续续已一半降兵加入定安军,毕竟这天下烽火四起了,皇帝江山稳不稳,众人也都看在眼里,当兵吃粮,到哪儿都一样是吃。

  随着军队数量庞大,按照之前张辽提的建议,除了原来的定安军一万人保持不变,其余全部打散,分拨一万给董卓让建西凉军,马步混合,全军驻扎曾经那几座山中。

  张辽也领一万人马,原以为他会建魏相关的军队,可送到苏辰面前的是一个并州二字。

  主将的位置却是让给了吕布,他甘愿为副将。只是眼下吕布尚不见踪影,并州军的组建、训练全落在他一人身上。

  远在长川县的乐进也得到五千人的补充,县中原来的七千伤兵,除去伤重、残疾的仍有三千人一并归到他麾下,加上苏辰临行前拨给他五千,眼下他手中握着一万三千兵马,其中挑出精壮敢死之辈,组成三千人的先登军。

  而苏辰身边,典韦领一营千人,挑选的都是定安军中身强力壮之辈,大多都是原来的皇城甲士,身披铁甲,腿裹行缠、脚踏步履,手提大盾,与原来不同的是,这些人手持长戟,腰悬短柄利斧。

  就连二哥,苏辰也找了一些事给他做,调配粮草、收罗草药,磨成粉末做成止血散,用一张张小纸张包裹,每名士兵三包。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在这个月里正有条不紊的推进,有些太过庞大,需要更多的时间。

  苏辰望着又下起的小雨,他放好笔墨,拿起写好的两份大将军府征招文书,一份在祠堂烧掉,一份他去往军营宣读。

  纤细的雨幕下。

  捧着文书的官吏,站在苏辰一侧,高声宣读:“既三军起事以来,诸军将士奋勇杀敌,击溃朝廷十万之众……”

  一滴滴雨点落在众人面门,那声音持续。

  “……有功劳者皆有升迁,如荀入大将军府长吏!”

  远方,府衙当中正规划城中行商的荀,手中毛笔忽然停了停。

  居中持重。

  他看了眼刚写的文书,随即弃之不用,拿过新纸,从头再理,他脑中此时多了一些新的想法。

  ……

  “如郭嘉入大将军府从事中郎……”

  ……

  纤细雨幕里,郭嘉站在高台之下,闭目倾听,脑中思索的却是远在燕州的局势。

  运筹帷幄!

首节上一节60/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