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546节

  一连几日,北宫舒确实没有再回来住过,连劝说的机会都没有给她,就在姜婉猜测北宫舒去哪儿,后面会做什么时,苏家那位太子殿下在六月二十九这天辞别苏府上下,乘上车架出定安北门,返回燕京。

  同时,几道长长的烟尘划过东南面的天际。

  马队在官道飞驰,蹄声如雷霆,后方则是长龙似的步卒队伍,持着刀枪穿过弥漫的烟尘沉默奔行。

  整支队伍,没有任何旗帜。

  而在这条官道某段山坡之上,张佑、徐庆虎望着下方队伍,两人身后,十五六的少年骑着一匹马歪歪扭扭的上前,与他一道上前的,还有名叫李文的儒士。

第688章 战乱

  “据传来的消息,太子的御驾距离已不足二十里。”

  “……兵马三千,宫中侍卫五百,仪仗两百余人。”

  年近五十的张佑望着西面神色肃然,一旁的是徐庆虎,年龄也是四十过半了。

  两人也是有从龙之功,但能力有限,一直留在定安,驻防定安城,这里不仅是龙兴之地,苏家上下也都交到两人手里。

  能常驻这边,可见天子对他们的信任。

  能说服这两人参与谋反,北宫舒根本就不信,眼下跟随李文来到这边,亲眼见到两人调兵遣将,以及听到刚才那番对话。

  他脑子都转不过弯。

  “李先生,你可是用了什么仙术,让这两位将军也跟着随我们起事?”

  北宫舒没有冒昧的上前与二将攀交,一来对方可能正在商议战事;二则他毕竟年龄十六七岁,虽说混迹街头,性子有些早熟,但这样的场面,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面对两个征战沙场的将领,气势上容易被压制,反让对方看轻。

  少年说了句,便在马背上挺了挺胸口,让自己看上去端正沉稳,一旁另一匹温顺的马匹上方,李文看他神色,微微拱起手。

  “陛下要知,世人皆以利往,当初他二人有从龙之功,却上不得朝堂位居人臣,只能在这定安城安此下半生,如此功劳谁又心甘情愿?”

  北宫舒听到被称呼‘陛下’二字,整个人都酥麻了,他装做老成的附和道:

  “如此功臣埋没在这里,那苏贼确实做的过分,不过若没他如此做,我又岂能招来他二人效力!”

  前方,张佑、徐庆虎斜眼瞥向身后,嘴角勾起一丝不屑。

  “不用理会,做咱们的就行。”

  话语落下,张佑缓缓抬起铁盔戴去头上,他发髻早已花白,当年没能跟随苏辰北上,心里多少是有遗憾,然而最大的遗憾,还是没能去往西方世道,跟那边的军队一较长短。

  到得眼下,还要执行这样的皇命,注定要牺牲一批士卒来锻炼太子的成长。

  做为领军之将,他和老兄弟徐庆虎心里自然有微词,可无法拒绝天子的命令。

  “出发吧……宫闱之事,总是会死掉一批无辜的人。”

  张佑叹了一口气,将铁盔戴好,朝一旁的徐庆虎低声感叹一声,随即提枪跃马冲下了山坡,五十名亲卫紧跟在后。

  也有令骑冲到前方,吹响腰间号角。

  下方山脚行进的军队,听到了聚集的号角声,纷纷回头望了过去。

  奔行的战马上,一身戎装的将领拔刀高举,声如雷霆:“诸君向西!”

  原野上,一片精气狼烟。

  元兴八年六月,一场战事陡然爆发,犹如盛夏惊雷震响四方。

  太子返回燕京的队伍在北上途中,被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袭击,乱军之中,太子生死未卜。

  这是让所有人感到措手不及的消息,几乎都是先愣一下,然后嚯的起身,冲向外面,将身边能用的人脉都用上,疯狂打探消息。

  最先得到消息并反应过来的是定安城太守孙叔武,他已六十来岁,第一时间通知了苏府。

  苏雍、苏烈直接炸毛了,这种事哪能让人沉着冷静,兄弟俩先瞒过苏丛芳和萧,由苏烈、十三带人跟着孙叔武调动城中兵马。

  此时各种消息在外面乱飞。

  听到消息的云侯吴会之当即点了仅有的一万人马在云郡外聚集,和他差不多年纪大的刺史汤怀元颤颤巍巍过来劝说,被他一巴掌打了回去。

  “滚开,谁要阻拦本侯,我与他誓不两立!”

  事发不到一日的功夫,尚未传来太子遇难的消息,那就是还有挽救的可能,眼下不止云,四周的长川、青山各县,都在聚集兵马,少则几百,多则一两千,简单整备完毕就匆匆上路,途中加速行军。

  不久之后,定安城同样出兵,赶往出事地方,直接与叛军杀到一起。

  从定安到燕京,再到天下大同的数年里,张佑、徐庆虎麾下的兵马在这里是唯一打过仗的军队。

  周围各县的兵马不过一地之兵,难与他俩争锋。

  苏烈、苏雍带着兵马赶赴出事的地方,首先看到的,是护送太子御驾士的兵正下奔逃。

  从溃兵口中知道,领军之人是张佑、徐庆虎时,苏雍、苏烈整个人都呆了。

  完全想不通二人为何忽然反叛,袭击太子苏谌,然而没等他们靠近战场,一伙叛军从东北面杀了过来。

  没有战场经验的两人,只能放权给下面的兵将,且战且退。

  与此同时,北面的云侯吴会之亲率一万兵马抵达战场北面,稳定心中的忐忑不安,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杀入战场。

  此时正值夏天,阳光正烈,定安以北的平原一带已有数天未曾下过雨水。

  天干物燥。

  着急救人的云郡兵马抄捷径切入战场,被徐庆虎利用地势放火烧林,火势延烧挡在前方的同时。

  设伏的兵马从后面杀出,大量的箭矢飞蝗般从两边密林射来,知晓中伏的云侯被身边亲卫拼死救出,人差点就被浓烟呛死。

  其余增援而来的各县兵马,也在途中被张佑所部袭击,巨大的混乱已经在酝酿了。

  战事突发,消息难以压制,许多百姓在知晓战事爆发后,开始陆续逃难,或躲到城中。

  多年不曾经历战事,北方百姓,尤其定安城四周,在安置家眷后的汉子们,积极帮城中兵马加固城墙,或赶制兵器甲胄。

  从城墙上向城内望过去,一条条街道上,十余万的百姓犹如蚁群铺满了能看到的任何地方,

  城楼上,花白的长髯在风里微微抚动,古稀之年的孙叔武看着万众一心的百姓,不免叹了一声。

  “陛下之夏,万民拥戴。”

  “民能自发守城,可谓盛世。”一旁的太守府长史看的眼中有泪:“人人如此,何愁叛军不灭。”

  孙叔武抿紧嘴唇,忽然一巴掌拍在墙垛上,他转过身,偏过花白的头颅望向城外、

  “张佑、徐庆虎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做出这样的事。他们不要九族了?!”老人看着城外仓促离开的商贩,原本的繁华,短短半日不到就变得风声鹤唳。

  “陛下回国,不知多少人脑袋保不住!”

  城外的战事一直都在持续,各县兵马被打散、重组、再被打散,继续组织兵马,然后一连几日,战火和混乱不断扩大,远在西北面的延塘关守将雷铜、齐幼虎已经出兵南下救援。

  隆阳郡的李典,也率兵南下。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定安城可能被叛军攻破,也在所有人都在寻找太子消息时,陡然一支残兵,从山中杀出来,犹如烈火中锻出的钢刀,接连将数支叛军队伍打的节节败退。

  这支军队还打出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嵬。

第689章 纰漏

  长川县以南,定安城以北。

  天边呈出昏黄的颜色,巨大的混乱散落到这片平原的各处。

  叛军与各县郡兵以各营小队的方式遭遇、厮杀、增援、溃散,山麓、林野、平原、山坳,都能听到震彻人耳膜的喊杀声。

  苏谌衣袍染血,抱着马脖趴在战马上稳住身形,他喘着粗气缓缓挺直脊背,望向前方。

  十三四岁的年纪,要说没有惊慌,那是不可能的。

  队伍被袭击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吓得六神无主,只听外面李白和荀组织兵将御敌,好几次苏谌想要站起来,腿软的摔倒几次。

  到得后面,袭击者的队伍朝马车扑来,李白将荀丢进马车,他护着车厢,让军士调转方向朝西奔行,躲开叛军的袭击。

  到得这个时候,苏谌才有一点勇气撩开车帘,视野之中,到处都是冲击的身影,以及骑兵挺着长矛或挥舞刀剑追杀在后面。

  这就是父皇常跟他说的战场。

  以往话里的残酷,终于化为实质的摆在苏谌面前,刀锋、长矛、惨叫、血腥味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他的脑海。

  几次险象环生逃脱之后,苏谌被荀抱下马车,在一处山村落脚,山中并不富裕,看到村里破落的画面,恢复些许的苏谌让军士不得打扰村民,自己也不要村人供给的精细食物。

  除了在一家人借宿外,只吃士兵所带的粗粮

  不久,绣衣司副统领李白带回了战场的消息,知道叛军数量庞大,打着拥护北宫舒,复燕国的名义作乱。

  如果是父皇,他会怎么做?

  某一刻,他想到父皇西征临行前,给他一枚令牌,叮嘱只要出宫就带上,倘若遇到御驾队伍都无法解决的事,可将这枚令牌向西而供,会有绝世奇才寻来帮衬。

  想到这里,苏谌当机立断,将怀里藏着的令牌拿到屋外,让人去村里借了香烛点燃。

  在他和李白、荀的目光,一道高大威严的身躯从黑暗里走来。

  思绪回拢,视野被阳光占据,那晚的身影刹那间与前方指挥兵马的身影重合在了一起。

  对抗的锋线轰然朝前推移,身披铁甲的背嵬营士卒齐齐挥开陌刀,稳步朝前推进。

  指挥的将领半尺须髯,身着叠甲胸铠中有护心镜、兽头披膊、腰围吞金兽带,一袭红披风猎猎飞舞。

  苏谌深吸一口气,在荀的鼓励下,缓缓促马上前几步,朗声道:“岳将军,若有可能,还请招降他们!”

  岳飞勒马回头,看着少年在马背上坚毅的表情,赞赏的点点头。

  他偏回头看向杀过尸山血海的五百陌刀军士,忍不住缓缓抬起手,嘹亮的声音响彻四周。

  “叫此处叛军投降,皆是华夏之人,何故自相残杀。”

  奔行的令骑挥舞旗帜,看到令旗的军中小校用着嘶哑的声音在队伍里大喊。

  不少背嵬士兵听到军令,后排的士卒拄着陌刀,跟着将校的话语,放声呐喊。

  “我等华夏同胞,何苦自相残杀,尔等被人蒙蔽,坏天下安稳,无论胜败必受乡人亲人唾弃!”

  这支残兵本是宫中侍卫、御辇士兵,经过一场惨败,被岳飞重新组织起来,并发放了陌刀。

  对于兵阵,岳飞自有一套训练方法,短短几日,就让五百士兵脱胎换骨,最大的变化就是敢于迎着骑兵,挥出陌刀。

  “……尔等被人蒙蔽,坏天下安稳……”的话语响彻的时候,被陌刀打的狼狈后退的叛军士卒在这一刻,士气顿时受挫。

  其实许多人还糊里糊涂,脑袋一热就被上面鼓动过来。

  一开始连连胜利,还不觉得什么,眼下遇到硬茬子,脑袋开始冷静下来。

  是啊,好端端的,他们杀谁?

  天子还在西方征战,自己跟同袍做什么乱,把这天下弄乱了,陛下回来,他们只有被杀的命不说,妻儿亲族恐怕也会被连累。

  想的越多,顾虑就越多。

  原本还能拿稳兵器的叛军士兵,顿时一个个将兵器丢到地上,“不打了!”“谁打,谁他们是混蛋!”

  “都把兵器扔了,咱们打什么,大夏好好的日子不过,复什么燕国?!”

  “北宫舒是个什么玩意儿,老子听都没听过,活求鬼的跟他复国!”

  一道道声音里,叛军中领队的将官并没有去阻止他们,就连这些中下层将校一个个回过味来,丢下兵器,招呼四周士卒。

首节上一节546/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