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讯息汇集过来,不光是失踪的那几条船,以及上面倭人死去的信息,还有其他有联系的船只,也出现了病状的迹象,请求上衫兼信救援。
“不能救,立即抛弃他们,不要有任何联系和接触,听懂了吗?”上衫兼信理智的做出决断,瘟疫这东西一旦传播……
他刚想到这里,猛地抬起脸,看向周围同样望来的部下,他一咬牙关,“立即回去,回天守,上次带回去的耕牛也有问题!”
战船顿时起锚扬帆,调转方向朝群岛方向航行而去,然而只走到一半,上衫兼信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群岛上出现瘟疫,已经在几个村子传播开,甚至有扩散的迹象。
而带来消息的战船,有大御门天皇的圣旨,将他呵斥了一顿,令得上衫兼信脸红耳赤,愤怒的在船上大吼。
此刻,名叫四国的倭岛前端,已是人间炼狱。
466.第459章 人间炼狱在东海之岛
466.
东海群岛前端的半岛,名为四国。
海风的腥味吹拂棕榈、野草。
潮湿的空气里有着尸体烧焦的气味,位于四国九白町西南方向长滨村,道路上、山野间能够见到十几个粗布麻衣的倭人百姓将尸体丢进茅草搭建的村落,他们蒙着脸面,举着火把,看着已经燃烧起来的几栋草舍。
九白町的士兵已经来过了,带来城主的命令,将得了瘟疫的人无论死活,悉数焚烧。
然而,这样的控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座接着一座的倭人村子,被瘟疫肆虐,以至于四国后半段的道路全部设卡封锁起来。
越过海边,四国前半段的几座村町、小城处于完全戒严的状态,不得不离开村子的倭人百姓、武士四处流浪,各种斗殴、争夺食物的事频繁发生。
封锁之后,官府已经撤离到了封锁线后面,继续指挥,但也意味着四国前半段的地方,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
荒野之间,杀人夺食的事不时能看到,然而真正让人恐惧的是,一旦某座村子发生了疫病,大量的士兵赶过来,逼迫村中没得病的人,将尸体和病人全部丢进火海当中,就算到了夜晚,也能看到黑暗中,有着燃烧的村落,夹杂其中的是无数的哭喊声与扰攘的混乱。
一个夜晚过去了。
一个位老者穿着武士的打扮,戴着斗笠,背后负着一口木匣,混迹在一群面带菜色、神情麻木的倭民当中,山麓间的崎岖道路间,是抽泣和叫骂的倭语。
老人相对沉默,偶尔有几个男性倭民看他背后的木匣,他便微微抬起脸,白眉下的双目露出凶狠的神色,让对方不敢轻易动作。
再往前行,经过一座村子,空气里依旧是烧焦的尸体气味,遍布焦黑的房舍早已在大火中毁去,倒塌的墙壁,烧焦的、未曾烧焦的尸体触目惊心地出现在眼前,被烧的脱套的骨骸,空洞洞的眼洞,张着嘴看着从村外过去的一群人。
整个村庄没有活人了,就算有也像外面的人一样,远离村子去往町、城等地方,或许才有能有活命的机会。
哇
脚步声惊起黑压压一片乌鸦,飞向附近的树枝立在熏黑的枝头上,撕扯着几片熟肉或眼睛红红的盯着下方过去的人群。
走过名叫长野町的地方,曾经因为靠劫掠而繁华的小镇,如今里外死寂沉沉,一具具衣衫褴褛的尸首在阳光下加速腐烂,蝇冲爬满冒着脓水的血肉,偶尔有蹒跚、摇晃的身影走过来,惊起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黑影飞舞在空中。
瘟疫被海风传播的实在太快了。
经过这里时,老人捂紧脸上的黑巾,望着黑压压的飞起来的蝇虫,耳中全是嗡嗡嗡嗡嗡……的声响。
老人发现这里并没有被焚烧是因为来此间的倭兵,还有百姓都已得了瘟疫,道路、田地间随处见倒下爬满蛆虫的尸体,被风带着,传的到处都是尸臭的气息。
老人作为武学宗师,身子骨虽然已老,但有精纯的磅礴内力支撑,疫病不会感染到他,但空气里随处可闻到的尸臭,让人作呕。
他知道这些疫病是怎么发生的,自从听到送来的四十二头耕牛,他夜行潜入偷窥,原本打算将这些耕牛全宰了,不留给倭人,可潜入关押的牛棚里,他发现这些都是病牛。
心里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
在海上劫掠到耕牛,可谓稀奇,唯有的可能就是别人故意为之,活到九十多岁,又来到倭国三年,走了不少地方,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离开这座已经化为废墟的村町,继续跟着这群倭民行走在山麓的小道上,速度也并不慢,偶尔看去山外的景色,路过的一座座村落在疫病的肆虐下,成百上千的人死去,其中也有许多武士。
对于这些人,老人从来不会怜悯,他很清楚之前倭人袭击麟郡海岸线的事,为此他还深入倭岛其他地方,宰了一队倭兵当做报复,随后就被倭人一员将领率军队追杀,以至于逃到了四国这边,想要乘船回吴州故土看看。
三年来,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一日比一日衰弱,可能快到大限了。
回吴州,再看看故乡,然后落叶归根。
但眼下他便碰到这样的事,港口已经完全封禁,就连跑黑船的倭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随意帮人偷渡,再多的钱也不行。
晨阳升到了云的最顶端,阳光变的刺眼。
又走了一大段路,前方就是四国前半岛最大的城池广野城。
此时来到这里的除了老人所在的倭民,其他方向也有大量想要逃避疾病传播的倭国百姓朝这边聚集,从天空俯瞰而下,人群延伸四面八方,哭喊声使得庞大的迁途变得混乱喧嚣……
似乎得病的人呼吸衰竭,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大口大口的喘气、浑身发热打着寒颤的妇人被丈夫丢下,坐在地上捶打地面嘶哑的哭出声来。
呆坐路旁抱着襁褓的孩童目光呆滞的张望父母的身影,怀中的襁褓里,小小的生命已经没有了气息,死灰色的婴孩脸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水泡……
不久,恐怖的人潮聚集在广野这座夯土堆积的城墙下面。
一身武士装扮的老人,略抬起脸,目光从斗笠望过去,沉默的冷哼了一声,对于身旁有倒下的身影,无动于衷的瞥了一眼,跨过渐渐不动的身体,前往城门。
这边人群拥挤,一张张脸孔带着惊慌、恐惧、麻木的神色仰望城墙,抱着孩子的妇人用着倭语在喊上面的人打开城门,也有人跪下来哭求城中的人开恩。
“不要惊慌,都在城外等候,左京大夫伊达大人已经过来了,他会平息这场灾难!”
城墙上的士兵和守将自然是不敢开城门放人进来的,不用想也知道,人群中肯定有染上瘟疫的人,一旦入城,这座长野城很快就会被瘟疫沦陷。
人群中的老者并不在意上面倭国士兵说的话,而是那句‘伊达大人’让他眼睛眯了眯,此人就是之前率军追杀他的那名倭将。
想到此处,他拉下斗笠,藏匿了脸庞,转身混入人群当中。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海上升起了明月,燃着斑斑点点的旷野上,倭民们聚集一起,有人抽泣,有人狂热的打气鼓劲,也有饥肠辘辘的人成群结队,目光盯上人群里的孩童,不久,发生争执、随后混乱,妇人哭喊起来去抢回孩子,又被打倒在地。
过得一阵,便响起孩童“啊!”的凄厉惨叫,不久之后,令人流口水的烤肉香味飘了出来。
老人冷漠的看着这一幕,随后起身离开,走过一个捧着烤肉的倭人旁边时,顺手轻拍了一下脑袋,然后径直过去。
而那倭民嘴里含着肉,目光直愣愣的看着篝火,口鼻耳朵眼眶渗出一丝丝鲜血,随即砰的一下扑在地上,手中烤肉也滚落在地,被同伴抢走。
老人绕着城墙走了半圈,目光扫了扫对于他来说低矮的城墙,在上面一队倭人士兵扛着竹枪过去后,他脚下一踏,飞身而起跃墙头在墙垛上一点,纵身没入城中的黑暗。
速度快的惊人,饶是有察觉的倭兵,回了回头,也只觉得是吹过的凉风,便并未在意。
降入城中的身影,踩着轻身的功夫,无声的掠过一栋栋草房顶,落到地面后,随手敲了一家还有灯火亮着的房舍。
片刻,里面传来脚步声,一个倭人将房门打开。
下一秒。
他颈脖划过一道红痕,身体还未倒下就被老者抓住拖了进去,随即将门扇关上,屋里还有一个倭女,也被老者一掌毙命。
两具尸体丢到屋后面的柴房,老者便在油灯下坐下来,从袖里掏出干涉的馍馍,掰下来小口小口的吃着。
他本就算不得什么良善之辈,年轻时候好勇斗狠,杀过不少人,到了中年心境渐渐沉淀,开始专研刀法心得,到了晚年心境得以突破,却也看破了江湖,便选择归隐山林。
后来出山之后,听闻家国破灭,便怀着拯救家国之心前往中原鹿阳,以为凭自身一己之力,刺杀夏国皇帝,可终究是他失算了同样看到了口中的暴君,并非人们说的那样。
一段时间的迷茫里,他看完了手中那本对方送的书籍,便决定来倭国看看。
这一来就是三年。
“杜亦初……你当亦如初衷!”
他抚过木匣,嚼着口中干涩的馍馍,轻声呢喃。
……
三月二十八。
伊达政宗进入长野城。
467.第460章 给倭寇一个强力的震撼
467.
旭日从海的尽头升了起来。
天边、海面、山头浸在金黄的颜色里,海风吹着路旁的树梢摇晃,伊达政宗的队伍从土城北面进入城门,附近的倭民蜂拥过来,被他麾下武士拔刀逼开。
他抬起头,浓髯宽鼻,脸上戴着眼罩,仅有的一只眼睛看了看城楼,上面旗帜如林迎风而展,他抬手让后面的家臣、武士不要动手。
入城之后,是低低的草屋鳞次栉比展开,房舍上有着一截截木条加上石头压着的茅草,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有种回到当年战国时代的错觉。
街道上货物流转、拉着板车的秃瓢男人踩着木屐,大声吆喝;水茶屋里的茶点女涂抹粉黛,将脸画出惨白妆容望着威风凛凛骑马过去的将军,谄媚的微笑,露出一排漆黑的牙齿。
这是一个简陋但崭新的城池,经过三年的蕴养从掠夺、随后转手卖给他国海商,建立起来的海上贸易轮廓,就被这场瘟疫拦腰打断。
这是伊达政宗原本为大御门天皇制定的一个新兴的战略,让他国海商不敢与大夏做贸易,转而与他们达成长久的合作,这一切也在三年里有了成效,逐渐朝他设想的方向前行。
眼下突如其来的瘟疫搅乱了一切,第一时间他心里猜到应该是那个夏国皇帝的还击。
这次的还击,确实很有效,也正中他的痛处,但好在及时关闭了长野城四门,没有被波及到这场复仇的瘟疫里。
入城之后,一队队弓强刀锐的倭人兵卒跟随前行,街道上的倭民在三年的昭和熏陶下,纷纷退到来街边两侧朝伊达政宗行礼,他在马背上满意的点点头,这些猴子终于像一个人样了。
城内市集延伸,行人如织,御役所的衙役挺着腰板走在其中,吆五喝六的推搡行人,让他们赶紧让出道,这些伊达政宗都看在眼里,并没有去阻止这些衙役的野蛮,他需要的就是倭民的彪悍。
过往的街道间,城中的热闹并没有因为,城外掀起瘟疫,流民云集而停歇。
打铁的铺子里,矮小却强壮的铁匠挥舞铁锤叮叮当当,水茶屋里的茶点女落着半截酥胸招呼过往行人进去享乐。
简陋的屋檐下,挂着一条条风干的咸鱼犹如风铃摇摆。
偶尔也有小巧的轿子经过,四个衣着褴褛的女奴在抬着,她们眼中没有生气,身形瘦弱如柴,手脚处还绑着绳子以防逃走。
起伏的轿子,前面的轿帘掀开,里面是身形发福的秃瓢男性正在看路,身上穿戴绸缎貂绒,拿着一把小折扇学着夏国贵人的模样扇来扇去。
而抬轿的女奴,则是他从海港那边买来的,用夏国女子当轿夫,在身边的圈子里,让他感到极有面子。
这样的女奴在长野城里还有几十个,不论相貌身材,只论她们是夏国人身份,以及有着倭岛女人无法相比的身高,在长野城里算是昂贵的了。
有些大商人甚至买来生孩子,希望后代能有夏国人的身高,这点上,轿子中的商人也是这样的打算,谁不希望自己的后代,跟夏国人一样高大威猛。
轿子从前方过来市,杜亦初看着手中的陶碗,一眼便看出是吴地烧制的。
“可惜给这些猪狗用了。”他叹了一声。
那边有喝骂的声音过来,杜亦初偏过头,便见到四个夏国女子裸着胳膊抬着一顶小轿正慢慢过来,看到她们脸上凄苦的神色,胳膊上被抽打的鞭痕,老人眯起了眼睛。
“……这位武士大人,你那是上野家的夏国女奴,以你的身份,向他讨要不难。”摊贩用的是倭语,他见老者盯着抬轿的女子,以为想要,便随口提醒。
杜亦初偏回头小贩说的话,他听得懂些许,毕竟三年在这里,多少学过一些日常用语,便简单的回应一声,便不再关注那四个女子。
倒不是他不想帮忙,而是根本无法搭救,这里不是夏国,靠两只脚就能逃离的。
他重新端起陶碗放到嘴边,这时还在旁边的小贩忽然跑到摊位前跪下,原本行进的小轿也匆匆忙忙停靠路边,老者的耳朵动了动,听到了马蹄声,和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便放下陶碗起身。
“武士大人,快过来见礼,伊达左京大夫正过……”小贩回头,那边桌前哪里还有刚才老者的身影。
而此时,远处的队伍,朝这边过来。
前行的几名兵卒持着竹枪在前方大声的吆喝,路上行人百姓退避至两旁,这样的跪拜礼,在夏国民间都不曾有过。
但在岛上,这座长野城内,不管是常人还是商人地位都很低,在达官贵人面前都是贱民和农夫。
此时轿子里的那个矮胖商人也出了轿子,跪在地上伏下身子,恭恭敬敬的等候伊达政宗的队伍从这条街经过。
因为肥胖,他跪着伏身,有些颤抖,便动了几下,刚挪动膝盖还没换位置,背后的房舍上,陡然响起茅草踩出的声响,商人,不远的小贩下意识的抬起头,一道身影从他们余光里跃上半空。
春日的阳光斜斜的照下,木匣哗的一下打开,在那阳光中,漆黑的古刀带着‘嗡’的一声轻吟,划出一道寒光。
飞身而下的身影一脚点在路边的轿顶,轿顶瞬间炸裂,跪在地上的商人还没反应过来,他那颗秃瓢脑袋飞离了颈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