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323节

  临州永年县外二十里的村子,有着三十多户人家,世代靠打猎和种地为生,繁重的杂税下来两个月,家中能拿去抵押都交了出去。

  许多人家中的米缸只剩薄薄的一层,接下来的冬季,怕是要饿死人了。

  “狗娃子昨天死了,被上门收税的衙役逼死的,当着他娃和婆娘的面,一头撞在门框上,就那么去了。”

  土墙茅草的房舍外面,这家男主人坐在土灶前,灶口摇曳的火光映在粗糙的老脸上,他愣愣的对土灶另一边的老妻说道:“逃吧,带着孩子逃进山里去。”

  灶头那边的妻子垂着眼帘,昏黄的光暗之间,趁男人不注意,擦了擦眼角的泪痕,装作无事的笑了一下。

  “能逃到哪里去,上个月村里不是没有人逃过,结果还是被抓回来了,两口子被打了一顿。”

  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将最后一把柴火送进灶口,拍拍手上灰尘起身,说了句:“我去村头逛逛你和孩子先吃。”

  家里能吃的不多了,他少吃一点,后面的日子婆娘和孩子就能多吃一口,马上就快到冬月了,总得想办法熬过去。

  “那你早点回来。”

  在妻子的叮嘱声里,温吞的阮良勇来到村口,每到夜色降下,村头一般会生起火堆,吃过晚饭村人都会来这里闲聊吹牛,女人们则借着火光缝补衣裤。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很少有人出来了,他过来碰碰运气,看有没有人在村口说话,没曾想一过来,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上前打了声招呼,便寻了一地方提了提裤腿,便蹲下来。

  火焰熊熊燃烧。

  村里一群老少爷们儿或蹲或坐在篝火旁,斑斑点点的火星随着热浪升上夜空,阮良勇蹲在角落里,听着村里人说话,原本是来缓解烦闷的心情,此刻听的越发惊骇。

  摇曳的火焰里,他发现人群当中有一个身形高大的男人,对方仅穿着一件露臂的单衣,却能看到衣服里肌肉虬结的轮廓。

  做为半吊子的猎人,阮良勇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陌生人,而且肯定还很勇猛。

  越国人当中不是没有高个子,但通畅都出现在达官贵人家中,毕竟这个年头老百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想营养跟上长个儿?

  在这片山野里,他见过许多人,记忆中就没有人能与对方壮硕的体格相比,只是为何出现在村里,还与大伙一起烤火,那就有疑问了,不过阮良勇有一个聪明的地方,那就是不急着没开口相询,而是选择安静的等待。

  他们前面如何说话,阮良勇没听到,但眼下听到的,大概拼出了一个轮廓。

  “那些皇子争权夺利,跟咱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这次是收税,下次是不是要挨家挨户抽丁去打仗?”

  “要是跟吴国人打,老子也就含泪把家里的儿子送一个过去。但是跟自己打,打赢了没我们的份儿,打输了就是客死他乡,谁管我们?!”

  最先说话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村老,黑黑瘦瘦,个子在六尺左右,身子骨却看得出还很硬朗。接上他话语的是另一个人,村子里的猎户,长的牛高马大,大抵隔三差五能吃上几口山猪的下水,但眼下快要入冬了,温度渐降,不少野物也开始冬眠,心里颇为着急。

  “扯他瓜娃的皮!”一个男人拍响膝盖:“干脆跟着反了!”

  “都别乱说,李叔,你来拿主意!”

  村口聚集的众人,将目光齐齐看向那个黑的老者。老者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看向身旁,那体格壮硕的男人。

  村里说话没什么规矩,依然还是七嘴八舌的说道:

  “反了还不是会死人!”

  “至少为家里搏一次,好过跟狗娃子一样,被的撞头自杀。”

  “唉,留下这么一对孤儿寡母,往后让人家怎么活啊,听说狗娃子死了他婆娘和孩子依然还要交税。”

  “真是不给人活路啊!”

  “李叔,倒是替大伙分析分析,拿上主意,接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大伙一起被饿死。逼死吧。”

  老者还是没开口,片刻后,才说道:“让这位大兄弟跟大伙说说吧。”

  老人身旁的魁梧大汉,他口中的这位大兄弟,浓须大眼,面容粗犷,一开口那嗓音便是浓浓的越国口音。

  “在说之前,我想问你们,这片大山是谁的?这片土地是谁的?”

  “咱们大伙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大山自然是我们的,田里流着我们几代人的汗水,当然也是我们的!”有人叫道。

  那汉子拍了拍手掌,目光扫过火光一张张望来的脸孔:“说得好,咱们的祖辈都在这里,根也在这里,就都是我们的。

  但是你们也知道,这些土地其实都是皇帝的,整个越国都是皇帝的,包括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命都是他的。”

  “凭什么?!”有性子急的村人唰的一下站起来,也有泼辣的妇人在旁帮腔,瞪圆了眼睛:“这是不是也太欺负人了!”

  汉子笑了笑:“不是欺负人,这是事实,不过你们想想,越国皇帝的祖辈难道就都是皇帝?还不是因为吃不起饭,被逼迫的不得不和官府干了一架,发现不对啊,官府平日里威风凛凛,到处欺负人,怎么这会儿跟纸糊的一样,死几个人就吓到了?”

  众人一片沉默:“……”

  “……呵呵,其实,我想告诉你们,命要靠自己去争,而不是靠别人心情好坏来施舍给你们,实话说了吧,我是平安那边的义军!”

  那汉子目光威凛,从横卧地上的木头上站起来,“如今我家首领已经聚集了几千号人,准备当家做主,你们想要过好日子,想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让他们过的衣食无忧,不妨跟着起事。”

  汉子的话语不重,但像铁锤一样,重重砸在这村里汉子们的心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哪里做过造反的事,可不知为何,又舍不得就这么离开,便一个个垂着脑袋,盯着摇曳的篝火沉默不说话。

  “话我已经带到了,愿不愿意跟随,全看你们,不过我等若是成功,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若不成功,诸位劳烦往后有空隙,就朝京城方向,为我等鞠一上躬算是我为等践行!”

  那汉子的身形在火光中缓缓停住,抬起手,朝在场的所有人拱手一圈。旋即,他举步绕过篝火,从人群穿行离开,径直消失在村口的夜色小径上。

  夜色沉寂下来。

  阮良勇不知道是怎么回家的,饭菜还在大锅里温着,妻子在灶口传柴,见到丈夫回来,连忙揭开锅盖,将里面温着的饭菜端出来,放到破旧的桌上,招呼他过来用饭。

  可回来的男人直接坐在屋檐下,七岁的儿子过来与他说话也没理会。

  妻子走过来,在男人身边蹲下握住他的手,温柔的询问:“怎么了?外面商议出什么了?”

  “我……”

  阮良勇欲言又止,犹豫了片刻,看着妻子的眼睛,声音低沉。

  “可能要闹义军了,咱们村里的男人们,可能跟着义军一起,你在家,好好照看孩子。”

  ……

  夜色流转,秋色的夜晚依旧有着明亮的皎月,满地荒草、乱石间好似披上一层银霜,一道高大的身影从‘银霜’里走过,来到附近一处山岗。

  那里已经有人等着他了。

  “拜见地公!”

  那边,一身黑色大袍,腰间悬剑,张宝骑着一匹棕黄的战马,眺望这片月色下的山峦,“都办妥了?”

  “是。”

  不久,更多人回来了,都是从附近其他村寨回来,有人成功说服了村人,也有人因为对方的警惕,并没有选择跟随。

  但看得出,不少在税赋重压下的百姓,蠢蠢欲动了。

  “走,去下一个地方,早点做完,该让人公将军搞事了!”

451.第444章 背刺

  451.

  如今越国什么最热闹,当然是五个皇子相争。

  二皇子孟照临原本可以稳坐太子之位,可另外四个兄弟不干,打那叫一个火热朝天,三皇子孟熙懋联合老四孟金台,跟二哥对着干,老五孟幼元、老六孟令今又跟老三、老四不和,跟二哥也是没什么感情。

  不过六皇子孟令今被刺客重伤,传言是四皇子孟金台遣人做的,被六皇子的皇妃娘家人告到皇帝孟侗这里,老四不得不来京城向父皇解释。

  从这一行为来看,四皇子基本已经无缘太子位了,出手下作,就算将来拿到太子位,其他兄弟也是不服的,除非一股脑全杀了。

  眼下,孟侗为处理五个儿子的事,头皮都快扣破了,从他们封地那边呈递上来的折子全是告状的。

  说这些皇子鱼肉百姓,强加税赋,弄的哀声遍野。

  而文武此刻全身心的投入太子之位的争夺,毕竟他们付出了那么多,想要及时回头已经很难了,该得罪的人都已得罪,只有保住站队的皇子,现在失去的,将来都会回来。

  今日早朝上,孟侗一身灰黑色的帝服,上绣云纹金龙,头戴冕冠,目光威严的望着下方群臣叽叽喳喳争吵不断。

  颇为失望的敲了敲龙椅扶手,御阶下方的宦官会意,立刻高喧:“肃静!”

  嗡嗡嗡……的嘈杂顷刻间安静下来。

  “诸卿吵吵嚷嚷将这里当做市集了?这是朝堂!朕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你们争权夺利,贪恋权位的地方!”

  龙椅上,这位一向心平气和的越国皇帝,忽然大怒,那声音响彻大殿,震得众臣耳朵嗡鸣,久久不散。

  “朕的五个皇子年轻气盛,有雄心壮志,朕才睁只眼闭只眼让他们去争,可你们呢?一个个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还削尖了脑袋往里钻营,你们看看这些东西”

  孟侗一把将龙案上堆积的那些告状的折子丢下御阶,“都是各州各地的太守呈上来的,我堂堂越国虽不是什么强盛之邦,但也不至于如此乌烟瘴气!”

  众人被皇帝揭开了遮羞布,一个个老脸通红,不敢应声。

  “朕知道们心中所想,但是越国弄的一片狼藉,又可是你们想得到的?”

  “将四皇子叫进来!”

  一口气说完这些,孟侗有些疲惫的坐回龙椅,他已经年过半百,平日整理政务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精力,如今调和五个儿子,还有朝堂上这些上蹿下跳的文武,他感觉自己大限都快到了。

  “中原那边动静怎么样了?”四皇子还没过来,他先开口问了一句。

  “启禀陛下,据探子回报,夏国天子那边派出青州军入驻惠州。”

  孟侗微微蹙眉,入驻惠州?

  他放下姿态,邀那位天子出面调和,虽说有试探之意,但还不至于让他动兵吧?既然前一个不可能,就绝对是做给他看的,或者说做给他五个儿子看的。

  安静了一会儿,孟侗闭着眼睛,对于下面这些臣子,他已经完全不能指望了,片刻,一道魁梧的身影着甲而入,大步来到殿中,半膝跪地:“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孟侗闭着眼睛,微抬了下手。

  “谢父皇!”

  孟金台带起一片甲叶摩擦作响,站起身,目不斜视笔直端正站在那,除去已死的大哥孟卓文,他是余下的五个皇子里,身材最高大魁梧的,在越国这样的身高实属少见,可惜就是目光狭隘,做事有点乱来。

  一直以来,孟侗就没想过将他当做太子的人选。

  “金台,父皇问你,老幺是你派人去刺杀的吧?”

  “启禀父皇,不是!”

  “你真当朕不知道?”

  “父皇,就算是孩儿派人做的,那也该给他一点惩罚,谁叫他在背后辱骂我”

  “兄弟之间,打打就行了,动手杀人,那就破了为父的底线!”

  孟侗是看着儿子一点点长大的,什么脾性一清二楚,就算刚才对方否认,他自然不会相信,果然,再次逼问,随即就承认,然后另找了一个借口,若是其他事孟侗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但刺杀另外一个儿子,都是他的骨血,如何不怒!

  “你这次动手想要杀人,杀你亲弟弟,幸好没成,可老幺也成了重伤,现在还昏迷着,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过去!”

  “父皇……”孟金台面色一慌,连忙拱手跪了下来。

  孟侗见他跪下,根本不予理会,龙袖一拂,转身回到龙椅前坐下,大声道:“传朕圣旨,四皇子孟金台被贪婪蒙蔽,不念手足之情,以至于兄弟相残,妄为皇子,今日起,立即返回封地,无诏令不得出封地一步!”

  顷刻,站队四皇子这般的十来个文武,脸色一变,随即越发惨白。孟金台被遣回封地,意味着失去争夺太子位的机会。

  孟金台也惊慌不已,他向来是冲动的性子,做下这样的事,也有想过父皇的惩罚,可没想到这么重,直接将他争太子位的念头给摁灭了。

  “……父皇,儿臣有话说,老幺出言不逊,涉及到母后,儿臣这才一怒之下,让刺客前去行刺……”

  “陛下,大事不好了!”

  陡然一声慌张的嘶喊打断了孟金台的话语,众文武回头望向大殿外面,一个宦官急急匆匆的进来,绕过右侧文武后方,来到御阶斜侧面,脸上有着惊慌的神色,气喘吁吁的说道。

  “陛下,有两个州的百姓造反了……”

  “什么?!”

  皇帝惊骇的站起身,而大殿之中,那些曾能言会道的文臣武将们瞬间鸦雀无声。

  好半晌,朝堂里隐隐约约的,细细碎碎的声音在人群里响着,孟金台也惊讶的看着那宦官,随后目光又投向龙椅上的父皇。

首节上一节323/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