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308节

  长衫本忠嘶喊:“抓紧护栏!”

  “哈哈哈!”

  冲刺而来的三帆战船之上,甘宁拔出环首刀,朗声大笑:“撞上去!”

  轰!

  夏国战船直接了当的撞在岛民单杆船只侧面,整个船身轰然倾斜,上面的岛民呜啊乱叫,不少人手舞足蹈的被撞击力推的掉进海里。

  长衫本忠拔出腰间那柄细长的刀,双手握紧刀柄的瞬间,头顶上方,一道身影从天而降,轰的落在船只甲板上,直接冲进堪堪站稳脚跟的岛民人堆里,握刀挥砍劈杀。

  刀锋挥舞极快,甘宁刀势如流水、如漩涡,刷刷刷刷在空中抽出无数血线,身上锦衣、皮甲沾满这些矮猴子的血肉,看起来犹如出闸的猛虎在羊群里肆意扑腾。

  他的周围,拽着绳子跳荡过来的亲兵,将左右后,三个方向封锁住,开始在甲板上大杀特杀。

  “上去,上去!”

  长衫本忠持细刀紧跟副使身后,与其他稳定下来的四个手下,一起杀向对面看似将领的身影。

  冲去的手下被对方亲兵挡下来,他凭借矮小敏捷的身形,从对方亲兵的刀口下方翻滚进战团,脚下一蹬,朝那边杀过去的背影,双手握刀凶猛斩下。

  “将军小心!”一个负伤的亲兵,捂着手臂喊道。

  那边,甘宁转身一刀横挥,与劈来的刀口拼了一下,他陡然松开刀柄,拧脚转身,左手抓住刚要落下的环首刀。

  刀锋唰的一下抽在空中,殷红如血。

  长衫本忠被对方这突然的变招给惊住了,来不及收刀回挡,那边甘宁手中往上抽出的一刀,如流水般怒斩而下。

  回势的长衫本忠,噗的一声,连人带肩竟被生生的劈做两截掉在甲板上,漫天的血腥气。

  “这刀有点意思。”

  甘宁脚尖一挑,将对方遗落的兵器挑到半空,一把抓住,挥舞两下,感觉颇为顺手,当即双手各持一把刀,兴奋的再次屠杀起来。

  ……

  盛康,已是入夜时分。

  岛上那两人送走之后,顾充文回想了一下之前自己与对方的对话,便邀来太尉和中书侍郎过府用宴。

  顾府之中,三家人的家眷一起用饭,颇为热闹温馨,孩子们随意吃过两口,便一起在中堂外面做游戏,追追打打,满是孩童的欢笑声。

  中堂内,女眷们有说有笑,一边夹菜吃饭,一边说着家长里短。

  而另一桌,便是顾充文、范离、萧之意三人喝酒说事,没人敢过来打扰他们。

  宴席间觥筹交错,偶尔也会谈些诗文、买卖的事,不过更多的还是瑶州那边的战事,以及今日来的两个东海群岛上的倭人。

  “想来没有太多问题,只要倭人履行承诺,缠住夏国战船便可。”

  “一张废纸,让倭人与夏国船队在海上激战,令两边死伤惨重,可见丞相多谋啊!”

  中书侍郎毫不吝啬的拍一记马屁,让顾充文大为受用,抚须呵呵轻笑,颇有一股智珠在握的谋士的神态。

  老爷们高兴,女眷们自然谈笑风生。

  一名仆人从外头过来了,门外的管事见到,无声地走了过去,与那名仆人稍作交流,然后拿着东西回来。

  正与范离、萧之意说话的顾充文瞥了一眼,微微蹙眉,停下话语,门外的管事匆匆进来,将手里刚接下的信函递给主家。

  顾充文看了一下署名,乃是船舶司那边,便笑着说道:“今日刚用印,想来是给回复我的公函。”

  说着,他拆开信函,纸张在手里展开,看了一眼。

  老脸上刚才还有的笑容,瞬间消失在脸上,两侧说话的范离和萧之意,察觉到了他表情变化,停下闲聊,偏头过来询问一句:“丞相,怎么了?”

  席间最前方中央的位置上,顾充文表情空洞、木然,待缓缓地站起来,刚才的表情又化作惊骇,左手上捏着的信纸,按在了桌面上,从袖口的抖动,察觉得出这位老人在微微发抖。

  刚才还满是欢声笑语的中堂,一时间安静下来,范离朝那边的妻子使了一个眼色,女眷们沉默的离席,也将外面玩耍的孩童抱走,去了侧厢那边。

  “丞相……”萧之意试图从他手里取过信函,但怎么也扯不动,然后就听木讷的顾充文说了一句:“来了!”

  “什么来了?”

  顾充文身形晃了晃,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他蠕了蠕嘴,有着颤抖的嗓音,说了一句:“今日出门的倭人,碰到夏国战船……在海上没了。”

  往日没直面夏国兵锋,只是坐在京城指挥,下下命令,如今从倭人身上间接面对夏国的兵锋,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巨大的战栗感,瞬间笼罩在了身上。

  桌边两人,也是一脸煞白,与顾充文一样,渐渐发抖起来,坐在凳子上,死死盯着他手中压着的信纸,止不住的抖动。

  “怎么会……是假的吧……船舶司那边……可能弄错了。”

  萧之意吞了吞口水,眼中已经蕴起了惧意。

428.第421章 混乱的吴国都城

  428.

  “和约已经由船舶司那边发过去了,但愿不会像倭人那么倒霉,出海就碰上夏国的舰船。”

  “那一船倭人死了也好,正好替我们探明了夏国舰船正朝盛康的明港过来。”

  “可惜,咱们没办法抽调海船去淮江截断夏国兵马的辎重。”

  中堂内,灯火摇曳,融化的蜡水呈不规则的形状挂在半截烛火向下坠着,吴国丞相、太尉、中书侍郎稳定情绪后,重新商议接下来即将面对的事。

  “以防万一,咱们还是将家眷迁出盛康比较好!”

  萧之意说出了心里憋着的话,听到夏国的战船距离明港不过几十里,便生出了一丝退意。

  “萧侍郎不无道理,倭人的舰船等赶过来,不知道已经是何时候了。”太尉范离同意他的话,点了点头,便看向中间的顾充文,后者虽然惊慌的心情已经平复,但心中还是沉甸甸的。

  战事在家门口打,跟隔着几百上千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顾充文犹豫了一阵,没接上对方的话,而是简单的说了一句。

  “妇孺留在京城,太过危险,留她们在这里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就依侍郎的话吧,先让家眷离开京城,但只能悄悄的走,别让百姓知道。”

  太尉范离见他接受这样的建议,脸上终于露出笑容,“确实不能让百姓知晓,不如就选在深夜,我手中权职倒可以利用一番,让守城将领悄悄开门。”

  三人围着桌前对视一眼,心领神会的笑了起来。

  不久后,宴会散去,三人商议出的事,随后就跟自己的老妻详说了一番,再将约定的时间告知,便让家里开始着手撤离的准备。

  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人多嘴杂的深宅大院里,知晓要撤离京城,三家大族里的仆人休息时互相透露,也或许是家里的公子哥舍不得京城的繁华,趁还没离开,最后去一次自己喜欢的青楼,喝醉后,无意间将话透露给了相熟的妓子。

  到了翌日,这道消息在一个上午的时间暗地里流传,到了下午,不管信不信,已经有人开始打点家中行囊,拖家带口的出城。

  一时间,上百条街道上全是从家中出来的百姓,神色仓惶不安,脚步慌忙,各种各样的呼喊声嘈杂交织。

  听到消息的顾充文在书房砸碎了茶杯,连忙派人去通知范离,以及其他几个大族,帮忙出人劝阻百姓,

  不到半个时辰,已有骑马的官差,提着水火棍的衙役走上街头。

  “……乡亲们别走,外面传的皆是谣言,是夏国人的密探散播的流言,乱我们阵脚的,快回家里吧,相信陛下,相信诸位文武大臣,一定将夏国兵马赶出淮江。

  你们这样出城,太危险了,你们知不知道,外面有很多流寇山贼,就等着你们呢,快回家中,不用担心夏国打过来……”

  无论衙役们在人群里如何呐喊声,但往四个城门过去的人群基本不为所动。

  汉子推着独轮车载年幼的儿女和家里值钱的东西;有壮硕的孝子背着年老的母亲走在人堆;也有妇人背着筐,里面装着全家的口粮,奋力往前挤;拄着拐杖的老头,举起拐杖朝搀扶他回去的差役挥打。

  被打了脑袋的皂吏,顿时暴怒,伸手一推,将老头推倒在地,老人的女婿从前面赶过来,握拳就朝差役打过去。

  “敢打我岳丈?!我若不打你,我婆娘能打死我!你们当官的自己想跑,还不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跑,今日有种你们将所有人关进牢里啊!”

  附近的皂吏过来拦下男人,那男人的婆娘,身板宽大,见到自家男人吃亏,母虎般冲了上来,将两个皂吏摔在地上,她自己也被倒下的皂吏手中棒子敲到脑袋,便是满头的血。

  “官差打死人了!”

  老头颤颤巍巍的在人群里嘶喊,附近的百姓有人认识他们一家,挽着袖子过来帮忙,场面顿时变得更加混乱。

  这片刻的冲突引来更多的差役,波及到出城的人群,更大的混乱掀了起来,厮打中出了人命,有愤慨的江湖人,发泄的点燃了附近堆积的枯柴,风一吹,火助风势,大火窜了起来,堆柴的草棚燃起来,犹如巨大的火柱,延绵附近更多的房舍。

  这样的乱局在巨大的城池中,只是小小一隅,但就近的人看着冲天的黑烟,燃烧起来的火焰,都被惊吓到了,逃离的脚步变得更快。

  知道局势难以收尾的顾充文等人,在摔碎了不知第几个茶杯、瓷瓶,只得下令封锁城门。然而,这道命令根本难以实施下去,他的家人,还有其他豪绅、大族也已经在逃离的队伍里,守城的兵马当中也有他们的人,接到命令也当没看到,仍旧敞开城门任由百姓以及百姓当中的世家大族的人出去。

  从天空俯瞰而下,盛康都城四门往东南西北的方向,都是出城的长龙延伸官道间。

  炎热的天光下,是各种各样的身影,打着纸伞、背着包袱的行人、驮着婆娘的驴车、背着刀剑的绿林好汉,也有被丫鬟护院簇拥的奢华马车。

  耐不住酷暑的老人,坐在路边的树下,目光浑浊的看着过往的人群,寻找着家人的踪影,偶尔有人喊了一声:“快走啊,官府要抓我们回去守城!”

  抱着孩子的妇人小声抽泣起来,怀里的孩子被这一声惊吓,在母亲怀里哇哇大哭。

  随着时间的发酵,都城附近的村子,渐渐也有了农人的身影,他们同样拖家带口的离开村子,随大流,远离京城。

  夏日的天光里,沿途的所有渡口,人满为患,起伏的波涛中,所有的船只都在不断的来回穿行,依旧显得不够用。

  八月二十九,一场巨大海战即将在吴国明港数里之外爆发。

  “这封信,呵呵……”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抛锚停下的八艘海船,以两艘为一队,呈‘’字状排开,右侧为首的旗舰上,士卒在甲板上来去的忙碌,小睡了一个多时辰的周瑜从船楼里出来,手里还拿着甘宁交给他的信函,这是从死去的倭人怀里截获的。

  “勾结外族?”

  一身锁子黄金甲的宇文成都走到一旁,接过信函,与那位汉末的东吴水军都督一起走上船楼顶部,他看了一眼信上内容,咧嘴露出一抹冷笑。

  “还是这般身形矮小的化外岛民。”

  他昨日看过倭人的尸体,衣袍怪异不说,身材矮小,还不到胸口高,加上那恶心的秃瓢发髻,看一眼,他就将尸体一脚踹进海里喂鱼。

  “幸好截获了,不然让这些蛮夷缠住,拖延我们直取盛康的时间。”周瑜望着前方,远处是十几艘体型庞大的战船,正在缓缓移动,摆开阵势。

  盛康所在的宜州,有着三座军港,原定的计划由倭人缠住夏国可能南下的海船,军港中停靠的十七艘海船则进入淮江,与那边的水军汇合,拦截江面,阻断夏国入境的两支兵马辎重。

  可现在,夏国战船比预料中来的早,这支战船的统领赵魁安不得不率领舰队正面迎敌。

  他望着远方的八艘夏国战船,心里也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两个月前自己麾下四艘战船被对方击败,而这一次,将由他亲自统领,与对方交手。

  远方,夏国旗舰上,周瑜看着对面吴国舰队渐渐成型,他眼中露出严肃而认真的神色。

  “吴国的水军将领,不全是废物。”他抬了抬手,旁边的传令兵走上前,挥舞令旗打出旗语。

  八艘战船上,艾尔莎、巴里、维特纳海寇首领,以及甘宁指挥座船,护卫海船,开始朝左右散开,进入交战的状态。

  宇文成都饶有兴趣的看着海上的战斗,这与陆地上的厮杀,是完全不同的,他一边学着,一边拿着几张纸在那儿看。

  这是从陆路送过来的军情,并不是关羽要向周瑜汇报那边什么情况,或让他下达什么命令,而是让周瑜这支船队知道瑶州那边的战事进度,从而拿捏准确的时机,杀入盛康。

  “关君侯扼守水路,张飞率一万益州军与张辽的并州军开始在瑶州攻城略地了。”宇文成都有些羡慕的语气说道,一旁的周瑜笑了笑,没有说话。

  片刻后,才开口轻声道:“海上之战,才是确定这场战事胜负的关键。”

  “那我就好好看看汉末的周都督是如何在海上称雄,一举击溃吴国水军。”宇文成都也笑起来,“不过听到周瑜打吴国,总有些别扭,哈哈哈!”

  “谁说不是,我怀疑这是陛下故意的,呵呵!”

  海风吹着披风,在风里猎猎飞舞,周瑜望着远处朝这边驶来的几艘吴国战船,他眯起眼帘,轻声对身旁的传令兵吩咐一声。

  “让甘宁,还有那个红发女蛮夷上去打一打。另外,让维纳特蛮夷改变航线,迂回侧翼,做出佯攻吴国后阵的动作!”

  他抬手挥了挥。

  “出兵!”

429.第422章 一战而没

首节上一节308/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