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290节

  “陛下,你真会使唤人,贫道只是看顾灵……”

  “多劳多得,道长看顾灵位也是看顾,顺带把众将令牌也一起了,好了,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苏辰拍了一下他肩膀,又跟刚出来的诸位皇帝见礼、说话,过了一阵,才离开这边,去往前宫。

  贾诩在御书房早已等候,他手里拿着刚写好的册子,见到苏辰推门进来,便起身将东西递交过去让苏辰过目。

  “改国为州?”

  苏辰看到上面原本的齐、梁、燕、魏四国的名字后面,留出了空隙,大抵是让苏辰在上面提字。

  “陛下,四国之名,已不适合再用,未免让人心念旧国索性一并改之,而且臣观摩过四国领土,算上吴越二国,也不及当初华夏之地三分之二,各州不如改为郡,更合适。”

  这点苏辰倒是从没去想过。

  听完贾诩的建议,他点了点头,思虑一番,拿过毛笔,在四国后面的空隙,落下字迹。

  “那就改燕国九州之地为幽州,九州降为九郡;中原十一州太多了,零零碎碎,太尉不如费费脑筋,将其并为两州十一郡,就叫兖、豫;齐国七州合为并州;至于这梁国,就改梁为凉,西凉!”

  说到这里,苏辰的想象力也打开了,放下笔墨,起身走出书案,负着双手思虑一番。

  “这西北各族颇多,朕觉得可融为一族,允许他们保留各自族姓!”

  “族名为何?”

  “羌。”

  “那西戎呢?”

  “西戎还没完全打散,本来朕今日抽取皇帝,想能有几个融入草原,控制草原将领,可惜没掷到。”

  苏辰顿了顿话语。

  “西戎先就放一放,太尉先把刚才朕说的这些整理一番,待回燕京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准备。”

  两人在书房里说了一会儿话,不久,外面有宦官过来,在门外的吴子勋耳边轻说了几句,后者待宦官一走,过来敲响房门,听到苏辰让进去,他才瞅了眼旁边的许褚,小心翼翼的推开房门。

  “陛下,刚刚有消息从中原鹿阳传来,驻扎那边的张将军说,吴国太后、皇后,还有几个皇子皇女跑来鹿阳,还说吴国皇帝康成乾不久也要偷偷来鹿阳投奔陛下。”

  这话不仅苏辰愣住,就连算无遗策的贾诩都给整不会了。

  苏辰和贾诩面面相觑。

  “吴国皇帝这是唱哪一出?”

  “陛下,好机会!”

  其实不用贾诩提醒,苏辰也明白怎么做了,“看来回燕京之前,要先去一趟中原。”当即,他让吴子勋将裴叫来。

  不多时,一身锦衣黑袍的剑圣,悬挂古剑站在门口,拱手:“臣裴,拜见陛下。”

  “裴统领,立即带一队绣衣司去江东,协助吴国皇帝康成乾去中原避难,朕这边会快马加鞭到燕京,让郑和派舰队南下盛康接应你们。”

  裴听到这话同样也是愣了一下,入绣衣司以来,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保护他国皇帝避难。

  “是!”

  他领命离开后,书房的门重新关上。

  片刻不到,前往燕京的快马奔出皇城,披星戴月赶往燕京。

403.第398章 投敌的皇帝

  403.

  2023-12-30

  大梁西都,梁字的旗帜早已撤换,斑驳血迹的城墙上飘荡夏国黑底白龙纹的大旗。

  进入六月后,阳光灼热,苏辰领着典韦、许褚从深宫后苑中出来,大批宫殿正被拆除,空气扬着灰尘,士卒的呼喊、工匠挥舞铁锤、凿子乱响。

  前宫这边,同样也是热火朝天的拆除宫殿的场面,眼下,只剩一座永宁殿还矗立着,军中将领,还有贾诩也在,众人大抵从他口中知晓准备离开西北之地,返回中原,吕布脸上有着喜色。

  “许久没见文远了。”他面带微笑,身旁还有从齐地过来的吕玲绮。

  少女看到父亲的衣袍有些歪斜,为他正了正衣领,平整肩头,红唇微微撅着,嘟囔:“爹,你也真是,娘不在这里,袍子每次都穿不好。”

  “呵呵。”吕布颇为享受的在那笑着,一旁有人看过来,也被他瞪回去。

  “诸位将军来的够早啊。”苏辰后殿进来,与寻常那边跟诸人打了声招呼。

  典韦负着双戟,许褚挎着虎头金刀跟在后面,小声交流:“都这么早过来,想必以为要打吴越。”

  “军粮不够,怎么打,拿头打?”

  苏辰与贾诩之前对话,命令下达之后,让人心里难免没有想法,此时天下只剩吴越两国了,其中吴国的皇帝,还他娘的做了千古难见的事,翘了皇宫,丢下文武和百姓跑来中原投降。

  那趁势打了吴越,完成天下一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尤其是汉末群雄,许多人都未曾享受过统一天下的感受,自然一个个兴奋的睡不着,早早来永宁殿等候。

  苏辰望着殿中的众将,说道:“……诸位将军估计也听到消息了,吴国皇帝康成乾将他母亲,还有他的皇后、皇子皇女掩人耳目的出了盛康,前往鹿阳。朕初听,以为耳朵出错了,重新查证后,事情确实如此。”

  老帅李靖闭着眼,捋了捋下颔花白长须,想了半响才点了点头,“千古奇闻,不过也是拿下吴国的契机。”

  “但是中原那边今年给大军征伐齐梁供给了不少粮秣,恐怕抽不出多余的粮食,征伐吴国。”

  听到徒弟苏定方说出担忧,李靖笑了笑:“粮秣何忧?吴国皇帝在手,何愁此国不平。”

  师徒俩说话的声音里,其余将领也热闹的说起自己的想法,苏辰坐在梁国皇帝坐过的皇位上,听了片刻,微微抬起手,殿内的声音方才慢慢消减下去。

  “吴国那边或许可以用其他方法,但兵锋肯定少不了,这次先去中原,等到康成乾到了,便知详情,现在朕还有另外一件事要说。”

  大殿里,苏辰看着下方两侧站立的众将,他把与贾诩商议的改国为州的事,一一告知众人。

  “朕的意思,将华夏之名落实,另外梁国覆灭,西北之地诸族还是要看好,往后这里改名为凉州,西都改名为武威郡!暂由太师董卓坐镇!”

  董卓在右侧队列里愣了一下,尤其听到西凉这二字,嘴唇微微蠕动,声音有些哽咽。

  “西凉……”

  李也愣了一下,有些激动的看着董卓,眼中渐渐微红起来,“太师……西凉……西凉啊……”

  周围众将也颇为意外如此一想,刚刚说的齐国改为并州的话,吕布的手一下捏紧握成拳头,虽然地方不一样了可终究是他曾经的故乡之名,梦起之地。

  “陛下,臣与稚然,必定守好凉州!”

  外面,此时有甲士进殿,缴了兵器后,大步入内,半膝跪地,拱手道:“陛下,裴统领即将离开,还请示下。”

  “嗯。”

  大殿之上,苏辰点了点头,旋即起身下了御阶,将董卓和李拱起的手托起,“朕信得过太师。”

  目光一转,扫过众人脸庞,声音落下:“幽燕军为先锋,拔营入梅州,再入鹿州。青州、益州两军为中路推进,唐军为后队,带着器械上路。”

  众人齐齐拱手,声音震响大殿:“喏!”

  梁国已灭,剩下的便是安抚和威慑各部落头人,有安禄山在这里两边周旋,大抵是目前最稳妥的局面,等将中原的事了,返回燕京之后,再对这两地落下治理的政策。

  除了西凉军留下驻守凉州,补充兵源外,其余兵马已开始整装拔营,粮秣已先行离开,被马超护送前往梅州。

  ………

  而苏辰则带着典韦许褚离开永宁殿,出了皇城,来到南门的城墙,明媚的阳光正洒在墙头,巡逻的西凉士卒纷纷朝苏辰行礼。

  不远,锦衣黑袍的剑圣裴正站在墙垛后面看着城外的风景,听到后方士卒的呼喊“陛下”的声音,他连忙转过身,朝过来的身影拱手躬身:“拜见陛下。”

  披着披风,穿着山纹甲的苏辰龙庭虎步的过来,抬手让他免礼,在前方耸立的墙垛后站定,抬手按在冰凉的墙垛,看了一眼外面的景色,露出笑容:“西北景色荒凉悲壮,难怪裴统领喜欢看。”

  “西北之地在华夏时也是如此。”裴上前半步,站在苏辰侧面:“这次到江东吴地,不知陛下还有何事需要交托的。”

  苏辰笑着点头,“确实有一件事。”他抬手让吴子勋将令牌递过来,随后交到裴手中,上面已注入了功勋,只需裴将其释放出来即可。

  “深入吴地,若是遇上危急的事,朕和诸位将军相隔千里无法给予援手,这两枚令牌或许能添一些助力。”

  裴垂下视线,看着掌心中的两枚令牌。

  一个写着‘宇文’一个写着‘魏’字。

  “裴统领到时遇上危险,无暇他顾,便将此二人唤出,一定要确保康成乾活着到鹿阳,朕已派快马离开,返回燕京,让郑和率船队南下盛康,到时你们出了盛康城往东,他们会在海边接应你们。”

  “是!”裴已经许久没出过任务了,能走一趟江东都城盛康,将对方皇帝带走,这可太刺激了。

  他双手重重一拱。

  “臣定将吴国皇帝安全带到海上,返回鹿阳!”

  苏辰又与他交托了一些事,随后送他以及一干绣衣司高手出了城池,待他们骑马远去方才辗转去了军营。

  营地外,大大小小的马车停靠,从外面便听到里面是女子的声音,这些都是之前赏赐给诸将的齐国后妃,虽说她们已不是皇帝妻妾,但能跟从统军大将,也是一件幸事,好过沦为女奴,或被人贩卖。

  入了军营,见众将已经准备妥当离开,苏辰叮嘱几句,让他们在路上多备酒水肉食,这次不用行军打仗,在路上该好好吃喝,不要弄的火急火燎。

  众人一阵大笑,片刻后,苏辰摇了摇手,渐渐浓密的胡须下双唇微张:“另外,朕赐给诸位将军的女子可要好生对待,争取明年给家里添丁进口,将我华夏苗根在这片土地上扎稳。”

  “哈哈哈!”

  众将又是一片哄笑。

  董卓和李不用离开,不过也来送行,前者挺着圆鼓鼓的肚皮大笑:“陛下也要多努力,一个皇子怎么够,以后咱们这些将军领着皇子去打仗!”

  “董公,说反了说反了。”李靖摆摆手,“该是皇子领我们!”

  “哼哼,俺就跟们不一样,俺让自己儿子跟皇子去打仗!”

  张飞显然没有因为昨日的事记恨,依旧乐呵呵的说了一句,还将有些腼腆的张苞推了出来,让他与诸位叔叔伯伯讲上几句,令得张苞脸色涨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

  “没关系,以后我罩你!”李玄霸看着同样年轻的小将,像一个大哥哥般,拍了拍张苞肩头。

  “他比你大!”

  程咬金抬起手,手指在李玄霸后腰捅了捅,小声道:“别说大话。”

  众人哄笑说话声中,吕玲绮两腮鼓出了小球,嘀咕:“陛下又发女子了?”青丝一甩,她瞪向身旁的父亲:“爹可不许要,不然等娘来了,我就告诉娘亲!”

  “哼哼,你也开始管为父的事了?”

  吕布好色不假,但那已是以前了,他揉了揉女儿的脑袋,笑容温和:“放心,外邦女子,为父还看不上的。”

  少女连连点头,满脸崇拜:“爹最好了。”

  偶尔,她转过头,看向人群中与众将说话的苏辰,“这位皇帝陛下,对爹爹和其他将军还挺好的。”

  不久,三军开拔,铁佛、铁牙两支西戎骑兵返回草原,而苏辰则与董卓、李告辞,叮嘱几句,便也乘祖柩车跟随青州、益州两军,在众将拱卫下离开。

  而前日派出的快马,以百里加急的速度蜿蜒西北群山之中,过了三日进入齐地,李儒专门找了三匹良驹,让对方能在途中换乘。

  到的六月中旬,方才进入延塘关,在这里休整了片刻,披星戴月的赶往燕京,又两日,这才抵达。

  “呵呵,终于可算是用得上咱家了!”

  从李白那看完送来的信函,郑和似笑非笑的从椅子上起来,将信纸烧掉,招来一个缉事厂番子,“立即传令飞云港那边准备船只,让那群红毛蛮夷登船准备,还有刚放出来那批海盗,咱家也要用上他们!”

  皇宫之中,房雪君抱着孩子听着师姐在旁嘀嘀咕咕,片刻后,又附耳轻言了什么,令得房雪君脸红耳赤,举手作势打她。

  许久未有战事的燕京此时躁动起来,此时的燕京官员早已换了一批,都是年轻气盛一辈,都是两年来科举由李白、郭嘉等人挑出的才俊,又有做事的激情,命令一下来,连夜就备齐了粮草,还有督公郑和需要的水果。

  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为何要在船上备瓜果,直到听闻在海上必须要吃这些东西,方才佩服宫中那位宦官,竟然连这种事都知晓。

  六月二十一,出海需要的东西均已进入飞云港,由民夫一一装入船舱,待到郑和的队伍过来,名叫艾尔莎的红发女人,一脚踩在木桶,红发飞舞间,她扬起制式的刀锋,用着华夏之言,在船首呐喊。

  “起锚扬帆!”

  另一艘大船上,名叫巴里红发壮汉也有同样大喊声,远处第三艘大船上,曾经的海盗们依旧穿着狰狞的铁甲,提着大斧,唱着破海扬帆的歌声。

  他们被关在东方的监牢长达两年之久,终于在郑和的细心“教育”下,洗心革面重新回到船上,并给予一艘战船做为此次的前锋。

首节上一节290/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