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240节

  李玄霸有些古怪的看着苏辰和他二哥,皱着眉摇了摇头:“没有,就是感觉能想到的事多一些……对了,陛下,你可要记得给我做一个虎头大腰带,威风凛凛的那种!”

  得,还念念不忘。

  “好!”

  见人没事,苏辰也是高兴,当即让外面的李靖、霍去病他们进来探望,一帮大将挤在床前,没形象的捏着李玄霸的脸扯来扯去,毕竟这可是李世民的弟弟,那就是唐军中的将领,拿了头筹大涨他们这帮唐朝武将的脸面。

  霍去病也在他大腿上重重拍了拍:“赶紧养好伤,改日我带你到城外骑马。”

  “哦……那……那你要好好教……”李玄霸那张脸被几个大手揉来揉去,声音都变得断断续续。

  将这里留给他们,苏辰悄然退出房间,带着典韦和许褚到了外面,让吴子勋之后将李玄霸要求的那个虎头腰带做好同时,也让他去传吴国使臣来一趟皇宫,别让另外三国使臣知晓。

  回城途中,车里的灵位响起皇帝们的声音。

  “长生这是何意?”刘裕有些不解,“你不是才召见过越国使臣?”

  “这还用问,定然是驱虎吞狼!”曹丕显出身形,靠着厢壁,没曹操在,他话多了不少。

  “哈哈!”

  朱元璋的灵位蹦出凹槽,他笑着说道:“长生学坏了,这是要让吴越两国脑浆子都要打出来。”

  苏辰坐在靠在虎皮大椅上笑了笑没说话,他要休养生息,怎么能让其他四国安心发展,西北面断经济,南面就制造争端,明里拉一个,暗地里拉一个,这两年里不让他们停下就成。

  思绪里,祖柩车回到皇宫,甲士们将列祖列宗的灵位搬进宗庙,苏辰看着已经许久没说过话的曹操、刘备灵牌,心里不是滋味,若非没他们,牺牲香火,加持关羽、张飞、张辽他们,以单独的军队对抗一个国家,就算打赢,也是残胜。

  “道长,魏武帝、昭烈帝如何才能重新回来?”苏辰敬了敬香,插上香炉问到一旁诵经的道士。

  李天罡翻了翻白眼,这时候才想起他。

  “陛下多敬香火,多念一念他们的好,说不得就回来了。”

  “那始皇帝呢?那日登基,明明没解锁他,却能附身,又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里,李天罡愣了一下,他掐着手指头好一阵,又陡然停下,摇了摇头,“陛下,你可知你为何取字长生?”

  这还跟我取字有关?

  “我表字乃房家故去的一位老人所取,取意乃亘古不变,长生久视。”

  李天罡抚过下颔长须,微微睁开眼,看向同样望来的苏辰笑起来:“呵呵,始皇帝平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这边,苏辰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长生。”

  “这就对了,一切都有定数,贫道看好你。”

  苏辰皱起眉头,“道长,你这就不对了,话说一半,藏一半,故弄玄虚,会让人胡思乱想。”

  “天机不可泄露,说多了才会让陛下胡思乱想。”

  宗庙供桌上,一尊尊灵位好奇八卦的聚拢一堆,倾着上半截灵牌,好奇的看看苏辰,又好奇的看向李道士,随后嘀嘀咕咕的互相问道:

  “你们听懂啥意思了?”宋太祖回头看其他皇帝。

  一众灵位齐齐摇晃灵牌。

  这边没得到答复的苏辰朝一众皇帝拱了拱手,聊了闲话就离开了,他不是过来解锁皇帝的,也就没必要久待,出了宗庙一路上都在想刚才李天罡的话。

  好好的聊着始皇帝,怎么扯到他身上了。

  跟他表字有什么关系?

  不会是说自己就是始皇帝吧?那就太扯了,前世他虽说过得不差,那也不是始皇帝那种雄才大略的人。

  下午的光阴里,一名宦官快步而来,在迎上去的吴子勋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便退到一侧。

  “陛下,吴国使臣刘光臣,已在文心阁等候。”

  所谓文心阁,不过是前宫一座偏僻的小阁楼,是魏国皇帝赵传庭没事养花看书静养文韵的地方,与大殿相比,并不恢弘大气。

  相反,四周均是花圃盆栽,外面还有小水塘和一座凉亭,阁楼为两层,有一朝南开的晒台,夏日可在上面赏花圃风景。

  刘光臣坐在一楼厅堂,手边是宫女奉上的茶水,茶香四溢,是随州那边的上等贡茶。

  上午的时候,他见到越国使臣孟丹被单独召见,与夏国皇帝在高台上喝酒说笑,回来时满面红光,瞧他的眼神充满了轻蔑,这就刘光臣有些坐立不安了,倘若夏越两国达成了某种协议,两国会不会对吴国出兵?

  他心里正想着对策时,门外有宦官过来,低声道:“刘使臣,陛下到了。”

  话音刚落,外面脚步声已经蔓延进来,苏辰举步跨过门槛,伸手朝起身行礼的刘光臣虚按了一下,便径直走向首位落座,典韦跟着进来立在一侧,许褚站在门口拄刀而立,眼观四周。

  宫女施施然奉上茶水,尽量在皇帝面前凸显身段,迈着款款莲步退下后,苏辰抬手示意对方坐下,便说起正事。

  “刘使臣,朕就不兜圈子了,今日找你过来,有些事要与你说。”

  “陛下请说。”

  “你们吴国君臣,可能还不知道,越国早在朕登基之时,便送来了国书,与我大夏永世结好。”

  苏辰便以这样一句话,先开了口。

  对面侧位上的刘光臣眼中全是惊骇之色,片刻,他以试探的口吻,轻声问道:“陛下答应了?”

  “为何不答应?”

  苏辰笑眯眯的看着对方,手指点在椅子的扶手上:“朕要休养生息,暂时不打仗了,越国是第一个递国书与朕的大夏结好,这等给面子的事,朕如何能拒绝,今日上午时,孟丹说他皇兄有一女要嫁给朕做妃子,成姻亲盟国。”

  对面,刘光臣低下眼帘,脸上表情极快被他按了下去,可心里无疑是将越国上下骂了一遍,对方这速度比狗还快!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苏辰叫他来这里,又说给他听必然是有转机在这里面。

  “陛下叫外臣来,又将事告知外臣,不知陛下是何用意?”

  “朕啊……不是很喜欢越国,山多贫瘠,人奸诈无信。”

  苏辰笑容更盛,端起茶水吹散袅绕的热气,茶香扑鼻间,他轻声说道:“相比之下,朕更喜欢江淮之地的歌舞升平,千帆尽来的繁华。”

  放下茶盏,语气顿了顿。

  “而且吴越之争,朕多看不上越国所为,苛待、残杀境内吴民,以至于两国纷争不断,这样的君臣,朕当真瞧不上,可之前朕就先收了越国国书,出尔反尔,多是不好。不过,刘使臣放心,朕的心是站在你们吴国这边的。”

  话都暗示到了这里,刘光臣如何还不明白苏辰的意思,而且就算看出苏辰这大摇大摆的阴谋,他也没办法不答应。

  “陛下想要什么?”

  “朕没有那么贪心,不要你吴国一城一地,更不要淮江之险要。”苏辰笑着摆了摆手,见时机也差不多了,便说出目的:“你吴国陆上比不得越国,一是兵源,二是兵甲弓弩,第一个朕无法帮你们,但箭矢、驽矢,兵器甲胄也是可以的,到时朕可以源源不断的卖给你们。”

  这条恰恰是拿捏到了吴国的软肋。

  吴国多商贩、战船,弓弩以及箭矢需求极大,而且缺少铜铁矿,寻常兵甲很难给士卒备齐,以至于与越国的争端上,一直处于下风。

  若是能买到这些东西,那军队自然大大提升一截,就算还比不得越国,但也不至处处吃败仗。

  反正吴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想到这里,刘光臣再次向面前的夏国皇帝确认:“陛下,当真如此?”

  “这是自然,朕可从来不会胡乱开口,既然说了,那就会去做!”

  刘光臣犀心里大喜,当即起身拱手拜谢,待又商议了一阵两国军备买卖的细节,苏辰将他送到阁楼外,看着对方离去。

  他抬手招了招,让吴子勋过来。

  “告诉袁逢,将魏国那批老旧的甲胄、弓弩、箭矢、驽矢都整理妥当,擦拭新一些,它们的新主人要不了多久,就要来接它们过江了。”

337.第332章 演武余波

  337.

  2023-11-30

  中原夏国三军演武渐渐过去,这种新奇、令人印象深刻由百姓的嘴传了出去,也让中原的文武百官、世家大族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夏国这位年轻的皇帝手中握着的兵马以及那批悍将有多么恐怖。

  这种直击人心的三军演武,从各个渠道传递出去,对于推进中原归附也有极大的作用,至少还在苏辰管辖范围内的大族们,通过他们观礼的族中子弟口中了解夏国皇帝手中的军队,比传闻中更加可怕后,一些想法终究压回到心底。

  原来就跟北地走的近的两家大族,也就是与当年苏庭有过粮食买卖的王家、李家在苏辰入主中原后,是第一个响应的。

  待夏国初立陆陆续续通过两家推到朝堂上的官员,向苏辰表达过善意。

  鹿阳三军演武,他们也派了族中年轻一辈的子弟前来观礼,回去的途中,也所见所闻书写出来,派快马先送回家中。

  本就亲善夏国皇帝的两家,自然也在大作一番文章,一来表达对苏辰的忠臣,二来也想将苏辰在中原的威望提升上去,这对于两家将来都有莫大的好处。

  当然仍有一批中原大族明面上屈服的,毕竟苏辰立国之后,原本的中原朝堂文武,基本就成了摆设,一切都由北地的朝堂说了算,这让他们之前与苏辰达成的协议,变成了一纸空文,对华夏新学暗地里怂恿人排斥,兴风作浪一番。

  但随着三军演武带来的威慑力开始在中原持续发酵,很多反抗变得渺小了,只能在私底下抨击一番新政。

  但普通百姓却并没有上面那些人想的多,华夏许多新政更加倾向于百姓,谁让他们得利,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推崇谁,再算上府兵制越来越成熟,不断改进下,已有许多是军中家眷在中原有了田产,得到了皇帝的承诺,谁敢说上对苏辰的不是,他们真敢成群结队的去找人干架。

  用李世民当初的一句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辰借着这句话,也是如此认为,民为城之基石,基石不稳大夏将倾。

  “尔等也看到了朕的军队,他们暂时会驻扎中原,但不代表不会北上。”

  鹿阳巍峨的城墙上,苏辰穿着甲胄拖着白披风走在前面,周围巡逻的士卒的余光之中,有些诧异皇帝身后竟跟着两个异族将领。

  正是一直没有露面的铁牙、骨朵浑两人,他们各自代表尸逐部、挛部五千骑兵一路穿州过境来到鹿阳,最近时间里,都在见识这座中原最为繁华的大城,演武之时也在城墙上,观看了夏国皇帝麾下所有军队。

  每一支兵马都给予了二人足够的震撼,毕竟打败他们的仅仅只是其中的幽燕军和唐军,另外四支兵马一直驻扎在中原。

  要是去年冬季,一起杀过来,恐怕不到一个月西戎两部就被击的一败涂地。

  “你二人南下时,对于朕设在草原上的政抚司,感觉如何?”苏辰停下脚步,站在玄春门城楼前,偏头看向垂首躬身的两人。

  “回大可汗张指挥使和哥舒将军明断是非,对部落都极为公平。”

  “嗯,这样便好,铁佛和尸逐泉断不了的,都可找他二人,当然你们要是私底下不方便两位出面的,只要不影响西戎稳定,就随便你们了。”

  听到苏辰这番话,铁牙和骨朵浑对视的眼中互相闪过一丝仇恨。

  “对了。”苏辰开口打断两人的‘深情’对视,负着双手继续前行,来到城楼下方的石阶:“们回去之后,告诉铁佛和尸逐泉,继续断齐国、梁国的商道,抢到的都属于你们,这两年里,你们可要积蓄兵力,到时候朕可能需要你们的兵力!”

  “遵大可汗令!”

  走完最后的台阶,苏辰走上马车回头看向后面躬身拱手的二人:“回程途中,去把梁国使臣的队伍截了,将一个叫往利仁孝的人杀掉,他来鹿阳,对你们的大可汗不敬!”

  “是!”两人再次齐声大喝。

  苏辰满意的点点头,坐进御辇放下帘子,九马拉动的大车缓缓驶离,典韦、许褚率着甲士拱卫左右向皇城而去。

  不久,驻扎北面的两部西戎骑兵在夜里悄然离开,向着西北方向展开疾行。

  五月十五,梁国使臣的队伍经过丰州前往梅州,这是按照来时的路径返回大梁,来时是一正两副,如今回去只剩两人。

  返程的这十天里,野辞弄别、细封仁孝没怎么说过话,大抵还沉浸在往利山巴死在擂台上的消沉气氛里。

  知晓对方是带着必死之意来的,野辞弄别心里还是希望他能活着回去,毕竟大梁需要这样的慷慨赴死的豪杰之士。

  就这么为了扫夏国皇帝威望而死,终究是有些可惜。

  “唉……不想了,终究还带了一个回去。”

  他叹息的说了一句,细封仁孝不屑的看他一眼,靠着厢壁闭上眼睛,“我活着回去可不是因为你的功劳。”

  嘴上是这般说,可想到鹿阳演武的夏国军队,以及那些将领展现出来的实力,就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就在野辞弄别想要呵斥他两句,外面响起护送军士的声音:“使臣,一伙骑兵追在我们后面!”

  车厢内的两人脸上露出惊色,钻出车厢的刹那,震动大地的马蹄声已经蔓延过来,映入眼帘的便是千军万马的景象。

  上万穿着皮袄的骑兵踏着浓密的烟尘,分作五股从后方包抄上来,密密麻麻的骑兵群落在看到这支车队时,挽起了弓箭。

首节上一节240/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