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御阶上走动,他的声音缓慢、稳重、而又浑厚。
“昨日下午朕的皇叔走了,宗室少了一位中流砥柱,我大魏少了一个肱骨之臣,但是大魏还未倒下,三州之地被打乱、被黄巾蚁贼啃食,但还有八州,他们的援兵也在路上,只要坚守住鹿阳,等到援兵到来,还有一线生机!”
“这几日朕在病榻上思来想去……”赵传廷站定在御阶口,看着众臣,“唯有这一方法了,不过燕军这一路打来,也是损兵折将,攻打城坚墙厚的鹿阳,他们已是强弩以末,而朕还有五万兵马守城,还有一万熊奔军在手,并不惧怕。
眼下,朕现在需要一位使臣,去往燕军军营,谈判是假,窥探是真,与他们讨价还价,拖延援兵赶来,或城外残兵重新集结!”
说到这里,他看向众臣。
“诸卿,可有推荐之人?”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袁逢走出队列,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刘衮最合适。他之前在均州陈度郡,出使过燕国军营,还见过那位夏王。”
他话语一出,文臣队列末尾的一位老臣,脸上顿时露出吃屎般的表情。
“刘卿!”御阶上的皇帝唤出名讳,那老臣咬着牙快步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在。”
赵传廷坐回御座,目光严肃地望着下方的老臣。
“卿此番前去,知晓该如何做了吧?”
“臣……遵旨!”
一脸正气的刘衮接下了命令,转身离开大殿时,袍摆下双腿都在微微发抖……
……
朝议散去,皇帝的命令被传达到各个司职,直面燕军的北门,此刻一片紧张势态,一拨拨的士兵奔赴这里,征召的民夫抓紧搬运守城的器械。
在这个上午,刘衮乘坐马车,带着几名护卫和一名副使自北门而出,沿着官道去往三十里外的燕国军营。
三十里外的原野,之前魏国军营还未烧尽的木材悉数已被生奴人运来,在这边扎起了十里左右的营寨。
旌旗林立,兵马进出,一堆堆的篝火在营帐内烧得旺盛,上方的铁锅煮着从魏军得来的粮食,受伤不能再战的战马,悉数被宰杀,与粥水煮在一起,慰劳士兵。
最中央的大帐里装点毛皮、刀枪衬托得肃杀威严,正中设有篝火燃烧,一根长矛穿着整只肥羊,正被熊熊火焰,灼烤的滴油。
此间将领并没有往日威严凶戾,正忙着转动架上的长矛,翻烤肥羊,或帮忙洒上佐料,董卓早早备上了毛巾系在胸前,一边指点张如何掌握火候,一边与吕布、马超说着羊肉最好的吃法,才不会觉得油腻。
苏辰卸去山文甲,洗去身上血迹后,穿着王服过来帅帐,和帐内烤羊肉经验丰富的吕布、董卓等人拱手见礼,随后坐去首位。
大胜之后,总是要犒劳全军的,如今兵临鹿阳,即便要攻城也要让大伙先休息好,吃饱饭才行。
不久,关羽、张飞等将领也都安置好兵马后,赶来帅帐赴宴,一进来张飞就将夹在两边腋下的酒坛放到地上。
“张翼德,行军打仗,你也带酒?”李笑着过来,拿起一坛酒正要拍开泥封,酒坛随后就被张飞一把夺了回去。
“这是俺为庆功宴准备的,看看,不就用上了?!哈哈!”张飞赶紧过去,将张挤到一边,熟练的转起长矛上的全羊,“猪羊这块,还是俺来……这个俺也熟的很。”
“好香啊!”
张辽、高顺换了一身常服大步进帐,笑呵呵的朝众人拱手,上前向苏辰见礼后,朝烤羊肉的张飞说道:“张将军手法娴熟,当年在涿郡想来没少烤羊吧?”
“嘿嘿,等会儿让们尝尝俺的手艺。”
关羽抚须轻笑,正要走到张辽那边坐下,身后陡然传来说笑声,帐口外,两个发髻花白的老将跟在赵云身后,其中一人穿的是唐时的甲胄,众人是看得出来的,毕竟他们身上也是这种制式。
“赵将军……琼遍读野史,对你杀入曹贼百万大军,是颇为钦佩,后来我随陛下征战,多以你为……”
那老将停下话语,看到帐中一个个相貌不凡、身材魁梧的诸将愣了一下,拱起手:“在下秦琼,字叔宝,不知诸位如……关……关二爷?”
秦琼一眼便认出张辽身边阖眼抚须的身影,连忙上前拱手,关羽微微睁开眼睛,打量面前的老将,缓缓起身拱手还礼。
“是关某,阁下哪里人士?”
“在下大唐齐州历城人士!”秦琼笑起来,“当年琼还在瓦岗寨时,兄弟们都说二爷讲义气。”
秦琼后面的张玉此时也走过来,仔细端详面前的关羽,呢喃:“终于见到活的了……”
这时,外面响起沉重脚步声,李玄霸将一对瓮津擂鼓槌丢到帐外,大步进来:“刚才谁说是大唐人士?!”
他目光扫过帐内,然后落到秦琼身上。
“你也是唐将?”
“阁下是?”秦琼并没有见过李玄霸,毕竟那时候,对方早已病死家里了,后来也不过偶尔听李世民提起过有这么一个兄弟。
“李玄霸,我二哥李世民,你可听过?”
秦琼当即上前拱手见礼,自报了家门,一时间帅帐里,最常响起的问候,第一句便是“阁下是哪里人?”“大唐的。”“大明。”
“你们呢?”
“大汉的。”
帐中吕布等将领齐声说道,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新来的秦琼和张玉都是豪迈之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叔宝在此还有同乡,玉怕是一人了。”
“不会,董某之前还见过一个你家明朝的,是一个宦官,大王好像叫他什么和的。”
“三宝也来了?”
张玉眼睛顿时一亮,郑和也是一直跟随燕王靖难的,他自然非常熟悉,想到当初那个小宦官,他就忍不住笑起来。
“等回燕京,张将军便能与郑公公相见。”
苏辰伸手请了两位老将军到一侧坐下,对于帐中热闹,他是最喜欢见到的,一帮各朝各代将领坐在一起,相互吹嘘,也是不错的画面。
此时帐外,李世民和曹操、刘备正观望里面,曹操小声道:“在下面的时候,孤就听说关公战秦琼……话说,云长与秦叔宝谁厉害?”
“自然是我二弟!”刘备面无表情,想也没想便开口。
李世民负着双手,微微仰脸:“朕自然是觉得是秦琼更胜一筹。”
“孤还是觉得云长厉害,看看那抚须阖眼的神态!”
曹操指着帐内坐着的关羽一举一动,嘴里啧啧有声,“仅这神武之态,就算武艺不高,站在身边也倍有脸面,这可是孤一直以来羡慕玄德的地方啊。”
刘备嘴角隐隐含笑,也不自觉的挺直背脊,负着双手优哉游哉的转去别处。
……
营外,远来的魏国使臣,已到辕门被士兵喝停,车内副使下来,递送了拜帖。
232.第230章 大帐分羊(鹿阳)
232.
2023-10-25
燥热的风拂过原野,燕军朝南的前营辕门,领队的将校看了眼手中拜帖,递还给对面的魏国使臣,眼中露出不屑。
“尔等魏国君臣打不过,想来求和?呵呵,进去吧……”
“谢过这位军士。”
魏国副使被一个看守辕门的小校戏谑,心里极不舒服,可也不敢表露出来,恭顺的朝对方行了一礼,便回到马车前与里面的正使刘衮低声说了两句。
队伍这才重新行驶,缓缓进入辕门。
护卫马车的一众魏兵胆战心惊,视线里多是巡逻、值岗的燕军将士,不少人衣甲上还残留着血污,正目光冰冷的盯着他们一行人,手都按到了刀柄上,仿佛随时将他们扑杀。
“这就是一直打胜仗、杀过许多敌人的士卒。”刘衮透过帘角,看着外面一张张冷漠且暗含杀气的脸孔。
再往里过去,是许多篝火,一口口大锅架在火上,不少燕国士兵结伴坐在火堆说笑,或为不远的两个赤膊角力的同袍鼓掌喝彩,见到马车过来时,默契的停下一切,本能的将手伸向身边的兵器。
快至中军行营的辕门,使臣队伍被拦停,刘衮被士卒要求下车,只能带副使进去。
这样的规矩是常见的,刘衮拱了拱手,朝那士卒谢了一番,便带着副使跟在对方进入了燕国大军最为中枢的位置。
“两位使臣就在此间等候。”带路的兵卒将他俩引到距离帅帐两百多步停下,便到帐口那边,拜见外面的吴子勋,后者朝刘衮这边瞥了一眼,便笑着打发了士卒,走到刘衮面前,也不行礼,抖开双袖,叉着腰,笑呵呵的打量对方。
“哟,这不是上次那位使臣,怎么又是你来见我家大王,魏国朝廷这是没人还是其他人不敢来?”
做为使臣,刘衮自然记得夏王身边之人,面带微笑的拱了拱手。
“朝中诸臣皆繁忙,唯有在下闲来无事。”
“哼!”
吴子勋也不是蠢人,对方这句明显是抬高魏国,贬低燕国,便留下一句“大王正与诸将军用宴,阁下既然闲来无事,那就在这里好好等着召见吧。”
说完转身就走,到了帅帐便只在外面候着,也不进去为他通报。
刘衮顿时想抽自己一嘴巴的冲动,过什么嘴瘾啊,这是把对方给得罪了。
这下一正一副尴尬的杵在这里,不时辕车从外面被生奴人拉回来,将车斗里多是一些带血的魏国制式甲胄、兵器。
看到这般强壮的蛮夷居然也在燕军当中,做着苦力的活,刘衮惊讶的说不出话,这种强壮高大的身形,放在中原可是强兵的苗子。
居然在这里做拉车的伙……
很快更多的生奴人出现,三三两两的用着生奴语说笑,倒没有刘衮想的那般被奴役。
周围,从战场被拉回来的死马、伤马被挂起来,剥去皮毛,开膛破肚,大股大股的血腥气扑过来,让刘衮两人只感一股恶心反胃,看着营中这些士兵用刀的刁钻、凶狠的动作,不难想象他们在战场上用刀落在己方士卒身上有多可怕。
这时,那边的吴子勋忽地朝他们招了招手。刘衮一旁的副使连忙提醒刘衮,两人旋即上前。
“两位,进去吧,大王已经同意见你们了,不过……最好不要乱说话,大王和军中诸将可不像我这种心软之人。”
“是。”
刘衮赔笑的道了一声,他怎么不知道那位夏王是何等样的人物,之前在朝堂听到又要过来,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他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头的胆怯,朝帐内高声宣道:“外臣刘衮,前来拜见燕国夏王!”
“进来吧。”
随着里面一声淡淡的话语,刘衮伸出手,颤抖的将帘子掀开,与副使一起走了进去。
扑面而来的是温热的火光。
他视野间,篝火灼烤一只金黄全羊,而两侧是一道道身影或着甲,或戎服将这顶帅帐挤得满满当当。
这是与之前在陈度郡河岸大营看到的又是不一样的感受。
除了之前见过的几个面熟的燕将外,其余皆是陌生面孔,这位燕国夏王身边领兵大将简直多到吓人,一个个相貌威武,身形雄壮,一看便知是久经沙场的宿将。
燃烧的篝火,灼烤着羊肉的香味,弥漫帐内。
刘衮穿行过中间,余光不时偷瞄左右。
右侧是夏侯渊、张、乐进、董卓、李、吕布、马超、马岱。而左侧则是关羽、张飞、张辽、赵云、高顺、牛盖,秦琼和张玉也坐在这边,如齐幼虎、钟季、阿奴虎,以及刚刚投降的孟驮,在后营处理俘虏,以及打造攻城器具没来。
众将也都停下说笑,神色严肃,或狰狞冷笑的看着魏国使臣走上前。
“外臣……刘……刘衮拜见夏王!”
停下脚步,刘衮看了一眼正中首位一身王服的苏辰,以及两边屹立的李玄霸和典韦,不由吞了吞口水。
“刘使臣,都是熟人了,不用那么见外,来,给两位使臣搬张椅子来。”苏辰豪迈的朝帐口的吴子勋吩咐一声。
“不用,不用!”
刘衮连忙摆手,“外臣这次过来,是想跟大王……”
“议和?”
苏辰直接了当的打断他的话,目光随即看向帐中诸将,“魏国又来议和了,他们不怕又像上次一样?”
之前苏辰摆了魏国一道,收了东西,还把城里的所有百姓迁走的事,在整个燕国都传得沸沸扬扬,一度还在魏国流传过一段时日,引起不少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