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第128节

敖青点了点头。

东华帝君道:“既如此,那便是了。方才之战,我亦有所观之。那杨戬确实有些本领,不过桃山,却并非一般的凡山。莫说是杨戬,就算是道友你亲自出手,纵然能够破开桃山,也难免会伤及云华仙子。所以,杨戬需要法宝!”

“法宝?”

敖青目光一动。

东华帝君如此一说,他也终于明白了。

怪不得,那玉皇大帝会让十天子引自己去骊山。而骊山,偏偏又有东华帝君在。

以十天子和东华上仙这位“扶桑大帝”的交情,这却是一道无形的法令。虽没有直接说明,但却心领神会。

那就是,让东华帝君,指点自己,去做出下一步的指示!

想到这里,敖青也不禁心生敬佩。那位玉皇大帝,不愧是“大天尊”之名,他坐在那个位置,不仅仅是依靠法力和神通的强大,更多的,还有神机妙算,经天纬地的布局妙策。

不过同时,他也有些无奈。本以为送了宝莲灯,自己就可以松口气了,却没想到,还有下一步棋子要落。

他问道:“既如此,还望帝君指点,是何法宝?”

东华帝君道:“此法宝,说起来,却是与道友的龙族也有些关系。道友此去,定有受益。正是那大禹治水时,用于开山辟道的神兵开山斧!”

96.

第一百八十四章 涂山

“开山斧?”

敖青听闻东华帝君的言语,也是顿时想起了传说中的记载。

在《二郎宝卷》等传说中,二郎神除了三尖两刃刀以外,还有着其他的法宝。

分别是:开山斧,银弹金弓,升天帽,登云履,缚妖索,斩魔剑,照妖镜。

可以说,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一身法宝也是不少。

虽然,实际上二郎神最出名的,也就是三尖两刃刀了。但是,二郎神斧噼桃山,用的,自然是“斧头”,而不是三尖两刃刀。

能够噼开桃山的斧头,自然是非同小可。而那正是大禹治水所用来开辟山道的“开山斧”!

除此之外,也有传说中,记载二郎神手中的那把剑不叫斩魔剑,而是唤做“避水剑”。如若是如此的话,却是也与大禹有关。

但是,敖青听东华帝君提到开山斧,却是心念微动。

事实上,比起开山斧,敖青对大禹更感兴趣。

毕竟,大禹之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乃是中华文明当中一位不可或缺的先贤。

无论是他与涂山氏、少姨氏的恋情,还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赤诚,以及人定胜天的勇气。都可以说,是令敖青很是敬佩的。

而神话传说中,与他有关的法宝,也是很多。除了二郎神的开山斧、避水剑以外,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河图、洛书,都与他有关。

除此之外,应龙,也曾辅左大禹治水。并且大禹还是三皇五帝之后,第一位开辟王朝的人。

如此多的头衔,加诸于一身。敖青对大禹又岂能不感兴趣?

并且,玉皇大帝的安排,也让敖青有些怀疑。

按说开山斧,可以不让自己去指点杨戬。但如今既然与自己有关,那莫非是其中也有自己的机缘?

敖青想起了“釜山合符”。

虽说,釜山合符自颛顼以后,就杳无踪迹。不过大禹却是与应龙有很大交情的。也许,大禹遗迹,或许会存在釜山合符的线索。

难道说,玉皇大帝是要以此,来让自己去发现合符的所在?

想到这里,敖青便对那东华帝君问道:“帝君说那开山斧,如今所在何处?”

东华帝君道:“在北俱芦洲,涂山。”

“涂山?涂山在北俱芦洲?”

敖青很惊讶。

涂山他自然听过。大禹的妻子,就是涂山氏。

《左传哀公七年》也有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山是一个和大禹传说,密不可分的地方。

可是他却没想到,涂山会在北俱芦洲。按理来说,涂山应该在南赡部洲才对吧!

东华帝君道:“道友却是有所不知,那涂山,原名荆涂山。本是在南赡部洲,与荆山为一体,都在淮河之上。大禹治水时,荆涂山积水十万里,阻碍治水。大禹遂以避水剑、开山斧分开荆涂山,由此荆山和涂山便被分开。涂山顺着淮河漂流,最终漂往北俱芦洲。而荆山则仍在南赡部洲之中。”….

敖青恍然大悟。

原来此中还有这么一段故事……说起来,那涂山竟然是大禹用开山斧分开的。难不成他就是因此认得了涂山氏?

话说回来,荆山,也是很出名的一座山。所谓“灵蛇之珠,荆山之玉”。前者所说的,乃是随侯珠,后者所说的,便是和氏璧。

是的,传说和氏璧,就是出自荆山。

说,敖青对那随侯珠,倒是很感兴趣。毕竟传说中,那随侯珠乃是“龙王之子”的报恩之物,说不定,与“龙珠”有关。

当然了,也有可能,仅仅只是一颗普通的夜明珠。

只不过,敖青在南赡部洲时,也曾探听过随国,却听说随国已于万年前便即灭亡了,随侯珠,也因此失传,下落不明,倒是颇为可惜。

敖青想了想,说道:“如此,我当前往涂山一趟,借来那开山斧。只是,有了这开山斧,那杨戬便能破开桃山吗?”

神兵利器,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会使用之法,也未必能够奏效。

那杨戬……会开山之法吗?敖青却是没见识到过。

东华帝君道:“那杨戬会不会,我却不知道。但道友你不是会么?不如帮人帮到底,一举帮那杨戬把桃山噼开罢了。”

“不可。”敖青摇头道:“玉帝的事情,我怎好越俎代庖?何况,如何将开山斧交到哪杨戬手里,本就是一桩麻烦事了,若是我再直接插手……天庭可都看着呢。”

东华帝君笑道:“道友放心,我不过玩笑之语。就算道友不去借开山斧,料想玉皇大天尊也会想办法指引那杨戬过去。此次道友前去,在我看来,实则是一番机缘。杨戬之事,只是顺手而已。当然了,话虽如此,若道友先杨戬到了那涂山,倒也可以借机指点那杨戬一番。有玉皇大天尊在背后,料想道友可保无虞。”

敖青闻言,便也心领神会。的确,东华帝君所说的,也和他所想的不谋而合。

说到底,噼山救母之事,背后有玉皇大帝的安排。很多事情细节上可能会有差异,但关键时刻,一定会有那位大天尊兜底。莫说自己一直都是隔着一层,就算真的明面上反天,只要是为了杨戬,玉皇大帝也得想办法帮自己解释……

当然了,也不能做的太过分就是。

敖青又与东华帝君小酌几杯,东华帝君道:“事不宜迟。你我在此已耽搁不少时间,道友还是先去吧。”

敖青点了点头,道:“帝君所言不错,我这便先行离去了。不过,不知那涂山方位在何处?”

北俱芦洲也甚为巨大。而且,北俱芦洲乃是妖魔所在。

虽有九天荡魔祖师镇压,但仍旧有很多妖邪。之前那袭击北海的三魔,就都是北俱芦洲来的。

虽然知道涂山在北俱芦洲,但敖青也不确定其具体方位在何处,倒是不好找。

原以为,东华帝君会知道。但是这东华帝君闻言,却摇了摇头:“涂山地处神奇。究竟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不过,道友可以安心前去。不是还有小十跟着你么?料想,道友自能找得到!”

敖青看了看旁边的金丝雀,那金丝雀果然不停点头。看来,玉皇大帝对其是有命令的。

“好,如此,多谢帝君指点!帝君……且珍重。”敖青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东华帝君。

是的,虽然这一次的见面,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一番交谈,敖青还是听出了这东华帝君的一些观念上的转变。

恐怕此次会晤以后,他对那“红尘劫”,或许也不会继续选择去“躲避”了。

这样的话,难道说是因为自己的一番言语,那“吕洞宾”,也许会提前不知多少年便即出现?

东华帝君微微颔首,敖青与其言语过后,转过身去,没有再多说,遂化流光往北方去了。

96.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吃力不讨好

眼见敖青离去,那金丝雀见状也赶紧化作一团火光,跟随着敖青而去。东华帝君在后面高声道:“小十,归来以后,莫忘了帮忙看守好我那方丈山!”

“咕咕!”

鸟儿已远去,唯有几声鸣叫从远处传来。

东华帝君看向北方,忽然微微摇头,露出几分无奈地笑意:“早知道,那与敖青道友有情劫的是玉帝的外甥女,我又何必如此大费周折?这可真是,吃力不讨好。如今不但差点坏了大天尊的好事,还可能会被那紫气元君怪罪……好在此次让这敖青道友去了涂山,否则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是的。

却原来,东华帝君这一番对敖青的“指点”,也是有着其自己的小心思的。

一开始,东华帝君算出了敖青的情劫,却是不知道与杨婵有关。因此,他才会把主意打到了黎山老母的弟子钟离春的身上,指引钟离春去找敖青。

如此,一方面可以帮助敖青一把,日后结下善缘。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钟离春,与黎山老母加深关系。

毕竟钟离春乃是如今黎山老母唯一的弟子,如果能够与敖青有善缘,不但可以消弭情劫。自己多少,也会有所受益。

可是旋即,在感受到九大金乌,十天子的出现,以及那杨戬的身份以后,他却是大惊。

毕竟,如果敖青的“情劫”真的是落在杨婵的身上的话。若说玉皇大天尊不知道,他是万万不相信的。只能说,此中肯定更有深意。

结果自己还傻乎乎的,弄了个钟离春过去。那黎山老母也是的,偏偏还一点反应都没有。让东华帝君心中不由得想得更多了……

要知道,玉皇大天尊乃是天庭之主,而黎山老母,则是道门中仅次于三清的存在,与斗姆元君一样,地位甚至在紫微大帝等天尊之上。

自己一不小心,就让天庭和道门的两大后继者,纠缠在一起了……那敖青倒是还好,毕竟现在他对钟离春的心思还并不明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不知者”,也不是故意要引发钟离春的情劫了。

罪魁祸首,反倒是成了东华帝君自己。

东华帝君如何能不慌张?所以他才会不顾自己的劫难,在此等候敖青,提点敖青去拿开山斧。因为一旦如此,敖青就将会再回归正轨,与杨戬兄妹又有交集。

当然了,即便是这样。最后事情会发展到怎样的结果,他如今也是不好确定了。

他只是觉得,如果到时候真的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的话,那毫无疑问,自己的后果首先会很严重……

这可真是,把“吃力不讨好”发挥到了极致了……

不过说起来,这位东华帝君,神话中确实一直在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比如,收留那偷了蟠桃的东方朔……

除此之外,最着名的,无异于是那“狗咬吕洞宾”了……….

只能说,有的时候闲事还是少管为妙。

“罢了……不过,敖青道友说的也对。红尘劫难,与其躲避,不如面对。再说了,我如今身处如此‘陷境,,再躲避也是很难了。不如趁此机会,破而后立……”

东华帝君忽然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是的,他却是打算,舍弃修为,从凡人重新悟道。如此,一方面是可以完善自己道心,让自己万年不变的修为有机会从“仙”境达到“圣”境。

另一方面,便是因为敖青之事。毕竟,因为他吃力不讨好的举动,如今大天尊和黎山老母都要记他一笔,如果那个时候他“正巧”在转世之中,这两位的身份,总不好计较一个“凡人”吧。

想到这里,东华帝君忽然笑了笑。他甚至觉得,第一次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应劫。

不过,在那之前,还得再去提点杨戬兄妹一番,以保万全之策。

无论如何,敖青这次料想的倒是很对。因为他的原因,那“吕洞宾”,这次真要提前许久便要诞生了……

至于那杨婵和钟离春的事情,敖青虽然不像东华帝君这样,知道的那么深。不过,他就算知道,却也不会那般在意。

仔细想想,东华帝君有一言说的还是不错的。那就是“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处之。

此次前往涂山,就算不是为了杨戬兄妹,对敖青自己,也是一件有机缘所在的事情。所以,他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首节上一节128/2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