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今天中午怎么回来了?”
自从四月份,被任命为京兆尹后,李承乾几乎都是早出晚归,极少在中午的时候回来。
李承乾眼神在三个妹妹身上飘过,然后尴尬一笑:
“今日衙门里没什么事情,就想你和厥儿了。”
如果三个妹妹不在,李承乾就会立刻让苏檀儿知道自己为什么回来。
大家吃过午饭,李丽质就带着两个妹妹告辞离开了。
另一边。
在外面就藩的几个皇子得到丹药时间有点晚,他们看到培元丹后的心情,和长安城里诸多皇子公主有些不一样。
还留在长安城里的皇子年龄不大,公主们也都不管朝中大事,所以自己亲爹赏赐下来的东西,直接吃了就是,都没想太多。
而在外面就藩的那几个皇子,在看着几个内侍宦官送来的培元丹后,心思各异。
比如说,魏王李泰、吴王李恪都是忧心忡忡,服下丹药后,就准备写一份劝谏的奏折,请内侍顺带捎回去。
这就是孝顺儿子的表现。
有一些心怀鬼胎的,看到内侍送来丹药,还说什么必须当面服下,直接吓得脸色苍白,一屁股就蹲坐在了地上。
蜀王李就是如此。
当掖庭宫总管太监断鸿面无表情的来到李面前,拿出一瓶丹药,说是让李和李的三个孩子当面服下后,李当场就被吓得脸色苍白,面如土色,浑身抖若筛糠,鼻涕眼泪横流:
“断公公,我……我不想死啊……”
断鸿没想到,素来无法无天的蜀王李,胆子竟然这么小,心里鄙夷的同时,却不得不跪下把李搀扶起来,给他解释道:
“王爷,这是补药,不是毒药,所有皇子、公主都有份。”
“断公公,你可不能骗我!”
李听到所有皇子公主都有份的时候,第一个念头还是不信。
毕竟,这没灾没病的,乱吃什么药啊。
这个时候,他还以为自己背后说的那些坏话,被苏明哲知道了,要赐自己鹤顶红,送自己回老家。
只是,他虽然不信,但是看到断鸿这个掖庭宫总管太监都被派出来了,他也知道,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躲是躲不了的。
所以,内心恐惧之下,李也只能派人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抱出来,当着断鸿的面,苦楚着脸,一人一颗把丹药服了下去。
等服下丹药,李歆也顾不得接待断鸿,就让自己的王妃伺候着自己穿上自己心爱的四爪龙袍,躺在寝殿的床榻上睡了一宿。
等他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不但没事,反而精神奕奕,甚至过去打猎时受的暗伤也都不疼不痒了。
这时,他才知道,皇帝让内侍送来的丹药,竟然真是滋补圣药。
“如此圣药,怪不得父皇要派断鸿亲自押送呢。”
李没了性命担忧,心中贪念又浮上来。
不顾王妃阻拦,李歆就派人把正在吃早饭的断鸿找来,嬉皮笑脸地套话道:
“断公公,我父皇那里,还有多少颗培元丹?我感觉自己吃了一颗,身体里的旧疾暗伤好了不少,但是还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你能不能帮我找父皇,再要几颗,一来让我身体彻底康复,二来以备不时之需啊。”
“王爷不用多想了。”
断鸿的三角眼内散发着阴冷气息,瞳孔里的不屑和鄙夷也是丝毫不加掩饰:
“炼制这培元丹需要极其名贵的药材,陛下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收集了这么一批,炼制的培元丹已经全部送给所有皇子公主,陛下手里也没留下一颗备用。”
“断公公,你可不能骗我啊。”
李有些不信,在他看来,自己父皇可是大唐皇帝,想要收集一些药材,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吗?
断鸿见李如此,唯恐李不信自己的话,只好把事情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陛下这次炼丹一共七炉,得丹五十六颗,而陛下子嗣血脉一共有五十二人,每人一颗,剩余四颗,陛下自己也没服用,分别赏赐给了杨妃、燕妃、韦妃、阴妃。王爷您一家能得四颗,已经是陛下恩宠至极了。”
“是吗?”
李听到断鸿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这次讪讪一笑。
五十六颗丹药,自己一家得到四颗,自己哥哥吴王应该也能得到四颗,加上母妃得到一颗。
自己母妃一脉,就得到了九颗之多。
这么一算计,恐怕只有长孙皇后一脉,才能和自己母妃一脉相提并论了。
长孙皇后一脉,有太子李承乾(一个儿子李厥),魏王李泰(四个孩子),晋王李治,长乐公主(儿子长孙延)、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公主,应该能得到十三颗培元丹。
想明白了这些道理,李也不就想再要丹药了。
不要丹药可以不要,李又笑嘻嘻的询问丹方。
只要有了药方,李相信自己,就可以找人把培元丹炼出来。
“王爷,这丹方在陛下手里,老奴并不知情。”
断鸿不想搭理李了。
如果自己能生儿子,然后生出这么一个货色,自己大概率会把他打回娘胎里去。
“你不告诉我,我自己问我父皇!”
李见断鸿不搭理自己,也不以为意。
别看李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其实他今年才十四岁而已,少年脾气,任性飞扬。
眼看断鸿不搭理自己,也不以为意,找了一个宫女给自己研磨,当即刷刷刷的写了一封感恩的折子,顺便向皇帝求要培元丹的药方。
至于皇帝给不给,李是完全没考虑过。
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啊。
第692章 朕摊牌了,你们想怎么办?
七月下旬。
长安城,长寿坊,一座亲王府内。
四个少年正坐在一处空旷的天台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别看这四个少年年龄不大,但是都穿着黑袍,黑袍上绣着四爪金龙。
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大唐亲王。
其中一个少年,面色冷白,眼神阴鸷,朝着其他三人吐槽道:
“这会你们总该知道什么叫‘手足兄弟’了吧?以前咱们的好‘二哥’,总说什么‘手足兄弟’,现在三十多个手足兄弟姐妹,都不如他自己的孩子来得亲近。不愧是弑兄屠弟的狠人……”
“噤声!”
这少年最后一句话说出口,另外三个少年全都脸色突变。
年龄最大的少年,眼神深处更是闪过一丝厌恶:
“元祥,你如果再敢说陛下的坏话,我们可走了!”
少年中最小的那个连忙陪笑道:
“十九哥,莫要生气。二十哥就是抱怨一句罢了,这里都是咱们自家兄弟,又没外人。”
江王李元祥见十九哥鲁王李灵夔好像真生气了,也跟着道歉道:
“十九哥莫生气,小弟今天早晨多喝了两杯,有点糊涂了。”
最后一个少年,密王李元晓也跟着劝了两句。
这四个少年除了‘十九哥’,其他三人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出生的高祖皇帝子嗣。
因为年龄不大,四人到目前还没就藩。
古代人讲究:子以母为贵,母以子为贵。
李灵夔的母妃出身关陇军团宇文氏,封号昭仪。
在生前的时候,宇文昭仪更是深得李渊宠爱,差点就被高祖皇帝李渊封为皇后。
另外三个少年,分别是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晓,滕王李元婴。
江王李元祥的母妃出身弘农杨氏,封号杨嫔。
密王李元晓的母妃出身扶风鲁氏,封号才人。
滕王李元婴的母妃出身河东柳氏,封号宝林。
在‘子以母为贵’的封建王朝,李灵夔天然就压了三个弟弟一头。
眼见三个弟弟脸上的娇狂之色都收敛了,李灵夔这才又重新坐下来,但是脸色依旧慎重,冲着三人告诫道:
“陛下英武神明,做什么事都肯定有他的打算,你们如果再敢质疑陛下,休怪我翻脸不认你们三个兄弟。”
三人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嘴上连连表示遵从。
好不容易,等李灵夔熄了怒火,三人又对视一眼,这才说道:
“十九哥,那培元丹的效果真是神乎其神啊,我可是打听过了,长乐的哮喘风疾,还有雉奴的视近怯远症,都被治好了。咱们兄弟也不图陛下亲自出手,帮咱们炼丹,只要陛下能把丹方给咱们抄一份,也是好的。”
李灵夔看着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眼神里带着几分怜悯,几分狐疑:
“你们找我来,不会就是想让我去求要那丹方吧?”
“十九哥,我们四兄弟一起去要。”
李元晓害怕李灵夔不愿意去,连忙许诺道:“只要能求来丹方,炼丹所需的材料,我们三个包了,等到炼丹成功,自然会分给十九哥一份。”
李灵夔听到李元晓的话,也是心动不已。
他的王妃诞下一子就过世了,给他留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嫡长子李诜。
如今李诜还不到一周岁,却快成了太医署的常客。
如果,陛下能把丹方送给自己,自己一定会倾尽所有,去收购药材,帮助儿子炼一炉培元丹。
四个亲王很快达成了协议,约定好了第二天一起去面圣。
李灵夔回到王府后,虽然心情还有些忐忑,畏惧苏明哲的威严。
不过,在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李诜后,一切担忧都被他抛在了脑后。
王妃已经没了,儿子的性命必须保住!
转眼到了第二天。
李灵夔来到皇宫朱雀门门口,和另外三个兄弟汇合,四人一起递了请求陛见的牌子。
“四位王爷,你们来的真是不巧,陛下正和几位大臣议事呢,要不你们先去偏殿休息一下?”
那内侍宦官笑嘻嘻的应和着四人,然后也不管四兄弟脸色,就把他们四人领到了旁边的偏殿。
等四人一进门,顿时惊呆住了。
偏殿里竟然已经有近十人在等待陛下召见。
而且,坐在门口的人,赫然是四人的姐夫,永嘉长公主的驸马国公窦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