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戏班子,全是阴阳技能 第116节

那人心情貌似不错,解下佩剑,端坐在断木之上,手柱佩剑,威风凛凛的看着我们。

“孩子们,你们可曾听说过,汉高祖皇帝,斩白蛇起义之事?”

胖子连连点头,这故事压根就不可能没人听过,学点历史的都知道,这可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事件啊!

我们京戏行当里面,对于这段历史事件的描述,至少也得有几十段戏,我是再清楚不过了。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混得还不咋滴的时候,只是一个泗水亭的小亭长,负责一些治安管理工作,结果却赶上了秦始皇修皇陵,奉命带领农民工赶往骊山。

然而,走到半路的时候,却跑了一部分的人,刘邦一琢磨,人跑了这么多,到地方就得弄死我,人数不够还得弄死我,那左右都是一死,就不如讲点义气,放大家走吧。

一看刘邦这么讲义气,大家也都不好意思了,非要留下来追随刘邦,跟着他干事业,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反正我听着有点像是道德绑架。

既然决定不去了,以后还要在一起干事业,那肯定是要喝点酒,嗨呸一下。

等到大家喝完了酒,酒醉之后,这一伙人就继续往前走了,路过芒砀山之时,就遇到了一条白蟒拦路。

刘邦当时也是喝高了,一想自己都要死了,还要被畜生拦路,当时就生气了,二话不说,拔剑就干,上去就是一剑,愣是给人砍成了两半。

然而,这白蟒被砍死了,却开口说话了,指责刘邦不够意思,他是听说大家要在一起干事业,所以特意来投奔他们的,结果却被刘邦给弄死了,非得要让人家偿命不可。

刘邦也是胆大,见此情形虽然不怕,但是老脸也红了,毕竟也杀错人了!当时也不好意思了。

然后白蟒就问了一个问题,自己是来投奔他,现在被他给弄死了,那这个仇怎么报?

刘邦想了想,就说到了平地还他,也就是下山之后,就还他这个仇,然后他们一行人就走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个白蟒也是个段子手,和刘邦玩起了文字游戏,等到过了两百多年,刘邦第十一代后人登基,也就是汉平帝的时候,这白蟒就转世为人,化身王莽,夺了大汉江山。

理由也是相当的充分了,人家刘邦说了,到了平地还他这条人命,现在就是汉平帝登基了,所以他就该当皇帝了。

最后,这位王莽窜汉自立,建立新朝,当了十五年的皇帝,然后就被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给弄死了,这才有了东汉。

好好的一个大汉朝,也被这位王莽弄成了两段,变成了东汉和西汉,据说是当年的白蟒,在报那一刀两断的仇。

我和胖子对视一眼,又看了看面前这人,难不成……他就是那个白蟒?也是历史上那个做了十五年的新朝皇帝,王莽?

不对啊!他要是王莽的话,那就说明他已经转世投胎了,现在应该是人啊,就算是死了上千年,那也是厉鬼啊,怎么可能是蛇妖呢?

再且,当年汉高祖斩杀的,那可是一条白蟒,这家伙只是白色的蟒头,青色的身子,明显是小青和白素贞为爱鼓掌时的产物啊!

胖子迟疑了一下,陪着笑脸,“前辈,高祖斩蛇起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您……是当年的那位白蟒?”

“哈哈哈,算是,也不算是。”那人捋了捋脸上乱糟糟的胡子,“孩子,你们知道王莽吗?”

我和胖子连连点头,王莽这太知道了!

刚才还说过呢,王莽是新朝的创立者,当了十五年的皇帝,要不是他,大汉朝也不会变成西汉和东汉。

而且最重要的是,王莽可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个皇帝,好多人都怀疑,这位爷可是一位穿越者!

“那您是……王莽?新朝的开国皇帝?”胖子小心的问道,然而,这家伙还是一脸的神秘,笑着摇了摇头,“是朕,但也不是朕!”

“那您到底是哪位啊?”

那人笑了笑,“想当年,高祖斩蛇起义之时,杀的那个白蟒就是朕,唉!朕也是倒霉催的,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赶上他喝多了去投奔他,结果他一剑把朕给斩了,害的朕尸首分离,不过还好,这家伙也算够意思了,答应了朕,说是等到了平地就还朕这条人命,所以等到平帝登基之前,朕投胎转世,化身王莽,平帝登基之后,朕就篡了他大汉江山十五年!”

“大爷!您老弄错了吧?”胖子哭笑不得,“汉高祖说的平地还你,是指下了山之后,到了平地上再还你人命,你……你这是玩谐音梗啊!要是说相声的话,就得扣你钱了!”

“哎!朕不管这些。”那人一摆手,“刘邦小儿也算是一朝天子了,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他既然说了,就得还朕。”

“所以说,你真的是王莽?那个新朝的创立者?”

“然也!朕既是王莽,王莽既是朕!”

见王莽一脸的得意,我和胖子就更懵了,我也忍不住上前一步,“这不对啊!你已经投胎转世,化身王莽了,那你就应该是人啊,就算是死了上千年了,你也得是千年老鬼啊?怎么现在是蛇精呢?”

“唉,说起这件事,朕也是一肚子的火气!”王莽一甩袍袖,气的长出一口气,“那刘邦说好了还朕一条人命的,可朕就当了十五年皇帝,就被那刘秀小儿砍了脑袋,又一次害的朕尸首不全!唉,刘秀小儿无德啊!说好了平帝还朕,结果他却要了朕的命,自家祖宗的话都不听!这口气朕可咽不下,不报此仇,朕誓不为人!所以朕一怒之下,再次转世投胎,这次化身成了韩殿。”

“韩殿?”我看了看胖子,“韩殿又是谁?”

胖子也是直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面前的王莽叹了口气,“唉,韩殿是一位士大夫的私生子,不被史书所载,不过朕投胎之后,勤学苦练,一心学武,在刘秀晚年之时做了殿前武士,本想趁机要了他的命,可谁知这小子福大命大,朕不但没杀了他,反倒还要了朕的命,又一次害的朕尸首分离。”

我忽然有些心疼他了,三世为人,三世被斩首,这不是倒霉催的么!而且还都死在了刘姓手中,怪不得他要吃尽天下姓刘之人。

“那这也不对啊,你转世成了韩殿,按理来说,你还是人啊!怎么变成蛇妖了?”胖子追问着。

王莽叹了口气,“三世斩首,朕也放弃了,做人是斗不过他们刘家了!所以朕也不想转世做人了,就在这天地之间一直游荡,想要找个机会重新为妖,好找他刘氏报仇,却说那一日,朕游荡在洞庭湖畔,偶遇一只巴蛇渡劫失败,被天雷打碎了魂魄,劈碎脑袋,尸身又被雷火灼烧,朕心想这是个机会啊!天雷淬炼,雷火灼烧,朕若是得了这具尸身,修炼成妖,那从今往后,朕就不怕天雷地火了!”

“所以你就借尸还魂?占了那巴蛇的身子?”

“哈哈哈,是啊!也是朕福大命大,当年高祖斩白蛇之时,朕的身子虽然被村民给吃了,但是朕的头颅尚在!当初还被朕藏到了寒泉之下,冰封千载,所以朕便回到了芒砀山,取回了尸身,将其与巴蛇合二为一,这才有了如今的朕!”

听到这里,我的心也彻底凉了,他现在不惧天雷,也不怕地火,那还怎么收伏了?

这货和那个老和尚一样,完全是个难缠的主儿啊!

而且算上这一世的身体主人,此人也算是历经四世了,每一世都是不得善终,没了脑袋,如此算来,他这个怨气……也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收拾的了。

最重要的是,他这个身子,还是巴蛇的身子啊!

巴蛇,也就是《山海经》里面提到的修蛇,这玩意要是变化身形的话,可以要多大有多大!

书里曾说,这东西能一口吞下一头大象,三年之后,大象的骨架才能排出来,由此也足以证明,这东西身形得有多大了!

当年后羿大神在洞庭湖降妖之时,就曾斩杀过一头巴蛇,而巴蛇死后,身躯更是化作了如今的巴陵!

不过……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前辈,您说,你是将自己千年前的尸身,后与现在的巴蛇,融为了一体?”

“对,所以朕的真身是白色蟒头,这就是我的白蛇之首,身子却是翠青色,这就是巴蛇之躯!”

我眼前一亮,或许我有办法度化九头虫了!弄到了这个方法,不就能帮九头虫弄个下半身了吗?

“前辈,那您的尸首,又是怎么融合的?是不是有什么秘法?”

闻言,王莽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哈哈哈,说起这件事,还是要感谢张子祥老道长啊!当年朕四处苦求秘法,还是老道长看朕可怜,在茅庐之内,取了一本《天罡策》给朕,这其中就有接骨续肉之法!要不是老道长的恩德,朕只怕还是一具游魂野鬼!”

话说到这里,胖子也猜到我在想什么了,“前辈,这《天罡策》可还在?”

“尚在!”王莽哈哈一笑,在袍袖之中取出那本《天罡策》,“唉,这可是个好东西啊!除了接骨续肉,这里面还有不少的道家秘法,也正因为这些秘法,朕才能有了今日的成就!孩子,既是你们道家之物,朕也不便留在身边,这上面的东西朕也都学会了,现在就还给你吧。”

说罢,王莽就把《天罡策》扔了过来,我和胖子如获至宝一般,连忙上前抢了过来,胖子也小心翼翼的放到背包里面收好。

弄好这一切了,我也看向了这位新朝皇帝,“前辈……哦不!陛下!您已经重获新生了,就没必要再找刘氏报仇了吧?再且,老天师当年助您脱胎换骨,也是为了让你能修成正道,你现在去吃人害命,这……这岂不是辜负了老天师的一片苦心?”

“哈哈哈,何来的修成正道?似朕这种不伦不类之人,已无正道可言了!那刘秀小儿杀朕两次,这个仇朕得报!还有吕洞宾这个妖道!千年前,我吃我的人,他修他的道,井水不犯河水,可他却偏偏对朕喊打喊杀,还将朕封印于此!这个仇,朕也得……哎对了,谁姓龙?”

王莽话说一半,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突然看向了我们。

我愣了一下,心想刚才是我救他出来的,他应该不能恩将仇报吧?毕竟对胖子他们这些张家后人,都这么够意思呢。

“那个……我姓龙?”

“哦?原来是你啊?看来朕没猜错!所谓的龙叩吕祖,而非真龙,乃是姓龙之人!害的朕白白担心了上千年!”王莽自嘲的笑了笑,“当年那妖道将朕封印于此,我问他何时放朕出来,他说等到龙叩吕祖之时,便是我难满之日,随后又在门上雕刻了自己的画像!唉,这真龙绝迹天下数千年,朕本以为这辈子再无出来的可能了,可却不曾想,这龙叩吕祖,竟然是指姓龙之人!”

说罢,那人看向了我,“孩子,朕不是不讲理之人,有仇必报,有恩必还,这就是朕的性格!所以,朕该谢过你的救命之恩,但是吕洞宾封印朕之时曾说过,留朕不杀,是为了给救朕之人所用,好取朕这巴蛇之躯!如此算来,朕被关了上千年,这也要怪你了!来来来,让朕杀了你,一了百了,也免得你取了朕的巴蛇之躯!”

“啊?”我顿时一愣,“别闹啊!大爷,我救你出来,你要杀了我?”

“嗨!别怪朕,要怪就怪吕洞宾那个妖道,他说的,留着朕不杀,就是给你用的,你还要取走朕的巴蛇之躯!既然这样的话,朕也只能先杀了你了!孩子,上前来,朕下手麻利点,保证不弄疼你,也算是报你救命之恩!”

第171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俩人是亲戚

这老东西说得我一脸卧槽,啥玩意啊?我救了你,你还要杀我?

而且吕洞宾说,他的巴蛇之躯,是给我准备的?

我看了一眼胖子,压低声音凑了过去,“胖子,你说吕祖爷的意思,该不会是想告诉我,这东西的巴蛇之躯,是给九头虫准备的?”

“有可能啊!九头虫一直想要个身子,可这家伙的巴蛇之躯,先是经过天雷淬炼,又经过雷火焚烧,这简直就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九头虫自称相柳大神之后,那也算是上古神兽后裔了,而巴蛇也差不多少,也是上古时期的产物,他们两个结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啊!”

得儿,破案了!怪不得这家伙吵着要吃人,吕祖爷都不杀了他呢,而是将其封印镇压,合着是在等我,给我用来渡劫的!

那既然这样的话,我就不客气了!

他想杀我,还想着吃人,我杀了他,在取了他的身子给九头虫用,这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我笑了笑,“前辈,您知道九头虫吗?”

“啊?!九头虫,你还知道九头虫?!”一听到九头虫,王莽微微一怔,随后就激动地站了起来,“九头虫在哪?让他速来见朕!”

见他这么大的反应,我也被弄得一愣,我就是随口一说,他怎么还当真了?而且听他这口气,貌似是和九头虫关系不浅啊!

对了!他是在唐朝时期修炼得道,化身成了现在的巴蛇,而唐僧取经也是唐朝的事情,那如此算来,这俩人也是一个时期的人物了,他们认识也算是正常。

“九头虫呢?怎么不说话了?”王莽见我们不搭茬,厉声喝道。

胖子眼珠一转,“大爷,您找九头虫干啥?你们还认识?”

“认识!岂止是认识啊,朕与他还是亲戚啊!”

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话一出口,我们都愣住了,合着人家还沾亲带故!还好九头虫不在这,不然这俩人联起手,也够我们喝一壶得了。

胖子迟疑了一下,“你们……怎么还是亲戚啊?他是九头虫,你是白蛇,你俩有啥亲戚啊?”

“唉!朕现在已经不是白蛇了,自从入了巴蛇之窍,朕就是巴蛇了!对了,和你们提个人,相柳大神认识吗?”

“额……认识!”

我连连点头,可不是认识么,前几天潘武庆还说呢,九头虫是相柳大神后裔呢,弄得我现在都想不明白,九头虫和相柳是怎么攀上关系的。

“前辈,你们都是相柳大神的后裔?”

“这个……算是吧!”王莽又一屁股坐了回去,“想当年,大禹斩相柳之后,相柳大神的尸身,便化作了一团血水,荼毒百里土地,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飞禽走兽无一生还,其中更是滋生妖孽无数,大禹为了天下生灵,便邀请四方诸神,在血池附近建造高台,镇压那片血池。”

我点了点头,这些历史胖子都和我说过,“那然后呢?你们怎么变成相柳大神的后裔了?”

“唉,高台建造之前,那血池里面曾飞出了两个人,也是那批异类中,最先幻化脱胎成形的人,分别是九婴和九头鸟,这二人便是相柳大神的后裔,因为他们脱胎于相柳大神的血肉当中!而这二人也都继承了相柳大神的特点,有九个脑袋,其中的九婴与蚺蛇相配,便有了之后的巴蛇,而九头鸟则是与蛟龙相配,便有了之后的九头虫!”

听到这里,我和胖子也算是明白了,说到底,九头虫和巴蛇,这俩人还真是叔辈亲戚!

而王莽化身成巴蛇后,他和九头虫也算是亲戚了!

怪不得巴蛇渡劫失败后,能留下身躯,九头虫被斩首后,尸首却能存活下来,原来都是因为相柳大神的血脉原因。

那如此说来,吕祖爷还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俩人有亲戚,身体结合在一起,还真是天作之合!

之前我还在想呢,九头虫的真身是蛇首鸟身,如果把巴蛇的身子给了他,让他彻底变成蟒蛇,他能不能同意呢,现在看来,这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二位,说了这么半天,九头虫现在何处?”王莽笑眯眯的看着我,估计现在就在这等他们亲戚相会了。

我心里也是忍不住好笑,这个二货啊!还在这高兴呢,一会弄死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不过……这也是个难事,这家伙的身子被天雷淬炼,雷火焚烧,天雷地火都已经奈何不了他了,还怎么收伏他?

胖子见我一脸为难,估计也是猜到了我没办法收伏这东西,当即上前一步,给我拖延时间,去和王莽聊了起来,问他是不是穿越者,以及他当年做的那些事情。

我看了一眼张宗苍,“兄弟,天雷地火奈何不了他,请神下凡估计也是没用了,你还有啥办法?”

张宗苍低头想了想,“我天师一脉,有一个诛邪的阵法,名唤不赦大阵,入了此阵,纵然是三清降旨赦免,都逃不出去。”

“哦?天师一脉果然非同凡响啊!竟然还有这好东西?兄弟,快布阵啊!”

张宗苍脸色一红,“额……布阵可以,但是……这个……我不会啊!”

“啊?你不会?不会你说的这精彩干啥?害的我白高兴一场!”

“我……你不是问我有啥办法么?天雷地火奈何不了的时候,就是用这个不赦大阵,但是我真不会。”

“得儿,算我没问你。”我气的挽了挽袖子,就差直接大嘴巴抽他了,张宗苍盯着我看了看,“兄弟,你不是豢龙氏么?你们豢龙氏,龙都能降服,这一条巴蛇,你还降服不了?”

首节上一节116/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