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95节

如果是生活垃圾筛选出来的有机物质进行堆肥,那么步骤就会繁琐一些,高温堆肥之后,还要进行【后处理】。

因为经过发酵好后的熟化有机物料,往往含有大量的石子等杂质和未完全腐熟的物料,粒度也还很大。为了提高堆肥产品质量,必须设置【后处理】工艺,以及【重金属】处理。

【后处理】一般就是再次进行筛选,粉碎,造粒,和打包。

这些都是李亮堂跟吴思源说的。

------------

第八章 金属难题,灵光一现(求订阅推荐)

至于另一种厌氧堆肥,其实也是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是指废弃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的变化。

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质水解菌。

产酸阶段主要是醋酸菌起作用,产甲烷阶段主要是甲烷细菌,它们将产酸阶段产生的产物降解成甲烷和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生的氢将CO2还原成甲烷。

它的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将有机物质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转化为沼气,生成沼液的处理方式。

优点是将有机物质转化成沼气后,便于输送和储存,热值高,燃烧污染小,用途广泛。

当然,厌氧发酵需要用到发酵罐。

刚好,养猪场配套的【有机化肥工厂】里面,就有一个小型的发酵罐,当初还是吴思源拍板买回来的设备,只是买回来没用过几次而已。

回到正事上来。

养猪场的这家【有机化肥工厂】采用的堆肥发酵方式是发酵槽发酵法。

发酵槽为砖混结构,槽长度30~40米、宽6~8米、深2米左右,若干个槽并列组合,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发酵房中。

发酵房顶棚采用透光材料,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发酵槽底部埋设通气管,物料填入后采用高压送风装置定时强制通风,以保持槽内通气良好,促进微生物迅速繁殖。

采用铲车或专用发酵翻堆设备定期翻动,一般每天翻动1~2次。

这800多公斤的有机物质放入发酵槽当中,经过30天左右发酵,温度由最高时的70~80℃逐步下降趋于稳定,物料才腐熟了。

物料腐熟之后,就有实验人员采取样本回去做化验。

结果化验出来的结果不尽满意,果然,重金属超标!

如果不处理这个问题的话,那么重金属就会随着食物链,最终向人体富集。

这不是好事情。

重金属包括汞、铬、镉、铅、锰、钒、锑、铊等,如果长期在人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慢性中毒。

汞中毒会对大脑视力神经造成破坏,导致精神出现问题、四肢麻木,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疾病和肾功能失调。

孕妇铅中毒会伤害到胎儿的神经板,婴儿出生后会出现智力低下、先天大脑沟回浅的情况,老年人会出现脑死亡、老年痴呆的情况。

锰中毒会造成人甲状腺机能亢进。

钒中毒会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锑中毒会对皮肤有损伤;铊中毒会导致多发性神经炎。

可以说,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全身健康。

像越省的贵屿镇,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村”,每年处理的电子垃圾达千万吨级,其中手机占据的比重逐年增高。

电子垃圾在这里被拆解、分类,继而提取出黄金、铜等贵金属,形成了一条巨大而隐秘的利益链条,威胁着当地人的健康。

每天到了傍晚时分,贵屿的田地上都会升起滚滚黑烟。这黑烟是工人焚烧电子板等电子垃圾引起的,为的是将其中的金属取下来。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取样,包括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在内的六项有害物资已经渗入到当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中。

由于重金属超标,当时贵屿绝大多数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都已不能饮用,加之自来水覆盖范围非常窄,当地民众需要买水饮用。

当地空气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为21.5纳克每立方米,分别是香港和阳城市的140倍和70倍。

2002年,在贵屿电子垃圾产业正值高速发展之时,曾有报道称“当地卫生院对贵屿某个村庄学生身体检查的结果显示,80%以上的中小学生患有呼吸道疾病,另有 5 个学生则被证实患了血癌。”

2010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贵屿6岁以下的乡村儿童中有81.8%都患有铅中毒病症。

这是拿生命在换钱,让人悲哀却无可奈何的事情,只因为大家都要生存。

………………………………………………………………………………………………

回到土壤的重金属超标处理问题上来。

这个问题在业界一向是一个难题,处理的成本很高。

很多无良商家,就是直接将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对外销售,所以才会有很多不良报道。

吴思源这些有机肥,最终是要服务于他自身的产业的,不解决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最后【灵泉牌有机液肥】用出去,只会反噬到他自身。

而且,不仅仅是是生活垃圾筛选出来的有机物质重金属超标,对外购买的鸡鸭粪便,或者牛羊粪便,里面含有的重金属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这些都是【有机化肥工厂】的实验员向吴思源报道的。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得解决的。

吴思源跟【有机化肥厂】的实验员一起,实验了多种方法,不是成本过高,就是效果不好。

正当他有些沮丧的时候,过来查看养猪场情况的关学列,顺口提了一句,“不是说蚯蚓能吃土壤里的重金属吗?”

实验员随即说道,“重金属是能将吃下的重金属富集在体内,不过重金属要是超标太严重的话,蚯蚓也会被毒死,目前这个研究还只是在实验室阶段,理论上可行,并没有实际成功的案例。”

“可能还没有培育出能高效富集重金属能力的蚯蚓品类吧!”实验员又说道,“目前国内蚯蚓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应用在固体畜禽粪便处理,生活污泥、菌渣等蚯蚓堆肥处理有少量应用。”

“哦。”关学列轻声说道,不以为然。

吴思源却是眼睛一亮,做研究他不行,但是培育能高效富集重金属能力的蚯蚓品类,坐拥【神农角空间】和【灵泉之水】的他,却是有不小的把握。

吴思源回到了阳城,并让助理购买一批【太平二号】蚯蚓,送到他在郊区的私人厂房。

这里空旷,偏僻,安静,方便吴思源做事。

(最近订阅下降了,惨淡,求下订阅。有能力的读者回来支持一下。)

------------

第九章 【神农1号】(求订阅)

只是吴思源回来没多久,猎头就主动联系上了他,说又有了新的候选人。

吴思源只得回到【阳城神农果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在那里进行面试。

一共五名候选人。

确实说,猎头这次推荐的候选人,履历都很好看,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素质也可圈可点,在管理上也有丰厚的经验。

最后通过吴思源的面试,还有背景调查,留下来是一个叫做黄育平的中年男子。

黄育平有过一线饮料快消品公司大区总监的管理经验,不过吴思源看重的是他全面整合和利用公司资源的能力,将所在大区的业绩销量,从大区倒数第三,拉到全国第四!

随着吴思源影响力的延伸,吴思源以后名下的公司业务肯定会越来越繁复,这势必需要一个战略整合大师,全面统筹公司资源,引导公司发展。

而黄育平表现出来的这一特性,得到了吴思源的看重。

苏世贤也好,关学列也罢,在他们的身上,吴思源还没有发现这一能力,还需要继续锻炼。不然的话,就直接提拔他们上位了。

而董辉明,则是资历太浅了。

所以吴思源不得不向外招人,来分担他的工作。

经过多次面试之后,谈好了薪资待遇之后,吴思源的公司便和黄育平签订了合同,任职【超群集团】总部常务副总裁一职,考察时间是半年。

吴思源带着黄育平跟几个高管认识一下,让他熟悉公司的同时,将【梳理集团总部与各大子公司的组织架构关系】这个任务交给他。

等忙完这些之后,吴思源又钻回了郊区的私人厂房那里,开始他的【蚯蚓培育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太平二号】蚯蚓。

【太平二号】蚯蚓是日本研究人员前田古彦利用美国的红蚯蚓和日本的花蚯蚓杂交而成。该品种个体较小,一般体长90~150毫米,体宽3~5毫米,性成熟时平均每条重0.52克,体节80~110个。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足紫红色,体色的深浅常随着饲料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外观有条纹,体背刚毛对生。【太平二号】蚯蚓干体蛋白质含量57.02%~64%。它一般喜欢栖息在温暖而潮湿的垃圾堆里、牛棚和猪草堆底下,特别是腐熟的动物粪堆中是它最喜欢生存繁殖的地方。

它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适宜高密度人工养殖,但容易退化。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出新一代能高效富集重金属的蚯蚓,并且在这个富集重金属的过程当中,蚯蚓不会通过粪便或者其他方式,将重金属排出体外。

蚯蚓体内黄色组织中的黄色细胞具有富集某些重金属的作用。

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发现蚯蚓对重金属镉、铜、铅、锌、砷、汞等在单一污染及几种金属的复合污染情况下的吸收和富集特性。

曾经有研究人员采用塑料温棚内垄式堆积污泥培养蚯蚓,发现经蚯蚓处理后,重金属铬、锌、铅、镉、铜、镍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过这种程度的下降,还不能达到吴思源的标准!

还有待提高!

至于实验的方法……

吴思源是野路子出生,正统的研究方法他不太懂,他只有一些野路子,其实依仗的是【神农角空间】还有【灵泉之水】!

【神农角空间】自从吞噬了【石锁】之后,空间内富含灵气,并多了让动植物产生有益变化的属性。

所以吴思源直接把助理采购过来的一箱子【太平二号】蚯蚓放进去【神农角空间】里面,每天用【神农角空间】的蔬菜瓜果喂养,时不时浇点【灵泉之水】!

一段时间之后。

【太平二号】蚯蚓的数量翻了两倍,颜色变成了纯紫色,看起来很高贵的样子,体长突破品种极限,普遍达到了300毫米,体宽也达到了8毫米。

在吴思源的【侦测灵光】探测之下,这些蚯蚓的生命灵光十分旺盛,而且稳定。

【神农角空间】果然没有让吴思源失望。

为了跟之前的【太平二号】蚯蚓区别开来,吴思源给这些新的蚯蚓取名【神农1号】!

【神农1号】是培育出来了,但是它们吃重金属的本领怎么样,却还需要进一步实验。

不过这里不适合作为试验场所。

吴思源跟林美仪打了招呼之后,就往超群集团在桂省的【灵泉有机化肥工厂】而去带着那几箱【神农1号】蚯蚓。

一去到化肥工厂里,吴思源便叫来了工厂的几个实验人员,让他们拿着【神农1号】蚯蚓进行研究。

他们将那800公斤发酵之后的有机肥,经过筛选但是没有发酵的有机质垃圾,完全没有筛选过的垃圾,铺成多座不同类型的蚯蚓床,分别将【太平二号】蚯蚓和【神农1号】蚯蚓放进去之后,每天记载实验数据。

一段时间之后。

经过对比发现,【太平二号】蚯蚓每天的采食量在体重的一倍,而【神农1号】蚯蚓的采食量可以达到体重的2-2.5倍之间。

也就是说,一吨的【太平二号】蚯蚓每天可以处理一吨的垃圾,排泄0.5吨的粪便,而【神农1号】蚯蚓每天最少可以处理2吨的垃圾,甚至2.5吨的垃圾,排泄出1吨的粪便。

这个处理效率,就比【太平二号】蚯蚓高多了。

另外,在食性上,【太平二号】蚯蚓的食性很广,就连报纸都能吞噬。

这一点,【神农1号】也继承了这一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食性更广,研究人员发现其连木质纤维都能吞噬,体内的消化酶能力更强,就连衣线和木头都能被吞食消化。

而在生命力方面,【太平二号】蚯蚓就比【神农1号】蚯蚓逊色不少。

不少【太平二号】蚯蚓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活垃圾堆里面,可能吞食到有害物质或者是其他原因,纷纷死去。

而【神农1号】蚯蚓就没有这种情况产生,无论是在哪一种类型的蚯蚓床里,一个个都是生龙活虎的。

首节上一节95/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