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27节

张三丰道,“果然是鬼斧神工!”

张三丰把半自动手枪还给吴思源,然后叮嘱他要小心应用。

吴思源当然点头称是。

在武当派上吃过素斋之后,张三丰又问吴思源今后的打算。

吴思源自然是说要完成那个前辈的遗愿,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张三丰年轻时候也没少杀蒙古官兵,听了之后自然不会阻挡,就问他打算如何驱除鞑虏?只身前往皇宫,杀死元帝,就像当初神雕侠侣做过的事情一样吗?

吴思源道,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杀死元帝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元帝死后,天下大乱,百姓只会死伤更加惨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所以他打算建立自己的军队实力,高筑墙,广积粮!

这就是要造反啊。

饶是武当七侠养气功夫了得,也是面露惊色和迟疑。

只有张三丰,面色如常,问宋青书,从哪里开始广积粮?

宋青书跺了跺脚,道,就从脚下开始!

------------

第十三章 组织

吴思源从桃源谷出来的这一年,他22岁,张无忌16岁。

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元的话,是1352年。

而在前一年,也就是1351年的10月,湖广人士徐寿辉攻占蕲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

而到了今年,徐寿辉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兵至百万。

也就是说,现在武当派所在的均州武当县,其实是处于徐寿辉部的控制之下。

只不过在这个武侠高人高来高去的地方,各大武侠门派一直都是独立王国,暗中控制着周边地带,徐寿辉部也只是名义上占领而已,从来不敢得罪武当派这个武林之中跟少林寺齐名的泰山北斗。

武当派的张三丰不反对,宋远桥又支持的话,吴思源的起点就高了,借助武当派的势力辐射,他开始将手侵入武当县当中。

吴思源控制了局面之后,就开始建屯田营,招募流民,开荒田地。

当是时,外界兵荒马乱,逃荒的难民很多,更别说本地就有很多被地主欺压活不下去的底层人民。

这些统统都被吴思源的屯田营招募,给一口饭吃,给一些事做。

当年,就招募出了三千号人,沿着武当县的周边荒地,开垦出了五万亩田地。

这些田地种植的都是吴思源从【神农角空间】里拿出来的稻种。

在【神农角空间】里,这稻种亩产480公斤,一年三熟。

当然,在武当县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只能两年三熟,亩产也缩水到350公斤,而且施肥要跟得上。

但即便是350公斤,在这个时代,依旧是一个令人震惊到难以置信的产量。

受限于生产力的关系,这个时代的亩产,上好的良田,才不过产量300斤。

是300斤。

吴思源拿出来的稻种产量,换算成斤的话,是700斤。

足足多了400斤,多了一倍还不止。

这个消息如果传出去的话,肯定会震惊天下,但屯田营被吴思源牢牢控制,实行军事化管理,所以这么高的产量,并没有被泄露出去。

当年,除去消耗,吴思源手中还剩1000万斤的水稻。

与屯田营同时建立的,还有战兵营。

从流民之中选出忠实之辈,编入战兵营内。

5人为一伍,10人为一队。5队50人为一排,3排150人则为一连,4连600人为一营。

吴思源总共建了2个战兵营,以部分武当派俗家弟子为骨干,他自己亲自练兵。

练兵是一个烧钱的活。

因为前期吴思源开荒的田地都还没有产出,所以只能他自己投入。

他这些年摸尸,尤其是搜刮了整个朱武连环庄的财产,都全部丢了进去,才勉强运转下去。

练兵也是一个累人的活。

因为吴思源的要求太严格了,经常有士兵承受不住,想要逃跑。

吴思源的对策也很简单,明正军规,斩首示众!

他要的是一只令行禁止的军队,而不是一只弱旅。

不过士兵的辛苦吴思源是看在眼里的,他把【神农角空间】里部分珍藏的蟠桃拿出来,碾压分在每日的食物当中,给士兵吃下。

蟠桃有健元补气的功效,虽然每一个士兵吃的不多,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效果。

就这样,持续练了半年,配合着剿匪的实战,吴思源终于练出了他想要的劲旅。

以屯田营和战兵营为主干,还有其他的组织单位被吴思源建立起来。

比如说,张无忌领导下的医疗组。

张无忌被吴思源说动,加入他的队伍,并在吴思源的安排下成立了医疗小组。

他培养的医疗人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百姓的药师,一种是随军的军医。

同时,张无忌还在吴思源的命令下,大批量地制作行军散,金疮药这些适应于战场的物资。

另外还有宣讲组。

宣讲组主要是用来扫盲的,以及吴思源用来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的机构。

因为时代局限性的问题,扫盲最先的对象,只能是吴思源手中的战兵营士兵,后来逐渐扩大到屯田营。

吴思源不求他们一个个才高八斗,只要能识得几个大字,知道自己名字,读懂数字,以及知晓一些基本的常识道理就可。

吴思源是把他们当做以后扩张的种子来看的,一个个宝贵得不得了。

在医疗组和宣讲组之外,还有三个机构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是住建营,主要是用来规划城建,修建城墙防御工事的机构,有点相当于工兵营。

另一个则是研究所,研究所搜罗能工巧匠,主要研究的就是吴思源发下去的几个课题。

一是简易水泥。

二是土法化肥。

三是火药。

四是土法炼钢。

五是……

这些课题都是吴思源以前看网文的时候看到的,因为比较模糊,很多只要一个大致的概念,所以只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希望这个时代的“科学家”能帮他解决。

吴思源已经承诺了,谁能解决一个课题,官位虚席而待。

在官本位的古代社会,这绝对能让这些能工巧匠疯狂!

最后一个机构就比较隐秘了,是情报司,秘密进行,直接听属吴思源本人。

虽然一开始磕磕碰碰的,但再怎么艰难都要建立起来。

情报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甚至能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

------------

第十四章 势力扩张

吴思源的实力急速膨胀着,势力朝着武当县所属的均州蔓延。

到了1353年的时候,吴思源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均州,控制着武当县、郧乡县两个县以及诸多村庄,带甲一万,屯田十五万亩,民生安定。

同年,元朝纠集几省军队,对徐寿辉部根据地进行围剿,天完政权的重要领导者人战死,国都蕲水县城也被攻破,“莲台省“将士四百余人壮烈牺牲。

吴思源所在的均州,也遭受到了元朝军队的进攻。

此战之中,吴思源身先士卒,带着士兵一路冲杀,领兵将领被吴思源击杀,元朝军队惨败而逃,铩羽而归。

那一战过后,吴思源的势力控制了整个均州,并蔓延到整个襄阳路,开始将触角伸向河南江北行省,他的名字进入了元朝统治者的视野。

当是时,元朝实行中书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府、州、县,路归省管。

武当山所在的均州就归属襄阳路管,而襄阳路则属于河南江北行省。

1354年,元朝军队慑于刘福通、张士诚等农民起义军势力壮大,抽调长江中游兵力前往镇压。

天完兵势复振,大举反攻。吴思源的武当军同时向附近区域的元军发动进攻。

五战五捷!

吴思源带领军队连下五城,军队更是膨胀到了三万人,控制了整个襄阳路,成为起义军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就连徐寿辉,也多次派人过来拉拢,给吴思源加封了一个五品镇远将军的名号。

吴思源还是那句话,听调不听宣,好处他收下了,但是想要他做事却是想都别想。

到了1355年,徐寿辉部再次攻取湖广、江西的许多地区。

吴思源也趁机攻占了南阳府,安陆府,德安府的部分区域,势力再度膨胀,军队扩张到五万人。

徐寿辉部还在不断扩张,吴思源却是停顿了下来,开始整顿内部,梳理关系,打击大地主收回田地,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建立新兵营专司招募兵源,建立地方军备,建立器械司专门负责建造工具兵器……

及至1356年,吴思源控制下的区域,统治稳固下来了,带甲五万,良田五十万亩,成为河南江北行省上一支无法忽视的力量。

也是这一年,吴思源26岁,张无忌20岁。

明教领导下的各路起义义军让元朝十分难受(徐寿辉所部跟明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于是元朝想出了驱狼吞虎之策,让混元霹雳手成昆化身少林寺高僧圆真四处煽风点火,挑拨六大派跟明教的关系。

六大派本就跟明教水火不容,矛盾尖锐。

比如金毛狮王谢逊掌毙少林空见神僧,盗走崆峒派镇派之宝《七伤拳》,明教旁支天鹰教教主之女累得武当五侠张翠山身死名裂,光明左使杨逍气死峨眉派孤鸿子、害纪晓芙于绝地,又传说明教暗杀了华山派掌门人白垣。

经这么一挑拨,新仇旧恨,于是几大门派多次商讨之后,就决定联合起来,围攻明教。

明教跟张无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义父金毛狮王和外公白眉鹰王都是明教四大法王,他的医术传授人,也是明教的胡青牛,他当做妹妹来看的杨不悔,是光明左使杨逍的女儿,他在求医路上遇到的常遇春等人,也都是明教中人。

张无忌宅心仁厚,不想明教因此而灭亡。

但这个时代的他,被吴思源夺走了机缘,没有练成《九阳真经》!

虽然说他被吴思源拔掉了寒毒之后,这些年来也没有放下练功,《武当九阳功》也是颇有造诣,却与原著同时期的他,实力有着天差地别。

反倒是因为被吴思源委任为医疗小组的负责人,这些年救死扶伤,身上悲天悯人之气更浓。

张无忌想保明教无恙,但却有心无力。

因此只能求到了吴思源身上。

吴思源闻言也想起了明教的镇教神功《乾坤大挪移》。

首节上一节27/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