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223节

………………………………………………………………………………………………………………………………………

因为身份的曝光,带来的大量影响力。

就算穿越了【古墓丽影】世界后,依旧剩余了许多。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无名戒指上的能量就能再一次充满,带着吴思源再次魂穿世界。

或者吴思源主动去做一些能增加影响力的事情,也能加速这一个过程。

就在吴思源思考着发展什么产业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的时候,眼前出现浮光掠影,来自未来的信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一脸愁容的养猪户无奈地看着自己的生猪被扑杀,掩埋,血本无归。”

“猪肉价格暴涨,10块钱的隆江猪脚饭消失在菜单上,15块钱的猪脚饭才能吃到几块猪脚。”

“老是说不想上班,你什么家庭?你家有猪啊?”

“……”

良久,吴思源才从未来的信息洪流中回过神来。

这次从未来传递过来的信息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猪肉涨价。

不是一般的涨价,而是暴涨!

猪肉价格一斤甚至突破过30元。

虽然【超群集团】的【三味香猪】售价也超过了50元一斤,但这是高端猪肉,不可一概而言。

吴思源在未来看到的信息,可是普通猪肉价格最高都涨到了30元一斤以上。

要知道2017年的现在,由于春节元宵等节日带来的猪肉需求支撑,生猪价格有所增长,达到了9元一斤,这已经是高价位了。

但距离30元一斤的生猪价格,还有21元的差距。

商品流通环节,就算只是五毛一元的提升,在终端环节都会呈现指数般的扩大。

吴思源都不敢想象,21元一斤的差距,流通到零售终端,价格会有多夸张。

这会拉升多少个点的国家CPI啊!

CPI 是英文“er Pridex”的缩写,意思是【物价指数】。

它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

按照通俗的理解,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

就好像,一个西瓜,今年卖100块,明年卖到105块了,其价格增长的百分比(5%)就是西瓜的CPI。

根据市场的行情,一般情况下,一个市场经济国家,CPI在2-3%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很明显,猪肉在国内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拉升起来的CPI ,就不止3%了!

------------

第四章 未来片段,疯狂计划

猪肉,在我国的地位不一般。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19.0%,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49.6%,猪肉在中国国内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占比均超过百分之六十。

算下来,一家三口人一年几乎要吃掉一头猪。

猪肉在我国国民饮食习惯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猪肉价格的强烈波动,也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

吴思源从未来接收的信息里,知道了猪肉价格如此暴涨的原因

猪瘟!

非洲猪瘟!

这是一种从国外传进来的烈性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在“60℃+30分钟”的条件下可被灭活,发病率通常在40%-85%之间,但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

【非洲猪瘟病毒】一般由口腔及上呼吸道入侵猪体,或由带毒软蜱叮咬。

疫区的猪肉、肉制品、国际机场、海港等地的猪肉残留物均可能携带该病毒。

一般潜伏期为5-15日,但急性病例只需3-4天,感染上急性型非洲猪瘟的猪一般会在2-10日内死亡。

以上这些都是吴思源从未来接收到的信息。

从2018年8月沈阳的第一起【非洲猪瘟】病例起,截至2019年1月14日,国内曾有24个省份发生过家猪和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91.6万头。

由此带来的生猪产能下降更是不可估量,其中3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了21%,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69.6万头,这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

上面这个生猪和母猪的产能下降,数字已经非常巨大了,【非洲猪瘟】确实造成了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但现实情况恐怕比这个通报出来的数据还要严峻,还要夸张。

无论是养猪户,还是大规模的养殖公司,【非洲猪瘟】都是一视同仁,由此带来了生猪出栏量暴跌,社会生猪价格暴涨。

虽然国家放出了很多的【储备猪肉】,但几十万吨,上百万吨的猪肉量,对于一年五千多万吨猪肉的消耗量,不过是杯水车薪。

猪肉价格稍有缓解,但很快就扶摇直上。

那时候,整个社会都是谈【猪】色变,很多家庭都选择不吃猪肉或者少吃猪肉。

……这些未来接收到的信息在吴思源脑海中一闪而过。

吴思源的手指轻轻敲着桌子,在知道了一年后的猪肉危机,他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他让助理拿来了【超群集团】关于生猪业务的有关资料。

【超群集团】现有【养猪场】一座,年出栏生猪十万头,因为喂食的都是【灵泉有机液肥】种植出来的特种牧草,所以养出来的都是精品猪【三味香猪】。

按照现有的行情售卖,这十万头【三味香猪】,可带来14.85亿的收入。

一斤猪肉的成本不会超过5块,那么毛利润都可以达到13.5亿。

但这是精品猪肉。

高端猪肉!

不一样!

一般人哪舍得吃这样价格的猪肉!

普通人吃的还是一般的商品猪。

【超群集团】有生产普通商品猪的计划,打算建十六座【养猪场】,达到年出栏五百五十万头的目标。

这个计划已经有条不絮在推进了,合同已经签订好了,工程队也已经入驻兴建。

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的话,那么【超群集团】的生猪业务将会迎来***,以一家公司的体量,占据到全国生猪养殖数量的0.77%。

当然,这个数据是比不上那些在这一行业耕耘多年的企业。

像养鸡起家的【温氏集团】,光2016年12月,出栏的商品肉猪就有169.30万头,整一年出栏生猪数量达到了1712.73万头。

不过【温氏集团】猪肉一斤的成本在6元左右,这一点,就比不上【超群集团】了。

【超群集团】跟它们比,在生猪的养殖数量上,就是一个小弟弟了。

不过吴思源有自知之明。

建【养猪场】容易,但想要将【养猪场】健康运营起来,就要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了,人力因素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养猪场】养的是猪,但管理的是人啊!

十六座【养猪场】需要的相关专业人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到目前为止,十六座【养猪场】都没有招够足够的人员,都是【超群集团】人力部一边进行社招,一边以老带新进行培训。

但只要十六座【养猪场】正式运营起来,今后的裂变就简单了,相关人员也不会像现在如此捉襟见肘。

虽然比不过其他养殖企业的养殖数量,但对于现在的【超群集团】来说,年出栏550万头的目标刚刚好。

这是吴思源原本的想法。

但现在他知道了未来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以及猪瘟疫情带来的猪肉价格暴涨,普通人民都沦落到一猪难求的地步,吴思源顿时就觉得这550万头的年出栏目标,实在是太保守了。

他略一沉思,便下了一个决定。

他叫来了集团总裁黄育平,负责农牧事业部的关学列以及相关的高管,在他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开了一次简短但很重要的会议。

吴思源在会上直接对他们道,“我最近在看国内生猪行业的资料,原先我们定下的十六座【养猪场】,年出栏550万头生猪的计划不错,但我觉得还是有些保守了。”

“国内生猪市场蓬勃发展,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大胆一点。”

吴思源这次的发言来得太过突然,让在座的高管有些猝不及防。

一会,才有关学列出声问道,“吴董,你的意思是,还要再建新的【养猪场】?”

“没错!”吴思源点头。

关学列的眉头皱了一下,他沉吟了一下后,道,“吴董,诉我直言,生猪养殖是有其周期规律的。”

“【猪周期】是指猪价周期性的波动规律,原理同一般的蛛网模型类似,本质上是由利润来调节供需变化,并最终反映到价格波动上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而【猪周期】的前提条件是分散养殖的环境,动力是受利润驱动,核心是周期性的变化,表现形势是供需错配的循环。”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遵循:猪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价上涨母猪存栏上涨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这是市场主体对养殖利润追逐显示出来的投机效应。”

“通俗来说,就是肉价高的时候,养殖户受到吸引,就一拥而上,母猪存栏量就大增,生猪供应增加,但这又会导致猪价的下降,当肉价下降时候,养猪户就退场,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就会减少,肉价反而会上涨,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可以说,养猪行业就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

“吴董,我们现在可以说处在第三次的【猪周期】当中,从2014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并着力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开始进入持续性的下降通道中。”

“生猪价格在2014年5月见底以后,一路上行至2016年的6月,其中2015年上半年爆发的猪丹毒疫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至2016年6月,猪肉的价格已经站上21.2元/公斤的历史天价,从最低点上涨的幅度达到了惊人的103%。”

“这是【猪周期】中的上涨年份。”

“但是物极必反,猪肉的价格刺激了相关的养殖企业补栏的冲动,而且尤其是大厂效率的提升,我观察到,像【温氏集团】这样的企业,一方面出栏生猪的体重大幅增加,在存栏未变甚至下行的状态下,总猪肉产出却反而增加;另一方面是母猪效率提升,尽管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但生猪存栏下降不明显,甚至部分时段上涨,总的生猪屠宰量未受明显影响。”

“这势必会导致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猪肉价格走入下跌通道。”

“虽然我们公司养殖成本较其他养殖企业低,但大量设备和建筑带来的折旧成本,养殖投入的人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加起来的成本也很夸张,另外我们集团大量生猪的出栏,也会导致猪价进一步下跌,在猪价下行周期里,有极大可能会给我们集团带来亏损,所谓养得越多,亏得越多。”关学列一看就是非常上心的,各种相关资料张嘴就来,言之凿凿地对吴思源说道。

“关总,你说的没错!如果我们现在投入大量资金在生猪养殖行业进行扩张,那就属于逆势扩张,违背了猪周期发展规律。”

“不过我跟你说一个故事。”

“韩国的dram业务,其实跟我国的生猪养殖一样,也有所谓的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dram市场景气不佳,到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计亏损已经达到3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公司的想法就是缩衣减食,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也是这样做的。美日多家公司缩减产能或退出市场,单韩国三星却不如此,它依靠政府的扶持进行逆周期投资。”

“最后结果你们也看到了,韩国的dram业务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可以说,韩国三星的半导体业务抖一抖,全世界都要发寒。”

“当然,韩国三星在dram业务的技术积累也有很大的作用。”

“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我们虽然没有来自政府方面的相关扶持,但是【试镜】项目给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依靠这些利润,我们也可以逆周期发展,后发制人,抢占先机。”

吴思源都这么说了,其他高管,包括关学列在内,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而且,吴思源开公司至今,所出来的重大战略决定,都没有一次错误过。

他在公司里有足够的权威。

关学列之所以站出来说了那么多话,无非是站在他的位置上,给吴思源陈述利害,至于最终决定,还是得吴思源定夺。

首节上一节223/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