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搜集金手指 第177节

养殖业风险是十分高的,可能一场传染病,所有的牲畜就得埋杀。

所有财富付之流水。

来一次,就可以破产。

之前的奶牛,肉牛养殖都是比较分散的。存栏量高的牧场数量比较少。

以奶牛为例,以前都是奶贩子或者奶站,从散养的养殖户手中收购。

这样一来的话,卫生条件和品质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后来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出现了大头娃娃,引发了国民对国产牛奶的信任危机,导致外国奶粉,外国牛奶在国内大行其道,并间接导致了代购这一行的出现。

就是帮一些有孩子的家庭,代购外国奶粉。

这种情况,要到2015年以后,才会慢慢消退。

那些大型奶企在艰难度过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也知道奶源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投建自家的大型牧场,但就目前来说,牧场数量还不是很多。

也就是说,一些好的地段,没有被后来的奶企,畜牧业公司占据。

通过王凡家里的关系,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很顺利就在内蒙古某座县市里,拿下了一块十五万亩的草场,作为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家牧场。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大小牲畜4000万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

它就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

但此时的它还不知道,就是这位客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发挥出的能量让给世界感到有多么震撼!

选址定好之后,吴思源一方面让吴明招兵买马,招聘合适的工作人员,以及在国内采购本土的黑花白奶牛以及黄牛,一方面选择合适的牧场设计公司,按照他的想法,设计出一座现代化的牧场,然后兵贵神速,找来了信誉优良的施工单位,就开始施工建设。

四个月之后。

一座现代化的牧场建立了起来,包括行政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独立仓库,粪污处理区。

另外还配套了屠宰场,以及一家日加工100吨的乳制品工厂。

是的,发展顺利的话,吴思源还有心进入牛奶上游行业,而不是做一个供货者。

当然,后面两个由于工期和设备的问题,目前还在继续兴建当中,但这不影响牧场进入运营阶段。

只是投资也很大。

吴思源和王凡投入了两亿五千万,一下子就花了两亿多。

亏得是吴思源又自掏腰包,自己借给了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亿元,这才没有让初生的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陷入资金链断链的危机。

王凡见了也想拿钱出来,结果被吴思源拒绝了。

吴思源只说了一句话,项目是我找你做的,作为兄弟,我不会让你承担那么大的风险,何况我对这个项目十分有信心。

这才打消了王凡的注资行为。

吴思源知道王凡,他拿出五千万,对他已经竭尽全力了,毕竟人家不是那种三代,财力有限。

王凡他能做的就是,动用他的影响力,以牧场做抵押,帮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银行贷款了三亿元的低息货款。

有了这笔钱,吴思源就更加有底气了,手笔也可以变得更大一些。

牧场建好之后,购买的一万头中国黑花白奶牛,以及一万头中国本土黄牛都是以母牛为主,就陆续到货了,进入了牧场为它们建好的高级牛舍里面。

这种高级牛舍里面,配备强通风空调系统,粪污分离系统,干湿处理系统,温度监控点,科技化程度很高,当然,价格也很高。

这都是为了让这些【牛】住得舒心,住得开心,多长肉,多出奶。

………………………………………………………………………………………………………………………………………

这些母牛都是用来准备配种的。

毕竟何佑曼培育出来的【安溪牛】、【安红牛】的品质实在太夸张了,直接拿出来的话,会引起世界轰动的。

吴思源担心以王凡的背景,都不一定撑得住。

所以就像白酒的原浆一般,度数太高,要调淡。

而这两种牛的品质太高,所以要通过配种的方式,将品质降下来,降到品质还是很高,但是世人能够接受的程度。

世界上各大国家引进其他牛种,抱着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自家牛种的品质,要么多长肉,要么多产奶,要么两者兼备,要么提高它们某方面的能力,只有吴思源这边是反其道而行的。

------------

第十一章 冷配

公牛、母牛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自然交配,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配种方式,让母牛公牛自主交配即可,是不需要为母牛进行发情鉴定的,不过无法做好生殖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第二种是人工辅助交配。当公母牛的体型差距过大的时候,公牛无法正常与母牛配种时,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来辅助公母牛进行配种。

至于第三种方式,也是如今国际社会的主流配种方式冷配。

母牛采用冷冻**进行人工授精就被称为【冷配】!

牛冷冻**人工授精是养牛繁殖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

应用冷冻**输精比自然交配可以提高配种率100~200倍。

1次所采得的**可以制成200-400个输精剂量。

自然交配的效率太低了,而且类似吴思源【神农角空间】里面的所有【安溪公牛】、【安红公牛】,都不一定能让这些多步入成熟期的母牛完成配种工作。

虽然【安溪牛】、【安红牛】已经在【神农角空间】里面,各自形成了上千头的族群,分散在两千五百亩的土地上,吃着充满灵气的牧草,过的日子叫一个舒心。

但吴思源是不可能将所有的牛种拿出来的。

目标太大了,吴思源没办法解释来源。

但是这两种牛种,吴思源从【神农角空间】里面各拿出二三十头公牛母牛,说是在野外找到的,这是勉强说得过去的。

这几十头牛,就是吴思源打算用来做配种用。

永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招募了大量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牛种进入牛舍之后,他们就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给这些种牛【取精】。

然后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对已经进入发情期的母牛,进行人工配种。

一连忙活了数个月时间,他们终于完成了近两万头牛的配种工作。

因为吴思源有【探测术】这门技能在,一些患有生殖疾病的母牛,或者体质较差的母牛,就已经被他淘汰掉,留下来的母牛都是很健康的。

最后母牛的受胎率也很理想,达到了95%!

9-10个月之后。

【安溪牛】和中国本土良种黄牛配种后成功生下了八千六百多头牛犊,初生重38.5kg、体高85cm、体斜长71cm、胸围83cm,毛色成黄褐色。

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半年左右的时间,体重就普遍达到了450-480千克。

虽然没有【安溪牛】那么夸张,【安溪牛】养殖半年的体重可以达到580千克,足足重100千克,也就是200斤。

但也比现在国际肉牛主流西门塔尔牛要厉害多了。

西门塔尔牛养殖10个月到12个月,体重才能普遍达到500-550千克。

而【安溪牛】养殖一年的话,体重都达到了1200千克。

这种用【安溪牛】杂交出来的新牛种,养殖了一年,体重平均达到了850千克,超过同期的西门塔尔牛300-350千克。

此时全国牛肉的平均价格在19.83元/斤,上海、广州等地的牛肉价格更高,超过了21元/斤。

不过我们就拿20元/斤的价格来计算。

同样的时间养殖肉牛,吴思源这种用【安溪牛】杂交出来的肉牛,能多长肉300-350千克,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能多12000-14000元的经济效益。

十头就是12万-14万元,一百头就是120万-140万元。

更难得的是,这种杂交出来的肉牛,长得肉多,也不挑食,而且继承了母代黄牛抗疾病强的优点。

综合下来,可能比养殖西门塔尔牛的成本还要低。

更更夸张的是,这种用【安溪牛】配种出来的牛种,肉质还很不错,切开出来的牛肉之间夹杂着白色脂肪,形成了美丽的大理石花纹,虽然没有日本和牛的雪花纹路那么漂亮,但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美感。

吃起来,也是细嫩多汁,说入口即化是夸张了,但也算得上是存齿留香。

这样的牛肉,完全够得上美国特选级牛肉的标准,就算是作为高级餐厅的高档牛排的原材料,也是绰绰有余了。

吴思源把这种杂交出来的牛种,以国为名,取名为【中国安溪牛】!

而另一边,用【安红牛】作为父本,中国黑花白奶牛作为母本,也通过杂交培育出一种新的奶牛。

体型比作为母本的中国黑花白奶牛要大,比【安红牛】要小上一些,体色是黑白红三色一体。

这种奶牛,吴思源给它取名为【三彩奶牛】,牧场的员工有时候又会简称它们为【彩牛】。

作为奶牛,跟肉牛不一样,一年半的时候进行配种,九个月后下崽开始产奶,最快也要两年多一点的时间。

虽然通过目测,这种杂交出来的奶牛生长速度继承了父本的优点,不过最快也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配种下崽,然后产奶。

而目前,才过去一年的时间。

一年的时间,肉牛可以出栏,但是奶牛还得继续养殖。

不过,虽然还无法看出这种杂交奶牛的产奶量,不过牧场的工作人员都对其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他们在这行业的多年浸淫而形成了一种直觉,一种看到奶牛模样心中对它的产奶量就有一种模模糊糊估计的直觉。

而这种直觉往往都很准。

产奶量还无法确定,但有些东西却是一目了然的。

中国的黑花白奶牛,或者说全世界的奶牛,都是耐寒不耐旱的家畜。

这主要由于其本身之生物学特点所决定。

奶牛以粗饲料为主,不仅日粮中粗纤维含量高,而且采食量大,热增耗也大,增加了散热负荷;奶牛是复胃动物,瘤胃中的伺料发酵不仅产生甲烷,亦产热;奶牛的产奶量目前一般达20-50千克/日,合成乳增加的产热量相当大,1头日泌乳20千克的母牛,比干乳牛的热量高50%。

所谓产量愈高,产热愈多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杂交出来的【三彩奶牛】当然无法改变这一点。

但是它却能比其他品种的奶牛,更加耐旱,保守估计,最起码高上三十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这种【三彩奶牛】放到闷热的南方进行养殖的话,在通风散热系统的支出上,可以减少很多的成本费用。

------------

第十三章 五十万支牛精

除了对吴思源的永源牧场实施高规格的保护,国家还逐步对牧场的工作人员进行政治审查,总之就是最大限度保障【中国安溪牛】牛种的安全。

此外,国家还安排了科研人员入驻永源牧场,对吴思源培育出来的两种新牛种进行研究。

对于这一点,吴思源和王凡并没有反对,他只是重申一点,这两种牛种是他们公司耗费巨资培育出来的,希望国家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也不允许任何【牛精】或者【活牛】外流,这会给他们造成巨额的损失。

国家方面的相关部门,自然是拍着胸膛对吴思源和王凡进行保证。

站在国家的角度,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因为吴思源公司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

国家科研队的研究有条不絮地进行着。

首节上一节177/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