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挑一百好几十,怎么算都感觉是作死。
借着赵文睿发共享信息,联盟也趁机提了问题,即他对这个情况有什么看法。
赵文睿表示基本在自己的估测范畴之内,数量略微少一些,他以为以G星人的工业产能,总数能达到3万。目前来看制约其规模的主要似乎是人口?
总的来说,G星人的舰船自动化还是蛮高的,每艘舰上没多少人,甚至主要人员是类似星际陆战队的角色。船员真没几个。
这样估算下来,这次G星人远征,也就200多万,举星球之力才这么多,它们的人口总数着实是很成问题。
联盟听赵文睿这么说,总算心理略感安慰。
既然赵文睿这么淡定,并且表示没有没有超出预估还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那么说明他正造营造的舰队规模,是能够赶得上G星人的一支舰队的,而在战力上,怕是只强不弱。这算是个好消息,当然,是聊以自慰的那种。
然后联盟的人就商量我们该怎么办?
大部分人认为,将地球引力圈以内的区域,视作近海,然后将核弹当做鱼雷,至于是岸基发射,还是鱼雷艇玩突击,那就骑驴看唱本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打法,以核武守轨道圈。
其他的方案,基本都属于畅想、甚至意淫。
现在人们主要担心的,除了这个鱼雷保护海岸线的玩法是否能奏效之外,还担心G星人有类似核武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如果是在格陵兰,南北极将永冻冰川大面积的消溶,就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海啸。
而人类文明经济,沿海城市占据的比例非常高。至于脚盆,英国之类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大海啸过后,基本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啥了,能自救而不需要别国帮忙都算是能力出众。
反正一轮全球大海啸就能人类哭爹喊娘,如果再在几个都市群,比如洛杉矶那样地区扔几个大炸比,那么全球性的难民潮就开始了。
这样的杀害对G星舰队来说并不难做到,因为人类的地球防御轨道圈漏洞太多。
而对人类来说,这样的大动荡,会使得各国直接超负荷,或许天朝的春运体系能分享下经验,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天朝。
所以随便算算账,大家都挺绝望的,貌似G星人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只要稍微动用些灾难级武器,就能大大的削减人类一方的战争潜力。
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什么相持阶段,缺乏足够安稳的后方,拿什么相持?
而偏偏制轨权的争夺是全球范围性的,没有任何一处不在敌人的攻击范围内。这就真悲催,一波波的全球轰炸,都不需要洗地,就照着你人口聚集的地方炸,人类都分摊开,钻林子的钻林子,钻山沟的钻山沟,生产体系就没人搞了,而且这种四处乱转,会导致破坏性的消耗,以及因为大多数城市人并不能适应荒野生存而大量的病倒和死亡,然后紧跟着就是瘟疫。
所以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是相当恐怖的,不能聚集的人类根本无法阻止有效的生产建设,单纯的消耗,并且缺乏足够的生存物品,会飞速消耗人口。
届时仅靠国家储备的那些?怕是不太够。
各国都说说是我们为了应对核战有准备。但实际上准备到什么程度,都心理有逼数,这里的边的说道太多了。真实情况也远不像统计数据那么乐观。
那么咋办呢?
从现在开始就开始组织这方面的演练?并且挑选人口,为种族延续做准备?
看来差不多真的可以展开了,再不搞就来不及了。
不过只要一搞,全球肯定会先乱一波。
所以得做好乱世用重典的准备。
总之自从确认G星人100多支太空舰队已经在路上,各国就真的开始忙碌了。这次是肯定不能捂盖子了,因为根本没什么把握,到时候大家都没准备,那么就可以开启灭国倒计时了。
要说瑞典人的素质确实不错,在国民获得通知,确认这次是种族生死存亡危机后,赵文睿以优质铁矿为主的资源需求仍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这或许有联盟背后出力吧。
尽管他表现的很消极,但联盟是把他当个强力单位仰仗的,保障他这边的需求,让他能按计划发展,估计是政治任务。
实际上到了这个阶段,他的需求已经相对单一,但量确实是上来了。因为规模在不断增大。
更多的正三角工业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地底的拓展建设,规模更是宏大。
不久之后,也就是赵文睿降临这个世界第七个月,造型有些萌胖的运载飞船就出现在工业大厦打开的顶层。
它是缓慢上浮的,并且在离开工业大厦的范畴后,开始展开,有些像是吹气球,但更规律和秩序,从顶层向周边扩展一圈圈的,非常有美感。
这些看起来有些飘,让人联想到氦气飞艇的大胖子,其实是以金属为主,而其关键设备之一,就是矢量控制装置,也就是俗语说的反重力。
它携带者上万吨的物资,利用反重力以并不算快的速度垂直爬升,然后在一定高度,开启等离子推进器,冲出重力井。
这玩意当然没有跃迁引擎,它就是个短途送货的,没有必要装那个。而且第一秩序现在的工业等级,也生产不了跃迁引擎。
这时候,第一秩序已经有三座工业大厦,每天都会生产三艘运载飞船,而运载飞船送货到位后,则会返回。
十天后便有三十艘运载飞船,一刻不停的上上下下运送物资。
在环地高轨道,一个大型星港,以一天一变样的速度在建成。
而从第十一天开始,三座工业大厦就开始发射另外一种舰船,它们是类似拖车头一般的舰船,是简版的拖曳舰,它们能在太空中拖曳庞大的标准集装箱体系,这些集装箱锁在金属构架体系中,拖曳舰就拖这个额金属构架。
它们自身想要突破大气层去太空太费力了,因为它们没有反重力,也无需那玩意。所以运输舰会帮它们一把,带它们出重力井,然后就开始自行遨游。
拖曳舰的作用,是将物资从星港拖往地月之间的1号拉格朗日点。在那里会建立深空殖民卫星城,前期不会住多少人,而是成为太空工业的基地,以冶金为主,为造舰的舰壳做准备。
这个时候,第一秩序的工业产能就体现出来了,三十艘运载飞船,日夜不停的穿梭于大气层内外,而其每次的单船运货量都过万吨,但第一秩序的制造速度,却能跟得上其运输,总是有足够的货。
联盟轻易的就算出,以瑞典现在的资源供应物流量,根本没法满足第一秩序工业群现在的制造速度。所以工业群的原料,主要并不依赖瑞典国的那点物流,而是另有来源。
而联盟的专业技术人员推断,应该是工业群自己就有原料采集和粗加工体系,而具体很可能涉及其整个工业群向地下的扩张,另外也可能直接从岩浆层获取所需的原料。
总之,第一秩序的发力,给了全球人类不少信心,因为只要是天气晴朗,即便是白天,很多地区也能看到巨大的太空星港,晚上更是明亮如月。
另外,联盟也暗暗松一口气,确定赵文睿之前确实没有吹牛比。
因为按照整体进度,这个时间段也差不多该是这个样子了。虽然对他们来说堪称工业奇景,叹为观止,但第一秩序是要在开战见造好一支舰队的,没有现在这个进度,到时候难道靠嘴炮吹?
而到了这个时候,联盟也算是对自己的协同合作能力有了逼数了,知道不可能做到无私奉献,全力公关。只能是有条件的进行合作。
甚至,由于全球危机通告的下达,各国官方必须拿出足够的行动力来解决诸如三防地下工事等问题,以安抚民众,否则民众一旦绝望而大暴动,那也就不用玩了。
即便是各国官方已经很努力,闹事的群体仍旧迅速走上了街头,并且用低廉的代价收买了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以及无知民众,游行,打砸抢,暴乱。
还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投机分子、野心家,宣扬末世救赎论的邪教分子等等,也走上街头,开始大活跃。
而面对这种情况,各国的处理方式还是有差异的。
想欧洲国家,就相对柔和,因为白左在民众及官方中的比例较高。
而像脚盆、韩国,那就是军队直接镇压,大喇叭警告,之后也没有什么橡皮子弹,都是实弹,首要目标,活跃分子,当场射杀,比如那些装比还想扔个燃烧瓶的,就第一时间被射成了筛子,那些在人群中拿着喇叭煽动却不往前冲的,也会被狙击手点名,总之各种跳的都会被杀。
因此而造成的恐慌和踩踏,防暴部队也基本视而不见。而是先进行全面驱散,后面才是急救队列,能救就救,不能的直接敛尸袋,家属都见不着最后一面,只能见到骨灰。
重典的效果时候立竿见影的,现代人根本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战争或动力,一个个都是嘴炮犀利的怂逼,平时仗着法律人权,知道警察什么的不敢真的放开手脚惩戒,所以一个个咋咋呼呼很不得了,现在以身试法发现头铁没用而是真的会死,立刻都缩了,当场失禁的都有很多,毕竟人就跟个血袋似的,被射杀鲜血喷溅,那残酷的效果绝对刺激。
急救队列一走,清扫队列上场,洒水车冲洗,大扫帚划拉垃圾,很快就完成洗地,除了血腥味和一些细节处,之前的暴乱和血腥射杀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就这样,脚盆和棒子用亚洲式的对内凶狠,迅速扼制了更大规模骚乱和暴乱的萌发。很多人从各种消极抗拒,变成了听管理的乖仔。
当然也有不少自杀的。都是那些觉得前途黯淡,对生存没信心的。
这时候官方也管不了那么多。心性脆弱的就当自然淘汰了,少了一份给养给愿意努力生存的人,更有价值。
反正这种浩劫,本身就是一种无形剃刀,首先死的不是老弱病残,而是意志不坚,心理脆弱的。
当然,这种剃刀对于底层人士更显残酷一些,但实际上这时候官方已经开放了底限救济,所以只要愿意活着,也愿意听指挥,就算是流浪汉也不会饿死街头。
国家在无情的放弃一些人的同时,也是想尽量的保存民族元气的,所以是死是活,主要还是看个人选择。
欧洲的情况就要糟糕许多,他们的高福利本身就诞生了类似奸懒怂滑馋的弊端。只不过教育搞的好,素质普遍还行,所以并不十分明显,实际上年轻人缺乏就业积极性就是一个表现,啃老什么的也越来越多,包括成年人,也是各种的讲个人权益,在职位上混子,而没了敬岗爱业的态度,更别说什么奉献精神。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中心理病娇其实很是不少。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遇到这种大灾大厄,这些人的不给力,甚至垃圾本色就显现出来了,各种不配合,各种闹,而且是那种除非用暴力,否则就不合作,有的更炫,用暴力他就精神病化,而不用,则递不进人话。
因此欧洲的社会局势,呈一种日渐糜烂的状态。连那些还算正常的人都开始忧心忡忡,渐失信心。对未来,以及对官方的能力,都在信心流失中。
第一千八十一章 整军备武
灯塔国,现任总统是出身共和党的。
共和党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代言人,并且这一脉的总统,基本都是霸权主义的支持者,对运用武力解决问题,有着偏向性,作风比较强硬。当然,这位领袖没有在美墨之间修墙。
就当下时局来说,硬派领袖也确实更适宜。
所以西海岸的那帮白左,将黑命贵、墨命贵作为政治正确的那帮人直接就被收拾了。灯塔国领袖险些就直接让红脖子们直接全面放飞自我,却也喊出了国家存亡为先,一切都要为之让步的口号。
说白了,就是谁装比谁死,谁搞事谁死,谁跳谁死,谁不服BB谁死。
这一套下来,血腥味就很浓很浓了,仅次于直接开杀的脚盆和棒子。
然后没几天,芝加哥就被献祭了,先是搞事的上千名黑叔叔被射杀,黑叔叔表示不服,搞了个大阵仗,然后从阿富汗调回来的一线军队直接开过来,弄死一万多人。
芝加哥表示这座城市的人口比例有了好的偏转。并且嗅到了带有安全味道的空气。
灯塔国这时已经从中东等国完成了撤军,在人类危机面前,霸石油什么的已经没有意义。甚至在很多灯塔国政客的眼里,那些地方的人类,就当做已经死了,死于G星人之手。
见过血的军队就是不一样,比什么国民警卫队凶残多了。灯塔国黑人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这是屠杀。很多人也表示这已经不是一个自由国度。
总统表示我们需要芝加哥,因为他是五大湖地区重工业城市之一,我们要为人类的生存负责,现在是到了在领袖的旗帜下,团结一心,共渡危难的时候了。任何反对国家作为,又或不执行国家命令的,都视作自动放弃这个求存团体成员的身份,想要自由?中东,阿富汗很自由,去吧,请别再回来。
人们听出了浓浓的舍弃一部分人,甚至放逐一部分人的味道。
灯塔国也确实准备这么干。
智库在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估后,对于接下来跟G星人的大战争的各阶段进程不太看好,认为人类各国,至少地表的社会体系,基本会打烂打崩。
人类将会像{未来战士}中反抗军对抗天网一般,成为地沟老鼠,然后在正面撕逼没什么优势的背景下,以近乎游击队的形式进行长期抵抗。
而G星人处于对地球的需要,不会进行太过严重的环境破坏,它们的人口数量也决定了很难搞全面而彻底的大扫荡。
所以它们占领后,会以海洋为核心,然后星罗棋布控制点,形成互相呼应支援的网点,然后以重武器,配合巡逻队对人类残存力量展开清剿,效果大约相当于灯塔国大兵队列VS阿富汗游击队。
只不过这次扮演游击队的将是人类。而G星人的士兵数量可能会更少,不足之处由自动化兵器顶上。
这就是智库推演出来的长期战争的模式。
G星人大约会像开罐头那样,每找到一个大型人类地下据点,就来一发狠的,进行灭除。
而人类当时最好的局面,大约是还活跃着一支对G星人有着威胁的舰队,抽冷子一记重拳,也能让G星人很疼。
也只有有着这样一支舰队,跟游击队互为依托,人类才能看到点希望,而G星人也很难放开手脚全面清剿。
反正届时地表肯定被打烂了。而灯塔国目前的统计,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内建设落成的,算一算根本养活不了全部国民,三分之一都做不到,而是十几分之一,也就是两三千万顶天了。那么剩下的近乎整三亿人怎么办?这是个残酷的话题。
可以想象,未来无奈之下三个亿都要死,现在这些不服管教甚至对着干的,算个毛,就差直接说去死吧!
而且,官方私下对部队,尤其是一些王牌部队许诺,忠于国家,忠于政权,就有名额,就是这么现实,你们自己考虑。
这也是一线拉回来的部队敢于在芝加哥进行上万规模屠杀的一大原因。
他们隐约知道了未来会有多惨,而现在差不多就要买门票了,都嫌不够,毕竟到时候是选妈爸还是老婆孩子?这真的挺考验人的。
那么为了获得门票,竞争就是必须的,这是为自己在乎的人争取活命的机会,是真的红了眼,闹事民众算个屌。
这些一切的一切,赵文睿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老实说,跟他预想的差不都,这才是他降临第八个月,现在经过新一轮认真核算,G星大舰队抵达应该是总历时23个月,也就是说,还有15个月,接下来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新阶段,越来越残酷,如果说人类群体是个巨人,那么现在为了生存,他就已经在卸包袱,从上到下清理,什么毛发胡须,该剃就剃,甚至是赘肉,该割就得割,当然,具体操作可能是抽脂。反正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精干起来,进行武装。
而具体的、最直观的,就是死人,并不是因为你行就能活过这一轮或几轮筛选,运气也很重要,就像印尼、阿三之流,肯定也有行的,但他们基本没机会。
类似这种行却没机会的,全球都有不少,南美,以灯塔国为首的联盟都不闻不问,你们自己玩去。
非洲,北非、西非、中非,乃至南非,基本都放弃了,因为这些地方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交换,钻石现在是个屁。奢侈品基本也完蛋了,就连富豪都不卖奢侈品了,他们有点钱卖船票。好贵的。
那些买不起船票的,才想着自己搞个避难所什么的,甚至有人雇佣生存狂,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出技术的出技术,大搞末世求生系列。但实际上他们都明白,单纯的苟,存活的概率不大,得有武力保护,至少得有足够先进的设备,屏蔽G星人到时候的探察,法拉第笼管用,或许有点用,但怕是不能全部指望这个,所以还是官方的最保险。但官方船票真的是太贵了。
赵文睿一度以为,在这样的大灾厄的压力下,人类的社会体系会提前崩溃,也就是没人生产,没人种田,大家都哄抢挖洞等等,整个乱了套。
但实际上并没有,官方有时间将管理传达下去,秩序基本就能存在,因为奖惩制度可以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