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帝国中央之所以不把8万近卫军全数派去守卫奥尔良,其实是有着它自己的深意的。
在布列颠尼雅军对他们发动全面进攻后,罗林帝国中央的文武大臣后,便以“如何将布列颠尼雅人赶回去”为最终目的,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的讨论。
据罗林帝国中央的精英们的判断靠拖,肯定是拖不垮布列颠尼雅军的。
宣布断交并递上宣战布告的1个多小时后,布列颠尼雅帝国的三路大军便对他们罗林帝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很明显就能看出为了进攻他们罗林帝国,布列颠尼雅帝国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
很难想象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要进攻罗林帝国的布列颠尼雅帝国会出现准备不足、粮草不济的情况。
而在布列颠尼雅帝国南下对他们罗林帝国发动进攻以后,布列颠尼雅军的推进速度极快。
即使是这么快的推进速度,充足的补给还是能够源源不断地跟上,供布列颠尼雅军不断前进、进攻。
这也印证了布列颠尼雅军的辎重储备很充足的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如果把所有军队都集中在奥尔良的话,固然能让奥尔良的守卫力量空前强大,让布列颠尼雅军攻下奥尔良的难度剧增。
但这样的做法,仅仅只是让布列颠尼雅军再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南下而已。
根本没办法让布列颠尼雅军退去。
最终演变出来的结局,就是布列颠尼雅军死死地堵在奥尔良的城门外,和罗林军打消耗战。
就以两国目前的国力差来看......即使布列颠尼雅军是远道而来、而罗林军是本土作战,但到最后在消耗战中占优势的,也肯定是布列颠尼雅军。
所以若想将布列颠尼雅军统统赶回去,唯一的方法还是要进攻。
至于向法兰克帝国和神圣希兰帝国求援也不现实。
先不说派使者去向这两国求援要花上多少时间。
就算使者能及时抵达这2国,并向这2国送上援助请求,这2国应该也没有那个余力来支援罗林帝国了。
法兰克帝国现在比罗林帝国还虚弱。
而神圣希兰帝国大概要比罗林帝国强上一些,但是因为神圣希兰帝国这些年因守草原人所扰的缘故,所以把重心都放在了远东上,也没有余力往布列颠尼雅帝国投送兵力。
固守打消耗战没有用、向外求援也没有用。
若想把布列颠尼雅军赶回去,罗林帝国能使用的方法便只有一个主动进攻布列颠尼雅军。
在野战上主动进攻布列颠尼雅军并将其打败。
唯有这样,才能把布列颠尼雅军从他们的国土上赶回去。
虽然主动与布列颠尼雅军挑起野战的胜算很低......
但这也是他们目前赶走布列颠尼雅军的唯一希望了......
针对必须主动进攻布列颠尼雅军的这一理念,罗林帝国中央设计出来的总战略如下:
先派部分军队死守奥尔良,挡住布列颠尼雅军南下的步伐,为罗林帝国中央整合战力争取时间。
在奥尔良的守军将布列颠尼雅军死死挡在城外后,罗林帝国中央则用奥尔良守军为他们争取到的时间整合残余的战力。
待战力整合完毕,便再让一名可靠的将官统率他们整合出来的全部战力驰援奥尔良,将奥尔良从布列颠尼雅军的围攻中救下。
于是,便有了德尼率领2万近卫军先行抵达奥尔良、死守奥尔良,而另外6万近卫军则留守图黎的这一幕。
自奥尔良保卫战开始以来,德尼一直苦苦等待着另外的6万近卫军以及从各地调拨过来的地方武装所整合出来的援军驰援奥尔良。
但现在近2个月过去了。
援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要说不心急,那肯定是假的。
毕竟如果援军不来,那奥尔良就完蛋了。
中央到底什么时候派援军过来?
中央该不会是打算放弃奥尔良了吧?
难道是援军还没有整合完毕吗?
......
这些日子里,这些疑问在德尼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城中不断扩大的死伤,也让德尼的忧虑越发浓郁着......
......
......
“我军已经死伤过半了......”罗歇的语气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失落之色,“而布列颠尼雅军的士兵仍旧无穷无尽......德尼主帅,如果援军再不来,奥尔良的失陷就只会是时间问题了......”
罗歇的这句话,让他身旁的德尼脸上的凝重之色变得更浓郁了几分......
在沉默了一会后,德尼沉声道:
“再多等几天吧......”
“再继续坚守几日。”
“说不定援军在几天后就来了。”
“再坚守几日,说不定就能把援军等来了……”
“......可是......”德尼的话音刚落,罗歇便面露迟疑之色,小心翼翼地反问道,“如果援军一直没来呢......?”
德尼没有回答罗歇的这个问题。
而是偏转过头,用混杂着复杂情绪的目光看了罗歇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