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太阳神 第1284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他教导的那些个弟子们说起。如果说鬼谷子是一生隐居,不问世事的潜龙。那么其弟子就是行走于俗世之间,一展自己宏图伟愿的飞龙。正所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可以说,但凡是鬼谷子教授出来的弟子,就没有一个是庸才,各个都算得上是人中之龙。

比方说孙膑庞涓,这是兵家之中的大能。三十六计流传千古,虽说是成于孙膑之手,但是背后未尝没有谷鬼子这个大能的影子。精通于兵家之说,这一点对于鬼谷子来说肯定是毫无疑问的。

而在兵家之外,鬼谷子却也是纵横之说的创始人。这一点上,苏秦张仪便是明证。

《史记·苏秦列传》中有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中也说,“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从这一点上看,苏秦张仪确实是鬼谷弟子无疑。而苏秦张仪是何许人也呢?大部分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大概也只是一个纵横家,合纵连横这个词的创造者而已。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说不对,而只能说太片面。太单调。凸显不出来纵横家的本事。真要是认真说的话,这两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才是最恰当不过。那就是“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以三寸之舌,退却百万雄师。”

听起来是有些夸张,但是真要计较起来却是未必。因为纵横家本就如此。什么纵横家,所谓纵横家就是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开合有度,纵横自如。就今天的话来说的话,就是一个优秀的谋略家,一个出色的战术家,一个出类拔萃的说客,以及一个完美的外交家。

那些以为纵横家不过是凭着口舌之利去坑蒙拐骗的家伙,完全就是偏见而已。

苏秦能合纵五国,佩齐、赵、燕三国相印,联六国之力逼秦废弃帝位,这是知大势。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地,这是有大智;唐雎不辱使命,直斥秦王而存安陵之地,这是行大勇;蔺相如完璧归赵,这是有大义。

有如此本事,却还要被人指责为逞口舌之利,那么真的也只能说,普天之下应当是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口舌更利的存在了。

纵横家如此出彩,却也依然是出自鬼谷门下,再加上鬼谷门中的兵家之术,鬼谷本人的道门思想,养生医病之法,他完全可以说是博采众长,精通百家。说他一句千古奇人,也绝不为过。

而恐怕也只有这么一个人,才能配得上菩提祖师这个名号了。

相信每一个看过西游的人都想过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菩提祖师究竟是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佛门中人,须菩提尊者。但是这一个说法并不能站得住脚。因为须菩提也只是修行菩萨行的尊者,单论实力恐怕还未必及得上猴子,又怎么可能教出猴子这个神通广大的家伙呢?

而且再说了,菩提祖师在西游中精通三百六十旁门。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无所不通。要知道,佛门入了东土也那是东汉以后的事情了。在那之前,董仲舒早已经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学说给学会了。

所以所谓的菩提祖师和他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反倒是鬼谷子这个人可能性还更大一点。纵横鼻祖本应该就是一个思想豁达之辈,学了点释门经意,换了个佛门名号,没毛病。

而他要真是鬼谷子本人的话,那么很多事情也就说得通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君臣之道 对话老子

为什么说如果菩提祖师是鬼谷子本人,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呢?这还是要从鬼谷子的身份上说起。

虽然说鬼谷子是纵横家鼻祖,兵家的大圣。但是真要论起根源来的话,他还是道门中人。其所著的《鬼谷子》一书,就有很重的道门影子。而如果要说起著作,那么他的《本经阴符七术》就不得不谈。

阴符,是道门中对太乙、奇门、六壬之术的一个代称。说它能知过去未来一切变数,那是有些夸张的。但是颠倒阴阳,自成乾坤什么的,却是一点也不在话下。作为黄老道家最高学术,身为道门黄老一脉代表人物之一的鬼谷子肯定是精通无疑的。而如果他真的打算紧闭山门,杜绝外界的一切打扰的话。那么以他在这方面的造诣,恐怕一般的神仙还真没有办法找寻到这个大能的山门所在。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这却不是周易能够轻易释怀的理由。最多的也就是看在四御帝君的面子上,暂时的放过他一马而已。

不管怎么说,古一这个人他是找定了。所以,拜访这个鬼谷子,菩提祖师也已经是提上了日程的事情。他虽然恨不得立刻就开始行动,但是知道轻重缓急的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漫天仙佛,普世妖王都已经汇聚在了天庭之上,要是这个时候自己放了他们的鸽子,就算是有慑于自己的威严,他们未必敢说些什么。但是私下里,那种怨怼之情可是绝对不会少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之道,说到底是还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周易并没有把他们当成是棋子,认为其应该完全受自己摆布的意思。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拿出了一个帝王该有的,对自己臣子的尊重。

暂时地放下了自己心里最焦急的事情,周易就打算按照计划中的那样。去往天庭宴请群臣的地方。而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对四御以及老子告诫一番。

“几位帝君,此事暂且放下不提。时辰已经是差不多了,我想那些宾客们大概也应该是心急了。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摆驾,去与那些宾客们一晤呢?我想这个时候,几位帝君的意见对于很多摇摆不定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个最好的借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局势的。与其看不清楚局势,站错了方向,导致最后生出一些不必要的牺牲来。那么不如趁现在由几位来做一个榜样,为旁人指一条明路出来。就当是为天庭少造一份杀孽,为自己多积攒一份功德了。不知几位,意下如何啊!”

这样的话与其说是商量,不如说是胁迫。但是面对这种胁迫,哪怕他们是四御帝君,这个世界地位最高的那几个人,也是根本无法可想的。一个强势的天帝是能够威压诸天的。而且,周易本身的力量又远远在以往的那些天帝之上。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都不大有反抗的可能。所以当下的,他们也只能是有些无奈地应承道。

“大天尊所言极是,自当是为他们指一条明路出来。”

“那么摆驾吧。老君,你我可当共坐一辇,我正好有许多问题需要请教老子先师一下。”

一直在装聋作哑的老子看着周易就这么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头上,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立刻就微笑了起来。

“大天尊有请,老朽自然遵命。只是不知,大天尊究竟有何事,需要向我这个老头子请教呢?”

“这个,稍后再说!”打了个哈哈,周易就唤来了左右使者。

作为天帝,以及天庭的四御帝君。几人该有的排场自然是一点不能少的。这毕竟事关到天庭的威严,神灵正统的权威,容不得一丝半毫的马虎。所以一时间只见钟响锣鸣,群神赫赫。前有金甲天神开道,后有仙宫娇娥执伞盖。真龙拉车,飞凤托辇。彩云伴驾,金虹开道。浩荡荡一大片,哪怕是在百里之外也足以见得其威风神采。

几千年来演变下来的排场实在是不俗,但是周易却一点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上面。因为此刻的他已经是全神贯注地盯住了自己身边的那个老人,好像光是看他胜过了人间无数一样。

这话说起来有些可笑,毕竟只要是一个健全的男子恐怕都不会对这么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有这样的看法。但是,如果这个老人是中华几千年文化中堪称第一的智者,被誉为圣人的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那么一切也就说的过去了。

如果把智慧看作人类最伟大的财富的话,那么老子本人无疑就是人类中最富有的一个人。在哲学一道上,他完全是一览众山小的超然存在。由他所著的道德三千言,更是可以说把世间真理阐述的淋漓尽致。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说的就是这个智者,而面对这样一个本应只存在于历史中的存在,周易说是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

他很好奇,而也正是因为好奇,他才把老子拉到了自己的车辇上。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想要用这种方式去让那些道门中人好好地看一看,看看他的实力和能量,省的有人会脑子不清的站错了队伍。但是更多的原因还是,他想要和这个千古智者好好地聊一聊。

也算是一解心中所惑吧。虽然说周易并不对这抱有太大的期望,但是他还是想要看一看,老子本人对于一些事情,是不是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看法。

想到了这里,周易也是不再犹豫,就已经是对着老子开口问道。

“对了,还没有请教。老君当年是怎么上了天界的。我记得老君是春秋时人,和黄帝那些上古仙人可不一样。难道说老君你也是得了什么仙人的教诲,才成了仙道的吗?”

“仙是什么?不过是一种个体上的升华而已。如果什么都用别人教的话,那么最早的时候,谁又来教那个人呢?学习这种事情有时候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只要你能够看清本质的存在,其实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老子并不如周易所想的那样,是一个多么严肃,动不动就爱打玄机的高人模样。他只是笑了笑,就指着自己说道。

“当初老朽我作过周王室的守藏官,周王室八百年来收藏的典籍,连带着一些上古之时的东西,老朽我都读过。一开始的时候,一知半解。然后慢慢的,融会贯通。等到了最后,发现自己已经尽忘所学的时候,就已经是走完了仙人变化的飞升之路。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仔细一想,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管是神通还是法术,说到底不过是智慧诞生出来的结晶而已。若是智慧通达了,一切都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老朽这个仙成的,不奇怪。不奇怪!”

不奇怪吗?怕是世间九成九的神仙都不会这么想吧。想想他们为了成仙受了多大的苦楚,再看看老子,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不可以道计。说是不奇怪,只是因为他是老子而已。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智慧通达到这般地步,连成仙得道这种事情也能自然变化而来。

这种事情,周易虽然赞叹,但是却并不羡慕。毕竟他自己是一个坐享其成的人。这一身通天的本领和神通,恐怕来的比老子还要轻松随意一些。所以他实在是没有资格在这个问题上说些什么。

与其说这个,倒不如关心一下别的问题。所以当下,周易的第二个问题就已经是接踵而来。

“老君智慧通达,我很佩服。只是我不明白,既然老君你智慧超人,那么为何当初在玉帝执掌天庭的时候不指点道门中的那些人一下。反而是让佛门这个外来的势力不断做大,以至于到了后来反而是有些威压道门的地步呢?”

“陛下又怎么知道,指点他们会是一件好事呢?”

呵呵一笑,老子当着周易的面就直言不讳道。

“我的这些个徒子徒孙们,说是修道,其实绝大多数还只不过是在红尘俗世中挣扎的凡人而已。凡人都逃不过一个争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天地不仁,若是不争,就难有出头之日。但是所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争得太过,终究是有大祸所伏。所以与其让其步步争先,独占鳌头。在大祸临头之时,引火烧身。那么还不如让他们平日里吃掉小亏,这样的话哪怕到了后来突遭大变,虽然会有些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不是。”

“以不争为争,才是上善之道。老君的处事之说,的确是道理深厚,令人深思。只是我还是不懂,如果大难不至,难道就一步步引人做大,看着自己步步失守,受制于人不成。这要是一朝身死敌手,难道不是恨事憾事吗?”

“这要看陛下怎么理解不争的了。不争,可不是不作为。以水类之,水之德,随曲就伸,看似任人拿捏,其中实则有度。该如何把握这个度,才是正直聪明之人该学会的东西。有度,才能善利万物而不争,才能以不争为争,柔能胜天下刚。若是把不住这个度,老朽的这个说法不过是臭狗屁而已,不值一文!”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庭中见礼 心有所动

“把住度?这个要求可不容易啊。”

周易刚刚感慨了一句,老子就已经是呵呵地对着他笑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284/19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