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 第163节

只要齐国不为难秦国,那么六国就几乎很难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刚刚他开口对苏秦的话,就是这个意思。

你不同意,那么我就去齐国,商议此事。

看似有些轻率,天下七个大国之一的燕国,是这么好威胁的?

实际上,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想让齐国攻打燕国不是那么简单的,秦国看住其他几国,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燕国敢赌吗?

最最重要的,是燕国本就处于理亏一方。

要是对方不处于理亏一方,那秦国自然不会如此做,燕国也绝不会同意。

但偏偏,对方就处于理亏一方,这就像是一个弱点、漏洞。

有了这个弱点、漏洞,燕国就有了同意的可能。

而且,他一点都不急。

呆在燕国,每天跟燕国众大臣、豪门贵族拉拢拉拢关系,都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又怎么可能会急?

他也不奢望将那些燕国大臣、豪门贵族等人,发展成大秦之人。

只要建立了关系存在,很多事就不一样了。

……

姚贾松了口气,燕王宫。

燕昭王姬职、苏秦、乐毅等人面色极为沉重。

其中,姬职脸上已经蕴满了愤怒,只是还未曾爆发,在极力压着。

但能压住多久,连苏秦几人都不知道。

毕竟这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太过耻辱了!

杀了他儿子,还让他说不话来,现在更是来以此勒索他。

是个人都不可能情绪平常。

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

苏秦等人心中不禁都有了一抹后悔之意,不该让太子趁机私自回来的!

现在不仅太子死了,他们还被秦国如此不依不饶,还有墨家那边。

心中叹息一声,但事先谁又能想到会如此呢?

都以为已经是万无一失了,毕竟墨家圣兽朱雀都出动了。

等太子回来,即使秦国愤怒,大不了给其一些赔偿,稍稍堵住悠悠众口的理由也很多。

可现在,偏偏人死了。

那些理由也就不能用了。

比如一些官员擅自做主,假传大王命令之类的。

等等很多,能有个理由也就是了。

私下再协商便是。

哎!

一声叹息,再次在燕国众大臣心里升起。

“啪!”

“嬴政竟敢如此欺孤!该死,真以为孤怕他秦国威胁不成。”

过了数息,忽然,姬职一拍身前案几,怒火滔滔喝道。

苏秦几人精神一震,非常有默契的,立刻行礼齐声道:“大王息怒。”

随后,苏秦第一个开口郑重道:“大王,此关乎我大燕国运,还望大王息怒。”

“难不成真让孤接受这无理条件?”姬职怒道。

“秦国的要求可以继续谈,臣相信,这绝不是他们的底线。”苏秦心里一叹,包括他在内的几人都知道。

刚刚姬职那话一出口,就代表他心中已经做出抉择。

他不敢赌。

他妥协了。

可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能如此丢面子、丧失威严的同意。

这时候,就需要他们这些臣子出面了。

给其台阶下,将丢面子的事,都给他们这些臣子来做。

(第一章。古代人挺乐观的其实,有点闲工夫都琢磨着怎么长生不老,现代人忙完一天的事静“下心来瘫在床上心里只有四个字:不想活了。《我真的长生不老》作者:初恋璀璨如夏花,讲述了一个长生不老的人如何在现在都市过着幸福的生活。正常推书,这些字不影响起点币。)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官三老(第二章)

这也是惯例。

苏秦等人皆不陌生。

很快,其他几人也都开口了。

顺理成章的,在他们的劝阻下,姬职勉强安静下来,一副恼怒、不肯同意的丢下一句再谈,就率先离去,

接下来,姚贾就开始了与苏秦的讨价还价。

一千万斤上品灵源和十件灵宝实在太多。

别看燕国每年有一百万斤左右的上品灵源收入,一千万斤上品灵源,也就是十年罢了。

但每年燕国的消耗同样大,每年能有十万斤上品灵源剩余,就是非常不错了。

即使燕国几乎已经存在十来万年,想拿出一千万斤灵源,也得伤筋动骨,根本不可能。

灵宝同样如此。

每一件灵宝,都是金仙强者追求的宝物,燕国虽能拿出十件,但也根本不可能拿出来这么多。

在姚贾不着急的情况下,双方就这么慢慢的讨价还价。

……

几天前,楚国。

楚国臣子已经带着众才子返回了楚国,将探查的消息禀报给熊旅。

熊旅、吴起等君臣商议一番后,也有些无可奈何。

骊山就离咸阳不远,只要秦国想,他们派再多人去,也只是送死罢了

“大王,臣建议还是小心留意、静观其变即可。

不管白起是死是活,我们只需做好防备、完全无需惧他。”最后,还是吴起说道。

语气中强大的自信,也让楚国众人缓缓点头。

“大将军说得对,一个白起、以我大楚如今之实力,完全无需担心。”熊旅满意的笑道。

不管如何,他都不希望楚国众高层,因此而闹的人心惶惶。

“不过探查还是要继续的,不用太过,正常即可。”熊旅思索一下,加了一句道。

……

不提外界的暗流,大秦之中。

自论才大典结束,大秦朝堂之中越发忙碌。

培训一下那些通过的才子,起码让他们明白他们六部职责是什么。

地方上,六部的情况需要做什么,等等。

还有建立学宫之事。

每一郡建立一座学宫,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牵扯的东西很多,要准备的东西也很多。

还要跟那些没有通过论才大典的才子进行沟通。

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做这些学宫的老师。

太多太多的事,让内阁六部忙碌不堪,几乎没有停过。

两个月后。

那些接受完简单培训的才子,开始前往大秦各地,补充各地空缺官员。

学宫之事,也正式开始进行,效率非常快。

最终愿意充当老师、大秦也看得上的才子,一共有六千多位。

他们的本事,试卷分数都是五十多,多加磨砺之后,未必不可成为大秦的官员。

秦王政八年九月一日。

五十五个郡之中的学宫正式开始运作,每个学宫一百位老师,各自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左右的五千名学子。

其中咸阳作为大秦中心,老师五百位,招收三万名学子。

消息一出,大秦之中顿时热闹起来,豪门贵族自然不在意,但平民百姓家庭却是抢破了头。

大秦有多少人?

不算各个贵族封地,以及他们家中的奴仆、奴隶,一共上百亿。

一个县就有两千多万人。

五十五所学宫,一共才三十万人,虽然限制了年龄,也有家庭不愿意,但依旧是肉少狼多。

只是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名额便全部满了。

三十万学子正式开始踏入学习、修炼之路。

大秦也增加了一笔不轻的负担。

不过姚贾从燕国带回的一百万斤灵源,和两件灵宝。

不出意外,完全足够这五十五座学宫、三十万学子用到近两百年之久。

学宫之事,也在天下引起过一番议论,不过多数都是不在意,这般简陋的教学,学子能有什么本领。

而在意的,也很少能对此、做出什么事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秦越发忙碌,各地官员逐渐适应,同时在中央的协助下,渐渐走上了正规。

首节上一节163/7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