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 第109节

反正董卓不会,他们也跟董卓仇太大,绝不会投降。

袁术眨了下眼,犹豫道:“那吕布、我们跟他可没仇,未必不可以。”

袁绍皱眉,千万不要以为他们这种枭雄不会投降,世家出身,从小就被教育什么是委曲求全,什么是为了家族牺牲自己。

为臣他们虽不甘,但却不是做不了,更何况——

他们两人根本就都没有取得什么大成就过,有什么不会的。

只是一想到这,两兄弟就有一种委屈,袁家付出的这么多,都为那两个家伙做了。

袁绍想了一下道:“再看看吧,不过现在一定不能让董卓轻易得到荆州以及扬州。”

袁术狠狠点头,不管是跟董卓的仇恨,还是投靠大商,都需要好好拦住董卓,能拦一刻是一刻。

随后时间,袁家两兄弟就是死死阻拦着董卓的步伐,让他气愤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荆州以及扬州世家,大半都是在一旁静静看着,剩下的则是几乎都投靠了董卓。

事实奇妙,恐怕数年前谁都不想到如今之局势,这天下会被两位出身粗鄙之人就这么一分为二的收取着。

无数人叹息,但这天下最大的力量——世家,都是明哲保身的,他们不怎么在乎谁坐上那个位置。

而他们不肯出力、选择明哲保身,也就无人能拦住帝子受和董卓。

只是花了一个月,匆匆理顺了下兖州、青州,帝子受就继续攻伐豫州和徐州。

完全不顾根基不稳,兖州、青州、甚至是冀州,都还是或多或少混乱的情况。

同样,豫州、徐州面对帝子受两路大军的攻伐,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大半个月,就已经收取两州一大半,而此时,董卓已经完全收取了荆州,将袁氏两兄弟逼回了扬州。

随后,他只是一纸诏令,十三州中最没存在感的交州直接臣服。

他带着大军,踏上了扬州的地盘。

这时,帝子受也接到了袁氏两兄弟的投降归顺恳求。

“王上,臣以为可。”跟随帝子受充当随军军师的陈宫略一思索、郑重道。

帝子受目光看去,他就会意的继续道:“一来,袁家投靠、终究会影响天下不少人归心我大商。

二来,也可以显示王上之心胸,为攻取天下做准备。

三来,正好可以让袁家两兄弟在扬州死死多挡董卓一些时日,给我们更多的时间。

否则、恐怕他们两兄弟立刻就要跑了。”

略一沉吟,帝子受开口了:“可,你亲自去见袁绍、袁术,表达孤的意思,帮助他们撑到最后一刻。”

“喏。”

很快,陈宫就来到了扬州,表达了帝子受的意思,袁绍两兄弟大喜。

一边将一些袁家人送往豫州,一边用尽全力抵挡着董卓步伐。

这可是他们未来的资本,自然是拼尽了全力。

此时,董卓也是拼了全力,那该死的吕布就在隔壁的豫州,他可不想被其插手扬州。

而且商国之不稳,他清楚,更不想多浪费时间,去给对方稳定。

但扬州地盘之大,在十三州中,也是前几,更是多水,还有长江天险,可以说最是难打。

十几天后,就在董卓陷在扬州时,帝子受已经完全收取了豫州和徐州。

至此,原本的大汉中,右上方七州中,只有幽州没有收取。

再不耽误,帝子受独自回到冀州,亲自攻向幽州。

此时的幽州中,公孙瓒已经杀死了刘虞,正还在犹豫着,便收到消息,帝子受踏入幽州。

想起虎牢关那一战的惊天之威,没有再犹豫,直接投降了。

半个月后,七州之地尽归大商。

帝子受就开始全力整顿大商境内,同时、也在准备着称帝事宜。

(第二章,十二点前还有第三章,求支持,求支持。)

………………

第一百三十章 定鼎一战(第三章)

拥有七州之地的大商,已完全有资格让帝子受称帝。

更何况接下来的敌人只有一个,大汉。

那更是只有称帝,才能在身份上与其平等,能振奋人心,与大汉争夺这天下。

至于扬州,在帝子受君臣商议下,已经决定放弃。

毕竟现在大商对七州的掌控实在太弱了,政令都不能通达,各县的官员几乎一半都是原来的,或者暂代的。

没必要现在因为扬州就和董卓交战,拖得越久,对大商的好处就越大。

当然,外人不知道的是,帝子受需要时间去变强,更不想这时就交战。

得到七州之地,几乎每时每刻,他都在变强。

只不过越到最后,变强的气运之力,就需要的越多。

是成倍成倍的增加。

哪怕气运之力足够,也需要时间。

在攻打完兖州和青州后,三龙真气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蜕变,达到六十丈。

冲破这个小障碍,速度又快了许多,一日比一日强。

幽州到手后,已经达到了六十七丈左右。

成帝准备做的并不复杂,关键时候,一切从简。

幽州到手后的第十五天,大商大业二年除夕。

帝子受在冀州称帝了。

真正的一切从简,毕竟已经当过这么多年皇帝的帝子受,真的也并不是多么的激动欢喜,自然就不在乎多隆重。

不过这种由自己一手、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江山,感觉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而且由王变为帝,也并不是简单的,各方面都会变一变,对麾下臣子也是一种振奋。

称帝后,帝子受继续一心投在大商国内。

不管是政事还是军事,此时都几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需要一点点的重新建立起来。

没办法,帝子受得到七州的时间太短,根基太浅,真正心腹的臣子没多少。

而在大业三年二月十五日,袁氏两兄弟终于撑不住了,带着最后一些手下以及陈宫,逃到了徐州、一路向大商国都而来。

董卓也并没有追杀他们,一来没有时间,二来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扬州已经尽入他手,接下来他只有一件大事,决定一切的大事。

他也没有在扬州多待,带领大军向洛阳返回。

随后,天下忽然就这么平静下来,再没有战火掀起,只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这只是那最后一战前的安静,汉、商两国都在默默快速地准备着。

为那决定这天下归属的最后一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此时,就算是那些不愿意插手的世家,也都开始暗中行动了起来。

准备在这一战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而已经投靠了董卓或帝子受的世家,更是倾尽全力帮助两方进行这最后一战。

…………

洛阳城、丞相府。

“文优、如何?”董卓颇为急切的看着李儒道。

“回丞相,不辱使命,完成了!”李儒神色中隐隐有着一股激动和兴奋道。

“好。”董卓大喜,随即神色中有着丝丝的狰狞和无比的恨意,“传令,加快准备速度,本相这次一定要将那吕布碎尸万段。”

“是。”李儒心中也充满了一股自信。

大商。

“启禀陛下,汉国的准备速度突然加快,各方大军都已经汇向洛阳,恐怕对我大商宣战之日不远矣。”郭嘉沉声道。

大殿中,人才济济,包括袁绍、曹操、公孙瓒等以往的诸侯,面色看上去都颇为慎重。

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此时真正忠心于大商的,绝对不会有一半、不,是绝对不会有三分之一。

“启禀陛下,臣建议直接先行宣战,只要攻破洛阳,斩杀董卓与汉帝刘协,我大商就可一战而定天下。”戏志才行礼沉声道。

“臣附议,既已确定汉国对我大商宣战时日就在眼前,那多几日少几日对我大商而言也无大碍,不如先行动手,直接攻向洛阳。”田丰语气中也不禁带了些许杀意。

“臣附议!”

……

略一思索,不少大臣纷纷站出来行礼道。

帝子受高坐上方,伟岸的身躯、霸道冷漠的威严,似乎比前些日子,更具压迫力。

双眼闭合间,仿佛蕴含着山崩地裂。

“可。”淡漠、坚毅、又有着一丝飘渺、似乎天音的声音响起,顿时让大殿中几乎所有人精神一震。

“赵云、高顺、张辽、公孙瓒,命你四人立刻带本部为先锋,攻向洛阳,朕亲率狼骑为你等压阵。”帝子受声音中越发的不容置疑。

“臣遵旨。”赵云四人站起、神色严肃地行礼道。

“郭嘉、田丰、沮授、袁绍、袁术、曹操、许攸,你七人随朕亲征。”

“臣遵旨。”

“戏志才、陈宫,你二人总领朝政,朕不在期间,胆敢作乱者、杀。”

“臣遵旨。”

…………

朝会很快就结束,紧接着、一份诏书就出来了。

讨伐汉国的诏书。

没有太多拐弯抹角的修辞言语,堂堂正正,那股战意、坚定之意如暴风雨一般,席卷天下。

洛阳城,董卓听到消息后就是一怒,没想到商国竟会是率先动手。

但也只是冷笑两声,就立刻发了诏书,讨伐商国的诏书。

随后,带着刘协以及很多中央官员,和一千五百万大军杀向冀州。

首节上一节109/7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