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梅艳芳 第25节

此外,在梅艳芳去世之后,她的好友冯小刚导演更是从她身上汲取了很多可贵的精神财富,他的2004年度作品《天下无贼》将于年底贺岁档期公映,但其首映式和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将以耳目一新的慈善首映式揭开序幕。此举可算是大陆演艺圈慈善活动的一次具有代表性的行动。

1991年,国内南宁发生意外大水灾,梅艳芳和谭咏麟这一对好友联袂北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赈灾义演。看过这次义演实况的人,无不受到一次巨大的情感震动。不少人事后感叹:在我们内地,那些艺员赚了那么多钱,可是,传出来的如果不是偷税的消息,就是利用自己的名声骗取金钱的消息,可香港的巨星,却会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难道他们的心,和内地艺员的心不同?

冯小刚导演受梅艳芳慈善精神影响有多大?从他的这次动作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来,曾有大陆学者感叹香港演艺界与大陆演艺圈的极大不同,称大陆演艺圈没有核心没有灵魂,总给人一盘散沙的感受,而香港演艺界之所以以“界”命名,就因为他们有一个称作香港演艺人协会的组织。

这是一个非赢利性质的组织,1993年8月选出临时筹备委员,由成龙出任临时召集人,许冠文、周润发为副会长。1993年8月25日举行第一次临时筹委会,经过商议及投票,正式命名为香港演艺人协会(HongKongPerformingArtistesGuild)。1993年12月12日,该协会举办第一届会员大会,宣告该协会正式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经投票诞生。

2001年12月27日,香港演艺人协会宣布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梅艳芳荣登新一任会长之席,成为该协会成立5年来的首位女会长。被提名为本届新任会长候选人的,都是香港演艺圈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分别有曾志伟,刘天兰、黄锦、何锦华等人。最终,梅艳芳以高票当选,其他几人分别荣任副会长之职。梁家辉、叶童、张艾嘉、张达明及邵音音等人,被选为理事。

在成立之后的若干年内,这个组织举行了多次保障艺人权利的活动,并多次举办慈善活动。

1998年香港演艺人协会与业界属会发表联合声明,驳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指香港演艺界为黑社会组织所操纵的不实报道。

1999年加入“打击盗版大联盟”。

2002年就会员陈宝莲的遗体为不良传媒偷拍刊登一事作公开声明,并与新闻界专业团体跟进,为逝者保存尊严。

2002年就《东周刊》刊登刘嘉玲裸照事件推动及筹组一连串谴责行动。

多次以协会名义捐赠衣物给华东水灾及云南灾民。

1996年成立红十字会PAG义工队,长期参与红十字会各种慈善活动。

1999年发起“香港演艺界921传心传意大行动”,筹款赈济台湾大地震灾民,共筹得港币1600多万元。

梅艳芳生前致力推动的两大慈善基金为“四海一心”及“茁壮行动”。“茁壮行动”于SARS期间成功筹得逾2000万善款,帮助受SARS影响的家庭。在《1:99音乐会》上,梅艳芳说:“虽然没有东西是完美的,可是我们有一颗完美的心。”

除了冯小刚导演对梅艳芳的一生做了高度评价,内地演艺圈人士也对梅艳芳的逝世发表了感言。歌手解晓东是这样评价阿梅的:“我是听着她的歌成长的。一直到今天,她始终都是我的偶像。虽然没有机会和她接触、合作,但一直都知道她对事业很执着,即使患了癌症也依然不断地追求。她的突然离世,使我有机会看到她大量的节目表演和各种介绍。一瞬间,我才发现我并没有完全真正了解她。艺术上的成熟魅力和性格上的坚毅,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和投入,包括对朋友的关爱和支持,我对她更是肃然起敬。她不仅是难得的优秀艺人,更是娱乐圈全体同仁的楷模。我们在悼念她的同时,也会将她的这种精神发扬,对于她曾指出的内地艺人不够敬业一事,我们对她最好的致敬方法,莫过于把这种意见变成对我们的一种鞭策。新近成立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表演者权益保障中心将为内地艺人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空间和良好氛围。”

2. 花不再香但美丽心中一再想(2)

 一些年轻的香港艺人更是把自己对于这位大姐的尊敬表白无疑。杨芊华说“很多时候她都会出来帮我们讨公道,她给我们非常好的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好应该像她那样,更加努力地生活,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梁咏琪:入行以后,看到她本人之后,我觉得她很照顾我们后辈,虽然我不是和她同一个公司,也不是她的徒弟,或者是什么人,但是她看到我之后,会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

容祖儿:我觉得她很好,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对后辈也好,所以我觉得,因为我自己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就是,我们工作其实已经很忙,我自己连身边的家人或者是朋友也没太多时间去照顾,自己都照顾不了,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她真的好厉害,可以帮很多人。

一个经历了太多生离的女人,死别对她而言已经不再是什么无法忍受的痛苦了,反而相信在她告别人世的时候,的确是面含微笑的,因为生离永远比死别来得惨痛,她走得完美而从容。

花已不再香,但花开的美丽瞬间已成永恒。

3. 寒梅极乐吐芳蕊(1)

在梅艳芳的生前,香港媒体对她友好的时候向来不多,但在她过世之后,才终于明白他们失去了怎样一笔宝贵的财富,失去了怎样一个可亲可爱的“女儿”,所有的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美的声音。有学者认为梅艳芳的奋斗史,对香港当代文化影响深远,失学的她凭努力而成功,燃起当时草根阶层的斗志;其百变形象大受欢迎,亦标志港人思想的成熟,从传统只爱玉女的框框,发展成为接受不同的文化。

而且,梅艳芳虽被称为东方的麦当娜,其本身又与麦当娜有极大的不同,麦当娜为了搏出位而越来越以性为号召,而梅艳芳则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线。她固然懂得在舞台上娱乐观众乃是艺人天职,但这种娱乐功能是有边界的,它不能以牺牲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为代价。

专门研究香港本地文化的次文化出版社社长彭志铭表示,崛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梅艳芳,对本港当代文化的最大影响,要算是她背负草根的背景,凭着努力一跃成为乐坛天后的奋斗历程。

彭志铭解释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一股新浪潮,以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作主导,乐坛上的知名人物如许冠杰、林子祥、张国荣等,均是大学生及“番书仔”,草根阶层成为天王巨星是遥不可及的梦。惟出身小歌女的梅艳芳,尽管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仍不断奋斗达至成功,对当时的低下阶层而言,有不可磨灭的振奋作用,积极深远的影响。

其实,梅艳芳之所以和成龙大哥、刘德华等成为贴心贴意的一生好友,很大程度上还与他们三人皆文化程度不高,都是经过非常努力地打拚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相似经历有关。

梅艳芳童年的不幸生活不但没有使之堕落沉沦,相反倒是使她更加珍惜生活,更注意如何维护好一个艺人的形象,除了她有偶尔酗酒的行为之外,在人品、人格上几乎无可挑剔,而她每次醉酒也都格外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除偶尔被媒体偷拍或有一点出格行为外,几乎都是喝完即立刻回到家中,等到宿酒醒过之后再出席公众活动。

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首席讲师史文鸿亦指出,梅艳芳与当代一般艺人歌手不同处,并非以传统漂亮、玉女的形象如萧芳芳及陈宝珠,来吸引市民;相反以百变的形象,鲜明的性格,配上沧桑的味道,受到广大歌迷的喜爱。

史文鸿说,梅艳芳的成功,正好反映出八十年代开始,香港文化成熟了,特别是梅艳芳在电影《胭脂扣》饰演“如花”的角色,那女中带男、男中带女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已发展成可以接受复杂性格的人物。同时,梅亦冲破了歌坛由男歌手垄断的局面,标志女性的抬头。

当初梅艳芳接拍《胭脂扣》这出戏的时候,的确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是当时作为该片监制人的成龙大哥力排众议启用了她,加上关锦鹏导演的精心调教,她的演戏才能才被真正发掘出来,无疑,成龙及关锦鹏都是有先见之明的,尽管该片在票房上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它已经成为文艺片中的经典,其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至今令香港后辈导演望尘莫及。

当时,成龙之所以选中梅艳芳担纲这出戏的女主角看中的正是她的百变,她的诡异,她的不漂亮,甚至她的声音还带有一些男人的味道。正是成龙敢于启用新人的这份勇气成就了一代天后,她所塑造的女鬼“如花”也成为梅艳芳一生经典形象中的突出代表。

文化评论员胡恩威则指,无论梅艳芳或张国荣均属有内涵及实力的艺人,他们的死亡标志货真价实的艺人渐渐失传,只剩时下流行只靠包装、没有自我的艺人、歌手。

梅艳芳的恩师黄同样表达对梅艳芳这一代歌手纷纷告别人世之后的娱乐界的担忧。他认为香港现在的歌手、艺人大都不如上一代具有敬业精神,上一代艺人是真正把唱歌当成生命来完成的。

他觉得现在香港的艺人虽然风光无限,但真正有内涵的,真正做出中国精神的并不多,也许周杰伦可以流行不短的一段时期,却不会如梅艳芳、张国荣他们那样长青不老,因为如今的年轻艺人做的都是外国的东西。

究竟香港还是大陆的流行歌曲是怎样一个走向?梅艳芳这一代离去后是否标志着一个巨星时代的彻底结束,还有待时间的淘洗。大浪淘沙,也许还会有真正发光的金子被埋藏在某个角落,或许,对于流行歌坛也只能寄予这份殷切的期望了。

自从梅艳芳患病消息公布以后,人们眼中所见的梅姐一直以坚强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来面对自己的疾病,她在人生最后一个行程中带病坚持唱完了她最后一场轰动华人乃至世界娱乐圈的个人演唱会,或许这便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她告别舞台、告别人生的最为圆满的方式,还或许这便是梅艳芳为自己人生早已设好的结局。《胭脂扣》的作者、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在梅艳芳出殡之后,专门撰文书写梅艳芳生命最后一段时光的回忆散文《花开有时,梦醒有时》,较为详细地披露了梅艳芳弥留岁月的一些内幕。

李碧华和阿梅、“哥哥”张国荣皆是密友,在《花开有时,梦醒有时》中,李碧华提到:“自知她得病后,也常通电话谈心事。但自12月起已联络不上了。我只好传真祝福和支持,希望看得到。后来我才得悉,她看信时已不能起床、进食,甚至活动。医生用最平和的语气告诉她,癌细胞扩散至脑部,以后再也不能唱歌、演戏了。她气若游丝:‘既是这样,我便走了。’之后昏迷,一直无言。”

3. 寒梅极乐吐芳蕊(2)

生命大限已来临,当走之时,无人可留,那就在走前留下最光辉的形象,以生命中的光彩照亮自己的不归之路。她,走得很无奈,但也很平静。

一代红颜终是薄命,但她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却给人们留下了不灭的记忆,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生命虽短暂,

但活的光芒四射!

真切地爱过、恨过,

忘我地工作过,

尽情地享受过,

无私地奉献过。

此生应无撼。

梅艳芳的去世给她众多的歌迷和圈中好友带来了深深的伤痛,梅姐盖世无双的艺术才华和她做人的真诚品格令所有的人交口称赞,同时她的离去也让人感慨忧伤伍佰曾经说过“香港艺人都像卫生纸,而梅艳芳是艺术家”。此不过一家之言,但也可以看出有不少艺人发自内心地崇拜这位像女神一般屹立在香港演艺界的百变歌后。她在演艺界摸爬滚打一生,见证并经历了香港演艺界二三十年来的整个过程,从起步到辉煌再到所谓E时代,阿梅都屹立不到,她不仅演艺成绩斐然,在做人上,更是堪称香港演艺界的楷模。

在香港,如果说谭咏麟、张国荣和梅艳芳是巨星,相信是无人会反对的。且不说他们推出过多少张销售成绩傲人的唱片、曾有过一连举行多少场演唱会的辉煌,就拿他们在娱乐圈中的号召力、在歌迷及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来说,恐怕也是一般明星和歌手无法企及的。而对于曾经听他们的歌成长的歌迷而言,张国荣和梅艳芳的相继离去恐怕远不止死亡那么简单,他们标志着一段青春回忆的终结、一个美好时代的句点。在歌迷和圈中人的心中,谭、张、梅三人始终是“高高在上”的,这个“高”绝不是指他们在气焰上的嚣张,而是地位崇高、一呼百应。

她走时,正是寒冬,所有的梅花都绽开了容颜,一如她留下的渐行渐远的倩影,“寒梅极乐吐芳蕊”,她曾经那样灿烂开放过,留下的是余香满怀。

当你见到星河灿烂

求你在心中

记住我

张离世后,梅艳芳哀恸如绝,固然是情深意重,又何尝不是自伤身世。张说:“我一生不曾害人,为何这样?”对悲苦的命运仍有不平,梅艳芳虽在人前强自坚强,未尝不曾问过“为何这样?”其实也不必追问,这样的人物,本身就有缥缈的非人间气息,我们尘世是留不住的,平庸的幸福注定与他们暌违,他们是要给人间留下惊异和叹惋的,像是一段美得令人心碎的音乐,锦瑟在声入云霄时,突然无端端地断了。

首节上一节25/26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