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先锋官薛万钧、薛万彻吸取上次的教训,边行军边放出探兵,小心翼翼地向前运动。这天上午,刚吃过早饭,就有探军前来报告,言慕容伏允正在突伦川扎营,准备在那里收罗残部,准备逃奔于阗。
鉴于上次在赤水源陷于重围,险遭不测的教训,薛氏兄弟决定等李靖大军来时,再行进攻,但随行的契苾何力坚决主张追击,薛万钧摇摇头说:
“穷寇勿追,慕容伏允既然要逃奔于阗,其亲近精兵强将必然追随,我若轻骑冒进,恐遭其伏击。”
契苾何力坚持己见,说道:
“吐谷浑无城郭,随水草迁徙。如不在其聚居时袭取,一旦错过战机,敌人风流云散,哪能再颠覆其巢穴!”
不待薛氏兄弟答应,契苾何力自回本帐,亲自挑选千名骁骑,整装进发。薛万钧、薛万彻怕他一军独进出事,乃引本部兵马紧紧跟上。
越往西走,气候越恶劣,很难见到水草,放眼望去,到处是沙碛,许多战马渴死在途中。士卒渴极,也只好刺马血饮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不能再走回头路了。经过三天时间的急行军,部队接近了突伦川,好在慕容伏允还没有西逃,薛万钧、薛万彻、契苾何力经过简单的休整后,即兵分三路,直冲慕容伏允的牙帐。
唐军出其不意,来势凶猛,又是三路夹击,不由得吐谷浑兵心中不慌,及至仓促应战,唐军已冲到了帐前。短兵相接,好一场混战,志在必得的唐军首先在气势上压倒敌军,君臣离心离德的吐谷浑,有的落荒而逃,有的不战而降。慕容伏允见势不妙,抛下尚在牙帐里的儿女妻妾,率亲兵千余人向荒碛深处逃去。此役唐军大获全胜,斩首数千,获得杂畜二十万头,并俘获慕容伏允的妻子。
且说慕容伏允率千余残兵凄凄惨惨,在沙漠中游荡,十几天后,其部分怨生横气的部下终于按捺不住,合伙杀死了慕容伏允。伏允一死,有人立其子慕容顺为可汗,慕容顺久住中原,不愿与唐朝为敌,于是顺天从人,斩杀了顽固分子天柱王,向唐军请降。至此,李靖胜利地结束了对吐谷浑的战争,从而解除了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李靖平定吐谷浑的奏疏驿传至长安。太宗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决定让归附的吐谷浑,仍让其居故地,立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珪古乌甘豆可汗。命李大亮率精兵五千,助慕容顺声威,以服其众,同时防范日益强大的吐蕃。
此番征战吐谷浑,各路兵马都取得了一定的战绩,惟有盐城道总管高甑生瞻前顾后,误了行军日期,寸功未立。战后总结会上,主帅李靖按军纪处分了高甑生。高甑生怀恨在心,班师回朝后,即捏造罪名,诬告李靖拥兵自重,意欲谋逆。
谋逆不是小事,太宗立即敕令按问,三查两查,纯粹诬告。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高甑生按律反坐,减死罪徙边。依仗是秦府功臣,高甑生上书请求宽宥,太宗批道:高甑生违反李靖节度,又诬其反,若此可宽宥,法将安施?况国家起自晋阳,功臣甚多,若甑生得免,以后人人犯法,怎能复禁!我于勋旧,未尝忘,为此不敢赦免。
李靖横遭高甑生诬告,虽未被关押,但也被大理寺传唤了好几次。惧怕功高震主的李靖当即交出兵权,自此闭门谢客,虽亲戚不常见。文坛领袖、著名诗人、秘书监虞世南,感李靖丰功伟绩,特地作诗一首,赞扬了李靖虽年过花甲,壮志不减当年的英雄气慨——
出塞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为了庆贺平定吐谷浑,太宗在宫中排开盛宴,款待参战将领。但李靖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来赴宴。念他年龄大了,太宗没再勉强,但庆功宴上缺了李靖这个领军人物,太宗还是觉得不尽兴。从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胜利归来,又立了大功,诸将无不兴奋异常,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右卫将军薛万彻舌头大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自夸功劳大于其他人,有人反斥他说:
“要说在突伦川关键一仗,首功还应推契苾何力,是人家力主进军,才歼灭了慕容伏允的主力部队。”
薛万彻喝得眼珠通红,手一划拉说:“他契苾何力算个鸟!他那点突厥兵还能成大事?还不是老子跃马持刀……杀尽吐谷浑兵的。”
旁边的契苾何力一听薛万彻骂他“算个鸟”,气得马上隔着桌子扑过来,要陷杀薛万彻,慌得众将急忙拦住。这边一闹,那边本来就郁郁寡欢的太宗皇帝勃然大怒,传令近侍将两人押到御案前,说个明白。薛万彻结结巴巴狡辩完毕,何力又一五一十把事情说了一遍,说自己如何拼死救出薛氏兄弟,又如何决计穷追,薛万钧又怎样劝阻。未了何力还委屈地说:“我力战吐谷浑,救出薛氏弟兄,不来谢我,我不望报,因何毁我于广众之中?”
太宗听个明白后,怒气冲冲,指着薛万彻说:
“你!不识好歹,右卫将军也别干了,把你的印绶立即交给契苾何力!”
薜万彻一听,垂头丧气,刚要解下腰上的将军印,契苾何力高姿态,上前劝住了,向太宗力辞道:
“陛下,臣与万彻之事,非为争功,乃为争理。今理明,臣无憾。陛下以臣之故,解万彻官与臣,诸胡无知,以陛下重胡而轻汉,转相告诬,竞者必多,且使胡人谓诸将皆如万彻,将有轻汉之心。”
契苾何力说话行事,不但姿态高,而且合情合理,头头是道。太宗心下暗暗点头,心中思道:都说胡人不明教化,做事简单粗暴,听这何力之言,不但懂得礼法,而且善于约束自己,可真是难得的忠臣义士。
有了太宗对契苾何力的好印象,不久,何力得以宿卫北门,其后又检校玄武门左右屯营的飞骑兵。为了进一步奖赏和笼络何力,太宗又把宗室女许配给何力。真没想到薛这一闹,素有忠直之心的何力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贞观八年(634年),大唐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军事上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疆域进一步扩大。三月,适逢太上皇六十九岁大寿,太宗专门在长安城西校武场安排一个隆重的阅兵仪式。方圆四、五里路宽阔的校武场上,旌旗林立,枪刀密布,数万虎贲将士头戴兜鍪,身披铠甲,组成五色方阵。队列前方,上千余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雄威赳赳,直视前方。在太宗的陪同下,太上皇李渊身着玄衣纁裳,头戴旒珠冕,坐着金辂御车,缓缓从阅兵道上驰过。龙旗、凤旟、黄钺、朱施,也一一在太上皇眼里闪过,甲胄,璀璨辉煌;军器,精芒闪烁,天威赫赫,谁能与之争锋?面对威武的将士,太上皇不禁想起当年在太原誓师的情景,他不顾年老体弱,兴奋地从车上站起身来,挥手大声地向将士们表示慰劳:“将士们好!”
“万岁万岁万万岁!”
应答声惊天动地,气势澎湃,显示了唐军忠于朝廷,所向无敌的一贯品质。太上皇大为高兴,一再挥手向将士们问好。
阅兵后,太上皇回到未央宫,设宴招待三品以上的文臣武将和各国驻京使节。御宴上,歌声清越,舞姿翩翩,赏心悦目,一派融融气象。太宗首先捧酒上寿道:
“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亦随太上皇于此宫置酒,捧玉卮为太上皇寿,言道:‘昔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臣业所就,与仲孰多?’汉高祖妄自尊大,臣儿不取!”
太上皇听了这话,开心地哈哈大笑,将觞中美酒一饮而尽。与宴公卿一齐拱手贺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了让太上皇高兴,太宗又拿出他昨晚写的一首诗,亲自念给太上皇听:
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念完后,众卿一齐叫好,接着太子李承乾奉觞给太上皇祝寿。望了自己的第三代皇位继承人,太上皇更是高兴,不顾年老体衰,又是一气干了觞中的美酒。
望着白白胖胖,从未吃过苦受过罪的太子李承乾,太宗对东宫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杜正伦说:
“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无不知之。及居大位,区处事务,犹有差失。太子承乾,生于承乾殿,贞观初,立为太子,养于深宫,百姓艰难,未曾目睹,能无骄逸乎?卿等应亟谏。”
于志宁、杜正伦连连点头应承:“臣领旨谨记!”
没等御宴结束,年事已高、过度兴奋的太上皇已自不支,于是传旨摆驾回宫。太宗搀着太上皇来到殿外,又决计亲自捧舆送太上皇至寝殿门,太上皇不许,乃命太子承乾代为捧舆。
这是太上皇一生中最后一次盛宴。其后不久,太上皇得了风疾,卧床不起。虽经天下名医多方疗治,但病终不见好转。秋风萧瑟,枯叶飘落,病榻上的太上皇下遗诏道:
“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园陵制度,务从俭约。”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庚子日,太上皇李渊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崩于大安宫的垂拱前殿。群臣上谥曰太武皇帝,庙号高祖。钦天监奏请择日安葬大武皇帝于献陵。为了表达孝心,太宗下诏道:
“山陵依汉长陵故事,务在崇厚。”
安葬期在十月,工期紧,任务重,要建成汉高祖那样的陵墓规模根本不可能,秘书监虞世南上疏道:
圣人薄葬其亲,非不孝也,深思远虑,以厚葬适足为亲之累,故不为耳。昔张释之有言:‘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刘向言:‘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其言深切,诚合至理。伏惟陛下圣德度唐、虞,而厚葬其亲乃以秦汉为法,臣窃为陛下不取。虽复不藏金玉,后世但见丘垄如此其大,安知无金玉邪!且今释已依霸陵,而丘垄之制独依长陵,恐非所宜。伏愿依《白虎通》,为三仞之坟,器物制度,率皆节损,仍刻石立之陵旁,别书一通,藏之宗庙,用为子孙永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