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刚才是我们不对,你别放在心上!”
“晓晓,你原谅我们吧!”
“看在四年同学和同事这么长时间的份上。晓晓你-”
话还没说完,周晓终于爆发了。
“行了,你们别说了,我不会怪你们,但是以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了。还有你,李明,今天我最后一次告诉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说完,眼里的水珠便止不住地往下掉。
另一侧。
吴小龙虽然没看明白这些人在搞什么飞机,但是看到周晓止不住地流泪的时候,还是好心递过去几张纸巾。
吱!
这时会议室的门正好从里面打开了。
众人纷纷往那里看了过去,只见苗影一脸微笑地站在会议室门口处。
“晓晓。你过来!”
“我?”
周晓抽泣着问了一句,见苗影点了点头这才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有些褶皱的衣服,擦了擦眼眶。然后才往会议室走了过去。
会议室的门再次关上,严严实实,听不到一丝声音。
但是在休息区里。
所有人都沉默了,再也没有人主动说话!
就连吴小龙都有些无所事事地翻看着手中介绍启德集团会务中心的册子。
而此刻在会议室内。
尽管脸上的表情显得很自然甚至有些欢喜,但是林启德和吴永年脑中的那根神经却绷得很紧,因为白湖湾集团这个年轻的总裁看起来从容有度。但是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思维敏捷、语气和缓却言辞犀利,大局观强得可怕。尤其是苗影的那一句无心的话,差点就让两人咬到了舌根。
“我们张总在创立集团之初。便提出过人才年轻化的构想--”
白湖湾集团竟是这个年轻人创立的!
即使不是主创人,但是苗影的话里却透露出了异同寻常的坚持。
“—林总,还有吴先生,白湖湾集团进军沪城,合作伙伴的问题现在我们集团还没有明确的决定,但是如果两位都认为刚才的那个提议可行的话,我看我们可以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由白湖湾集团成立一个子公司,三方入股去参加沪城市政府的招投标。
第二个方案是三方共同组建一家企业,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在管理上就会麻烦很多,而且成本要多一些,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针对沪城市政府的郊区改造工程,张晨势在必得,因为十年后的房市火到什么程度张晨比任何人都清楚。
郊区改造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腾出商业发展空间,白湖湾集团在沪城并没有优势,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也是一次长远投资,因为在现在这个时候恐怕愿意接收这种工程的人并不多。
虽然利益巨大,但是郊区改造工程一项涉及到极多的民事纠纷,在新世纪之前恐怕愿意接手的企业只有少数。
林启德和吴永年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一种方案,显然张晨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情况,只不过双方都提出了条件,那就是在新成立的公司里,公司总经理可以由白湖湾集团指定,而启德集团和吴家都会派人担任一定的职务。
张晨自然不在乎这个,当场就指定了由刚刚从启德集团离职的周晓暂时出任新组建的公司的总经理,而吴永年则指定了由他儿子进驻,林启德同样指定了公司的业务总监徐一波担任副总,而李明则带着原来的团队进驻作为公司第一批员工。
一饮一啄,皆有定律。
当徐一波和李明几人得知林启德的安排时,本就难看的脸上顿时就变成了一片猪肝色。
在一群人的注视下,更是极为尴尬地喊出了一声:
“周---周总!”
真是人生际遇,都只在一瞬间而已!(未完待续)
ps:这一章,特别感谢“三三”成为的首位盟主!同样,今天的第三更,月底了,大家手中的月票都交出来吧!再次打滚卖萌提醒大家:今晚12点后,8月,请将月票投给,证明我们的强大吧!
第227章 吴家的产业
(说好的这个月要求月票!第一天第一更,大家把月票交给,让我们冲一次,好不好!!!)
周晓对这份新的任命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张晨做出这个决定也并非是很随意而为,毕竟是一个草创的企业,如果她没有足够的能力恐怕是不行的。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张晨已经询问过苗影的意见。
白湖湾集团现在处于扩张阶段,集团内部熟悉沪城业务的人并不多,作为苗影的大学同学,周晓在专业素养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启德集团业务部几年的工作阅历也让她在经验和为人处事上具备一定的优势,而且张晨很看中周晓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但是性格中又很突出的直爽和敢作敢为的性格。
这一点对于作为一个新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极其重要,因为这是一家由白湖湾集团成立的子投资公司,所以在企业的战略上有白湖湾集团进行总体的战略规划,它所需要执行的是具体的投资和开发业务,也正是因为如此,它需要的应该是一个积极进取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老成持重的管理人。
当然,周晓是不是合适的人还有待考验。
启德集团联手白湖湾集团和浙东吴家成立新的开发投资公司,这无论是对于白湖湾集团和吴家来讲,还是对于启德集团自身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然,除了吴家以外,白湖湾集团和启德集团本身就具有房产开发的经验,甚至本身就是这个行业的小巨头。
成立这样一个新的投资公司。甚至有可能只是临时的,但是对旗下的员工来讲,这自然是一个新的晋升渠道。
只是,周晓的意外崛起却令包括徐一波、李明等人在内的启德集团员工彻底懵逼了。
但是没办法,白湖湾集团太强势了。或者说张晨太强势了。
白湖湾集团的实力原本就要比启德集团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毕竟总资产超出二十个亿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可不多,而且还是民营企业,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吴家掌握着五六个亿的资产那已经整个浙东地区私营企业里都赫赫有名的老生意世家了,即使跟启德集团想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唯一不同的就是吴家是家族式企业,组织松散,而林启德的启德集团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在白湖湾集团这种架构上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企业的大型集团面前,启德和吴家自然又要差上甚至不止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