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这么收购,回去再打造出一个品牌什么的,东西全变成他的了。
更为关键的是,那边如果先把这条路走开了,周恒再要往上去,那花的成本就会更大了,因为完全是自己产品跟自己竞争,想要赢就得靠钱拼了。
如意算盘打得倒是挺好的!
不过可惜,算盘打得再响,但事情不会那么发展!
周恒并没有慌,遇到事情首先想着解决,慌是没有用的。
他对父亲说道:“爸,陈叔他们想要干养殖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就是不用等那个谁向他们收购了,我们家自己想办法销售吧。就是现在还早啊,我们家没几颗蛋呢。”
他的合作模式是,自家提供鸡蛋,提供饲养配方,然后让村里人帮着养殖,再以“周氏鸡”这个品牌的二代鸡一同销售。
这就类似于品牌加工一般,周恒可以付一个合理的加工价钱给他们,并且能在销售情况好的话,给予一定百分比的分红。
当然,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该签的合同还得签。
这种长期打算的,肯定比那家伙来找村民,随随便便定个价要靠谱多了。
话说回来,有利益就会有约束,他们的养殖过程肯定也是要接受监督管理的,不能乱来。
再有就是,现在鸡还没正式开始下蛋,都还只有一些初生蛋而已,数量有限,合作即使谈成了,也不能马上开始。
周恒把自己的计划跟父亲说了,包括等这一批小鸡长大后的品牌宣传等等。
周发强一知半解。
事实上,从儿子说什么品牌化经营后,他就不太懂了。
他只能懂一些表面的,村民负责干养鸡,统一销售不与他们相干,卖得好还能分红,这显然是能有收入的——另一方面,他们家的养殖当然也是扩大经营了。
真正是从五百只到六千只,再到二代鸡漫山遍野,走入大规模化了。
他们这里山多,适合干这个。
听着是很好,问题就在于儿子说的,那个什么品牌宣传,这事儿靠谱不?事情的成败全系儿子一身了啊!
周恒已经有了江大老板御膳的成功在前,心头很有把握。
他安慰父亲道:“这个你就放心吧,只要我们产品好,肯定是不用愁的。那个徐卫东为什么老找我们?为什么要找陈叔他们养殖我们家的鸡?那还不是因为我们家的鸡好!”
这倒也是,村里家家都养鸡,如果徐卫东他们公司缺土鸡的话,为什么不买他们的呢?肯花五十块钱一斤,在哪都能买到土鸡啊。
他为什么反倒还要高价买自己家的呢?
这一番深谈,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安静极了,全都是周恒的声音。
周恒极少把自己的想法这样给说出来,平时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性格,所以他此时说的话,就莫名会让人有一种信任感。
这才是遇到事情的态度。
他父母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家办养鸡,还能有朝一日像这样发展的,一时间都如坐云端一般,完全不真实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回乡创业啊。
本来以为村里人被外人忽悠了,要把他们家的种鸡流出去,现在看来,倒还是个扩大的机会。
周发强把这些道理弄懂之后,心里也终于吃了定心丸,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他说道:“那我这两天跟他们说这件事情,你放心,我能说通的。”
跟村里上年纪的人交流,自然还是他要在行一些。
周恒年轻,脸皮薄,有时候一些话说不出口,他比较好说一些。
当然,品牌销售这些就不必说了,还没开始的事情,过早宣扬出去不好。
胡金华也很激动,端了一杯酒说道:“周恒你这真是要做大做强了啊!我这个开朝元老祝贺你!”
算起来,他真是周恒请来的第一个员工,如果真能做大的话,他的确就是开朝元老了。
想当初,跟着马云的第一批开朝元老,哪怕只是个看门的,现在都什么身家了啊!哈哈哈哈。
黎丽也端起杯子来,笑着说道:“我也是哦。”
她在这里月薪五百呢。
周恒哈哈一笑,和他们喝了一杯。
江晓萱听着他们说得起劲,感觉在聊什么大事似的,莫名就跟着兴奋,然后小声问黎丽:“他们在说什么?”
可怜她现在还听不太懂呢,只能听懂零星的短句。
顾雪诗跟学生们一起吃饭去了,现在就她一个人听不懂。
黎丽笑着告诉她:“周恒要准备正式扩大做养殖场了!因为有人使坏,企图要让村里人买他的鸡蛋去养殖,把鸡种流出去。”
简单一句话,江晓萱瞬间懂了。
对于周恒是否要做大养殖场——这还用问吗?他都不肯接受人家的投资,肯定是自己要大干的啦!
这对她父亲没有什么影响,只要能继续买到食材就行,做大了还更能保证食材不断货呢。
不过,她也知道那个使坏的人是谁,就是那个这两天老缠着的那个家伙。她手头还有那人的名片呢。
想到这里,她有点生气了,拿出手机来给一个人发了条消息:“张叔,我悄悄听到一个消息,有公司在恶意竞争我爸要买的那种土鸡,公司名我告诉你,另外,千万别跟我爸说是我说的呀……”
早就看那人不顺眼了。
不走正途,就用不正途的办法收拾他。
接下来吃饭的气氛就热闹多了,周恒父母几乎是第一次接触到品牌经营这种概念,不时会有些问题来问他。
虽然有时候问题都不搭边,但周恒还是很有耐心的跟他们说说,让他们安心。
他们其实也只能听一下,发表不了什么,最多也就是感觉周恒的言语神情里,很是有把握,就会不那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