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运农民 第256节

  可要是钱多多养殖成功,就近输出降低成本,到时候普通人家偶尔想吃能吃上一顿,那培根饭馆也好多添几样菜。

  张培根只是一提,钱多多却觉得这个好主意。

  镇上的饭馆不少,县城和泊市的更多。

  要是布袋鸡打出名声去,就不愁销路。

  无论是布袋鸡还是中华沙鳅,都和吴氏茶业与赵水云没有关系,销路必然需要他自己去找。

  张培根的提议正中靶心。

  养成之后,他就先就近找销路,慢慢把名声搞起来,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东街大酒店倒是个好门路,可他要养的布袋鸡与中华沙鳅苗不同,东街大酒店怕是不缺布袋鸡这种食材。

  中华沙鳅苗倒是能走走赵二醉的路子……

  “我可记着培根大哥你说的话,改天鸡养成了,就给你送来,你可别嫌价格比笨鸡高就不收我的。”钱多多一边想着布袋鸡的销路问题,一边笑着打趣道。

  “怎么会不收,我巴不得你天天送呢。”张培根知道钱多多是在开玩笑,也乐着附和几声。

  现在连鸡仔都没找着,离养成还早得很。

  有和钱宅合作的这个关系,再加上张二婶的私人关系,张培根十分大方的将主厨调派出去,自己亲自操刀给钱宅的工人做午饭。

  厨子正在厨房里杀鱼。

  听到张培根的吩咐,就着围裙擦了把手就钻到前面大厅里。

  “钱老板,张大姐。”厨子打完招呼,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家旺,他们都喊我张厨子。”

  “张叔好,”钱多多笑着说:“这次的事,麻烦张叔了。”

  张家旺受宠若惊道:“不麻烦不麻烦。”

  在后面干活给他开工资,带钱多多他们去赶集也一样开工资。

  在张家旺看来,不仅不麻烦,这还是个美差。

  张二婶和张家旺是一个村子的,就用不着再客气的互相介绍。

  简单的说完几句客套话后,张家旺带着两人朝集市方面走去。

  钱多多赶过两次百花镇的集市,对路并不陌生。

  张二婶就是土生土长的百花镇上的人,照她的话说,闭着眼也能从镇西头走到镇东头,还不带绊跟头的。

  可今年镇上集市重新规划之后,划开了不同的区域卖不同的物件,就连镇上的本土张二婶,也找不着卖家禽的地方。

  跟在张家旺身后七拐八拐,最后走到集市最西北角,挨着公共厕所的一个角落。

  听到鸡鸭鹅的叫声,再看遍地的鸡毛,钱多多就知道地方到了。

  可光找到地方不行,少了张家旺,钱多多和张二婶连布袋鸡长什么样,是好是次都分辨不清。

  好在张家旺这个厨子对此很精通。

  轻车熟路绕开一地鸡毛,他带着两人站到女厕旁边的简易棚前,指着两排十来个柳筐,笑着说:“这里面就是布袋鸡。”

  钱多多连鸡的模样都没看到,张家旺却是一听鸡叫声,就分辨出来是什么鸡种。

  钱多多知道这是个人本事,也没质疑张家旺的本领,只是好奇的问道:“张叔养过鸡?”

  “嗯,我前几年替我侄子操持过一个鸡厂,可惜后来闹鸡瘟赔了个底掉,就干了老本行。”张家旺说起这件事来,郑重的提醒道:“钱老板啊,你要想养鸡,可得注意别闹鸡瘟,不然赔死你。”

  “张厨子你个乌鸦嘴,”张二婶不满的说道:“能不能说点儿好话儿啊!”

  得亏钱多多是个仁义厚道的,不然就凭这句话就得膈应死。

  这鸡还没养就说鸡瘟的事,任谁听了也不欢喜。

  张培根下厨操刀,让张家旺带钱多多来看布袋鸡的情况,可不是来给自家饭馆添堵的。

  张家旺心思一转,就知道张二婶这是在忌讳什么,马上赔笑道:“钱老板,我刚才那是胡说八道,你别往心里去。”

  这会儿再想想,张家旺也很心虚。

  人钱老板摊子铺排得那么大,还用得着他指手划脚瞎操心?

  纯粹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张叔是好心提醒我,我知道这是好心。”钱多多真诚的笑道:“既然张叔养过鸡,以后少不了向张叔请教。”

  “唉哟,可不敢。”张家旺没想到钱多多这么好脾气好说话,对这个传闻中有钱有势的年轻人,不由得高看一眼。

  现在有钱有势的年轻人,能够有这么好脾气的,可不多见。

  三人正说着,卖鸡的主人家上厕所回来。

  一看到张家旺,主人家眼前一亮,笑呵呵的说道:“张大厨你来得正好,我正上愁呢,救星就到了。”

  

第310章 积货难销

  

  “愁,你愁啥啊,倒把手就净捡钱的买卖,你要愁,这集市上就没人有活路咯。”张家旺笑着打趣道。

  “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主人家指着两排关鸡的柳筐苦笑道:“看到没,这二十来只鸡摆在这里一个礼拜了都没有买,张厨子,你上次拎了四只走,这回还要不要,我给你按成本价算。”

  “感情你是想要我买这些鸡啊,”张家旺摆手拒绝道:“我上次买是有人特意点菜,这几天没这买卖,我那饭馆用不着这些鸡。”

  听到张家旺的话,对面年过半百的主人家,脸上的折子拧成一团,神情既苦闷又忧虑,小声嘀咕着,“早知道卖不出去,我就不一下子买这么多只回来了。”

  一只成本价也有六七十块,再加上运费,这二十来只也有两千来块钱。

  卖一个月的鸡也挣不到两千来块钱啊!

  主人家后悔不迭。

  “大爷,这鸡成本价一只多少钱?”钱多多揭开一个柳筐,看到剪了翅膀的白毛鸡,故作不解的问:“这是啥鸡啊?”

  听到钱多多不是本地人的口音,主人家反问道:“小伙子你要买?”

  “这是钱老板,”张家旺生怕主人家由于钱多多口音不是本地人,就故意想抬价,急忙说道:“就是十分有名的那个钱老板。”

  原本还想抬高价多挣些钱的主人家脖子不经意地缩了缩。

  钱老板啊!

  和陆家打擂台的钱老板!

  主人家脸上露出奉承的笑容,笑眯眯的说道:“钱老板看上这鸡了?”

  “嗯……”钱多多淡淡的问:“这鸡成本价是多少?”

  主人家眼珠滴溜溜的转,显然在考虑着要不要说。

  钱多多补充一句,“价格合适的话,这二十来只鸡我全要。”

  听到这话,主人家不再藏私,马上说道:“我是按每只六十进的货,不过每只运货多添十块,要是钱老板看着合适,就给我……每只八十,说是成本价,怎么也得让我赚点儿啊。”

  一只八十确实不贵。

  只不过张家旺听到这个报价,不满地瞪了眼主人家。

  张家旺可记得,前几天来买这布袋鸡的时候,主人家坐地起价,一只少了一百五不卖。

  这没几天的功夫,就减了一半的价。

  钱多多对于布袋鸡的价格也有疑虑,好奇的问:“这布袋鸡不是营养价值好吗,你这鸡一只少说也有四五斤,怎么卖得比普通的笨鸡也差不了多少呢?”

  要真是没啥差别,他就得考虑饲养别的鸡种。

  主人家眼神闪烁不定。

  张二婶这时突然上前,伸手抓住柳筐里的鸡翅膀。

  只见张二婶左手抓鸡翅,右手朝着鸡屁股一摸,脸色就是一变。

  主人家没拦得住眼疾手快的张二婶,心虚的直搓手跺脚。

  “老板,这鸡是蛋鸡!”张二婶铁青着脸说道。

  钱多多一头雾水,“蛋鸡的意思是下蛋的鸡?”

  张二婶重重地点点头,“这鸡既然是杀了吃肉的,一般都是下蛋之前卖出去,这样肉又肥又鲜,一旦变成蛋鸡,肉就变柴了。倒也不是不能吃,但价格就比当肉鸡卖的时候要便宜。”

  钱多多恍然大悟,“难怪才卖八十块钱一只。”

  “这位大姐,话不能这么说。”主人家还在强词夺理,“这蛋鸡营养价值也高,两三年的蛋鸡比一年的肉鸡价格高一倍呢!”

  “你这是两三年的吗,你这明明是头一年的鸡仔变成的蛋鸡。”张二婶也是据理力争,分毫不让。

  想让专门负责采购,杀价砍价的张二婶在谈论价格的时候讲情面,还不如祈祷天上掉馅饼。

  被张二婶当面扒皮,主人家脸时青时红,最后一甩手,“得,你们不想要就算,我自个儿养着。”

  这是自吃理亏,不打算卖了。

  钱多多对着还要继续怼主人家的张二婶摆摆手,和颜悦色的问道:“大爷,你这鸡是从哪儿买的?”

  主人家警惕的看着钱多多。

  在集市上,进货的渠道并不是个秘密。

  但钱多多直接问出来,主人家一般不会告诉。

  张家旺见主人家防备的盯着钱多多看,马上说道:“钱老板没别的意思,你要是知道就张个嘴的事,干嘛得罪人。”

  听到张家旺的劝告,主人家这才面色缓和一些,慢吞吞的说道:“这鸡我是从县城的市场里拉回来的,当时看着是个稀罕物,想着能卖个高价,谁知道乡下的人不识货不吃这种鸡,白白连累我赔钱。”

  “你卖了几天了?”钱多多好奇的问。

  “两个集,有十天了。”主人家也打开了话匣子,对着钱多多大吐苦水,“这鸡我进价就是那么高,卖价当然不能亏本卖。也是我没赶到好时候,要是提前几天,赶到中秋节之前进货,说不定情况还好些。”

  乡下人舍不得吃喝,但逢年过节舍得为归家的孩子花钱置办这些。

  主人家是踩着中秋节的尾巴进的货。

  没想到还是晚了。

  “两个集一只鸡没卖出去?”钱多多继续追问。

  主人家朝张家旺一扬头,“除了张厨子拿了五只之外,就没人心买过,问的人倒不少,一听价格高就没再打听过。”

  说白了,一般人家吃不起这种鸡,所以导致积货难销。

  钱多多弄清楚情况,就知道这布袋鸡就算养出来,也不适合在农村扩展销路。

  百花镇的生活水平在整个镇子属于中上流的,这镇上的居民都舍不得吃这布袋鸡,更别提下面村子里的村民们。

  大概了解了布袋鸡在百花镇的市场情况后,钱多多却没放弃继续饲养布袋鸡的计划。

  无他,这布袋鸡只是销路难找,但好伺候,价格又高,只要打开销路,就能保证养鸡挣钱。

  钱多多又对主人家认真的询问了这布袋鸡的来路。

  听说其他镇子的集市上也有卖,但大多都是在县城的东街市场拿货,钱多多就知道他得去县城跑一趟,才能搭上这条线。

  问完问题,钱多多从钱包里掏出两千块钱。

  “这二十四只鸡我全要了,把它们送去桃花村。”

首节上一节256/125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