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兵王 第392节

“就十万好了,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要是同意呢,咱们就把合同签,不行就算了。”林轩说道。

说实话,十万这个价格有点低,不,应该说是非常低,在林轩眼里,这不是河,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但谁叫大家不会利用呢,所以这条河的实际价值不怎么样,也就养养鸭放放鹅,能值几个钱?

“你小子,现在连修马路的钱都能掏的出来,就不愿意给村委会捐点?”

看到林轩板着脸,林世贵就知道没法再往上加了,“就按你说的办,每年十万,总共租三十年!”

达成协议之后,林世贵就把合同的条款拟定好,等着林轩来按手印签字。

搞定租河的问题,林轩就开口问道:“大伯,村里那些年轻人都到哪去了?”

“还能去哪,北上广呗,我年轻的时候也出去闯过,外面的工资高,但工作环境差,总的来说还是挺辛苦的。”

林世贵很随意回答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各地村庄劳动力严重流失,很多地方都变成了“老人村”。

绿水村也差不多,除了老人和孩子之外,剩下大部分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几乎很难看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村里正在搞发展,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他们都叫回来?”林轩询问道。

“把人叫回来,你给他们找工作?”林世贵翻了个白眼,要不是外面的待遇好,谁愿意放他们出去?

“说实话,咱们村里的工作岗位还真不少,而且要比在外面打工强。”

林轩认真地说道:“想必你也看到了,全村的鱼塘都被利用了起来,光靠村里那些老头子忙得过来?

更何况还有阳光温室,播种收获总要人手不是?饭馆那边也需要二三十个服务员。”

“这样吧,我先跟大家伙商量商量,至于年轻人愿不愿意回来,那我就没法保证了。”

林世贵思忖了片刻,觉得林轩说的有点道理,就准备去村里当说客了。

把这件事交给老村长之后,林轩就准备打道回府了,同时脑子里寻思着该养什么鸭。

普通麻鸭的经济价值太低了,长肉慢不说,还尽长肥肉,也就能拿来炖个汤。

路过村委会的时候,看到许靖瑶在里面看文件,林轩也没在意,继续往绿水乡情饭馆里走。

房间里,许靖瑶正在思考绿水村的发展方向,愁眉不展的,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种植经济作物,还是搞养殖,无论如何,傻乎乎地种田肯定是不行的。

这时,许靖瑶忽然就听到了脚步声,她下意识地抬头看过去,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林轩你等等,我有事要问你!”看到是林轩路过,许靖瑶立即追了出去。

“许主任你找我干嘛?”林轩淡淡地说道,对于这位新来的村官,他没什么好感。

自己踏踏实实种菜,却被她当成了吹牛,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我最近听说你想养鸭,你有没有想好养什么品种的鸭?”许靖瑶询问道。

“暂时还没想好,你有什么好建议?”林轩心不在焉地回答,他可不相信这位村主任会知道养什么鸭。

“咱们青峰镇没有养鸭场,我也不知道该养哪个品种。”

许靖瑶毫无意外地摇了摇头,随即话音一转,“我虽然不能给你建议,但我知道谁能帮到你。”

“谁?”林轩露出疑惑之色,十里八乡都没人大规模养鸭,自然就没有懂行的人,他还真想不到可以向谁取经。

如果实在没办法的话,那就只能养土鸭了,相信用灵泉水喂出来的鸭子不会差到哪去。

“农技站!”许靖瑶神秘一笑,缓缓吐出了这三个字。

“许主任,你是说咱们乡镇的农技站?”林轩皱眉问道。

所谓的农技站,是指农业技术推广站,最主要的指责就是帮助老百姓,顺带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只不过农民捣鼓水稻家禽,都是些非常熟悉的东西,基本上没什么人会去农技站。

“没错,说到养什么种什么,他们才是专业人员,说不定还真能帮到你。”许靖瑶肯定地说道。

“那行,我改天找个时间去青峰镇看看。”林轩想了想说道。

“事不宜迟,我觉得你还是早点去比较好,听说你把村边的河给租下来了,资源要马上利用起来。”

听许靖瑶这么一说,林轩觉得这话还真有点道理,就点头说道:“那就今天去吧,正好没什么事。”

“你知道农技站在哪里么?”许靖瑶询问道。

“从来没去过,当然不知道啊,估计咱们村没几个人知道。”林轩摇了摇头。

“算了,还是我带你去吧,免得你找不到路。”

许靖瑶郁闷瞥了眼林轩,农技站这么好的地方,竟然没人去,还真是尴尬。

“你不用处理文件了?”林轩朝房间里看了眼,侧面摆着张办公桌,桌上不知道放着多少打印纸。

“明天再看呗,养鸭可是村里的大事,让你去我还真有点不放心。”许靖瑶理所当然地说道。

既然她愿意去,林轩当然不会拒绝,直接领着她去开车,两人很快就坐在玛莎拉蒂总裁里,朝青峰镇奔驰。

陆陆续续地看到很多工人,每隔百来米就能看到几台大机器,挖掘机、压路机、泥浆机等等。

好在路基已经被拓宽了,而且也不是原先那坑坑洼洼的样子,要不然林轩还没法通过。

“这家建筑公司的效率还真高,这才几天,咱们的路就大变样了。”许靖瑶感叹了起来。

“还行吧,找熟人帮忙,要不然进度没这么快。”林轩随意地回答道,心里也很期待这条路竣工的那一天。

有像模像样的土渣路之后,不到三个小时,两人就看到了青峰镇的老建筑。

街道两旁可以看到很多新开的店铺,网吧、超市、早餐店不少,剩下的就是些跟农业相关的了。

农技站就在乡政府大楼的旁边,地段非常好,差不多是青峰镇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这些店铺后面就是三层五层的民房了,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都是各家各户随意建的,有点杂乱无章的味道。

首节上一节392/1749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