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81节

  “既然井水的水量增加了,那就再增加两棵样本树。”

  树木的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因为很多珍贵树木的生长需要太久的年头。所以,井水一旦有明显的富余,他就赶紧增加了一棵小叶紫檀和一棵白檀木。

  此时,超过十年树龄的沉香木的又有了四棵,若他想继续制作混合香料的线香,现在就可以考虑结香。

  另外,最早的样本树,其中包括沉香木、海黄花梨木、小叶紫檀和白檀木,都已经刚好超过百年的树龄。于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现在就砍伐一棵白檀木。

  白檀木这个名称一般人不是很熟悉,但说到它的芯材,檀香,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檀香,是“沉檀龙麝”四大名沉香之一,既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也是一种昂贵的木料。用檀香木制作的工艺品珍贵无比,摆放在家中,芳香历久弥新,能驱毒驱邪,蚊虫都不敢进门。

  檀香还是佛门礼佛的上品,高僧大德佩戴的佛珠往往都是檀香木制成的,而佛门的线香,自然也都是檀香线香。

  所以,白檀木也是极其珍贵的树木,国内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绝迹。如今,顶级的白檀木,大多是生长在印度。

  白檀木只有生长到九十年以上,方可砍伐取出芯材也就是檀香,由此可见檀香的珍贵。

  说干就干......冯天策找来趁手的工具,很快就砍倒了这棵白檀木。然后,他开始砍掉树干上的枝杈,再清理树皮。

  整个开料的过程,和开海黄料子很像,接下来就是剥离树干四周的白木。这种木材的边材都是废料,一点用都没有。只有那些无良商人,才会把白木打成粉,冒充檀香粉或是制成线香来谋取利益。

  “这棵白檀木的芯材真不错,香味醇厚,颜色深沉,即便是在老山檀香中也属上品。”

  老山檀和新山檀,其实是产地的概念。出产自印度的上品檀香,习惯称之为老山檀,品质最佳。而出印度之外的其他产区的檀香,被统称为新山檀,品质就会逊色很多。

  “先把开出来的檀香料子,放在空间里晾一段时间,等它的辛辣之气消散以后,就可以使用了。”

  这棵檀香木的料子,冯天策打算先取材制作摆件,再取材制作挂件手串等,剩下不成形的碎料和边角料,就可以用来制作线香。这样一安排,可以算是一举数得吧。

  将这棵檀香木的料子处理好,冯天策才出了空间,直接回到了家中。

  “梁老,你好。你这会儿不忙吧?”

  吃过午饭,冯天策也小睡了一会儿,起来之后,他给梁宏博打了个电话过去。

第167章 新的想法

  第167章新的想法

  “哈哈,是天策呀,我这会儿不忙。今儿怎么想起来给我这个老头子打电话了?你的林场现在怎么样?我想应该发展的不错......”

  梁宏博接到他的电话,显得很高兴,还没忘问问林场的情况。

  “梁老,林场今年总的来说还不错。我今天给你打电话,是有这么个事想请你帮忙......我和朋友开了一家文玩店,但是原料的采购有些麻烦,不知道你那里方不方便给我供一些货?”

  冯天策和梁宏博可以算得上是忘年交,有事倒没必要绕弯子,所以他就直截了当说了需要采购高档木料的事情。

  “天策,给你供货当然没问题。只不过,我这里不会有太高端的木料,只能算是中等品质的。有问题吗?”

  梁宏博的梁氏木业,生意做得很大。但既然是销售量巨大,也就注定了不可能专门做高端的生意。

  “梁老,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文玩店的经营本身也不可能只做高端的生意嘛。那回头,我是让人直接找你,还是......”

  冯天策打通梁宏博这条进货渠道,主要是为了能稳定供货,至于高端的原材料,他自己再想办法就成。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你让人和我公司的经理联系吧,一会我把联系方式发给你。天策,现在知道种植基地的重要性了吧?”

  给一家文玩店供应原材料这种小事,梁宏博自然不会亲自处理,有人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他还是觉得冯天策应该热带、亚热带地区搞一个种植基地,要不然仅仅在沂州搞一个林场,局限性太大。

  “嗯嗯,谢谢梁老!我现在也觉得梁老当初的提议,是非常正确的。不知道在东南亚一带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若梁老有好的推荐,我想抽空去看看。”

  当时冯天策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摊子不好铺的太大。但是,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

  首先,林场已经初具规模,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树种的改造,都进展的很顺利。其次,无论是林下种植还是林下养殖,包括林麝养殖,到了来年都会步入正轨,多数的时候,都不用他太操心。

  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考虑新的种植基地的时候了。

  “好!天策,回头我给你发几份资料。你自己先选择一下,选择好了,我再安排你去实地考察。”

  梁宏博为人处世,不仅大气而且痛快,马上就给出了答复。等电话里初步敲定了这些事情,又闲聊了几句,才结束了这次通话。

  “看来我整个冬天都会经常在外面跑......不过也好,省得整天无所事事的,人还无聊。”

  冯天策现在资金还算充裕,祁志强那边销售情况不错,已经说好要把前次海黄花梨木的货款七百万元打给他。

  办事处那边,收拢一下,百八十万的资金马上就可以回帐。他自己的账上还有一些剩余资金,因此,一千万左右的资金调动,对于他来说,基本没有压力。

  他决定休息一阵子,就去看看梁宏博推荐的种植基地,合适的话就先买一片山林。

  “嘿嘿,等在热带地区有了种植基地,这次空间进化奖励的两片树叶就能派上用场喽......”

  冯天策咋可能忘掉那两片树叶,只不过暂时没有尝试使用的机会罢了。如果,他在东南亚那边买一小片山林,建立自己的种植园,他就会在那边也建立一个连接空间的“固定通道”。这样一来,即便是两个地方隔得再远,还不是犹如近在咫尺一般?

  想想都很美........

  下午,冯天策才不紧不慢的上了山。

  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先去看望狼一和狼七它们,然后再带着几条猎狗去巡山。

  山上,和之前相比已经冷清了许多。主要是临时请来的工人,已经结清了工资都走了。新林地那边的间伐和树苗补种已经停了下来,张有才带着一些林场的正式工人在清理、收尾,然后一直到来年开春,他们这些人都只是做一些日常维护管理的工作。

  “老板......来看看?”

  张有才看见冯天策,笑着跑了过来,至于神出鬼没的老板啥时候回来的,他可不会开口问。

  “有才,今年林场的工程进度比我预想的要快,这还多亏了你哦。苗圃的那些红松树苗,长得怎么样?”

  冯天策一直以来,对于张有才的工作都很满意。这家伙,做事积极主动,能力也很强,是个不错的人才。

  “老板,你请放心,苗圃那边一直都专人照顾的。明年开春以后,肯定能按时给人家交货的。”

  张有才搓搓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上。冯天策这才发现他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毛衣,而且外套也已经是加绒的。

  而他自己,还是一件衬衣,一件薄外套,似乎和眼前的季节,根本不协调。

  不用说,今年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再有个把月,就是新年元旦。

  “行了,有才,你去忙吧。我再到林麝养殖场那边去看看。”

  冯天策笑着让张有才回去工作,他自己带着四条猎狗,继续走在山林之中。空气里,似乎有着一丝风雪的味道,或许今年的头一场雪就要来了。

  林麝养殖场这边,更没多少事。林麝都在野外放养,张有志带人每天除了观察,也会时不时的投放一些干草料。

  这批林麝,有一部分是在空间里土生土长的,剩下的那一部分也在空间里生活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把它们扔到养殖场之后,这些小家伙表现出了非凡的适应能力,这不,据张有才说,已经有二十多只母林麝怀了孕。

  “老板,我估计怀孕的林麝还会增加,起码能有四十只。到了明年六月份左右,怀孕的母林麝就会产仔,届时,咱的养殖场起码能多出来一百只左右的小林麝。”

  张有志一脸的自豪,说起这些,他就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哪还有以前笨嘴拙舌的模样?

  “干的不错,张大哥。平时没事,你还是要多带着养殖场的这帮人,好好学学养殖和取香的技术。明年不仅会有小林麝诞生,咱们的取香工作也要开始了呢。”

  冯天策满脸笑容的夸奖了张有志一句,对他的工作很满意。

第168章 准备越冬

  第168章准备越冬

  林麝养殖场出产的麝香,冯天策不会用来制香,他会正大光明的卖掉。反正现在到处都缺少天然麝香的货源,销售的事情根本不用发愁。

  “放心吧,老板,我每天都组织大家学习的。”

  以张有志认死理的性格,冯天策还真很放心。见没什么事,他和张有志打声招呼,带着猎狗又转回了森林小木屋。

  “天策,你果然在这里。我听有才说刚在山上遇到你,就知道你肯会来这边,你这是出远门才回来?”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刘玉柱也撵了过来。他知道冯天策经常神出鬼没的,在家不在家还真不好判断,因此才有这一问。

  “柱子哥,我也是才从省城回来。找我有事儿?我还合计着晚上去找你呢。”

  冯天策笑笑,不知道刘大村长专门来找自己干啥。

  “嘿,合着我有事才能找你呀?别啰嗦,赶紧泡壶茶来喝,茶叶要用你自己那好茶啊。”

  刘玉柱也不是个讲客气的人,他所说的好茶,就是指金花茶和山上的野茶嫁接后产出的茶叶。

  “得,我总共就那么点好茶,还整天被你们惦记。你先坐会儿,我去泡茶......”

  冯天策笑着开了句玩笑,去烧了一壶水,不一会儿就端着一壶热茶以及两个茶杯回了来。

  “好茶!天策,有好消息呀。咱村里的桥,马上就要竣工喽,施工方说,年底前百分之百能通车。”

  要不人常说,在其位谋其政呢。刘大村长追了半座山,就是为了告诉冯天策这个好消息,一如当初的林支书。

  “嘿嘿,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柱子哥,这下林支书估计乐坏了吧?对了,好久没见林支书,他这些日子在忙些啥?”

  自从卸任了村主任,林支书似乎低调了起来,也不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林支书忙啥?他除了在村委会坐镇,就是有事没事老敲打我,我现在都有点怕这位老支书喽......”

  林支书半天在村委守着,其他时间很难见到人。但他紧盯刘玉柱可不含糊,犯了错就说,一点都不留情面。

  “哈哈,柱子哥,你也知道怕呀?没事,林支书就是看你刚接手村长的工作,怕你出纰漏,所以才时不时的提醒你两句。过段时间等你一切都熟门熟路就好了,到时候他恐怕还懒得盯你咧。”

  冯天策知道林支书,是把自己和刘玉柱等人都当成家里的晚辈看待,严厉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扶持。

  “谁说不是呢?要不然这段时间我干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犯了错。唉,天策,我给你说啊,我估计等桥通了以后,人家可能连村支书都不想当了......天策,回头你有空去劝劝林支书,别这么早撂挑子。”

  刘玉柱不知怎地,看出了林支书的打算,这是来让冯天策出头去做说客的。

  原来如此!冯天策心说,这才是刘玉柱来找自己的主要原因吧?不过也是,林支书又没有七老八十的,身体还好,真没必要现在就退下来。于是,他就答应刘玉柱,抽空去和林支书谈谈。

  “那行了,我还得回村委会,等有空再找你喝酒。”

  喝完了一壶茶,刘玉柱拍屁股就走,村里还有几件棘手的事情等他去处理呢。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柱子哥当了村长之后,这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什么岗位都锻炼人,尤其是像村长这种最基层的干部。冯天策能明白刘玉柱的想法,但这事儿不急,回头找个机会再说。

  收拾好木屋,冯天策又去看了看移植在山脚下的金花茶。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逐渐寒冷的天气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应该能安全越冬。

  “行啊,那就彻底闲下来吧,就当是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其实,冬季对于林场来说,就是一段休养生息的好时光。特别是下雪之后,山林间白雪皑皑,除非有必要,谁还会上山?

  冯天策无聊之下,就从张有才那边抽调了几个人手,沿着屋后桃林这边,修了一条简易的碎石路。说是修路,其实就是在原有小路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改造。然后铺上碎石头,几天就完工。

  这条路一直通到森林木屋,即便是大雪过后,稍微一清理,就可以行走。

  木屋前的空地上,堆满了一人多高的柴火垛。这些柴火,都是张有才带人劈好的,反正林场有的是砍伐下来的木头。

  “天策,你这是准备在山上过冬?”

  不止一个人问过冯天策这个问题,他都笑着点头称是。他从春城回来之后的七八天,大多数时间,他都呆在森林木屋这边。

  木屋里的壁炉,白天晚上都生着火,进来的人不光是要脱外套,就连身上的毛衣,都有点穿不住。

  刘玉柱和张有才以为冯天策是怕冷,实际上他哪里是怕冷哦,他就是懒得不停的生火,所以才保持壁炉一直有柴火在燃烧的状态。

  每天白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巡山,他都会带着四条猎狗在山林里随便走走。其余的时间,他就在木屋里就是喝茶看书,偶尔有人来就一起吹吹牛。

  晚上,他就住在木屋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要隐居山林了呢。实际上,他一直在调整状态并做着准备工作,他想要制作一批更为复杂的混合香料线香。

首节上一节81/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