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4节

  冯天策也不见外,自个儿进屋搬了张凳子出来,也坐在了堂屋门口。

  “婶子,静静回县里了?”

  “可不是吗?她陪着客人一起走了,说下星期再回来。”

  静静妈笑着摇摇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事要做,一个月也见不着几面。自己的丈夫林有德是村里的支书还兼着村主任,也是整天不见人影,这家里经常都是她一个人在忙碌。

  “谁下星期回来?”

  正说着话,林有德从外面回来了,刚好听见他媳妇说的后半句话。

  “你说还有谁?是你那宝贝丫头呗。有德,天策找你,你们进屋去聊吧。”

  静静妈站起来瞪了林有德一眼,又冲着冯天策笑笑,端着摘好的菜去水井边洗菜去了。

  “有德叔。”

  冯天策也赶紧站起来,笑着打招呼。

  “天策来了.....走,屋里坐。”

  林有德拉着冯天策进了屋,刚一坐下,就一直盯着冯天策看也不说话,看得冯天策心里直发毛。

  “我说有德叔,你这是咋地?我脸上又没有长出花来。我来找你是想问问承包村里林地的事情,我打算搞个林场。”

  冯天策不知道林有德咋回事,他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咋地?我就是想看看,你小子有没有被天上掉下的这一大笔钱给砸晕了........还好,看样子你并没有被迷了心窍。”

  林晓静走的时候在村口遇到了林有德,悄悄的把下午的事情告诉了他爹,也是打了主意让他爹找机会提醒提醒冯天策。

  横财动人心,得了横财也是好事,但前提是你能驾驭住它!

  林有德敲打了冯天策一句也就不再继续,这也就是和天策这小子很亲近,要不然就连这一句都不该说。

  “嘿嘿,有德叔,哪能呢?”

  冯天策嘻皮笑脸的挠挠头,二人便很有默契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天策,你想承包林地没有问题,村里的山林还多着呢。只是,我不妨给你透个底,现在大青山上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树木了。这么些年下来,值钱的树木都砍伐的所剩无几,现在山上大多是后来补种的杂木。”

  林有德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自己点燃一根抽了一口,才缓缓的说道。

  “有德叔,山上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我搞林场就是准备逐渐用经济价值高的树木替换这些杂木。另外,我还可以慢慢磨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应该是有成算的。”

  冯天策对于林场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剩下的就是怎么具体操作的问题了。

  “天策,其实承包山林还是比较容易赚钱的。但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咱们村交通不便利,以后运输货物会很麻烦。再就是,搞林业的周期长,也许十年八年以后才会见到效益。你是学这个的,心里应该清楚。”

  林有德见冯天策听得很仔细,暗地里点头,他可不喜欢那种读了几年书眼睛都长到脑袋顶上的家伙。

  “村里呢,除去自留山大概还有林地一万亩的样子,天策你准备承包多少?我是建议你刚开始少承包一些,等有经验了再说。”

  冯天策也觉得摊子最初不该铺得过大,经过再三权衡,他决定先承包壹千亩林地。

  “行,壹千亩林地一年的承包费十万元,村里谁承包都是这个价格。明天一早我和几个村委说一声,你下午来村委会签合同吧,合同最长期限只能签七十年。”

  斜谷村的林地承包费不算高,冯天策知道林有德不会坑他,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你们两个都过来,开饭了。”

  说完了正事,冯天策和林有德才下了两盘象棋,就听见静静妈喊开饭了。刚好这一盘棋林有德眼形势不妙,他乘此机会赶紧站起来,省得又输一局。

  “来,天策,陪我喝几杯。”

  酒是好酒,还是冯天策昨儿提过来没喝完的那瓶五粮液。林有德习惯每天晚饭的时候喝上几杯,冯天策倒也陪得起。

  “有德叔,咱村子为啥不修座桥呢?有了桥,大家伙出行才方便嘛。”

  几杯之后,冯天策的话也多了起来,他其实也蛮头疼村里的交通状况的。

  “你以为我不想修啊?修这么一座桥少说也得两三百万,镇上只答应给补贴一半,剩下的,村里几年了总凑不齐。”

  林有德重重的放下酒杯,语气里满是无奈。集资修桥的事情他不知道和大家商量过多少次了,却一直停留在原地没有进展。

  “大家都不容易!有德叔,这样,下次村里再说集资的事情,你帮我认捐十万吧。”

  十万的数额,算是冯天策对于斜谷村的回馈。

  林有德欣慰的笑了,自顾自的斟满一杯酒,一仰脖就喝了下去。心说,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第六章 偶遇故人

  “你把资料放在这,回头有专人去你们村登记造册后,你承包林地的林权证就可以发放了。”

  在县林业局,冯天策填好了各式表格并附上和斜谷村签订的山林承包合同、自己的身份证明文件,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留下了资料。

  几天前,冯天策顺利的签订了壹千亩山林的承包合同,今天他到县里是来办理林权证的。

  早上到了林业局,冯天策本来想找林晓静,结果一打听才知道,她刚好下乡去了。不过好在走正常的程序这事儿也不难办,只是排队的人不少,临近中午下班才办完。

  冯天策向工作人员道了一声谢,走出林业局,便琢磨着去买一些树木、花草、药材和蔬菜的种子。

  按说,植树造林还是买苗木比较好,因为种子是需要催发的。如果技术不行,管理不到位,很有可能种子没办法发芽,到那时可就悲催了。

  但冯天策不需要理会这些。

  经过这些天的实验观察,他发现在空间里,先用稀释后的神奇井水浸泡种子再催发,夜里回屋睡一觉的功夫便都能出苗。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一样。

  而神奇井水的浓度只要百分之五左右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每一天便可以给他节省下来不少的神奇井水。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当然是买树木种子划算,价格便宜不说,他带回去也方便。

  沂山县城紧挨着沂州市,这些年发展的很快,市县之间的地域已然连接在了一起。闻名遐迩的“沂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就座落在沂州市和沂山县的分界线上。

  大街上人流如织,距离林业局不远的“五一路”,就有很多家种子公司或是苗圃的销售点。

  冯天策背着一个双肩包,一边走一边抬头看,然后选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店面走了进去。

  可能是快到中午的缘故,店里没什么顾客,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那里看电视。

  “小兄弟,有什么需要?我这里各种树苗、绿化景观树应有尽有。”

  中年男子个儿不高,体型很胖,但反应速度可不慢。见有顾客进来了,他蹭的一下起身,笑眯眯的迎了上来。

  冯天策依稀觉得这人有点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便道:“我想买一些林木的种子,你们都有哪些品种?”

  “林木的种子?有,有。”

  中年男子应该是这家店的老板,他停顿了一下,还是笑着给了肯定的答案。

  “落叶松,红松,红枫,水曲柳.......都有种子,但像法梧桐就只有树苗。”

  “那各样种子给我来十斤吧。”

  冯天策估摸着每样品种,十斤的种子就差不多了,后期他完全可以在空间里,通过扦插树枝的方法自己育苗。

  “咳咳......小兄弟我冒昧地问一句,你买这些种子是准备做什么用?”

  胖老板的两只小眼睛瞬间瞪圆了,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心说,你当这是在市场里买菜呢?还各样几斤?一看就是外行。

  一般来说,植树造林大家会买树苗,但品种也不会杂。若是自己育苗的话,这数量也太少了点吧?

  冯天策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毕竟他对于林业并不陌生,就笑着解释道:“我自己承包了一片林地,准备先试验一下,看看到底种什么树木合适。”

  “哈哈,我说呢.....其实没必要那么麻烦,你可以考虑种植速生林。我这里速生杨、桉树的树苗都有,尤其是桉树,你买回去种上,要不了几年就能采伐。到时候你就可以躺在家里数钱了,多好?”

  胖老板巧舌如簧,脸上的笑容要多真诚就有多真诚。

  “奸商!绝对是奸商。”

  冯天策瞬间改变了对这个胖子的好印象,看来“人不可貌相”还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胖老板的说法外行人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冯天策却知道,桉树这玩意害处太大了!

  桉树号称“抽水机”,虽然生长的快,但对于土壤里的养料水分属于“掠夺性”吸收。只要有桉树的地方,它的周围没有其它物种可以存活,绝对是寸草不生。

  桉树对于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冯天策冷冷的看了一眼胖老板,便转身准备出门。和这个不地道的家伙,还是不打交道的为好。

  “冯天策?”

  还没等他迈开脚步,从外面进来一个半截黑塔似的年轻人,那人最起码有一米八五以上的高度,看体型得有二百斤重。

  “咦?祁志强?”

  冯天策看到来人,不禁笑了起来,这个祁志强是他高中同学外加好哥们。

  “果然是你,冯天策。你不是在省城工作吗?啥时候回来的?”

  祁志强大步走上前,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高中时代的死党。

  “我前段时间辞职回乡了,刚承包了村上的一片林地,今天来县里是准备买一些树木种子。”

  冯天策也很高兴,他读书的时候朋友不多,祁志强绝对算是关系最近的那一个。

  “这样啊......那你买了没有?这家店是我爹的,你定好了我让他成本价给你。”

  祁志强说完,目光越过了冯天策,看向站在一旁的胖老板,这才发现自家的老爹正一脸尴尬的望过来。

  “唉,我说老爹,你是不是也给我哥们推销你那滞销的桉树苗了?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

  祁志强满脸的无奈,别人家都是老子管教儿子,到他这儿还得替自己的爹操心。

  冯天策在一边也听明白了,原来这个胖老板就是祁志强的父亲,难怪刚才觉得有些眼熟。

  “呵呵,我不是不知道嘛?嘿嘿。那个,小冯,都是自己人。之前的都不作数,你需要的种子各样十斤我给你备好,统统成本价。”

  祁志强的爹毕竟经验丰富,一句话就化解了原本的尴尬气氛。

  “嗯,那就谢谢祁叔了。”

  冯天策知道自己没地儿说理了,还得笑着自找台阶下。

  “行了,冯天策,你要什么种子让我爹给你准备好。咱哥俩这么久没见了,走,一起吃午饭去。”

  祁志强朝他爹丢个眼色,就一把拉着冯天策出了门。

  “天策,我下午有事还要开车,今天咱就不喝酒了。等回头我去找你,咱哥俩再好好喝几杯。”

  祁志强出来后并没有和冯天策去饭馆,而是开车带着他来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

  要了一间包厢,点了一壶茶以及一堆小吃和点心,祁志强的意思是想和冯天策好好聊会儿。

  “行啊,我反正大部分时间就呆在斜谷村,你随时可以去找我。唉,这一转眼就好几年了,咱俩也失去了联系。对了,祁志强,你现在做什么工作?”

  冯天策一边吃着小吃,一边说道。

  “嘿嘿,我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帮我爹干了半年。后来,我自己开了家木艺行,一直做到现在。”

  虽然祁志强没有明说,但冯天策也能看出来,肯定是他和他老子的经营理念不同才出来单干的。

  “木艺行?”

  冯天策不太清楚这是什么生意。

  “嗯,就是销售一些木制的工艺品,像手串呀,根雕呀,文玩核桃什么的。”见冯天策不明白,祁志强笑着解释道。“咱沂州是药都也是木材之乡,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这生意还过得去。”

首节上一节4/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