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林场 第157节

  刘玉柱回头瞪了他一眼,想了想才说道:“老支书给村里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住院村民都是自愿前来陪护的。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咱们还是别让病人生气的好!再说,你天策也不缺那几个钱。”

  “行,那就这么定。走,咱们先去吃饭,吃过饭你们二位再回村。”

  冯天策先去护士站问了问,拿到一张名片,然后才拉着刘玉柱和张有才到外面找了一家餐厅吃饭。

  “天策,你这次回来呆多久?这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林场的改造工程要是还不动工,就有点晚了。”

  农历五月过后,转眼就是夏天,刘玉柱等人也有点着急。只是摸不准冯天策的想法,才迟迟没有打电话。但现在他人回来了,刚好问问。

  “柱子哥,有才,你们回去就安排工人开始间伐林木吧。有才,今年的伐木计划批了吗?”冯天策点点头,问了句。

  “计划早都审批下来了,就等你这句话呢。”

  张有才给了肯定的答复,冯天策笑笑便不再言语,三人便接着吃饭。他之前之所以拖着大青山林场的树种改造计划,关键还是树苗的问题。现在他回来了,抽空可以培育一些树苗,以便林场造林使用。

  吃过饭,刘玉柱和张有才直接坐车回了斜谷村。冯天策来到医院楼下,按照名片上的号码打电话联系,没想到那人就在附近。

  很快见了面,那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看着挺干净整洁。一问,人家还正经的学过一点护理知识,算是专业的吧。夜间陪护,从晚上六点到早上八点,冯天策按照每天三百五十元的价格和对方谈好,今天就开始上岗。

  然后,他才把这位姓罗的护工带到了病房。

  林支书一家看到冯天策已经做了决定,而且和人家也谈妥了,就不好再拒绝。但林支书有个要求:“天策,护工的工钱我们自己付,你别管了,不能什么都让你来。”

  看来,林支书和静静妈也都知道了他配好的这些药材的价值,实在不好意思什么都靠人家。

  “那行,回头护工的工资,就让静静给吧。”

  冯天策不想和林支书争论这些,就给林晓静暗暗使了个眼色。林晓静冰雪聪明,当即应承下来。

  安顿好这些,他才和林晓静一起回到了馨雅苑。林晓静下午还得做饭,晚上送去。

  “天策,你就别整天往医院跑了,人多了也没有意义。真的,这次我爹住院全靠你,忙前忙后,从今天起你还是忙自己的事情吧。”林晓静满眼都是柔情,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要不等我爹好点了,咱们就去领结婚证,你说呢?”

  林晓静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报答冯天策,她的想法就是以后当一个贤妻良母,和这个男人好好过一辈子。

  “嘿嘿,你这傻妞。领证我不反对,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合适。反正你又跑不了,早一天晚一天还不一样?”

  冯天策并不排斥领证,他的想法是过两年再举办婚礼,要举办一个盛大婚礼才对得起自己和林晓静。

  林晓静也知道现在不是谈这事儿的时候,和他腻了一会,就去厨房准备晚饭。

  邓教授的汤药,一天喝一次,需要连服七天。七天之后看看效果,需要停一段时间,刚好等邓教授下次来复诊。

  冯天策也觉得自己耗在医院里没啥价值,自己两三天去看看林支书就成,于是他又给林晓静的卡上转了两百万元,晚上就回了斜谷村。

第335章 人怕出名

  第335章人怕出名

  这一次从柬埔寨回来,因为突发情况,冯天策还是第一次回到斜谷村的家中。

  收拾收拾屋子,去森林木屋转了转,他就开始着手培育树苗。大青山上植树造林,以温带树种为主。除了红松,比如像树、栎属林木、马尾松等,都是可以作为主力树种的。

  改造山林关键的一点就是,将林场里的树种构成,改造成针阔叶混交林,这才是接近自然生态的最优选择。

  空间里各种温带的树木多得很,他只需要扦插育苗就成,短时间之内就可以给林场提供大量的优质幼苗。

  “哎,我可能已经习惯呆在豆蔻山脉那边,这刚回来就想着回去。”

  冯天策在村里,肯定不能撒野,飞鹰走狗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不过,现在柬埔寨到了雨季,他真呆在那边,也是闷在屋里出不去,还不如在沂州爽快。

  所以说,人都是会变的。冯天策在国外呆了这么久,性子的确是变得野了很多。

  随后的七天,冯天策偶尔会给林晓静带去一些蔬菜瓜果,其他时间都在抓紧育苗。

  这天下午,冯天策回到馨雅苑,刚好林晓静在家,一进门他就问道:“有得叔第一个疗程的中药已经吃完,今天做完检查后大夫咋说?”

  “我也才从医院回来,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大夫说爹的情况非常好,癌细胞没有扩散,化疗的成果很显著。另外,爹的体质也有明显的增强,多亏了邓教授开的中药。”

  一般来说,长时间的化疗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极大地损伤身体。所以,林支书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堪称奇迹。难怪林晓静今天这么高兴。

  “那就好!看来邓教授的医术名不虚传!等下次他来了,我再好好感谢他吧。”

  冯天策也很高兴,现在希望越来越大,包括林支书一家人都对未来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只不过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林支书病情的好转,已经在中心医院引起了轰动。有知情人使劲吹捧邓教授,结果,邓教授在沂州被人广泛而快速的传颂,已经差不多被美化成包治百病的神医。

  而另一件被大家传的神乎其神的事情,就是冯天策提供的药材。从这天起,不断地有人来找静静妈王春兰询问此事。

  “婶子,邓教授开具的药方上的药材,你们是从哪里买的?”问这话的是一些年轻的大夫和护士。

  “大嫂,听说你们给病人使用了上好的野生药材?能透露一下购买的渠道吗?”问这话的是一些中年人。

  ......

  从这天开始,每天都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林家药材的来源,搞得林晓静一家人不胜其烦。

  而在帝都,一处古朴大气的四合院里,严老也在询问邓教授同样的问题。“邓教授,上次提供药材的冯天策是什么人?他的野生药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邓教授从冯天策手上得到的两棵野山参,就是用在了这位严老的身上。

  严老曾经位高权重,退下来以后也十分注意锻炼和保养,所以八十多岁的高龄身体并没有大毛病。但是,有些自然规律是没办法违背的。由于老人家年轻时的辛劳以及身体受过伤,身体底子有些差。到了这个岁数,难免会出现身体的自然衰竭。

  这一次多亏了邓教授拿来的两棵野山参配药,才又让他重新焕发了活力。

  “严老,冯先生是一位成功的林场主,在国内和国外都有自己的林场。尤其是在柬埔寨,据说林场的面积不小于四千公顷。他手上野生药材的来路,我并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以后还能少量的供货。”

  邓教授和严老很熟悉,是打过多年交到的老朋友,所以也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后生可畏呀!希望以后需要用到上好药材的时候,还能从他手里买到吧......”

  严老听完没有多说,只是感叹了一句。

  “父亲,这个冯天策我好像有印象。名字相同,又都是做林业的,还都是沂州人,我想大概不会搞错。”

  严老的小儿子叫严成峰,是帝都有名的收藏家,香学大师。很凑巧,他就是孟玉蝶那个同事严琴的父亲。

  “哦?小峰你认识这个人?说来听听。”严老来了兴趣,随后追问了一句。

  “也说不上认识,毕竟没有见过面。不过,小琴和他还算熟悉。那一次小琴回家,带回了一小把线香......刚开始我也没留意,可后来我仔细的品鉴了一番,才发现这种线香非常高端。小琴说,线香是他一个朋友亲手制作的,那人就是冯天策。”

  严成峰娓娓道来,最后很肯定的说,这个冯天策就是顶级的制香大师,他的印记留有“玉屏”二字。

  “这么说这位小友还是一位制香大师?有趣,真有趣!小峰,你给琴琴说一声,有机会请她这位朋友来家里做客。”

  严老微微一笑,随口说了一句,严成峰和邓教授都记在了心里。

  .......

  冯天策他压根就不知道,远在帝都已经有位老者记住了他的名字。他这会儿刚和刘玉柱通完电话,感到很无语。

  原来,已经有人打听到,上好的野生药材出自冯天策之手,甚至有人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大青山林场。

  山上,林间,散落在地里的药材已经到了二年生的年份。

  许多人,包括一些药材商人,不知从何处的得到消息,哭着喊着要收购这些药材。

  并不是所有的草药都是年份越久越好。只有像人参、林芝等少数药材需要时间得沉淀,而大部分药材,两年生、三年生或是五年生的,就可以采摘。这些药材如果过了采摘期,药效反而会下降。

  林场的药材,都是随意散种的,没有成片的药田,完全模拟了野生的环境。再加上种子都是有冯天策提供,药效甚至还要好于绝大部分的野生药材。

  这些药材,都是冯天策的天然储备,一开始就没打算卖钱。他当时的想法很淳朴,就是给大青山留一些资源。

第336章 传言

  第336章传言

  可现在倒好,许多人到林场来求购药材,个个都愿意出高价。这不,就连刘玉柱都坐不住了,怂恿冯天策能卖则卖。免得这股风过去了,价钱又落了下来。

  “买个屁呀,老子又不缺这点钱,还是留给急需要的人吧。”

  他感怀大青山的物产,养活了徐老道和他祖孙两代人,这才有了往林间随意播撒药材种子的举动。要是真想卖钱的话,空间里随便培育一点药材,都是上千万的收入,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林间的这些药材是留给急需的普通人的,首先供应本村的村民,他还真没想过经济效益。

  ......

  林支书的身体在一天天的好转,王春兰和林晓静母女俩,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约好的半个月,邓教授果然来到了沂州。

  “冯先生,林支书的身体正在恢复,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得多。现在我给他开第二张药方,还是连服七天,不过这一疗程结束以后,需要停一段时间药,所以,我下次会在一个月后过来。”

  给林支书号了脉,又看了最近的检查结果,邓教授觉得很欣慰。他和医院配合起来的治疗,已经开始显现出强大的效果。不过,离彻底治愈还早,一个月以后再看看。

  “谢谢你,邓教授。你这次的出诊费我已经给你转过去了,回头请查收。”

  冯天策一样也很高兴,不管是谁的功劳,只要能治好林支书的病就是最大的安慰。

  二人此时已经从病房里出来,正走在过道里,凡是遇到的医生护士,都用崇敬的眼神看着邓教授。

  “呵呵,他们这是把你当神医看待呢......说真的,你若是想赚钱特容易,随随便便露个脸,都是几十万上下。”

  冯天策现在和邓教授也熟了,而且教授本人就很风趣幽默,他也不在乎这些玩笑话。

  “嘿,所以说呢,这些人压根就没搞清楚名医和神医的区别。名医难寻,神医那玩意只有传说中才有......”

  邓教授和冯天策一边聊着,一边走向电梯间。忽然迎面走来了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人,像是记者什么的。

  “请问二位,知不知道岭南名医邓教授在那间病房?”错身而过的一瞬间,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停下脚步,问了一句。

  邓教授面不改色,微笑着说道:“顺着过道一直走,走到头,你要找的人在靠右手那间屋子。”

  过道尽头是两间医生办公室,走过去也得花上好几分钟的时间。

  “哈哈,有一套!”

  冯天策在一旁差点笑出声,这个邓教授也挺有意思。那个女孩道一声谢,就和一群人走了,他们两人也走到了电梯间。

  下了楼,坐在了车上,冯天策笑着说道:“这些记者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都找到医院来了。”

  “还不是有人通风报信?说实话,传言这东西最不可靠,谁知道现在外界都传说的有多邪乎......冯先生,辛苦一下你,直接把我送省城得了,免得麻烦。”

  本来邓教授看完病,要在沂州歇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再走。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光是有不少病人想找他,就连媒体都集体出动了,还是躲远点比较好。

  “哈哈哈,没问题,那咱们去酒店取上行李,就去省城。”

  冯天策没想到邓教授也有这么狼狈的时候,忍不住笑了起来,就开车到酒店退了房,然后就直奔省城。

  “你也别幸灾乐祸......”邓教授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很有些玩味的看着冯天策说道:“盯着你手里上好野生药材的人,只怕是越来越多,你头疼的时候还在后面。”

  冯天策立马就不吱声了,他知道人家邓教授说的没错,他现在就已经开始头疼喽。

  等他把邓教授送省城安顿好,返回的途中,电话就响个不停。其中李崇伟拨打的次数最多,不下五次。不过,他一路上都没有接听,打算回到家再说。

  可当他回到斜谷村,还没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己的院子外停了好几辆的豪车。

  “天策,你可真是大忙人,打电话都找不到你人。我也是被逼无奈,只好带着人在这里堵你。”

  李崇伟看见冯天策的车开过来,就知道自己运气不错。今天他实在抹不开面子,才答应三个老友带人家来找冯天策。

  “嘿嘿,刚才在开车,不方便接电话。李董,你咋知道我回来了?”

首节上一节157/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