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我是修真者 第29节

王子腾双拳捏的紧紧的,“这些人真是该死!如果我再进一步,挂个兵部衔,这些人敢这样?该死!真的该死!”

王子腾被逼的没办法,只好答应用金陵城的产业抵账。这才让这些人闭嘴。王家在金陵城的产业非常丰厚,可是让这些人眼馋已久,如今拿来抵债这些勋贵们都很满意。

户部很忙,从贾赦归还户部欠款后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来还款。艾玄把贾赦的请罪折子上交给了陛下,因为有着既往不咎的圣旨,陛下到底没有处罚贾家。

户部一直忙到了子夜才算忙完了,艾玄算了一下,户部一共收了三千八百万两银子。相当于大半年的税收。

皇帝的最后期限已经过了,还是有很多人家没有还款。不是没有钱,而是根本不想还。当然了这其中还是有一部分确实家里没钱的。

艾玄一早就带着账册进了宫。

“陛下,您给的期限已经过了。户部共计收缴三千八百万两白银。账上还有欠款八千四百万两白银。这是账本。”

皇帝接过来看了起来,顺便问着艾玄“除了贾赦,还有谁上了请罪折子?”

“回陛下,只有贾赦一人。”

“哦?看来他们还是把朕不当回事啊!算了!朕已经下旨既往不咎了,他们也算逃过一劫了!不过这些没归还欠款的!哼!”

“陛下,臣在收缴欠款的时候听到了一些议论,不知……”

“说吧,还有什么朕不知道的?”

“陛下,臣听说这些欠款中有很多都是为了先帝南巡之时接驾所用,有些人说现在陛下翻脸不认人了。”艾玄的声音越来越低。

皇帝的脸色也黑了下来“这些朕都知道,当初先帝南巡之时,也曾下过旨。接驾不可铺张浪费!这些人家为了讨好先帝,穷奢极欲!没钱竟然向户部借钱来接驾!现在又觉得委屈了?贾家不是也接过驾吗?人家怎么就可以归还欠款的?我看他们就是不把朕这个皇帝当回事!”

皇帝翻着账本“再说了,先帝也就六次南巡,接驾的也就那几家。这里不是还有好多没接驾的人嘛,他们怎么也不归还欠款?”

“陛下,这些人都都在看着那些欠款多的人,还有几家据臣所知家里没有钱,还不起。”

“是哪几家啊?”

“前国子监祭酒李家,翰林院掌院何家……”

“好了!你告诉朕他们一共欠了多少?”

“不足百万两。”艾玄低着头。

“这你还好意思说?好了,既然朕给的期限已经过了,你去转告张阁老,让他从刑部调人,挨家挨户的去催缴!就从义贤亲王,王子腾,还有江南的甄家开始催缴!”皇帝看了账本,这三家的欠款最多,加在一起就有六千万两白银了!

“是!”艾玄告退。

林松虽然在农庄,可是对于城里的消息,特别是朝堂上的消息知之甚详。因为忠顺亲王就住在这,王府里的下人就会把朝堂上的消息告诉忠顺亲王。

皇帝下旨让张阁老带着刑部的人催缴欠款,张阁老知道义贤亲王是陛下的同胞兄弟,甄家又远在江南,剩下的只有王家了,所以张阁老带人来找王子腾催缴欠款了。

王子腾家里的银子不够“张阁老,陛下下旨的时候我已经安排人去金陵取钱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家中也只有四百万两白银,还请通融一二。”

“王将军,你家可是欠了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啊。京城离金陵说远也不远,一个月的时间都可以打个来回了。”张阁老知道王子腾是个什么情况,王家在金陵城的产业抵了账的事他也听说了。况且他不信王家拿不出这些银子,就王家这几年的收益就不低于这个数。

“张阁老说笑了。金陵城事物繁杂,还请通融一二,半个月内我一定补齐。”阁老的威严王子腾不敢冒犯,只能好言相对。

“既然如此,那我再给你半个月时间。”张阁老也知道这事关键就是收回欠款,至于时间可以推迟一些。

而王子腾的想法则是拖一拖,王家现在更本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而欠钱不还的还有个义贤亲王呢,估计义贤亲王不会还钱的,这样一来,自家还了四百万两银子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张阁老已经派人去了江南,对于甄家的欠款也是要收的。现在张阁老硬着头皮去了义贤亲王府。

“王爷,陛下让我来催一下,您在户部的欠款什么时候归还?”张阁老没了在王子腾家里的底气。

内阁现在有五位阁臣,首辅陈敬,次辅有张传忠,李维康,徐有阶,胡鹏。

陈敬是个中间派,张传忠,李维康是皇帝的人,徐有阶原先是义忠亲王的人,现在又倒向了义贤亲王,胡鹏也是义贤亲王的人。

因为阁臣分了三派,所以朝堂上的文武官员也分了三派,你来我往的相互倾轧。这也正是皇帝做事受到掣肘的原因。

第72章 催缴欠款(二)

义贤亲王非常不给面子的把张传忠张阁老轰了出去。现在他在朝堂上是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的,用不着给一个狗腿子面子!

张阁老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回去向陛下回禀。他知道,只要没啃下义贤亲王这个硬骨头,其他人家自己也不好去催缴。

皇帝陛下非常生气!就要派人把义贤亲王叫过来。可惜这个时候高公公上前禀告“陛下,小喜子来报,太后老佛爷请您过去一趟。”

“嗯?太后找朕什么事?”

“陛下,义贤亲王进宫了。”高公公小声的告诉皇帝。

当初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德,给了义贤亲王一道旨意,义贤亲王进宫拜见太后不需要经过皇帝的准许,只要宫门不落锁,什么时候都能进宫拜见太后。毕竟是一奶同胞,现在看来自己这道手令下的很不明智啊!

皇帝心思已经有了准备,果然太后找他就是为了户部欠款之事。

“你这段时间做的太过了。义贤是你的一奶同胞,你竟然让人去他那里催债?义贤可是你亲弟弟,用你一点怎么了?你现在当了皇帝,就忘了一奶同胞了?”

“母后,义贤他……”

“好了!你也别说了。大不了以后义贤不去户部借钱了。我也知道你为难。这样吧,我让义贤还个百万两银子,也算对外有个交代了。”

“可是……”

“别可是了,这是一百万两银票,你收下吧。真是的,一点没有做哥哥的样子。弟弟用了一点银子就这样对待,你也不怕失了体统。还有啊,义忠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

皇帝还没开口,太后又继续说“义忠的封号是先皇给的,你现在是皇帝夺了他的爵位也是可以的。只是他们家的爵位还是要往下传的。你一直拖着也不是个事啊!”

皇帝非常无语,义忠亲王的事太后能不知道?

“听说你派人去江南甄家催债了?甄太妃也来找过我了。和我说起了甄家所欠银子都是为了先皇南巡时接驾所用。既然是为了先皇所用,你现在催缴置先皇于何地?孝道还讲不讲了?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刻薄寡恩?”

皇帝很想反驳,只是太后不给他机会。

“好了,事情已经和你说了。我知道你还有事,就不耽搁你了。让义贤在这里陪我好好说说话。”

皇帝走了,他自然明白太后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大清又以孝立国,太后都发话了,皇帝要是不按着办,恐怕义贤亲王就会跳出来指责皇帝不孝了。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罢了!义贤!不知道母后能庇护你多久!不过这次能利用贾家在勋贵集团撕开一丝裂缝,可不能再让它愈合!”

皇帝下旨训斥了那些没有归还欠款的人家,各家也上表请罪。他们都从义贤亲王那得知了太后发话了,所以配合皇帝演戏。不还钱了,还不能让皇帝骂几句?

皇帝又下旨让贾琏任刑部主事,这可是正六品的官。皇帝怕吏部阻拦,于是把贾琏在西北立的军官也写了上去。意思说这是给贾琏的封赏。这下吏部尚书也没话说了。

朝堂上的纷纷扰扰林松一清二楚,毕竟忠顺亲王就住在庄园里,虽然在休养,可是朝堂上的消息还是不断的传来。

“唉!看样子,陛下也只能收手了。”忠顺亲王收到义贤亲王进宫的消息后哀叹一声。

“王爷,这事估计没完。如果现在这些人把欠款还上,陛下估计也拿这些人没辙。毕竟陛下下了既往不咎的旨意。现在被义贤亲王一搅,看似他们安全了,也不用还钱了。只是他们忘了,陛下才是咱们大清朝的皇帝!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太后还能活几年?等太后百年之后呢?陛下会不会再次清算?”林松一针见血的分析其中的厉害。

“唉!都是混官场多年的人了,还不如你一个毛头小子看的清!这些人啊!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忠顺亲王摇摇头。

虽然各家上了请罪折子,可是皇帝没有批复,也没了下文。就这样催缴欠款的事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可是林松不觉得这样,如果皇帝批复了,那就说明这些人躲过一劫,也说明陛下不再追究欠款之事。可是没有批复,这说明陛下还是会在合适的时候追究此事的。而那些没有归还欠款的人还在沾沾自喜,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悲惨的结局已经是注定了的。

贾家两府现在被勋贵们彻底的抛弃了,这话也有点不对,因为贾政被勋贵集团们看重了。因为通过催缴欠款之事他们看出了有些事后宫也能帮上忙的,而贾政的女儿贾元春前不久不是被封了贤德妃吗,这样一来,贾政加入勋贵集团是顺理成章的了。还有一点就是勋贵们也想通过贾政来分化荣国府。据贾政所说,贾琏和他的关系比贾赦还要亲厚,他们可以通过贾政来拉拢贾琏,这样一来,荣国府又回到了勋贵集团之中。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贾琏现在可不是以前那个纨绔,不知道四六的主了。

到了年底,皇帝接到了两份密奏,一份是金陵通判孙应嘉的,一份是林如海的。所奏之事都是金陵王家和贾家两家的争斗不断升级,最后王家的产业又全被各家勋贵瓜分了。

“金陵?王家?贾家?”皇帝在沉思,现如今朝堂上已经趋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皇帝想着能不能在金陵做些文章。毕竟勋贵之中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家的老窝都在金陵。

“不过金陵之事,好谋定而后动,切不可超之过急。现在一个孙应嘉是不够的,而林如海又远在扬州,这种局面之下还是要再派些人手去金陵的。嗯,刑部的杨延安倒是不错的人选,再加上贾琏。嗯这样就很好了。”皇帝在心里想好了,只是现在是年底,只好等过完新年之后再安排了。

第73章 拜年

皇帝主意到了金陵,而林松早就在金陵做好了布置。林松虽然远在京城,可是对于金陵城的关注一点都没有松懈,尤其是王家和贾雨村。林松早在西北的时候就在金陵城弄了一些暗哨。这些人大多数是漕帮的人。

有钱就是好办事,这些人已经渗透到了金陵府衙内。林松对于王家和贾雨村的动向非常在意。班师回朝后就让这些人把金陵城发生的事详细的告诉自己,基本上达到三天一封信。

年底老规矩,林如海运来了一些扬州特产。今年因为林松在京,加之黛玉又认了忠顺亲王为义父,所以东西也就格外的多了。今年给贾家的年礼没有直接送到贾家,而是由林松和黛玉一起去送。当然还有忠顺亲王的。

马上就是新年了,乡下是住不了了。毕竟还要回去祭祖。

“唉!真不想回城啊!”忠顺亲王感叹道。这两三个月他一直住在庄园里,每天和林松谈古论今,下棋作画,再来二两神仙醉。饭食虽不名贵,可是可口。没了朝堂上的纷争,没了案牍劳刑。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

“王爷,要是住的舒服,明年再来也就是了。”林松安慰一句。其实他也知道,忠顺亲王能休息这么长时间,已经是难得的了。

“呵呵呵,我歇了这么长时间,陛下都有些着急了。明年恐怕也就不会再有时间来了。”忠顺亲王走了。

林松和黛玉也要回城,也在收拾东西。

“哥哥,我和迎春姐姐商量好了。过完年她还来。”

“行,你是大小姐,你说了算。”

“哥哥就会取笑我。今年咱们在家里也叫上一班小戏热闹热闹?”

“行,你想怎么着都行,不用来问我。告诉杨伯就行。”林松非常疼爱黛玉基本上黛玉的要求无有不允的。黛玉现在的性格很开朗,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整天的开开心心的,像个开心果一样。这让林松的心情也跟着非常好。

迎春前几天被贾琏接回去了,才两三个月,贾琏都有点不认识迎春了。样子是没变,可是气质变了不少。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迎春和黛玉跟着林松学习读书不改变才是怪事。贾琏只夸这才像国公爷的孙女,这才像荣国府的大小姐!

迎春回到荣国府,拜见贾母。贾母看着不管行走坐卧,还是仪容仪表都非常有风度的迎春,不由得赞叹。

“没想到这才两三个月,变的我都不认识了。好啊!还是宫里出来的嬷嬷会调教人!”

这可把边上的探春嫉妒坏了,原本一个木头一样的性子,现在变得能说会道的了。而且还变的风度翩翩的。这怎么行?自己也要变成这样!

宝玉好奇的围着迎春转圈,“姐姐,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好了宝玉,你也安分点,转的我头晕。”贾母拉着宝玉坐了下来。“迎春,你在那里都做些什么啊?”

“回祖母,上午一个时辰的文化课,下午由两位嬷嬷轮流教我们礼仪和女红。”迎春简单的说了一下。

“文化课是什么?”贾母哪里听过这新鲜的词?

“就是琴棋书画,还有一些四书五经。”

“哦?那谁教的你们?”

“林家表哥,还有忠顺亲王。”

听到林松,贾母有点不高兴。“怎么?我家宝玉接触玉儿就不行,你教迎春就使得了?”

“既然都学有所成了,以后还留在我身边吧。”贾母不想让迎春离开荣国府了。

迎春回到了梨香院,宝玉就找来了。

“姐姐,林妹妹可还好?”

“人家在自己家里能有不好的?宝玉,王也劝劝你,你要是真的对林妹妹好,那就努力点。现在林妹妹已经开始读春秋了!你呢?”迎春知道宝玉的心思,可是和黛玉朝夕相处两三个月,她才知道人家在家里过的多快活。人家读书是多用功。反观宝玉,虽然在族学里读书,大多时间都是在玩耍,哪有个读书的样子?

“姐姐怎么也这样说我?林妹妹真的在都春秋?”

“我骗你干嘛?不信等过年的时候林妹妹来咱们府上,你问问就知道了。”

“又不能考状元!读什么春秋啊?肯定是那个林松逼的!肯定是这样!”

迎春很想翻白眼,人家林松对黛玉那可是非常好的。黛玉想要什么,只是一句话罢了。

初一林松带着礼物和黛玉一起去忠顺亲王府拜年。

“来就来吧,这些虚礼就免了。”忠顺亲王看着一担担的礼物,心里有些落寞。

忠顺亲王府没有女主人,林松虽然奇怪,可是从来没有问起过。谁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王爷,这是家父准备的。”林松说道。

“嗯,你回头给你父亲说一声,到我这里这些虚礼全都免了。到了我这就和到家里一样。”

王府内,因为知道今天林家兄妹要来,所以也准备了一班小戏。热热闹闹的一直到了傍晚林松和黛玉才回家。

首节上一节29/8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