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我是修真者 第18节

第43章 军营

林松和贾琏紧赶慢赶的,终于在三月底到达了西北大营。这一路上贾琏抱怨连天,“我那老子是怎么想的?让我读书我读了!马上就要考上秀才了!这一下子又让我去戍边!他想什么呢?真的不要我这个儿子了?真的不想把爵位传给我了?”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的。

林松却是看出点不一样来,看来贾赦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啊!

“表哥,我怎么就没听人说起过你的母亲呢?”

“我母亲?都死了多年了。”

“那你外祖家是……”

“哦,是御史言官杨家。”

“不对啊?国子御史言官的学问可不低啊,不比我父亲差啊。你父亲怎么不让你去和外祖学习呢?”

“谁知道呢?我记得小时候和母亲去过外祖家,可是我母亲死后两家就没了往来。从那之后我就没去过外祖家了。”

林松心里更加奇怪,御史言官那可是个清贵官,风闻奏事。也是文官,贾家没道理不来往啊?不对!李纨家可是国子监祭酒啊,贾家也不和他们家来往。这贾家还真是奇葩!不过林松心里也有其他的猜测。

西北军营中,林松和贾琏被发配到了玉门关。其实只有林松要去玉米关当守关兵丁的,贾琏说什么也要跟着。两人到了玉门关,这里的守将是一位百夫长,姓梁。

林松之所以来这就是因为王子腾和这里的守将说好了,要好好的收拾收拾林松,最好借机除了林松。而作为交换,王子腾给他在京城谋个更好的官职。毕竟守关兵丁太苦了。

林松经过一年多的恢复,现在已经是后天巅峰了。所以面对每天的锻炼还是比较轻松的,可是贾琏哪里吃过这样的苦?那些守关兵丁更是叫苦连连。毕竟以前不这样。

十天后,梁百户差点自己先累趴下。“忒娘的,你一个读书人怎么体力比老子好!不干了!说什么也不干了!明天停止操练!”

梁百户还在暗中发誓呢,忽然三百骑兵从关内而来。原来皇帝派遣的三百神武军到了。

林松也成了百户,而且还是管辖三百人的百户。梁百户没有接到上官的命令,还是留在玉门关。林松不会放过梁百户的,这十天来的刁难,林松准备继续还回去。你不是想操练吗?好那就继续!

虽然梁百户不归林松管辖,可是林松有了上凑权。你要是不安规矩操练,林松现在是可以参他的。

神武军在京城虽然也有操练,可是也不是天天操练的。所以林松也没有太过,只操练了十天,也就算了。梁百户经过连续二十天的操练,现在已经趴在床上下不了地了。

神武军休整的时候,有三个人进了林松的军帐。

“给少爷请安!”

“你们是……”

“少爷,我们是神武军老人了。我们的父亲或者祖父都曾追随林侯。”

“哦,也真难为你们还记得我们林家。起来吧。”

三人说白了就是林家的奴婢,只不过林家已经不管军中之事了。

林松心里知道,这三百神武军中肯定有皇帝的密探,所以对这三人也没有特殊的照顾。原本是什么职位的 还是什么职位。

贾琏现在是彻底的心安了,自己再也不用操练了,而且还有三百神武军护卫着,更是安全。

玉门关在前朝可是重要的关隘,需要大股军队驻守的。而到了今朝,太祖爷打下的江山太大了,反倒是把玉门关变成了一个内关。在此有百十人镇守也就足够了,况且这些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预防一些叛乱。

林松手下人手多,于是分成了三班,一班人值守,一班人负责后勤,一班人休息。轮换着来,基本上三天休息一天。这样的办法三百人非常赞同。

玉门关关内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小集市,里面也开了几家妓院。这原本就是服务于玉门关守关兵丁的。梁百户每个月都会从兵丁手里克扣一些粮饷,而林松是全额发放。自己手里可是有十万两银票的,还需要喝兵血吗?这让梁百户的手下非常不忿,凭什么自己就要被盘剥?

林松没事就会去小集市上转转,因为这里竟然还有原石卖。这时林松才想起来,玉门关离昆仑山不算远。“唉!真想去昆仑山看看啊!”

贾琏有钱!为防在三年里有什么危险,所以贾琏对那三百神武军特别好,牛羊,美酒的买了不少。看着神武军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梁百户及其手下恨的牙痒痒的。最后梁百户终于忍不住了,花了大代价找上官把自己调离了玉门关。自此玉门关就是林松一个人说的算了。

林松刚到西北大营就给家里写了平安信,贾琏心里有气,没给家里写,反倒是给贾敏写了一封平安信。贾琏走的时候,贾敏可是给了他十万两银票的,就这让贾琏记自己姑姑一辈子的好。

贾敏因为心忧自己儿子,内侄儿,加上她的身体不怎么好,就这样病倒了。好在有张诚忠及时的调养,没有大问题。后来接到俩人的平安信,虽然心里稍安,可是毕竟是从军,心里还是担忧不已。

林松在信里提了一嘴“表哥没有给京城写平安信。”所以贾敏又给贾赦写了一封信,替贾琏报个平安。

贾赦接到信后,摇头不已“唉!什么时候能够成熟点?罢了!既然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干脆点!”

贾赦一个人在屋里写信,边上只有福伯伺候着。其他人全都被贾赦赶出去了。

“老爷,你真的要把一切全都告诉少爷?”

“福伯。家里这么多人,我也就最信任你了。家里的事你都知道。你说我现在还有其他办法吗?我总不能看着家族亡在那帮妇人之手上吧?”

“老爷有了决断就行。我已经从金陵慢慢的在调人入京了。”

“嗯,你做事我很放心。对了,这封信还是由你去送给琏儿吧,其他人我真的信不过。你先去扬州,然后再悄悄的转道西北。扬州可不是京城和金陵。”

“是,老爷。”

看着白发苍苍的福伯,贾赦心里也不落忍,可是为了贾家,也只能辛苦福伯了。

第44章 贾家密闻

福伯到了扬州之后,刚好林家准备把神仙醉送到西北去。这是贾敏决定的,她怕林松和贾琏在西北处理不好军中的关系。这神仙醉是最好的调剂品。林如海也是同意的,加上酒坊再次扩大,产量也大了,所以也要另辟商道。

福伯和贾敏说了一声想去看看贾琏,于是福伯就混进了林家的商队之中。王子腾从得知贾赦把贾琏送去戍边后就派人暗中跟踪贾赦,福伯刚从京城走就被人盯上了。福伯感觉到了,所以更加钦佩贾赦了“老爷的眼光还是和以前一样!”

王家人跟着福伯到了扬州,可是到了扬州之后这些王家人可不敢明目张胆的,结果他们就把福伯跟丢了。

福伯到了玉门关,自然是林松接见的,毕竟林松才是主将。然后福就去找贾琏,贾琏还不愿意见福伯,被林松拎出来的。

福伯也没多说什么“二爷,我知道你恨老爷。这是老爷给你的信,你看完之后就会明白的。”

福伯站在屋外守着,贾琏在里面看着自己父亲写的信。贾琏看完了信,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些什么。反正就是心乱如麻。

开门看见福伯,欲言又止。最后走进了林松的屋里。福伯没有阻拦,毕竟这几年下来,福伯对于林家还是比较信任的,贾赦也是信任林家的,要不然也不会把贾琏押在林家了。

“表弟,你信我祖母是害死我母亲的罪魁祸首吗?你信我父亲这些年都是在装吗?”贾琏没头没脑的话,问懵了林松。

贾琏是信任林松的,这一年多的相处让贾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情。兄弟之间没有攀比,没有倾轧,没有算计。所以贾琏直接把信递给了林松。

林松接过来看了起来,信很长也很厚。

原来贾家一门两国公,可算是风光无限。当初荣国公贾源还没有袭爵,在军中为贾代善定下了亲事。后来贾源袭爵荣国公,贾代善娶妻史氏。没两年就生下了贾赦,老夫人亲自抚养,教贾赦读书识字。

再后来贾源死了,贾代善袭爵还是荣国公。这让当时还在世的老夫人心忧不已。恩宠自此后人怎么办?看看人家林家,哪个不是死后封侯的,这样可以福佑子孙的。

于是就告诉贾赦从今以后可以放浪形骸一些,这样可以让外人小看贾家一些。其实那个时候贾赦已经小有才名,如果参加科考的话绝对能考上举人的。

因为从小跟着祖母长大,贾赦对于贾母并不亲近。后来贾母又生了个儿子就是贾政。老夫人不太关心,可是贾母视如珍宝。也让他读书识字,还和贾赦攀比。

老夫人死后,她的很大一部分产业全都充公,留给了贾赦只有金陵城的产业,也就是贾赦现在在金陵城的收益。

按理来说,事情也就这样了。贾赦被祖母培养的眼光超高,一些事情看的比别人都清楚。贾母原本想给贾赦从勋贵家里找一门亲事,可是贾赦不同意,直接娶了当时御史言官杨家的千金。这让贾母很是恼火。毕竟这亲事是贾代善同意了的,贾母也没什么好说的。

贾代善心里也有了对家族延续的担忧,毕竟这爵位不是那么好守的。还是让家里的后代走科举一途才是正理。可惜贾代善天不假年死了。

贾代善这一去世,贾家辈分最高的就是贾母了。贾母虽然是侯府千金,可惜眼光不行,没看出自家的隐忧。还到处联姻拉拢关系。给贾政娶了王家小姐,又把贾敏嫁给了林家。太上皇念起贾家几代人的功劳没太在意。

贾母为了进一步联姻竟然逼死了贾赦的正妻,好让贾赦娶上一个豪门贵女当填房。还好心的把贾赦的小女儿迎春和贾琏接到了自己身边抚养,这样外人一看就知道大儿媳的死和她没有关系,可是这一切贾赦都知道。贾赦再一次违背了她的意愿,直接娶了邢氏。因为贾母逼死了自己心爱之人,贾赦很恨自己的母亲,可是大清又是以孝立国,所以贾赦拿自己母亲也没有办法。自己的儿子,女儿都被自己母亲抢走了。以后荣国府自己还有什么?

贾母偏心是有目共睹的,什么好的都仅着贾政来。为了让贾政一家以后过的好,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贾琏身上。直接为贾琏定下了王熙凤,而且在瞒着贾赦的情况下定了亲。结果就是贾赦只能吃下这口苦果,让贾琏娶了王熙凤。

林松看完信,心里很不平静。其实贾赦的这封信里有很多事虽然没有提,可是往深处一想也就知道了。

“唉!看来老夫人和自己的祖母一样,都是读过史书的人啊!贾赦深得老夫人的真传!”林松感慨万分。

“福伯!你去外面买些史书回来。必须要全!”林松推门出来,看见福伯在门口就吩咐道。

林松回屋后看着趟在那的贾琏说“怎么?这就接受不了了?”

“你能接受?”贾琏有气无力的说。

“大家族嘛,有些这样的肮脏事不足为奇。你接受也好接受不了也罢,最关键的是你以后怎么办!”林松前世看的那些宫斗,比这还要让人恶心。

“还能怎么办?我不知道!”

“你现在明白你父亲为什么让你跟着我来从军了吗?”

“明白一点,他就是想让我离老太太远一点。”

“呵呵呵,你还是没有你父亲的眼光高啊!其实以我的理解,你父亲想要你挺起腰杆子!毕竟你才是荣国府的长子长孙。那个贾珠可不是!这你懂吗?”

贾琏迷茫了,以前在老太太的口中,贾珠才是荣国府的希望。

“你父亲继承了爵位,这意味着荣国府的爵位只能在你家这一脉里往下传。而你就是将来袭爵之人。也就是说,这荣国府最后都是你的。这些你应该知道,可是你是怎么做的?一点主子的样子也没有。”

贾琏这才认真的回想,想着这些年的一切。想着明明自己才可以出去会见各家勋贵,偏偏自己做的好像是一个外事管家一样。明明荣国府以后都是自己的,可是自己却要靠着人家才能弄上几个钱花花。

……

第45章 黛玉进京

贾琏在屋里想了三天,出来时虽然蓬头垢面的,精神也是萎靡。可是整个人看起来与之前大不一样。

“怎么?想通了?”林松看着贾琏问道。

“嗯,想是想通了,可是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老太太了。”

“想通了就去帮忙去!”林松这几天都在忙着林家商队的事。林家这次带来了三百坛神仙醉,由杨伯领队而来。在甘肃留下了一半,全都是免费送给了各个官员。到了西北大营又送给各位将军共一百坛。剩下的五十坛杨伯带到了玉门关。林松并没有收下,而是准备把这五十坛让杨伯运到西藏和蒙古去,与那些班禅和达赖做些交易。

只要互相通商,发生战争的机会就会越小。这样自己也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三年,至于三年后,关自己什么事?自己回去后还要参加科考,还要和王家好好玩玩呢!

“我说表弟,我都三天没吃饭了。你就忍心这样对我?”贾琏可不干了。

“矫情什么?有钱你也不赚?”林松非常鄙夷贾琏。“你说想个事情还非要三天?还不吃不喝的?自己作的怪谁?”

贾琏一听有钱赚,立马来了精神。他现在最想的就是多赚点钱。福伯看见贾琏的样子,就知道他想通了。

林松可不敢擅离职守,最多就是到不远处的集市转转。送走了杨伯一行人,林松又开始琢磨起来。“这里是西北,羊毛不缺。是不是利由羊毛织布呢?这样一来,这三百神武军也有个进项。人家可是因为自己才来到这偏远地区的。”于是林松开始研究织布机了。

杨伯他们十天之后就回来了。

“少爷,咱家的神仙醉太好卖了。那些贵族王爷们尝了一口之后就给全部包圆了。那可是八百两一坛啊!”

这个价格比林松预计的要高。“嗯,你们回去后再运些过来。对了,留下几个人给我。杨伯,你年纪大了,以后就别来西北了,让他们年轻的来就行了。还有,回去之后要是贾家来接小黛玉进京,你务必跟着黛玉身边。贾家乱的很,你要保证黛玉的安全。如果黛玉进了贾府,身边伺候的丫鬟,嬷嬷都要是咱家的人。这事你要放在心里。”

杨伯和福伯一路走来,两人早就认识,可是福伯什么没对他说,现在从林松的话里,杨伯听出了不对。于是把林松的吩咐谨记在心。

杨伯带着林松给家里的信,和福伯一起回家了。到了扬州,果然如林松的猜想,贾母又派人来接小黛玉进京。说是想念没见过面的外孙女。还说黛玉到了贾府后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毕竟那是国公府。

贾敏虽然不舍,可是自己的身体照顾小黛玉确实费劲,而且贾敏也想小黛玉进京看看眼界。于是就同意了。

杨伯谨记在林松的吩咐,“夫人,还是由我和小姐一起进京吧。至于丫鬟嬷嬷咱家京城里还有,到时候我会安排好的。”

贾敏放心了,有杨伯随护,小黛玉更加安全了。“杨伯,你回京后,把家里的宅子收拾一下。玉儿喜欢草堂的样子,你这西花厅按照草堂的样子给玉儿准备好。送儿还有两年多就会回来进京赴考的。你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小黛玉知道自己要离开父母,心里其实很不好过。可是母亲身体不好,父亲还要忙公务,哥哥又不在家。这一切让小黛玉很不开心。现在又有离家去京城,小黛玉哭的泪人似的。

小黛玉人虽然小,可是东西很多。林松给她的小人书小黛玉肯定要带走的。那两块羊脂白玉小黛玉只得到了一块,也要带走。其他的就是些衣物,首饰之类的。

现在是盛夏,走水路比走陆路凉快。于是杨伯和福伯带着小黛玉坐船进京了。丫鬟只有雪雁跟着,嬷嬷只有黛玉的奶娘,还要那位教养嬷嬷,其余还有十几个仆役。再加上贾家过来接黛玉进京的人。

贾敏还让杨伯带走了五十坛神仙醉,还有十瓶香水。林家在漕帮找了个大船。

经过半个月的行驶,船到了京城码头。码头上贾家只派了一些小厮和一顶轿子来。而林家,也是一样。只是林家在京城的管家刘管家亲自来迎接大小姐。

因为有女眷,杨伯命人把船稍微围了一下。等奶娘扶着黛玉下了船才收起布幔。

“请表小姐上轿,老祖宗在家里等急了。”贾家的小厮连忙上前。

杨伯没理他,“小刘,家里可打扫完毕?屋子可收拾妥当?”

“杨伯,接到大小姐回京的消息,我就把咱家上上下下都打扫了一遍。就等着大小姐回府呢。”刘管家连忙上前见礼。

“嗯,小姐,咱们先回府吧。”杨伯请示着黛玉。

首节上一节18/8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