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阴司当差 第387节

“只是羊魔山的三当家和那道人没有找到。”

“嗯,辛苦了。”

李馗揉了揉它的狗头:“没事,没抓到他们正常,从黑蝎子几妖的记忆来看,那道人和军师跟我们也就前后脚的工夫,这会早就溜走了。”

而后。

一人一狗离开此地。

“小黑,放把火将这里烧个干净。”

“嗯!”

细犬双腮一股,滔天戾焰汹涌而出,瞬间吞没整座山庄。

黑色火焰在瞳孔里摇曳。

“回头让灵婴们查查那道人的踪迹,我很想宰了他!”

李馗眸光冰冷异常。

正如当时审问蛇妖,这里的百姓冤魂早已经被收走,留下的只是那些无法洗刷掉的血色怨念。

小黑昂起头,好奇问道:

“主人,我们接下来去哪?”

“梅花镇!”

几张面容好似在眼前闪过。

李馗紧绷的脸颊展露笑颜:“我们现在过去还有段距离,坐冥车会比较快一点。

“到时候我再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

小黑若有所思地颔首。

李馗是个心里爱藏事的人,很少讲以前的事,不过来这个世界的缘由,它心里还是清楚的。

“走吧!”

但见一辆黑色出租车显现。

随着一声轰鸣,消失不见!

第398章 缩影

日光刺眼。

大地微微干裂,周围田地荒草丛生,无人劳作。

风卷离沙土,露出掩埋的镇碑,【梅花镇】三字已然斑驳。

李馗看向前方破败的小镇,微叹了口气:

“这世道可真乱呐。”

如今是1930年,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五年前,短短五年时间,当初还算繁华的小镇已经荒凉至此,人烟凋零。

天灾、战争相继降临在这座小镇。

‘也不知道阿豪和九叔他们怎么样了?’

李馗偏头看向对面的小山头,义庄就在那里,心里有了不妙的预感。

……

离义庄越来越近。

‘果然已经走了。’

李馗在门前站定,看着结蛛网的牌匾及两个烂掉的白色灯笼,心念一动,门扉自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径直通往正堂的青石路。

些许回忆浮上心头。

与九叔他们一同吃饭,跟阿豪一起练功的记忆片段。

李馗迈步走了进去,里面家具一类尚在,只是落下了厚厚的一层灰,看来离开有段时间了。

不过这里并非普通义庄,而是茅山设立的据点,兴许会留下线索。

这般想着,李馗眸底涟漪微起,倏地看向了后院九叔房间,那里供奉着一座神龛,里面是土地公,有浅薄的气息波动。

驱神!

“哎哟,谁呀!”

苍老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但见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穿过墙壁被送到李馗面前,他揉着脑袋,一脸痛色。

“土地公,阴律司鬼使李馗向你询问几个问题。”

老人一抬眼,幽青色令牌撞入眼中,视线抬高,那是一张面容冷峻英武的年轻男子,半信半疑又有些警惕地观察令牌。

不多时。

“小神见过鬼使大人,不知大人有何事要问小老儿。”老人拱手作揖。

“刚才李馗的举动有些鲁莽,请土地公不要见怪。”李馗先是诚恳道歉,随即问道:“不知九叔阿豪他们去哪了?离开多久了?”

“大人认识林九?”

“对!”

老人温声细语道:

“是这样的,林九及两位徒儿半年前就已经离开,应该是去冀州凤凰城了。”

“冀州凤凰城。”

李馗眸光闪了闪,很快从黑蝎子的记忆里找到了凤凰城的位置,离梅花镇至少有数千里之遥。便好奇地询问:“他们怎么去了那么远的地方?”

闻言,土地公摇了摇头:

“这一点小老儿就不清楚了。当时梅花镇被一位姓龙的军阀统治,背后还站着一位鬼王,精兵强炮下,九叔无奈只能先离开这里,义庄托小老儿照看一二。”

“这样吗。”

李馗若有所思地点头,内心思绪蔓延。

‘来都来了,干脆一路斩妖除魔,一箭双雕!’

一念至此,他再次问道:“土地公,那个龙姓军阀背后的鬼王在哪?”

“就在……”

土地公眼睛一亮,连忙说出地址。

过了一会。

义庄门口,李馗嘴角咧起一抹嗜血的杀意,冲天而起,瞬间消失不见。

……

……

残阳,荒路。

不过七八岁的男孩一步深一步浅地走在官道上,手里攥着生锈的匕首,神情麻木,两侧都是遍布牙印的枯树,下面躺着或三或两的饿殍。

苍蝇、蛆虫,以及难闻的尸臭。

“水……”

他嘴里重复循环着,饥饿使眼前出现重重幻影,抬起头努力辨别方向,一头扎进另一侧树林里。

不知道走了多久,眼前终于出现一条小河。

血黄浑浊的湍湍河流,男孩疲惫的身体陡然冒出一股力量,步伐快了些,当即就要扑上去喝水。

就在这时。

“这河水,你喝了要死的!”

他感觉后颈好像被人抓住,回头一看,硕大沾血的虎头撞入眼帘,瞳孔一缩,竟直接晕了过去。

“……”

李馗左手提着虎首,看着这男孩,微叹了口气。

再看河面上漂浮着十来具巨人观,白色肿胀的肚皮上还站着几只麻雀,好似下一秒就会在鸟喙下爆开。

“这该死的世道。”李馗语气复杂地说道。

离开梅花镇已有十余天,如今他来到天南州地界,这里发生了大旱蝗灾,一年耕作的田地被遮天蔽日的蝗虫悉数吃了个干净。

再加上军阀强硬收税;底下官员贪污扣押救灾银两;背地里妖魔推波助澜,造成数千万人背井离乡,谋求生路。

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

这一路,不知道多少人饿死。

在大明的时候,李馗就曾听唐赛儿说过东山各地发生旱灾。她说:百姓们以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

他自己也见过那几个灾民,衣不裹体,饿的面黄肌瘦。

当这些缩影彻底放大,当李馗走进天南州,当他看到这一路惨不忍睹的现状时,终于对这个乱世有了极为深刻的认知。

见到的不平越多,李馗心里的那股火焰就愈发旺盛。

手里提的虎首就是这附近地界的妖王。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用手中刀剑,肃人间清明!

……

天色渐暗。

啪。

篝火猛烈燃烧,铁锅里稀稠的肉粥泛着香味。

李馗将恢复元气的丹药磨成粉末混了点清水,给男孩喂下,给他盖了件毛毯。

随即,坐在大石上打量起男孩。

瘦小,面色惨黄,头发干枯,饿得只剩皮包骨,条条肋骨清晰可见,手里紧攥着一把匕首,无论如何都没有松开,嘴里说着无意义的梦呓。

小黑趴扶在李馗脚边,短暂休憩。

“娘……”

“娘……”

周安眼前浮过种种画面,爹、娘、小妹,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只是他们好像离自己特别远,他跑,奔跑,追逐。

直到在一棵枯树下,娘亲用手臂抱着他,说:“小安,娘的尸体别让他人捡了去。”

眼皮颤抖着蓦然睁开,露出浑浊的眼珠。

“醒了。”

首节上一节387/10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