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之阴间特使 第545节

  “所以啊,这次您就先去,等过段时间我抽空带她们一起回老家,到时候,就在老家举办婚礼!”

  “好,好!这个好!在老家举办婚礼,那可热闹,要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看看,咱家二狗子有出息!”三叔笑得合不拢嘴,他打心眼里将杨睿当做了自己的亲儿子。

  就是这样一个个淳朴的亲人们,让得杨睿在缺失父爱与母爱的童年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丝的慰藉。

  人活一世,有多少人为了名,为了利,而忽略了身边的人,从小痛失父母爱的杨睿,深深地明白,亲人对于他而言,比任何东西,都来得珍贵。

  他不是圣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比较看重感情的人。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亲人、爱人与朋友,即便站在武道巅峰又如何,名垂千古又如何,没有人与他分享喜悦与成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阳间,有着多处属于地幽王的据点,笼络了不少势力,杨睿并不急于前往各个据点,而是打着勘测的头衔,去他想去的地方。

  方大蔚,蔡成兵,两个第九军区二团的成员,近四年的时间,几乎被遗忘在他脑海的名字,却在回到阳间那一刻,在他心底悄然间冒了出来。

  前者的笑容,他还清晰地记得,两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华夏军人,前者宁愿自己渴死也要将剩下的水留给他们,后者,则是在狙击枪的射线瞄准杨睿头颅的瞬间,毫不犹豫选择了替他挡下子弹。

  今生不悔,入华夏。

  他很庆幸,出生在这样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同胞,铁骨铮铮,英雄气概。

  Z国的强大,离不开他们的捍卫。

  他联系上部队,取得了两人家人的住址。

  一个来自农村,一个来自城市,但却有着同样的觉悟,军人的觉悟,让人钦佩。

  连岗乡、光明村。

  方大蔚的家乡,他的家。

  漫山遍野的梯田,数之不尽的园林野果。

  倒像是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你是谁?”

  少年背着背篓,手中拿着一把割刀,背篓里满是青草和野菜,他眨动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一身黑袍的杨睿,装扮更像古装。

  “你是来拍戏的吗?”少年好奇问。

  杨睿笑着摇了摇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田正军!”他回答道。

  “正军,是个好名字,你知道方家,方大蔚的家么?”他试探性地问,偌大的村庄,每家每户去找,太过麻烦。

  少年微微皱起了眉头,“你是谁?为什么找他?”他有些警惕。

  “小家伙不用担心,我是他的战友,来看看他的家人!”

  “战友?”少年激动起来,两眼顿时睁大不少,“大叔你是军人,是蔚叔的战友?”他惊喜极了。

  “周奶奶,周奶奶,部队里来人了,是蔚叔的战友!!”他高声喊,小短腿迈着迅捷的步伐,背上的背篓不住的摇晃,跨过田坎时栽了一个跟头,脸上沾着稀泥,却依旧掩饰不住他小脸上的喜悦。

  “周奶奶……!”

  声音越去越远,杨睿连忙跟了上去,村里的人都跑了出来,目光在杨睿的身上停驻。

  有好奇,有敬畏。

  穿过一个小山坡,杨睿却是听到一阵抽泣声。

  他奇怪而又惊讶地望去,此刻的背篓少年,正靠在一块石碑面前,抹着眼泪。

  看到这一幕,杨睿的眼睛,莫名的有些湿润了。

  村里人都走了过来,杨睿一向他们打听才知道,方大蔚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父亲走得早,曾是革命先烈,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去参了军。

  没有结过婚,不是他娶不到,而是他不愿娶,谁家的姑娘不是家人的宝?心地善良的他,一心志在国家,不像辜负了人家的姑娘。

  就算姑娘愿意等,他也不愿意让她等。

  母亲在方大蔚死后的第二年便走了,唯一的姐姐也嫁到了其他地方。

  老人苦等了儿子五年,盼着儿子一身戎装归来,却未曾想,满心期待中,等来的,却是儿子的死讯。

  正军告诉杨睿,老人家是笑着走的,走的时候念叨着:大蔚是为帮助战友,为国牺牲的。

  这是一个光荣的军人世家。

  杨睿在碑前坐了许久,像是抑郁一般怔怔发呆,方大蔚、方太平、周文君。

  父亲是一脸刚毅不屈相,母亲则是一脸慈爱相,大蔚半眯着眼,似在傻笑,看着石碑上的黑白照片,他鼻子与眼睛微微泛酸。

  想给村民留下一笔钱,希望他们能够好好打点一家人的墓,淳朴的村人拒绝了杨睿的好意,方家是他们村的骄傲,不用杨睿说,他们便会那么做。

  平凡的人,有很多都是值得尊敬的,至少这些村民,都是。

  杨睿在村里找了四块大石,雕了四座石雕,将石雕刻上禁制,分别放在村子的四方,可以让这个美丽的村子,免遭邪物的侵扰。

  与此同时,他留下了几个联系方式,让村人有困难的时候就拨打电话,在这个动乱的岁月,总要以防万一。

  离开光明村,他开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向天城。

  蔡成兵的家在向天城北门,距此一百多公里,以而今杨睿的脚程,一百多公里对于他来说,算不上距离,几根烟的功夫,他便是来到了向天城。

  “城北路59号。”口中低喃着,杨睿的眼睛在这座繁华的都市来回扫荡,人来人往的街道,拥堵的路口传来餐馆饭菜的清香。

  露天火锅,在这白雪盛放的冬季,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章完)

  

第907章 向天城

  

  “真是一个温暖的冬季。”杨睿感叹,已经有点嘴馋。

  满满的火锅汤底沸腾着,缕缕烟芒弥漫,带着温暖的清香,在这寒冬之际,吸引着往来人群前往消费。

  “还是先去蔡成兵家里看看吧!”

  在这陌生的城市,想要找到蔡成兵的家并不容易,他径直打了一辆车,出租车司机很看杨睿的装扮,以为是外地游客,很热情地替他介绍着向天城的小吃与冬季景点。

  寒冷并没有让得这座城市变得冷清,十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

  “多谢!”

  下了车,杨睿朝着弄堂里走了过去,与市中心的繁华不同,这块地方则显得有些偏僻。

  小巷子里热气腾腾地关东煮倒是颇为吸引人。

  辗转两个反侧,杨睿总算来到了城北路59号。

  眼前的房屋有着两层,边沿建筑已经有些年岁,旁边靠着一条河,名为月亮湾,房屋外经过重新粉刷,像是冬天里的盛雪给它披上了一层厚厚戎装。

  “咚咚咚!”

  他走上前,轻叩门扉。

  “谁啊?”楼上传来一声年轻女子的声音,女子的声音有些不太耐烦。

  只听得咚咚咚的声音在楼上传来,良久,一名穿着羽绒服的女子推开窗,“你找谁?”她的声音有些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让得杨睿满心的期待降低了一重。

  “请问,这是蔡成兵家么?”杨睿对着笑问。

  “不是!”女子冷漠地关上了窗。

  “哦,不好意思。”杨睿连忙道歉,以为自己弄错了。

  可以看地址,并没有错,出租车司机应该也不会带错路吧?

  他有些疑惑。

  “大爷,请问城北路59号,除了这里,还有其他地方么?”他询问一旁吃着关东煮的老大爷。

  老大爷抬起头,漠然地打量了杨睿一眼,随即摇了摇头。

  “老板,请问城北路59号,除了这里,还有其他地方么?”他再次问。

  老板闻声,皱了皱眉,“不,知,道!”

  四周人的目光,在看向杨睿时,皆是有着一抹不善。

  老板不善的言辞,让得杨睿心中稍稍有些不爽,他不过就是问个路,这些人的态度,有些太过激了吧?一个如此,两个也是如此?

  “老板,您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杨睿笑着上前,“砰!”屋里一名吃着关东煮的男子将手中的筷子拍在桌子上,突然满含怒意地朝杨睿走了过来。

  “你们这些禽兽,人家一家人已经够苦了,非要逼到绝境上么?”他的朋友连忙站起身,拉住了他。

  “什么意思?”杨睿眉头一皱,“这位先生,我想你可能是误会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是华夏军区第九区的军人,蔡成兵的战友,是特地来看望他的家人的。”

  “你是他战友?”“有什么证明?”男子的态度发生了一丝的转变。

  杨睿索性拿出了自己的军章。

  “你,真是成兵的战友?”吃着关东煮的老头突然转过身。

  “这……还真是军章,抱歉兄弟,我们以为你是来收高利贷的那帮杂碎!”青年连忙冲杨睿道歉,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

  “高利贷?他家借着高利贷?”

  “来来来,兄弟,大冷天的先吃碗关东煮!”老板一改态度,热情地将杨睿拉到摊位坐下,给他乘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煮。

  “老板的美意,我谢过了,能不能告诉我蔡成兵家发生了什么事?”杨睿急声问。

  “唉,说来话长,我们都是他们家的老邻居了,自从成兵在部队里牺牲后,他母亲就病倒了,他媳妇儿又要照顾病重的老人,还得供两个孩子读书,这不,前不久,老人家的病刚刚好转,他媳妇儿又病倒了,欠了不少高利贷,这些家伙天天来催债,还把他们家的房子给占了。”男子叹道。

  竟然有这种事。

  “他们怎么可能去借高利贷?成兵部队里每月都会有抚恤金!”

  “抚恤金?呵呵,兄弟,每月几百块的抚恤金,能做个啥?”老板亦是叹息摇头。

  “几百块?”杨睿眼眸一凝,脸上掠过一抹寒霜,据他所知,光是部队对于他家每月的抚恤金就近万,考虑到成兵家里,许多战友更是每月都会将自己的军资挪出一部分跟部队的抚恤金一起发过来,最主要杨睿关照过乃娃,每月额外给他们家补贴一万,虽然不多,但却足够这个普通的家庭生活。

  “请问,我能在哪里找到他们?”

  “成兵他媳妇儿病倒了在医院里,老母亲现在在路口的养老院,十七岁的儿子辍学了,在城北路步行街餐馆里干活,晚上在步行街一带摆摊,他还有个女儿在向天学院里读书。”

  “现在他们住在城北路255号的一个拆迁房里,住在302房间。”

  “谢了!”

  他丢下一百元,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来时杨睿已经将冥钞兑换了部分现金。

  “乃娃,我让你每月给蔡成兵家补贴一万元,你补贴了么?”电话里杨睿质问道。

  “给啦,何止一万,我每月给他家补贴了两万,都纳入部队抚恤金里了。”

  “你小子,办事就没靠谱过!”杨睿怒声道。

  “怎么了?你生这么大气?”

  “那抚恤金我怀疑被人吞了,你赶紧去部队里给我查一下,蔡成兵家里人都叫什么名字,照片发给我!”话音间,杨睿挂断了电话,脸上掠过一抹煞气。

  城北路255号。

  正如那些人所说,这里的房子已经面临拆迁,破旧不堪,早已上了年月。

首节上一节545/6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