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一人往矣 第50节

  至于好处嘛,都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分香火的一贯道教没了,你白云观的香火不就多了?细水长流这种事,你白云观应该更懂才对。

  江湖小栈就更简单了,直接在这开上那么一家酒楼就行了,他们又不是只做异人界的生意,世俗圈的更要做啊,不然上哪吃饭去。

  而对于王一自己嘛,他也说的很明白,一贯道教这些年经营的地盘什么,他可以不要,给你们划,给你们分,但每个月,该交的一些租金,也自觉交了。偶尔去你们管着的地盘消费嘛,也给点优惠,别想着忽悠人就行,要求不多也不高,就这么点。

  没有人觉得王一这个要求过分,租金嘛,给谁不是给,更别说这几个势力后面不是异人世家就是异人流派,都知道你王一的大名。

  不会有人不长眼在这方面恶了一位未来的异人江湖魁首。

  可以说,在民国十四年十月的京城里,伴随着这个扎根在京城,还未发迹的一贯道教分坛被王一拔除,王一也在民国十四年的京城里,过上了地道的京城包租公生活。

  而在这样难得开心的日子里,陆光达,这位名门陆家之后,未来的国之栋梁,也到了该出国留学的时候了。

  日常三更第一更已发,请各位多多订阅。

第72章 秋叶海棠

  京城前门火车站。

  王一跟梁挺在月台这里给即将远赴重洋留美的陆光达,还有顺路的李慕玄,似冲送行。

  京城的事算是告一段落,王一也算借着一贯道教的壳在京城扎根,似冲和李慕玄也就没有继续呆在京城的理由。

  正好,陆光达这边也从搭京津线和津浦线前往浦东,从那边坐远洋轮渡一路前往旧金山,三人也算是顺道,结伴同行。

  似冲和李慕玄,王一不担心,这两位再怎么走都是在中华大地上,所过之处也算人口精华区,又吃过了一次全性围剿的亏,没理由再翻船了,就是这陆光达

  “陆哥,你这什么情况啊?”

  王一仔细打量着眼前的陆光达,如果说之前自己见到的陆光达面相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但因为习武八极拳的缘故,身上的武人气息是多过文人气质的。是那种一看到,就知道必须得跟人家好好讲道理,不然就得被人家摁着头听人家讲道理了。

  但现在的陆光达嘛,身形依旧挺拔,就是比之前瘦了一个号,脸上变得更白净了,再加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只要不爆粗口骂娘,那就是一公子哥,一爆粗口,那就是妥妥的斯文败类。

  “你自己都说了,洋人可不会这么好心肠把他们的东西教给我们。他们里面或许有好人,但我不能抱希望我碰上的都是好人,所以必要的伪装还是得有,你也知道我们修行之人一旦修为有成就会进入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是眼露精光。放在常人眼里,只会觉得我们很有神,但在同行眼里,那就是高手。

  一个文弱书生来求学,他们可以当做无所谓,反正学到了想走想留,他们一句话的事,但一个有脑子有本事的异人来求学,他们就得思考这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了,老弟,我这一去就是万里之遥,心里的抱负,肩上的责任,可是让我这一举一动都在如履薄冰啊,总得小心不是?至于这身板嘛,那还得多谢给我那份心得,虽然没法像你那么练,但总归找出了点门路,而且还有这个~”

  揽着王一的肩膀,陆光达前面还语重心长的,顺带还给王一展示了下自己的伪装,除了金丝边眼镜外,他还给自己戴了一层美瞳。

  是的,隐形眼镜这玩意在19世纪中期就被设计出来了,当时除了舒适度外,矫正视力方面的功能都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工艺逐渐完善,更别说还有异人的手段,陆光达本质上就是拿来做伪装,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些杂七杂八的功能,只要能够遮住自己眼睛的精光就行。

  “我去,还有这好东西啊,陆哥,你不厚道啊,给我说个名,我去整两份放着。”

  王一也觉得自己对这异人的江湖了解还是太少了,这小小的美瞳伪装,对于自己以后出门在外办事可是一大利器,赶紧记下。

  陆光达看着王一这一脸长见识的模样,心中也是暗爽。

  ‘之前被你这死文科生车轱辘话忽悠的一愣一愣,这回总算在出国前找回点场子了。’

  心里想着,但还是给王一说了个名字,王一也记在心里。而在这时,火车开始鸣笛了,这也是要发车的信号,这年代月台登车靠的就是一手自觉和人力维持,好在陆光达三人订的都是一等座,难得从一贯道教这个邪教这里爆了波大洋,王一也豪爽了一把,请了这三人从京城到浦东的车票,这点财力,也让他们享受了一把特权。

  目送着李慕玄和似冲登车,王一和陆光达也做了最后的告别拥抱。

  

  “王一,此去经年,我会记得你说过的话,会在那边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将那边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都学到。希望等我们学成归来之日,这个国家真如你所说那般,不再是现在这般模样。”

  离别之际,陆光达也没有了刚才的欢声笑语,对于王一这位知己,只有说到做到的保证和离别时的哀愁。

  就连离别的话语,也带了几分沉重。

  看着陆光达的面容,王一也是默默点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微红的眼眶。因为他知道当陆光达选择伪装自己远渡重洋去留学,这一路上会有多少辛酸苦楚等着他,但这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他只有尊重和相信以及支持。

  揉了揉眼睛,王一这才抬头,拍着陆光达肩膀笑道。

  “放心吧陆哥,一定会跟我说的那样,那时候,你作为陆光达可比作为一个异人的份量要重得多,当的上一句国士无双哦。而且也别这么伤感,说不定过两年我也可能去找你啊。”

  “你要来找我?”

  “是啊,如果我这边布局还算顺利的话,真有可能会去找你,就是怕到时候你认不出来我。”

  王一卖了个关子,陆光达也没有多问,只是从怀里掏出两张材料和质感都很丝滑的纸,一黑一白,白的陆光达自己留着,黑的递给了王一。

  “这是王家的家传手段‘神涂’制造出来的阴阳纸,一阴一阳,二者持有,可在千里之遥内将彼此的信息通过纸张传递,到时候你要真来了,就去麻省理工大学找我,用你手中的阳纸。你也不用太小心爱护,这玩意只要用自身真温养,就水火不侵,但这手段也只能在我们异人之间使用。”

  陆光达甚至猜到了王一想要问这阴阳纸能不能复刻应用到普通人身上,毕竟后面发生的国难之战,通讯可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只是陆光达堵死了这一可能,让王一有些兴致欠缺。

  ‘呜!’

  火车又一次鸣笛,催促着还没上车的乘客赶紧跟送行的亲朋告别。而王一也没有过多想要再跟陆光达说的,互道一声珍重,就站在月台上,目送着陆光达上车,在车窗边看着自己。

  四目相对,王一这才明白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纯友谊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但王一这时看着陆光达坐着的火车,看着周边的人来人往,霎时间,福至心灵,给这份男人之间的浪漫添加了点亲情元素。

  “陆哥,你且在这坐着,我去给你买几斤橘子!”

  说罢,带着一些少年心性的得意,王一在人群中脚步轻快。

  而还不知道自己吃了一波亲子加成的陆光达,只是看着王一那个在人群中的背影,心中感动之余,来自习武之人的直感让他总觉得自己掉坑了,却怎么都想不通坑在哪。

  直到三十年后,陆光达看着自己老婆手中的散文集,他才明白当年王一这个狗东西送自己的时候给他下了什么套。

  惹的当时这位科学院大佬控着两块大钢板,满山区里追着王一乱砸。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至少现在,看着王一从车窗递进来的一袋橘子,陆光达只有感动。

  ‘呜!’

  第三声鸣笛,这时候再不上车的就不用上了,王一这边跟陆光达该交代的,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彼此各自努力了。

  

  火车离站,送别了友人,王一跟梁挺也就回到了那个原本属于一贯道教这个邪教,现在却是属于自己的宅子了。

  牌匾自然是摘了,但新的牌匾还没换上去,王一也不知道要不要在这宅子上面挂上自己的名号,总感觉不太适应这种当老爷的生活。

  至于原本在宅子里的嘛,除了那些犯过事的狗腿子被他废了以外,剩下的去留随意,但留下来,自然就有一套新的规矩。他的那三条规矩是大纲,细化的得让秦二爷这位算是住到他这边的老爷子来操持,为了让这位长辈热闹点,他也让常四爷搬了进来,也在宅子里给他整了块地,让他自个种点庄稼蔬菜啥的,省的他觉得闲。

  而他和梁挺,一人一间屋,顺带还把宅子里的仓库给了他。

  让他自己去京城这几大势力的地头,自己去买材料来捣鼓他的机关术,现在腰包鼓了,可不能苦着这位机关和符两道的大宗师,天赋和手艺再好,也得靠磨才能兑现。梁挺越早将他机关和符两道的大宗师天赋兑现出来,对于后面发生的事,帮助也就越大。

  没有让梁挺一直跟着,王一自顾自进了书房。

  书房里挂着两张图。

  一张就是他从一贯道教那个分坛掌教大真人手里拿到的,聚集了众多信仰之力,以塑造出来的一个新造的神。虽然在一贯道教手里是没发挥出太大的作用,但王一觉得吧,这玩意留着,说不定后面对自己有大用呢?反正这玩意对自己也造不成什么威胁。

  至于另一张嘛,就是秋叶海棠图了。

  只是这时候的秋叶海棠图不够具体,除了标明各地省份和轮廓,以及一些交通要道之外,像山道,县道,山山水水都没标出来。

  但这已经是王一能找到最完整的秋叶海棠图了。

  在这秋叶海棠图上,在关外三省之处有着一个红标,王一看着这张秋叶海棠图,在那自语。

  “关外是六年后,全面开始是十二年后,时间看起来是挺多,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用啊”

  这时,有脚步声传来。

  “一哥儿?有位叫刘谓的少爷找你,说是你之前拜托他的事有眉目了。”

  “哦?他还真是关键先生啊,正想找他看看能不能再办一件事呢,花姐,劳驾,请他过来我这边。”

  刘谓为什么来,王一知道,但王一看着眼前这张描绘不够具体的秋叶海棠图,一个新的想法在王一脑子里生出。

  ‘交给江湖小栈,这或许能起到大作用!’

  《背影》创作于民国十四年,也就是25年,但还没有发表。所以主角是可以通过触景生情想起这篇文章,而陆光达这位同时代生人却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的。

  两章过度,下章开始新剧情。

  请多多订阅,收藏,推荐和月票。

第73章 全性面人刘与唐门

  “一哥儿?王兄你倒是好趣味,我还真是第一次听仆人称呼自家主子这称呼的。”

  江湖小栈的刘谓少掌柜又是带着一身酒气进门,好在王一已经习惯,也让人备好了茶水。只是看着刘谓这混不吝的样,王一还是无语。

  “我说刘少掌柜,你是年轻那会被女人伤透了心吗?我看你也没比我大几岁啊,怎么跟个老酒鬼似的。要说忧国忧民吧,这世道虽然苦了点,但对于你来说也算过得去,你这一天到晚买醉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是真让我捉摸不透。”

  “嘿,只是单纯好这一口罢了。”

  摇了摇头,王一不再言语,反正修行人嘛,还没听说过哪个喝酒喝到酒精肝胃穿孔的,就随人家高兴吧。朝着刘谓一伸手,这位少掌柜也很自觉把找到的消息飞到王一手中,上面赫然写着自己之前找刘谓帮忙打听的那个全性门人,叫做面人刘的相关信息,大致对这个面人刘性格有了一定认识。

  具体名字倒是不知,手段确实就叫捏骨画皮,师门估摸着也没了,就他这根独苗。

  自称全性,自然也是干下不少缺德事的,只是这缺德事就跟王一那位师傅鬼手王那样,大恶不做,小恶不断,想法估摸着也跟鬼手王一样。想找个根骨还算不错的弟子,把他这门手段传下去,不能以全性的身份,不需要开宗立派,就是有个传承就行,当前住址嘛还好,不算太远,就是火车不好到。

  这一单算是结了,但王一也没急着送客,而是看着自己面前挂着的这幅秋叶海棠图,想看看刘谓这位少掌柜的反应。

  果然,这位少掌柜到底还是少年人,比王一大不了几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啊,管你是不是修行人,只要对眼下世道有点认识的,在看到这张秋叶海棠图时都会有些感慨。

  “从商务印书馆那里花一块大洋买来的,如何?”

  “地大物博”

  “可惜好东西总遭人惦记。”

  “王兄,我们只是个供人歇脚吃饭,偶尔提供点消息的地方,慎言慎行啊。”

  王一一开口,刘谓就知道这货没憋什么好屁。

  陆家老太爷寿宴那场比武之后的酒宴他虽然不在,但当时王一的话早就有人专门一五一十复述到江湖小栈这边了。这些信息对于旁人而言听听也就过去了,可刘谓跟王一见了算有六回面了,基本每次见面王一都会整点大活,这次还来?他刘谓还想多活几年喝酒呢!赶紧打断施法。

  “刘少掌柜想哪去了,只是想问一下刘少掌柜,你们江湖小栈有没有懂堪舆之法,绘测道路的能人?如果没有,给我介绍一个这方面的门路也是可以的,价钱好商量。”

  “江湖小栈走江湖,传消息,自然得有自己的门路。不然怎么把我们这酒楼开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就像现在,我就能在这张秋叶海棠图上点出我们那些酒楼的位置。”

  “请~”

  刘谓这位少掌柜轻摇折扇,折扇上的点点墨水飞出,在空气中转为红点,在这张秋叶海棠图上落红。

  王一看的分明,江湖小栈分布山河四省,江南,两广,关外,可以说沿海一带到中部,中原,关外都有江湖小栈的落脚点。但在西北那一片嘛,就那么一两个。

  “最多就是到陕甘一带了,那也有几个异人世家扎堆的,再往西,虽说也有藏传密宗一脉,但他们太远了,基本没事就关起门来自己修行自己的,十年八载都不一定来趟中原,这酒楼也不可能往那开啊。”

  “所以刘少掌柜你们那边确实有能人能够将秋叶海棠上的脉络全部细化描绘出来的对吧。”

  “那是自然,就是这活是精细活,虽有手段,但没个三年五载确实不好完成,而且这价钱也不好商量。要知道当下这世道,人心不古是常态,车匪路霸也就算了,还有一些人烟稀少的,多的是那种吃了人,成了气候的畜生,一个不好,也得成盘中餐啊。”

  刘谓大概猜到王一要干嘛了,只是这单子不好接,钱财的消耗没个定数,时间也没个定数。

  “时间暂时不着急,这秋叶海棠上的脉络越精细越好,至于碰到难解决的畜生什么,我也不勉强,避开,做个记号备注就是。至于钱嘛,嗨,这一贯道教还是有那么点小身家的,一百大洋的本票,够了吧?”

  “还真是大手笔啊王兄,这笔钱眼都不眨的就丢给我。那我先帮你放着,具体能不能成,还得问过那帮懂行的先生才行。”

  “这是自然,如若碰壁,可跟我说一声,我再去跟这些懂行的先生聊聊。”

  “明白,就是王兄你能先给我交个底吗?这脉络有粗有细,哪些细一点,哪些粗一点比较好?”

  “刘少掌柜不已经知道我要求了吗?你这江湖小栈,也不能只开在半壁中华吧?”

  王一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刘谓听着是觉得再也坐不住了,知道你这货心大,但这样子玩,一个不好连他都得被拖下水!

首节上一节50/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