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第345节

  “他是我老领导。”林绍文叹了口气。

  王有胜等人瞪大了眼睛,好家伙,到底是小大夫。

  这老领导都被弄来当下属了,真是牛。

第414章 县里的支持

  李新民傍晚回来的时候,看着桌子上的两百块钱,再看了看正在做饭的赵青梅,不由老泪纵横。

  “老李,以后日子会好的。”赵青梅安慰道。

  “是,以后日子会好的。”李新民擦干眼泪。

  “吃饭吧。”

  赵青梅替他盛好饭后,才去照顾两个小朋友。

  李新民看着他的背影,泪水再次不受控制的流淌了下来。

  村支部。

  “村长,如果按照这种进度,我们每天产砖量差不多有五千……但是现在供销社暂时不收,这些砖怎么办?”王有胜抽着旱烟,很是忧愁。

  砖和其他商品不一样,供销社倒不是不收。

  而是他们要找到买家以后,再把单子给过来,不然这么多砖,他们也没地方放不是,更何况把砖运到供销社要钱,别人来供销社提砖,也还是要钱。

  “尽量做,我们先把学校建起来。”林绍文轻声道。

  “什么?学校?”

  所有村干部都愣住了。

  “村长,不是我打击你的积极性,只是我们没有老师啊。”王永年叹气道,“现在县城都缺老师,我们这……”

  “不是有知青吗?”林绍文撇嘴道,“我们村虽然没有,可别的村有啊,咱们用上学的名额和他们换……”

  “换?”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理解。

  “我们的学校是全寄宿制,知道是什么寄宿制吗?就是吃住都在学校,然后由老师统一管理,伙食费、书本费自理……”林绍文正色道,“由我们村给老师发工资或者是工分。”

  “这……能行吗?”王有胜有些怀疑。

  “村长,记得我们的协议吗?”林绍文平静的看着他。

  “记得记得。”王有胜急忙道,“村里的发展你做主,我不干涉你,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很好。”林绍文笑道,“明天你带着人去选址修建学校……第一,要安全,远离水边。第二,地方要足够宽敞。”

  “,我明天就去办。”王有胜沉声道。

  “还有什么问题,继续说。”林绍文点燃了一根烟。

  “村长,您说的发展畜牧业,我们这边该怎么做?”王成元问道。

  “等学校修建完以后,我们要开始着手修建大型的养殖厂,和公社不一样……我们采取家庭承包制。”林绍文严肃道,“我今天说得话,所有人不准泄露出去,出了这个门,我就不认账了。”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浑身一震。

  “都聋了?”王有胜吼了一嗓子。

  “是。”

  众人急忙回答。

  “养殖场虽然是集体的,但是……我们采取承包制,把养殖场分为若干个小型单间,由家庭为单位自己负责。”林绍文沉声道,“包括田地也都是如此,田地依旧是自己的,但责任分到每个家庭头上,自己耕种,村支部统一收粮。”

  包产到户是现在所有人都不敢想的,甚至是违反现在政策的。可林绍文却知道,人的惰性就决定了,大锅饭是吃不长久的。

  不是说公社制度不好,而是太过于理想了。

  “村长,我们这么搞……上面会不会有意见?”王有胜不安道。

  “只要我们把粮食交够,这些事不泄露出去,你觉得会有人管我们?”林绍文反问道。

  “这倒是。”王有胜点点头。

  “反正出了这个门我就不认账,至于其他的……支书,你自己看着来吧。”林绍文耍赖道。

  “村长,你放心,只要有人敢泄露出去,他以后别想在村子里安生。”王有胜杀气腾腾道。

  “我们会管好下面人的。”王永年等人也急忙表态。

  “很好。”

  林绍文看了一眼腕表,起身自嘲道,“我这算把身家性命交给你们了,如果你们搞砸了……搞不好我得去坐牢。”

  “村长,你放心,如果这事泄露出去了,我来承担责任。”王有胜拍着胸脯保证道。

  林绍文不置可否,转身朝外走去。

  张小瑜看着他的背影,眼里的崇拜都快溢出来了。

  次日。

  王家村要修建学校的事情不胫而走,主要是张小瑜开着吉普车带着王有胜几乎走遍了整个昌平县。

  用知青换入学名额的事,让所有村支书都震惊了。

  这事甚至惊动了昌平县领导。

  “村长,支书让您去支部开会。”有人在卫生所门口喊道。

  “好,我马上来。”

  林绍文写完药方后,又嘱咐了病人几句,这才起身朝外走去。

  在一旁听讲的刘立兴立刻坐在了问诊桌上,开始询问病人的病情。

  黄若文天赋不错,又很努力,已经可以独立问诊了。

  其他的学生都还处于跟随林绍文学习的状态,他们的日子可不轻松,每天跟着林绍文学完以后,林绍文会从他那庞大的医疗库里出题给他们做。

  如果不及格,惩罚就是去砖厂搬砖。

  三天不及格,不止要搬砖,还要去新学校里帮忙做劳工。

  别说一天了,他们半天都扛不住。

  所以大家拼命的学习。

  村支部。

  “林村长,好久不见。”

  一个面色黝黑的男人率先起身,对林绍文伸出了手。

  “陈书记,您怎么来了?”林绍文惊讶道。

  “你在昌平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如果我还不闻不问,岂不是太失职了?”陈书记笑眯眯的看着他,感叹道,“我原本还以为你只是医术高明,可没想到搞经济也是一把好手。”

  “过奖过奖。”林绍文眼珠子一转,苦着脸道,“书记,我们王家村穷啊,你看我们现在又是修学校,又是修卫生所……这县里也不能装聋作哑吧?”

  “好家伙,我这是送上门来挨刀来了?”陈书记苦笑道。

  “挨刀倒是不至于,但多少也给一点点支持呗。”林绍文笑道。

  “行吧,你想要什么?”陈书记也大笑了起来,“我来之前就料定你会开口,但是……钱粮我是真的没有,我县里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我不要钱。”林绍文笑眯眯道,“我只要政策和人……”

  “政策和人?”

  不止是陈书记,就是王有胜等人也愣住了。

  这算是什么要求?

  要人,他们王家村青壮也不少。

  至于政策就更扯淡了,县里有什么政策可以给?

第415章 李新民的大收获

  “我要老师编制。”林绍文正色道,“所有进入我们王家村小学的老师,都需要有县里承认的正式编制……工资和钱粮我们可以自理。”

  “村长,我们要编制做什么?”王有胜拉拉他的衣角。

  他的想法很朴素。

  工资都是村里掏了,编制还重要吗?

  “编制当然重要,知识青年下乡是既定政策,但以后的政策会不会这样,知青会不会返乡,这都说不准。”林绍文严肃道,“我不希望别人在我们村教了十年八年的学生,却一无所获。”

  “你倒是会为他们考虑。”陈书记笑了一声,“行,这事我答应你,所有进入王家村小学的老师,我们县里都会备案,给编制。”

  “至于人的话。”

  林绍文笑眯眯的对张小瑜招了招手。

  张小瑜立刻拿了一幅地图过来,摊在了桌上。

  “书记你看,这是昌平三十二村的地图,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很庞大的经济整体,只是有些村子没有通路……当然,我指的路是可以通车的路,无论是汽车还是马车。”

  林绍文认真道,“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些村子如果想要互通有无,得先把道路打通。我说的要人,是由县里出面,把所有的道路划责。”

  “具体说。”陈书记严肃道。

  “比如说,我们王家村,三面环山,就一条路可以通向外面。可事实上,如果我们把三座大山边缘弄开,修建一条路,我们村就变得四通八达,无论去哪个村子,都很方便。”林绍文指着地图比划道,“这三条路,由我们自己负责修建,但是隔壁的赵家屯和秦家村,也需要出人,从山的对面开始修建……”

  他这一说,整整说了一个下午。

  陈书记听得极为认真,很明显,他是心动了。

  如果把昌平下面三十二村联络起来,可以在他的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深夜。

  林绍文吃过晚饭后,陈书记又把他喊到了村支部。

  两人聊到了半夜,才停下了这次交谈。

  陈书记也表态,回县里就会把这件事提出来。

  三天后。

  十六个知青从各地赶来,由王有胜统一接待。

  基本上都是高中学历,对于教导一些小孩子读书,问题不是很大。

  “村长,现在学校还没有修好,这些老师怎么办?”王有胜为难道。

  “去学校帮忙干活呀。”林绍文瞪大了眼睛,“支书,你该不会认为,我请他们来当老师,是把他们供起来的吧?”

  “啊,让他们去学校干活?”王有胜一脸震惊。

  “不然呢?”林绍文摊摊手道,“现在大家都一样,可不许搞特殊。”

  “。”

首节上一节345/5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