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国力?”赵策英追问道。
袁文绍转移话题道:“殿下,西夏这些年一直在经略西域和吐蕃,特别是吐蕃,许多部落都已经被西夏吞并了,之前西夏内部动荡,暂缓了对吐蕃的吞并,此战过后,西夏必然会继续吞并吐蕃,若是让其把吐蕃所有部落吞并,到时候蜀地也要面对西夏的兵锋了。”
若是想提升国力,必然要谈到变法,袁文绍不想谈论这个话题。
自古以来,主张变法的有几个好下场?
第216章 新宅
“这件事我会跟父皇说的。”赵策英闻言神情凝重道。
袁文绍点了点头,见已经出了皇宫,拱手道:“殿下若是没有别的事,臣就先告辞了。”
赵策英微微颔首,意有所指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二郎的才能,父皇必然会重用你的。”
袁文绍闻言一怔,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问道:“殿下,如今陛下登基,不日就会处置逆王一党,刘磊那边…”
赵策英微笑道:“父皇登基要大赦天下,虽说谋逆是不赦之罪,不过父皇想著先帝驾崩不久,不愿多造杀孽,逆王一党直系全诛,九族十岁以下的孩童流放三千里。刘磊揭发有功,幼子免一死,流放三千里。”
对于赵宗全来说,一些孩童而已,在宗族被诛,流放三千里的情况下很难活下来,这么做还能还能落下个仁慈的名声。
而刘磊的幼子本来也在株连范围内,不过在赵策英的劝说下,赵宗全还是留了他一命。
“陛下仁慈,多谢殿下!”袁文绍感激道。
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赵策英的功劳。
虽说刘磊揭发兖王想引西夏出兵拖住西北兵马,但是消息还没传递到西北的时候,西夏已经出兵了。
算起来,他这个消息并没有实际意义。
赵策英站在原地,目视著袁文绍离去。
从父亲不愿意用袁文绍,他就看出父亲对袁文绍不放心。
虽然他一直觉得袁文绍才能不错,但是他察觉到父亲登基后,对他并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了,他也不好帮袁文绍说话。
……
袁文绍坐在马车上,思考著刚刚和赵策英闲聊时说的话,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虽然一直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和游牧民族习惯了守城,会制作使用守城器械有关,不能完全算在重文轻武上。
但是重文轻武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才一直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导致北方五险可守。
即便内部能够变法成功,国力强盛,若是不改变这一点,依旧很难。
历史上岳飞就是个很好的典型,很多人觉得岳飞是秦桧害死的,也有人说岳飞死是因为他喊著要迎回二圣。
更有人说,岳飞死是因为他参与了立储之争。
袁文绍却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打破了重文轻武的规则。
当时的岳飞手里掌握大量兵马,民间还将其称之为岳家军,即便换成秦皇汉武来了,也难免会猜忌。
历史上那些不杀功臣的皇帝,并不是他们多宽容,而是他们一手平衡玩的好,自信那些功臣威胁不到他,更重要的是那些功臣会做人,知道藏拙。
岳飞打仗确实厉害,政治方面就差远了。
手握兵权,又不懂得自污让高宗放心,这才是岳飞死的根本原因。
后人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自然觉得岳飞不会反,但是身为当局者的高宗却很难看明白。
袁文绍敢隐晦的暗示变法,却丝毫不敢触碰重文轻武这个禁忌话题。
“唉。”
袁文绍叹了一口气,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一个人能轻易改变的。
……
袁文绍回到家,还没到前厅,华兰就迎了出来。
华兰知道今日官家登基,必然会封赏群臣,而袁文绍之前被太后封赏过,今日这种场合,就显得很尴尬了。
袁文绍知道华兰的担忧,笑道:“娘子,官家赏赐我一个宅子,咱们下午去看看去?”
“哪里的宅子?”
华兰闻言松了口气,既然官家赏赐了宅子,就说明官家并不在意这件事。
“在公侯街上,是原本的泾阳侯府。”
袁文绍一边拉著华兰往里走,一边说道。
“官家把泾阳侯府赏赐给咱家了?”华兰惊讶道。
泾阳侯可是开国侯爵,当年颇受太祖看重,即便太宗继位后,地位也没受到多少影响。
可惜后代子孙不争气,没落了下来,这次更是支持兖王,落了个抄家的下场。
作为老牌侯爵,泾阳侯府不仅占地极广,而且还在公侯街上,距离皇城近在咫尺。
“嗯,听说泾阳侯府没落,连修缮宅子的钱都没有,宅子已经多年未曾修缮了,下午咱们去看看,好安排人修缮一下。”袁文绍说道。
“嗯,是得去看看。”华兰高兴道。
她倒不是在乎宅子,官家赏赐这么好的宅子给他家,证明官家对袁文绍的看重,这才是让她高兴的。
“对了,岳父也升了一级,不过现在国丧刚刚过去,咱们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去岳家恭贺,回头你备份礼物送过去。”袁文绍说道。
宫变那日,工部尚书卢老大人正在工部衙门办公,得知邕王造反,封锁了皇宫,他没向一些官员那样不顾死活的闯出去表忠心。
而是召集工部官员把工部的典籍文书,小心的封存了下来。
赵宗全平叛时,宫城大乱,许多衙门的典籍文书都受到了损毁,只有工部的保存完好。
今日登基后,卢老尚书擢升为内阁次辅,成了相公,就连盛也跟著沾光,从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升成了从四品的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隶属门下省,职责是给皇帝提供意见,规劝君过的。
虽然看著没有什么权利,却可以直达天听。
一般的清流最喜欢这样的官职,只要逮到皇帝犯什么错,来个死谏什么的,就能青史留名了。
不过袁文绍觉著赵宗全让盛当谏议大夫真是难为他了。
当谏议大夫的要么是那种性格纯直没有死心的,要么是为了名声不要命的。
只有这样的人,在会逮著皇帝的错处死命上书。
盛那么圆滑,真有什么事估计屁都不敢放。
然而别人都上书,你不跟著上,别人怎么看?
袁文绍已经可以想像到盛左右为难的样子了。
“嗯,这事是得备份贺礼恭喜一下。”华兰不知道袁文绍的想法,心里很为父亲开心。
夫妻俩正说著话呢,下人来报长梧领著康允儿前来拜访。
袁文绍闻言和华兰前往门口迎接。
“大姐夫,宫里刚刚来了圣旨,封我为中城兵马司副指挥使了。”
一见到袁文绍,盛长梧就激动道。
“先进去说。”袁文绍说道。
把人领进了府,袁文绍让华兰带康允儿去后院说话,他则和盛长梧进了前厅。
等下人送上茶水后,袁文绍把下人打发下去,才说道:“官家封你为中城兵马司指挥使,是你打开城门立了功,谢我做什么。”
“大姐夫,要不是你…”
盛长梧本想说要不是袁文绍给他钱让他收买手下的人,又让他在有兵马攻城的时候开城门,他根本不会那么做,也不敢那么做。
毕竟那时候内城城门口防范甚严,凭他一个人别说开城门了,稍微有点动作命都没了。
然而他刚一开口,就看到了袁文绍严厉的眼神,连忙停了下来。
“这件事以后不准再提,你开城门是因为你察觉到不对劲,加上平叛的大军有血诏,你只是奉诏,明白吗?”袁文绍说道。
现在尘埃落定,袁文绍已经在清理当初他留下后手的痕迹了。
不然若是被人发现他早有察觉,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毕竟就算他有所察觉,却没有上报官家。
而且赵宗全知道了,也会怀疑他别有用心。
至于盛长梧收买手下的人会不会被查出来,袁文绍并不担心。
盛长梧从九品官被一下提拔成了七品官,担心手下人不服,为了笼络人心,给点好处很正常。
只要盛长梧不说,也没人会想到这些是袁文绍安排的。
“大姐夫,我明白了。”盛长梧连忙点头应道。
“你刚提拔为七品,现在又升了从五品,肯定有人嫉妒,平常多和同僚走动走动,把关系处好了。”袁文绍说道。
他现在看似封了侯爵,风头一时无两,其实是被赵宗全和太后架在了火上,若是长梧有什么事,他也帮不上忙。
“嗯,大姐夫你放心,我知道的。”长梧说道。
“银子还够用么?平常交际都需要花钱,要是不够用我再给你拿一些。”袁文绍说道。
“不用了,我已经写信把升官的消息送回了宥阳,等爹收到信肯定会送银子过来的。”长梧说道。
长梧和康允儿吃了饭便离开了,袁文绍和华兰睡了个午觉,便带著雯姐儿去看赏赐的府邸去了。
“爹,咱们不带弟弟么?他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害怕?”雯姐儿担心道。
“那臭小子吃饱喝足了,睡的正香,咱们回来都未必会醒,而且有奶妈看著,有什么好担心的。”袁文绍没好气道。
他本来睡得正香,被儿子吵醒了。
问题是还尿床了,把他衣服都沾染上了。
华兰闻言掩嘴轻笑:“本来让他跟奶妈睡的,你不让他睡摇床就算了,还非得带著睡,怪的了谁。”
“别笑了。”袁文绍郁闷道。
其实孩子尿床,都很正常,即便沾到他衣服了也不至于让他这么郁闷。
主要是儿子哭的时候,他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那时候脑子还没完全清醒,感觉被窝有些湿湿的,用手一摸,还放在鼻间闻了闻。
雯姐儿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父亲,有些搞不懂两人在说什么。
华兰倒也知道在女儿面前给袁文绍留面子,什么都没说。
“伯爷,到地方了。”张安说道。
袁文绍先下了马车,把雯姐儿抱下来,又把华兰扶了下来,打量了一眼贴著封条的大门。
“爹爹,这就是咱们新家么?怎么这么破。”雯姐儿有些嫌弃道。
泾阳侯府大门比袁文绍现在的府邸宽敞高大许多,门口立著的两个石狮子也大上一号,十分威武。
只不过大门的漆都褪色了,有些斑驳,看著显得有些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