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 第105节

  “行,你先还是我先?”袁文绍说道。

  “我先吧。”

  顾廷烨想来个先声夺人,便要求先来。

  袁文绍点了点头,看著顾廷烨表演。

  有个成语叫百步穿杨,说的便是在百步外用弓箭射中指定的柳树叶。

  众所周知柳树叶纤细,百步外能够射中,箭术就非常高超了。

  虽说箭靶的红心比柳树叶子大多了,但是能射中也非常不简单。

  箭靶上的红心差不多三个硬币大小,一百多米外,寻常人看都看不清楚,更别说射了。

  顾廷烨搭箭拉弓,眯著眼瞄了瞄,便送开了弓弦。

  等十支箭射完,他才重重的突出一口气。

  一个下人上前检查了一下,大声道:“十箭,八箭中红心。”

  顾廷烨闻言看向袁文绍说道:“该了。”

  他平日里百步中靶心也就十之八九,这么多年没有练了,十箭还能中八支,他已经很满意了。

  袁文绍点了点头搭箭、拉弓、瞄准,稍微感受了一下风力和风向,便松开了手。

  刚一松开,袁文绍快速抽箭射箭。

  一连射了五支,他才降下了速度。

  而他最开始射的五支箭,则是连成了一条线一样。

  “五星连珠?”顾廷烨惊呼道。

  “什么?”长柏和齐衡有些惊讶道:“你说这是古籍中记载的连珠箭术?”

  长柏和齐衡都算的上博学多才,他们曾在古籍中看过,有人射箭可以连发数箭,箭矢首尾相连,被称为连珠箭术。

  古籍中记载的最高的便是七星连珠。

  “没错,相传最高可以九星连珠。”顾廷烨回过神来说道。

  袁文绍慢慢的将后面五箭射完,放下弓,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虽说他力气大,两石的弓并不费力。

  但是刚刚的五星连珠,不仅需要力气,对精气神消耗都非常大。

  “十箭中靶心十箭。”下人大声报导。

  顾廷烨没有在乎输赢,而是激动的看著袁文绍说道:“二郎,你怎么会连珠之术的?”

  “练著练著就会了。”袁文绍一脸淡然道。

  顾廷烨

  若不是古代没有装那啥一词,他肯定觉得袁文绍再装。

  这玩意是那么容易了连出来么?

  袁文绍要是知道顾廷烨心里的想法,肯定觉得冤枉。

  他真没有凡尔赛啊。

  说实话,古代娱乐活动真的有限。

  马球投壶那些袁文绍也没少玩,除此外还可以逛逛青楼听听曲子什么的。

  不过这种活动太伤身体了,袁文绍表示自己还想多活几年。

  闲著无聊,有天练习箭术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小说影视剧中经常有箭法高超的,可以快速射箭,形成连珠。

  袁文绍平日里便琢磨练了起来。

  不知道他是真的有天赋还是什么原因,练了几年真的练了出来。

  不过他最多只能五星连珠,刚刚比试的时候便起了卖弄的心思,施展了出来。

  见顾廷烨一脸不信,袁文绍说道:“这玩意其实就是射快箭,你要经常练习练习,也能做到。最重要的是保持准度。”

  顾廷烨翻了翻白眼,这不是废话么?

  什么叫连珠,就是箭矢要首尾相连,后面的箭矢要从前面的那支箭尾穿过。

  若这是快速射箭,看著像一条线一样,他也能做到。

  但是袁文绍刚刚那可不是虚有其表,不然也不可能十箭矢都中了红心。

  “你是怎么做到五箭连发,又能全中红心的?”顾廷烨问道。

  “这个怎么说呢,只能说感觉吧。”

  袁文绍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射箭的时候,只是保持精气神高度集中,凭感觉射了出去。

  “是我冒昧了。”顾廷烨还以为袁文绍不愿意说呢。

  “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这玩意就是看著好看,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要是有方法,肯定会告诉你的。”袁文绍无语了,说实话怎么就没人信了。

  正如他所说,这玩意就是炫技的。

  以这个时代的盔甲,箭矢若是射中要害部位根本抵挡不了。

  一次一支和五星连珠有什么区别?

  若是射的不是要害部位,五支跟一支一样没区别。

  因为五支箭连成一条线,只有一个伤口,最多只会把伤口扩大一点罢了。

  所以这玩意,就是看著唬人,没啥实战意义。

  或许这也是了连珠箭术没能流传下来的原因。

  就在这时张安匆匆的走了过来。

  “主君,刚刚西北传来消息,西夏国主亲政了。”张安说道。

  这个消息一入汴京没多久便传开了,因此他并没有背著顾廷烨他们。

  “什么?”

  袁文绍和顾廷烨对视一眼,脸色凝重了起来。

  就连长柏的脸色也十分凝重。

  长柏和平常读书人不一样,读书人大多数都瞧不起武夫,但是长柏却对军事很感兴趣,平常私底下也会看一些史书上记载比较有有名的战役。

  这也是他和顾廷烨能够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说白了就是志趣相投。

  “西夏国主前几年便成年了,现在亲政不是很正常么?”

  齐衡一时间有些不明白三人为何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如此凝重。

  “元若,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些年边境能够太平,是因为辽国常年和西夏和我大周交战,国内积弊丛生,而西夏这些年因为国主逐渐成年,太后不愿意还政,两方势力争斗,无暇他顾。现在西夏国主既已亲政,也就说明西夏太后在争斗中落败了。等西夏国主清理完太后一脉的人,完全掌控住局势,到时候边境又该动荡了。”

  顾廷烨不愧是侯府嫡子,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学文,但是对边境局势却十分清楚。

  袁文绍也没心思玩了,说道:“进去说吧。”

  四人来到厅内落座后,齐衡担忧道:“这么说,要打仗了?”

  长柏沉吟道:“之前趁著西夏内部不稳,大周夺回了灵州城。西夏国主亲政后,为了立威,必然会发动战争的。”

  袁文绍眉头舒展开来,说道:“不错,不过短时间内西夏应该不会发动战争,毕竟西夏国主亲政不久,内部还没完全掌控。”

  剧中好像是赵宗全登基后,北辽和西夏觉得大周内部不稳,才发动的战争。

  不过也是试探居多。

  因此袁文绍并不担心打仗,他之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是他担心官家为了防备西夏,会往西北增兵。

  谁知道会不会把他派过去。

  若是他被派往了边境,之前所有的谋划和想法都要落空。

  “二郎说的对,短时间应该打不起来。”顾廷烨点头赞同道。

  “唉,现在储君之位迟迟未定,人心动荡,偏西夏国主在此时亲政了,真是多事之秋。希望官家早做决断吧。”长柏叹了一口气。

  现在文官的心思都想著自己支持的人能够成为储君,哪有心思理会这些。

  这也是为什么说储君之位关乎天下稳定的原因。

  傍晚时分,一行人乘坐马车回城,华兰才得知这个消息。

  “官人,是不是又要打仗了?”华兰有些担忧道。

  袁文绍笑著安慰道:“放心吧,即便是打仗,边境有那么多将领,官家也不会派我去的。”

  华兰闻言松了一口气,在她看来爵位有了,靠著琉璃家里银子堆积如山,没有必要为了富贵去冒险。

  因为西夏国主亲政,官家也坐不住了,第二日难得的开了早朝,商议了此事。

  最终官家并没有往边境增兵,只是下令让边境小心戒备,防止西夏偷袭。

  同时往西夏运送粮草器械囤积起来。

  一旦战起,军队轻装简行,也能快速支持。

  “陛下,两位殿下也考问了几个月了,现如今局势动荡,应早做决断,确定储君人选,以安天下臣民之心。”韩大相公出列说道。

  “臣附议。”

  此时局势确实紧张,文武百官大多数都赞同韩章的提议。

  官家深深的看了韩章一眼,对于储君的人选,他其实心里偏向邕王。

  毕竟邕王年长,子嗣众多。

  兖王虽然精明强干,远胜邕王,但是只有一个儿子是他致命的缺点。

  官家担心兖王若是成为储君,以后也有可能出现像他如今的局面。

  大周可经不起两次动荡了。

  若是西夏国主亲政消息没有传来,他可能顺势的就定下过继邕王,立为太子了。

  然而此时西夏国主亲政,局势复杂,他担心邕王面对不了这样复杂的局势,又开始摇摆了起来。

  “储君关乎国本,不可轻定,这件事朕还要再考虑考虑。退朝吧。”官家说完,起身离开了大殿。

  “恭送陛下。”

  ……

  不知不觉,便到了放榜的日子。

  袁文绍觉著试考完了,成绩如何已经成为定数,榜看不看不重要,派下人去盯著就可以了。

  然而华兰坚持要去,袁文绍实在拗不过她,只能陪她去了。

  等和盛家的马车汇合后,华兰看到母亲没来,只有如兰和明兰陪著长柏前来,有些奇怪,问道:“母亲不是说要亲自前来看看么?而且长枫和墨兰怎么也没来?”

首节上一节105/3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