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都能迅速补充能量。
让他们在长途奔袭的作战当中,尽可能的保持体力。、
就算是战马,吃的也不是寻常的马草,而是谷子甚至还搭配了一些盐巴和鸡蛋。
这一场战争,对于人和马的体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大王,吃点东西吧。”
羌走到扶澈的面前,将手中肉干煮好的汤,递给扶澈。
“谢谢。”
扶澈接过汤碗。
蒸腾的热气,给人一股暖意。
扶澈穿的很厚。
少司命虽然针线活不是很好,可是这用料绝对是非常不错的,即便是这大雪寒天的情况下,扶澈依旧感觉不到太多的寒意。
虽然说是肉汤。
其实就是水煮肉干加上了一点盐巴。
不说多好喝,但是肉干的分量很多。
再加上这两日奔驰数百里,人的体力消耗还是很大的。
肉和盐的补充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错。”
扶澈淡淡的说了一句。
看着面前的篝火。
“最新的军报来了吗?”
扶澈对羌问道。
“还没有,我已经派出了几波侦查斥候,在周围数百里范围内搜索,目前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羌说道:“这么大的雪,匈奴人会不会转身回去了?”
“不会。”
扶澈说道:“每年冬天匈奴内的情况都十分糟糕,南下抢夺能让他们更加从容的度过冬天,如今我们的秋收刚刚完成,匈奴这一次发动十四万骑兵南下,没有理由现在就回去,现在的雪看上去很大,可还不到能有白灾的程度。”
羌点了点头。
“让所有人早点休息,匈奴进入我国边境,就是这一天半天的事。”
扶澈沉声说道:“那个时候,就很难再有休息的时间了。”
“诺。”
羌领命。
扶澈看了一眼天色。
天上依旧完全被乌云所遮盖。
这场大雪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对于扶澈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处是敌人劳师远征,这一场大雪必然更大程度的消耗敌人携带的辎重和草料,更多的消耗人员的体力等等,而他们后方的补给送不上来。
而扶澈这边虽然没有补给的问题,但是人员和战马的体力消耗也是一样的。
寒冷,会更加快人的体力消耗。
这一战大军需要远程奔袭,为了节约战马的体力。
所以携带的东西并不多,帐篷和一些大件自然没有携带。
可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雪,扶澈还是专门做了准备。
每个人都携带了一条厚实的羊毛毯子,再加上篝火取暖,三五个人凑在一块,或者和战马凑在一块,取暖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后勤补给……
问题也不大。
等匈奴人正式进入国境线内,最头疼的反倒应该是头曼才对。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
因为本身有着深厚的内功。
这点寒冷对于扶澈来说不算什么。
只是看着面前的篝火,还是不由的让扶澈想起了还在邯郸的爱妻。
也不知道少司命现在究竟在做什么。
其实自从认识之后,二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一块,虽然时间不长,可有对方在身边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往常,这个时候扶澈早就已经在少司命的温柔乡中入面。
或者在少司命身上辛勤耕种,听着爱妻那婉转诱人的求饶。
但是现在什么都没有。
只有大雪,以及这森冷的寒风。
还有荒原之上野狼嚎叫的声音。
没错,这里是边地,这里是有大量的野生动物的,狼便是其中最为凶残的掠食者。
草原的人自诩为苍狼的后裔。
对于狼有着一种十分执着的追求。
甚至于在厚实,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狼性文化。
在扶澈看来,不过就是一群老板PUA员工的方式。
扶澈不会这样去做。
做生意就像是带兵打仗,赏罚分明,手下的人才愿意跟你拼命。
只讲什么狼性,猫性的,最后坑的只能是自己。
忽然一阵翅膀扑腾的声音传来、
不远处的一名士兵接住飞来的信鸽。
很快那名士兵来到扶澈的面前:“大王,前沿据点报告,匈奴已经进入我国境内!”
扶澈眼神微眯:“再等等。”
……
邯郸城已经是银装素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幕之下的邯郸城很是安静,外面仅仅只能听到寒风吹动雪花撞击窗子的声音。
少司命穿着一件轻纱,默默的站在门口。
看着这夜色之下,依旧在不断飘落的雪花。
就如同扶澈想她一样,少司命也很想出征在外的丈夫。
“呼……”
少司命叹了一口气。
一场大战可能已经在进行。
这一战将会直接决定未来,燕赵面对草原的格局,以及间接影响今后的天下大势。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
少司命关好房门。
重新回到室内。
火盆散发着温暖。
让这室内感觉不到一点寒冷。
少司命坐在案前。
这一段时间,少司命已经习惯了有扶澈在自己身边。
然而现在,丈夫已经离开两天,让她很是不习惯。
一同减少的不光是身边的温暖,同样还有那来之不易的安全感。
外面的风更大了几分。
“你,快点回来吧……”
少司命低声自语……
……
而此时的邯郸,在夜幕之下,已经完全宵禁。
街面上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
然而一场危机正在这城中酝酿。
匈奴大军已经入境,有人得到的消息比扶澈还要更早。
而同样的他们的准备也在悄然进行。
始皇帝想要让赵王成为大秦的镇城砖。
然而这一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见招拆招,敌人不会轻易放弃。
第136章 单向透明的战场!
战争法则。
知敌者生。
喊杀声响彻整个寂静的夜晚,大雪之下,一场血腥的厮杀正在展开。
上万匈奴铁骑正在全力围攻一座营寨。
一时之间喊杀声,惨叫声,以及咒骂声交织在一起。
这里原本是一个村子。
居住着数百赵国边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