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甚至口出狂言,说是金银尽数收下,让您诸位清扫应天皇宫,待他来日强势入驻!”
什么?!
户部尚书张慎言脸色一变,还未开口,便感觉到了兵部尚书吕大器的雷霆震怒。
“你们居然派人送去了金银招安贼寇?!”
“这等大事,为何无人同我商议!”
户部尚书张慎言白了那红袍官员两眼,轻咳了两声道:“如何使用金银乃是我户部的事,何时轮到你兵部插手?”
兵部尚书吕大器闻言冷哼,“那我兵部的事,你户部参与的还少吗?!”
“若不是你户部极力阻拦我调兵支援,偌大的徽州府何至于落入匪寇之手?!”
应天吏部尚书高宏图看着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两人,忍不住出来打圆场。
送金银过去招安杨靖这事,户部尚书知会他时,他也同意了。
现下纸没包住火,他少不得要站出来替人辩解两句。
“张大人此举乃是好意,若是成功招安,那便为朝廷铲除了一个异己,岂非美事一桩?”
吕大器不屑冷哼,“那结果呢?”
“人家直接收下金银,拒绝招安,这摆明了就是奔着应天府来的!”
户部尚书张慎言道:“听闻那杨靖在攻上徽州府新安卫之前便汇集了十万兵马,野心勃勃,对整个徽州府势在必得。”
“徽州府失守是迟早的事。”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派兵过去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如今时局动荡,大明各州府自顾不暇。”
“说句不好听的,现下各州府的兵只认地方将领,不认朝廷主帅。”
“你让他们调兵支援,他们答不答应还两说。”
“再者说,京师顺天府都要保不住了,明天这万顷江山还姓不姓朱都不知道。”
“现在何必去操那份闲心?”
“握紧我们手上的兵,守住我们自己脚下这一亩三分地比什么不强。”
吕大器闻言恨铁不成钢拍着桌子的怒道:“书生愚见!”
“你们到底懂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那徽州府距离应天府只有两府之隔,徽州失守,他杨靖下一个攻打的就是宁国府!”
“此时不全力将他的野心就地扼杀,难道要等着人家招兵买马攒足兵力攻上应天皇城吗?!”
户部尚书张慎言没想到杨靖居然油盐不进,收了金银还不办事,赔地赔钱的他自觉理亏便不再与吕大器争辩。
“区区一个徽州府,他想要给他便是。”
“弃掉徽州府乃是无奈之举,既然徽州府已经失守,那我等守好南直隶剩余州府便是。”
“他一个杨靖,二十万兵马不到,如何与我整个南直隶抗衡?”
“吕大人你不必多虑,他不接受招安那又如何,我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贸然出兵打上宁国府。”
吕大器闻言负手在兵部大厅走了两圈,思量片刻说道:“我定要将此事禀明圣上。”
“请圣上做个决断!”
“北方闹得厉害,南方现在也闹起来了,留着杨靖迟早是个祸害。”
“必须快速出兵将他解决,不可节外生枝。”
说罢,他拿起案几上的毛笔准备书写折子。
张慎言见状赶忙上前将吕大器手中的毛笔夺走。
“不可,万万不可!”
“此事万不可叫皇上知晓!”
“当今圣上喜怒无常,他早先便看不惯我们这些东林党人,内阁首辅斩了一个又一个。”
“若是让他知道我们东林党治下的南直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我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再说应天与顺天相隔甚远,这书信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个把月,与其等圣上决断,我们不如快速募兵,调遣宁国府的兵力死守宁国府。”
“那杨靖若是知道收敛不再妄动便罢了,若是他真那么不识好歹想要在我太岁头上动图,那我等必须得给他点颜色瞧瞧!”
“好叫他知道,我南直隶愿意重金招安,那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既然他不识抬举,那就休要怪我们不给他留余地了!”
张慎言此话一出,其他几部尚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吕大器见众人在瞒报一事上态度空前一致,他微微叹了口气,只能摇摇头不再坚持。
他不得不承认张慎言说的有道理,他在南方东林党人中声望破高,但亦是因为这种声望,极有可能引来圣上不满。
徽州府失守一事一旦败露,圣上第一个就会拿他开刀。
虽然他这一条老命死不足惜,但已无将可用的大明万不可再失去一名老将了!
应天府六部大臣做出决断后的第一时间不是派兵剿杀杨靖,而是通知南直隶剩余五州府大规模的招兵买马以求自保。
他们此举歪打正着,给杨靖留了不少发育暴兵的时间。
(家人们!小帅哥们,求求了!!鲜花票票!)
第24章 为全军发放军饷,打造王者之师靖家军!
杨靖拿下徽州府以后,按照先前建设婺源县的模式,如法炮制重新规划了徽州府六县。
现下已经成功占据了一府之地的他,自觉不能再同以往一样军政不分。
于是他在徽州府重建了州府衙门,杨靖为徽州府最高行政长官,谋士王莽辅之,而后又重新规划了军队。
在建立完整的军制体系之前,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整理手下这八万明军。
之所以选择整顿现有的明军,不尽数遣散。
主要是因为明军经过一番训练完全可以打造成一只强师。
再加上这些明军各路兵种齐备,直接把他们用上能省一笔不小的暴兵开支。
但是使用这支军队之前,定要好好的打磨一番。
这八万明军往好听了说是一支军队,但其内里士兵的战斗力参差不齐。
其中正经的正规军不足半数,剩下全是王天昊为应付朝廷从百姓中募来的杂兵,这种毫无战斗力的杂兵万不可将其投于战场。
他们懒散的习性很有可能会影响整支军队的士气。
所以杨靖统计并收编了其中的四万正规军,为他们单独建立了编制让他们同农民兵们一起训练。
至于剩下的四万人,杨靖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一是继续留在军队好好遵守军队的规章制度,日后继续随军打仗。
二是谁也别拖谁的后腿,带着军饷回家,就此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积极参与农庄或者工厂的工作,好好过安生日子。
那四万杂兵中有三万多人不愿再随军打仗,知道可以回家后个个欣喜异常,热泪盈眶的拿着杨靖补发给他们的三年军饷,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
而剩余的一万人,多半是些无家无业的鳏夫,他们孤身一人毫无牵挂,反正回家也无事可做,杨靖手下的兵待遇极好,有吃有喝不说还有军饷能拿。
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随军投了战场好发挥一下自己的余热。
杨靖尊重这些人的选择,他派了一些同李云一般的优秀农民兵作为他们的将领,安排他们没日没夜的苦练,想把这些人打造成不输于明军正规军的强师。
就此,杨靖手中还剩下大军十七万人。
他用南直隶那帮东林党送来的金银,为这十七万将士一口气补发了三年军饷。
此举让一直跟着他的农民兵们十分感动。
虽说他们全都出自于系统,但他们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有系统这层绑定关系在,即便杨靖只给他们一口饱饭他们亦会心甘情愿的为他出生入死。
但杨靖没有这么做,他虽然练兵苛刻,但对农民兵们极好,给他们吃饱穿暖不说还给他们发放军饷,让他们日后娶妻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
杨靖此举令他们大为感动,是以他们训练起来更加拼命,恨不得日后上了对垒满清野猪皮的战场把命都拼上。
感动地不仅是农民兵们,还有那些跟着王天昊投降的明军。
他们当初是活不下去了,念着朝廷的军饷来投的军,哪想到朝廷国库一天比一天空虚,东林党人以及卫所上层将领一个比一个贪。
那几十万两军饷等分到各地方手里连渣都不剩了。
几年没拿过军饷的他们真的没有动力为朝廷卖命。
所以上了战场能躲就躲,离了战场能逃就逃。
毫无拼命之心。
但杨靖与之前领导他们的将领不同,给了他们与杨靖手下农民兵一样的待遇不说,还补给了他们三年的军饷,甚至还承诺会为他们的家人提供良田、工作以及生活补助,让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这种优待让这些多年没好好做过人的明军战士们士气大增,他们为报答这份恩情,兢兢业业的刻苦训练,不再因为训练强度而叫苦连天。
同时正是因为杨靖的这种优待政策,使得这些明军对自己这位年轻的主帅十分尊敬,他们开始忘记旧主,一心为杨靖卖命。
补发全军上下十七万将士的军饷对现在的杨靖来说不是一笔小钱,但他丝毫没有吝啬。
身为现代人的他很明白,身为老板跟员工谈信仰谈理想不停地画大饼毫无意义,只有到手的钱和享受到实处的待遇才是真的。
所以只要对未来的发展有利,该花的钱就得花!
而且明朝的军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明军的战士们有钱就有战斗力,只要钱到位了,他们马上就会从一帮乌合之众的散兵化身一支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杨靖对此表示理解。
况且现在的小付出会换来将来的大回报,散些金银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大把金银花出去之后,杨靖便开始了扩军工作。
自他收下南直隶为示好送来金银,并辣手撕毁招安任命书那一日起,他与南方东林党便彻底撕破了脸皮,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如果他所料不错,南直隶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大肆扩军而后出兵围剿他。
所以他必须随时做好应对大军来袭,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思量了片刻,他用手中的金银暴兵十三万,凑足了三十万大军。
其中步兵、长矛兵、骑兵、火铳兵、炮兵等各种兵种齐备。
他将三十万大军划分为五军,每六万人为一军。
每一军之下又划分出了十二个卫所。
每个卫所都配备了相应的指挥使,每支军队都配备了一名杨靖花重金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优秀将领作为都指挥使。
他认命霍去病为战时主将,而杨靖则为统领全军的大元帅,直接掌管军队,避免日后军权旁落惹出事端。
(;1:";6"?) 鉴于他现在还没有正式建立政权,所以他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手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