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造反,截胡陈圆圆,暴兵千万灭大清 第10节

所以搞了士农工商这个排名,商人的地位处于社会最底层。

朝廷极力打压商人不说,还看不上商人的臭钱。

所以商税极其低,而农税极其高。

但恰恰是因为这种畸形的歧视,以致于明朝廷一直忽略了地位低下的商人,使得大明商业蓬勃发展,商人富得流油。

于是朝廷中不少官员看中了商业这块油水贼多的肥肉。

于是他们开始官商勾结合开店铺,挖空心思去赚百姓的去钱,有的官员甚至想方设法的去赚朝廷的钱。

(;!1:"6:)  大明不是没有皇帝意识到商税问题,但是东林党人势大。

不是刻意安排想要推行改革的天启皇帝落水,就是跳出来跟崇祯说提升商税就是与民争利,这万万不可,恐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与民争利这个大帽子扣下来,向来爱惜自己羽毛的崇祯便只能作罢。

思及此,杨靖微微摇头叹息。

东林党人,又是东林党人。

几乎各行各业的腐败都离不开东林党人。

诚然,东林党人是大明的蛀虫和毒瘤,直接杀掉他们比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效忠更简单。

同理,直接灭了大明,建立新的政权并以此保住汉人王朝也比拯救大明更简单。

大明早就烂到根上了。

除进行商税改革外,杨靖还在城中的繁华地带建造了一整条商业街,开设了盐、铁、布、客栈酒楼等铺子。

此外,还留下了许多空铺子面向婺源县内所有百姓招商。

只要肯出租金和加盟费,就可开设杨靖手下铺子的分号,装修杨靖负责,加盟者直接就可开店

同时,加盟的店铺只需缴纳一定的物业费,就可以受到杨靖的庇护,再不会有官兵强制搜刮银子的事情发生。

一开始,听到商税提升五成,他们对开店做生意持拒绝态度。

但又转念一想,有一年是不收取分文商税的,加盟杨靖的铺子还可以免去装修钱,第二年商税长了直接就不干了,杨靖拿他们照样没办法。

就割一年的韭菜,赚的钱够用了。

杨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如意算盘,他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

所以当那些心中有小念头的人,待看到加盟合同书发现合同起签五年时,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

满屋子的农民兵都亮着刃在那凶神恶煞的站着,敢毁约?嫌命长了?

杨靖已经为日后商业的蓬勃发展做好了一系列准备。

在婺源县开一个好头,以后在别的地方推行改革会相对顺利的多。

商业改革以外,杨靖没忘记文化教育。

第15章 建立新式学堂,建立杨府军校!(求鲜花评价票月票)

某位伟人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杨靖对此深以为然。

古代人为什么在技术方面那么落后,还不是因为百姓不注重学习,朝廷不注重推动文化领域繁荣!

天天学那些四书五经八股文有什么用,一帮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能上战场跟敌人拼刺刀吗?

杨靖不否认,古代注重文学的发展确实给后世人留下了不少闻名中外的文化瑰宝。

但现在的时代已经到了冷兵器转换为热武器的时代。

现当下动乱的大明,学习科学技术比一味的学习八股文更加重要。

现在他面对的敌人是崇祯、李自成、多尔衮之流,碾压这些人很简单。

但是杨靖想要的远不止是碾压这些人这么简单,他心中还有更宏伟的目标。

那就是,让他的新政权,在未来成为一个令周围国家闻风丧胆的日不落帝国!

必须建立新式学堂!

杨靖每每想到到欧洲国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而满清皇帝还在为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而沾沾自喜时,他就会气的发抖。

所谓落后就要挨打!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不能再等了,必须要建立新式学堂!

去你的‘洋务运动‘,只要我科学技术发展的够快,以后欧洲那些国家只能开展‘汉务运动‘。

只能挖空了心思去‘师汉长技以制汉‘。

当然,杨靖不会给他们这种机会。

打定主意的杨靖,在城中创办了五所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中设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新的学科,另外增设了体育课,旨在增强每个同学的身体素质。

同时还要求城中每一个适龄孩子都去学堂学习,五年以内为他们免除学费。

杨靖将其称之为五年制义务教育!

此外,他还设立了‘杨府军校‘。

在城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孩子,指定他们去‘杨府军校‘学习。

令他手下的一些百户农民兵为军校教练员,负责带领孩子们训练,主要训练射击技术。

还从自己手下的千户中挑选了几个作为军校的主任。

而他自己则担任‘杨府军校‘的院长,负责一些重要决策。

杨靖很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他的新式学堂中一定会出现被八股文耽误的数学、物理天才。

而他的军校,则会发现天生就具备指挥才能的军事指挥官!

开学之后,城内的适龄学子们发现,新式学堂的每间教室都挂着杨靖的一封巨大手书--为汉人之崛起而读书!!

仅仅八个字,顿时激起了学子们心中压抑许久的爱国之魂。

他们的国家,他们汉人的领土,被野猪皮蚕食很久了!

辽西地区被野猪皮强占。

十几年来,野猪皮数次挥师入关侵扰大明。

所过之处烧杀轻掠、无恶不作。

这些年来被他们残忍屠杀的大明百姓得有百万之数.

虽然大明王朝一直硬气,拒绝割地、赔款、和亲,面对侵扰每次都积极出兵应战。

但架不住老天不庇佑大明,接连不断地自然灾害使得朝廷财政吃紧,再加上贪官腐败,忠臣良将一个接一个的战死,手中无钱的士兵也没有志气。

面对着大明的这种现状,他们这些读书人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

但是着急又如何,终归百无一用是书生。

即便是弃笔投戎,他们也不愿意投了李自成那样的莽夫。

在杨靖起事之事,他们这些读书人都认为杨靖之流是趁乱想要蚕食大明的窃国贼,心中对他有些不齿。

但这半月以来,杨靖为婺源县的发展做出的一系列事情,令他们消除了心中的偏见。

能说出‘为汉人之崛起而读书‘的人,内心中该怀着一个怎样炙热的拳拳赤子之心!

他甚至可为天下师!

他与流寇真的不一样!

他所做的一切。

无论是让百姓为他打工赚取粮食,还是开设银行提升商税、建立各种店铺控制物品价格,亦或是建立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学堂,都是在切实的为百姓做实事。

婺源县虽小,但他们能看出杨靖是真的用心在建设这个县城,用心对待依附于他的每一个百姓。

虽然不知道这座县城的新主人到底有多少兵,到底能走多远。

但是,他们对杨靖开始产生了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来自于对他实力和人品的信服。

或许这个一身正气的年轻人有朝一日真能站上那更尊贵的位置!

新式学堂不久后,整个婺源县都刮起了一股学习的风潮。

而杨靖那句‘为汉人之崛起而读书‘,也传遍了大街小巷。

无论是三岁的稚子还是六十岁的老汉,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

不光城内的年轻人,就连城内一些上了年纪的秀才,见到杨靖都会尊称他一声老师。

无论是政治眼光还是文学素养,杨靖都担得起‘老师‘这两个字。

经过杨靖半个月的绸缪与改革,婺源县正蓬勃的发展着。

杨靖看着井井有条的小县城,听着学堂内的朗朗读书声以及军校里的操练声,他突然心中升起了一抹强烈的安定感。

县城虽小,但这确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是他理想中的帝国雏形。

总有一天,他要将这份安定传遍大明乃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思及此,杨靖心中隐隐升起一抹期待。

准备的差不多了,可以出征了!

第16章 五万兵马出征!不破敌军终不还!

婺源县城门。

五万兵马立于城外,气势恢宏,一万骑兵在前,盾兵与长矛兵紧跟其后,五千弓箭手全都装备完毕,步兵们腰佩大刀神色严肃。

杨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城门内缓步踏出,名将霍去病以及战时指挥中心的一众将领,也骑着战马跟在他身侧。

城门外站在兵马两侧的是城中百姓。

他们看着这些士气高亢的士兵,神情十分激动。

“没想到杨大人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竟有这么多兵马。”

“谁说不是呢,而且这些士兵训练有素,光是这精气神就能吊打之前卫所那群明军了。”

“我看呐,杨大人这一仗稳了。”

“我也觉得,杨大人赶快把徽州府给攻下来得了,到时候也好让我那些别县的远亲过一过咱们现在过得好日子。”

出兵的粮草屯至一定数量以后,杨靖终止了用劳动换粮的政令。

为了为日后会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做准备,他在城中建立了大批的工厂商铺,在城外开垦了大片农庄。

这样就为百姓创造了大量劳动机会。

他雇佣城内的百姓去他手下的工厂、店铺、农庄工作,而后按劳付给他们劳动报酬,领到工钱的百姓再去城中的铺子消费。

就这样,整个婺源县的市场都被盘活了。

城中的每个百姓,都把杨靖看做自己的再生父母。

他们每每看到杨靖,都有一种喊杨靖‘爹‘的冲动。

首节上一节10/3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