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少很少。
但无论是嬴政,还是昔日其他诸侯国的君王,都从不例外会询问一番。
因为一个武将厉不厉害,战场说了算。
而文官,大多数都是通过这种一次两次、十次百次的询问观察。
是个有才华之人,能看得出。
伴随着嬴政的话,大殿内的文武百官纷纷对视一眼。
顷刻间,王宫中响起一些窃窃私语之声。
不仅仅是文官,武官亦然。
“王上,微臣认为,姚大人乃不二人选。"
文官之中,一名三四十岁的大臣,站出来开口道。
这名大臣的话,得到不少人的附议。
毕竟姚贾大人的能力,文武百官无一反驳。
当然,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异议。
“王上,姚大人身在齐国,为我秦、齐友好之盟。此刻断然不能回秦赴楚。” 另一名文官思考的更多。
看出比起楚国,齐国才是重中之重。
而他的话,一时问,也让其他大臣纷纷点头。
而在闲聊间。
想起齐国,想起姚大人。
文武百官不由得把目光看向武官之首的那名黑衣少年。
这一幕。
都能看得出,此刻的文武百官心中所想。
大殿内,百官都在窃窃私语,互相小声的询问身边之人。
尹父、昌平君、蔚缭等人都没有开口。
这是嬴政观察百官的机会。
他们自然不能此刻就着急开口,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内阁,而不是在这里。 随后,大殿中。
百官举荐之人好几名。
“王上,微臣觉得,冯大人或可前往楚国吊唁。”
“王上,微臣觉得,李大人(李斯)更适合前往楚国。”
“王上......”
在文武百官的意识里,冯去疾是秦国重臣,又是秦国四大家族之一,去楚国,足以彰显诚意,外加上冯去疾的能力也是数一 数二。
而李斯,是楚国人,并且身居高位。
眨眼间。
李斯还是冯去疾,便是百官口中的人选。
“冯大人去楚国好,还是李大仁合适? ”
"李大人!"
"冯大人! !"
大殿内,小声的喧嚷此起彼伏的响起,文武百官各自都有各自的看法。
交头接耳间,谁也说不过谁。
百官心中已然清楚,这时候便是最好的表现机会,自己的眼光、说辞,都被王上看在眼里。
所以每个人坚持己见,丝毫不退让。
内阁。
是个秦国官员都想进入,毕竟只要成为秦王嬴政的幕僚、心腹。
自己的地位,家族的地位,自己的名望等,都会陡然攀升。
身为秦国官员的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成为一名秦国重臣。
终于,许久后。
在文武百官僵持不下时,当事人冯去疾、李斯纷纷站出来。
所有还在争论的文武百官,都看到这一幕。
心下有些好奇。
正当文武百官都以为,冯去疾与李斯准备互相谦让之时,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王上,微臣觉得,应当让墨将军前往楚国。”
“微臣附议!"
冯去疾与李斯二人在大殿下,对着嬴政拱手道。
—句话。
却让百官纷纷傻眼。
墨大人?
谁是..
一瞬间,百官还未回神,想着是那个墨大人?
然而,也就是一瞬间。
此前文武百官都习惯了朝廷之中的大人,注意力方才都在争论之中,心思都在思考李斯与冯去疾。 当他们醒悟过来,这时候才想起与从前不一样。
如今的大殿之中,多了一个人。
墨。
正是他的名字。
下一秒。
反应过来的文武百官瞳孔缩了缩,不由得全都转头,目光看向武官为首的那名,一袭条纹黑衣的少年。
怎么把这尊煞神给忘了。
这也不怪文武百官,所有人都习惯了那少年镇守北方。
所以方才在争论之时,都下意识没想起来。
这时候。
所有人都回过神。
他们看着李斯与冯去疾都力荐那少年。
望着前方的蔚缭、王翦、尹父、李斯等人都点点头。
这一幕。
让文武百官不由得有些错愕。
想起这少年的事迹。
所有人都知道,那少年的手段与凶狠。焚城、屠族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让他去楚国?
这那是吊唁,分明是……
就在一瞬间。
大殿下的文武百官,似乎都想到昔日雁门事迹,想起雁门十万精锐铁骑。
再次看向那黑衣少年的背影,心中一颤,脸上的表情,满是震惊。
让这煞神去......
怕跟本不是给楚幽王吊唁。久.
第204章:傻子
退朝之后。
大殿外,文武百官正准备离开,随后就看到一名官宦,来到墨的身边,说了些什么。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
目光中都忍不住流露一丝羡慕。
他们都知道,定然是王上单独召见。
想到这里。
谁能不羡慕。
而在墨府。
两女没有想像中的勾心斗角,亦或者争锋相对。
反而在一起,有说有笑。
其中的内容,若是被墨听到,怕是脸都要黑下来。
原来。
随着墨成为十万铁骑主帅,昔日事迹,名震天下。
往日的事,自然也被人挖掘出来。
多是没有成名之前。
其中。
就属在蓝田。他去逛过青楼的事情,最是离谱。
那秦国镇守北方的雁门将军,如今的大良造,曾经逛过风月场所。
青楼一事。
秦国之内,人尽皆知。
有人说,那一次,他一夜不归。
有人说,那一天,那些姑娘“九三七",可惨了。
也有人说,哪天,他没给钱……
流言蜚语无数,一个比一个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