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第739节

“末将必不负大王之命!”

章邯与蒙恬对视一眼,随即大声说道。

“很好,你们且去吧。”

嬴政微微颔首,挥手让两人退下。

蒙恬之前其实便有心游历,增长见识,因此嬴政这才瞬便配给了他一个任务。

不管是蒙恬还是章邯,都是将帅之才,心细如发,极为谨慎,是此行不二人选。

而且两人如今年少,也正是出去游历,增长见闻的机会,不然等将来接连战争开启,就没有时间了。

“章邯、蒙恬。”

李斯看着两人的背影,目露沉思,“蒙?”

“难道是上将军蒙骜的后人?”

李斯心下一动,记住了这两个名字。

能被秦王安排如此任务,说明是秦王亲信,更遑论两人年纪与秦王相仿,未来必是秦王倚重之才,他自然该注意一二。

……

魏国。

信陵君府邸。

数月前,廉颇一时气愤,带兵击败了同僚乐乘之后,自知触犯法律,逃到了魏国。

但经过初始的慌乱冷静下来之后,却又有些坐不住,想要继续带兵,奈何魏国虽然对他礼遇,但却并没有用他的意思。

而廉颇一生又在为赵国征战,因此也格外关注赵国的战事。

当得知赵国并未因他的一时气愤鲁莽之举而影响到大局,甚至在庞的整合之下,击败燕国大军,杀了燕国老将剧辛。

他既松了一口气,但又感到可惜与失落。

“郭开小儿,可恨啊!”

廉颇想到当下赵国朝堂上的情形,不禁感到失望。

但是如今正是他所瞧不起,感到失望的一对君臣,竟然用庞扭转了局势,证明了赵国没有了他廉颇,依旧行。

这让廉颇的情绪有些低落。

他现在是既希望赵国因为没有他而兵败,从而来请他出山,又希望赵国无虞,能够战胜来犯之敌,毕竟那些将士是无辜的。

“上将军为何如此烦忧啊?”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地声音传来,就见信陵君一脸笑容地走了过来。

“唉!”

见到信陵君,廉颇轻叹一声。

廉颇与信陵君自是熟识,毕竟信陵君在赵国居住十余年,当初更是窃符救赵,对赵国有救国之恩,他这个上将军自然经常打交道。

“我记得将军并非软弱之辈,何必做这番小儿女姿态。”

信陵君坐到廉颇对面,端起酒壶斟满酒水。

“只是苦于这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实在烦闷!”

廉颇‘嘭’的一下放下酒盏,闷声说道。

“唉!”

听得此话,信陵君也微微一叹,“可惜无忌而今也无能为力,在朝中说不上话,不然定要举荐将军为将,有将军在,我魏国定是稳若泰山,无惧秦国来犯。”

“哦?信陵君也觉得秦国不会放过魏国吗?那怎么……”

廉颇猛然抬起头来,诧异问道。

“秦国虎狼之心,人尽皆知,昔日秦孝公变法图强,惠文王任用纵横家张仪连横各国,蚕食我赵、魏、韩边境,扩大国土;秦武王意图问鼎天下,虽未成功,但却被其弟昭襄王灭周,更是任用那白起,将我赵、魏、韩、楚中坚之力歼灭,使我山东六国衰弱。”

信陵君直起腰来,一脸凝重表情,“如今韩国已灭,那少年秦王怕是比之嬴稷还要野心更大,至少嬴稷也只敢联合齐国共同称帝,而他怕是想要彻底覆灭我山东各国,吞并整个天下。”

“是啊,本以为秦国以商人为相,能乱秦法,那秦王年少,也会被吕不韦把控,让秦国陷入内部权力的争斗,哪里想到那小秦王竟然有如此手腕,悔不当初啊!”

廉颇长叹一声,“早知如此,当年便不该放他归国。”

廉颇狠狠一锤桌子,嬴政在赵为质,廉颇自然也是见过几面的。

“将军放心,我定会再向大王引荐,将军如此将才,若是不为将军统兵打仗,实是我魏国损失,没有将军,这天下还有几人能挡秦军虎狼之师。”

信陵君语重心长地道,对廉颇极尽夸耀,他与廉颇熟识,自然清楚廉颇的性格,是一个比较自傲的人。

不然也不会做出阵前攻打友军的事情。

“不是老夫自傲,那秦国之中,在武安君死后,已无老夫对手,即便是那秦国的上将军蒙骜、王也不过是堪堪能与老夫一战罢了,还不是老夫的对手,只要老夫在,只要粮草足够,他们更是休想突破老夫镇守的城池。”

蒙骜捋了捋颌下灰白长须,昂着头说道。

想当年长平之战,他亲自镇守长平,而秦国对面的主将便是王,面对他所镇守的城池秦军久攻不下,只能僵持,若非范睢的一招反间计,导致赵孝成王临阵换帅,他定会拖到秦军粮草不继,从而退兵。

也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导致被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让整个赵国国力近乎被摧毁,差点灭国。

这一战,不止是赵国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山东六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赵国这块硬骨头被打断,便谁也无法正面对战秦军。

从气势上就被秦国压了一头。

“这一点无忌自然相信。”

首节上一节739/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