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签到十年,相声满级小师叔 第89节

  但是通过这个气口,就能够让观众感觉到这又快又慢。有的时候,你这个音拉长一点,观众的节奏就会跟着降下来。

  毕竟观众是来听相声的,也不是来向学术报告的,你不可能老让人家精神紧绷着,有快有慢,有松有弛。

  那孔芸龙一脸堆笑,然后一看就是想讨好观众:“为了让我们的视频网站充满了学术性,我们决定搞个全网有奖竞猜,谁要是能答对题目,直接欧洲十国三日游。”

  李慕白一听:“这不得跑吐了血啊!”

  “现在请听题目,话剧雷雨的作者是,A:曹操,B:曹雪芹,C:曹偶。”

  那孔芸龙说完,故意把话筒指向下面,好像是让观众抢答。

  而那边李慕白撇着嘴,极为的不屑:“你这里面没有正确答案啊。还炒藕,你怎么不炖藕汤喝呀?“

  李慕白的吐槽让观众一乐,而那边孔芸龙回头瞪了一眼:“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该是B:曹雪芹。”

·· ···求鲜花·· ·········

  那李慕白听完彻底炸了:“你这真是德芸社出来的,德芸文化有限公司啊。”

  现在李慕白的吐槽句句带刺:“还雷雨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里小孩子都知道,曹雪芹是写了四大名著,水浒。”

  下面的观众听完哈哈大笑,这两个人都是滥竽充数之人,看着李慕白总是在纠正孔芸龙,但是让他自己说他也说不对,这就是多了一层戏剧张力。

  而那孔芸龙好像被李慕白唬住了,拿着话筒点点头:“哦!对不起,重要更正,重要更正。这雷雨的作者确实不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确是写了水浒。”

...... ... .......

  孔芸龙开始扭扭捏捏,好像一个女人一样:“曹雪芹这个女同志很不容易,能写出水浒这么男子汉的书籍。”

  李慕白忍不了了:“文盲,你看过水浒吗?你就在这大放厥词。”

  “我怎么没看过呀,我水浒看了好多遍,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里面的高顺大战西门庆。”

  “高顺大战西门庆?”李慕白一皱眉头:“高顺跟西门庆打起来了?”

  “对呀,你看我给你念念。那一日,高顺走在路上,迎面碰上了西门庆。”

  李慕白冷冷一笑:“那是碰见鬼了。”

  “高顺一见西门庆,怒从心中起,直接大喝一声。西门庆,臭流氓,你调戏我老婆。”

  “你说这西门庆也是,谁的老婆不调戏,非得调戏高顺的老婆。”

  “这人是流氓,谁的媳妇儿都不放过。”

  “你说高顺的老婆比你大八百多岁,你调戏他有什么用?”

  下面的观众早就乐疯了,看着是孔芸龙出错,但是李慕白每一次都能把这个包袱给他翻得又响又透彻。

  这每一句话从气口再到后面的表情,那真是严丝合缝,再也没有比李慕白更合适的捧哏了。土.

第177章

  而观众笑声落下,孔芸龙接着表演。

  “那高顺一见西门庆,直接手持钢枪,大喊一声,看枪。而这个时候西门庆大叫一声,你不讲武德。”

  “好嘛,原来闹了半天,这句话是西门庆先说出来的。”李慕白依旧翻着包袱。

  “而此时西门庆眼看哑命丧当场,大喊一声,我儿救我。”

  “对,关键时刻还得靠儿子。”李慕白刚说完这句话,脸色一愣立刻拦住孔芸龙:“不对呀,西门庆没有儿子呀。”

  这就叫吃了吐,名义上,一开始李慕白顺着孔芸龙往下说,可实际上就差那个接骨眼,那个接骨眼一翻过去之后,李慕白再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制造包袱笑料。

 六三七 而这个时候孔芸龙一瞪眼:“你不知道西门庆有儿子吗?”

  “对呀,水浒我翻烂了,我没发现西门庆有儿子呀。”

  “你这都不知道?”

  “西门庆的儿子是谁呀?”

  “西门子啊。”

  那李慕白一听,一脸惊讶,下面的观众也在笑。

  因为这段相声马上就要结束了,每一段相声最后得有个底,这个底不见得非得让你嚎啕大笑,但是你必须得翻的灵巧,你不能让提前让观众猜到,让观众哈哈一乐就行,

  而这个时候李慕白联联点头:“领教,领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西门庆还有一些外国儿子。照你这么说,那西门庆有儿子,高顺也有女儿啊。”

  “高顺她女儿是谁呀?”

  “高露洁呀。”

  李慕白一说完,孔芸龙轻轻一推,两个人呵呵一乐,赶紧鞠躬,这段相声就算是结束了。

  而这个时候台下观众疯狂的鼓掌,就连那几个评委也是连连点头,面露喜色。

  这段相声太好了,节奏紧凑,有快有慢,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表演,没有任何的失误,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嘴里面也没有崩瓜吊字的时候。

  别看这里面没有什么贯口,但是节奏太快,你要注意力稍微有点不集中,你就得露怯。

  而且虽然没有贯口,但是这段相声的台词可是不少,这是子母哏,所以说每个人各占一半,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压力。

  你没说错字,没有吞字儿,咽字儿,这就是基本功优秀的表现。

  那候场区的那些选手也都鼓掌,那曹金玉跟何伟看到其他人鼓掌,自己也是不情不愿的拍了两下。

  你没办法,差的太远,你要说水平差不多,两个人还能争一争。这水平差这么多,你让人家怎么争?

  这两个人也没有心气了,本来这回来参加比赛就是想要露个脸,再把自己的知名度给往上提一提,可是没想到自己成为人家的垫脚石。

  李慕白是表现优异,就连那孔芸龙跟在李慕白身边也是突飞猛进。自己这边还是任嘛不是,你说怎么办?

  跟人家一对比自己又得被网友骂,你说这出来一趟辛辛苦苦为了什么,就为了这些骂名吗?

  而此时直播间里也是欢声雷动。

  “哇,这段相声太好了,我要赶紧录下来,再听一遍。”

  “不用录下来,明天就会有视频链接了。”

  “真没想到啊,这相声还能这么说?这包袱也太多了,节奏也太快了,我都有点跟不上了。”

  “也不用你太跟上啊,这有快有慢,你自然而然的去听就行了。”

  “我觉得听着还挺舒服的。”

  “厉害啊,到底是厉害,我以前觉得这李慕白太年轻,你可能说相声说的不错,但是让他写段子估计够呛,真是没想到啊,这又打脸了。”

  “这李慕白就是相声奇才,又能写,又能说,又能捧,又能逗,这就是下一个相声界的领军人物。”

  “那我们家桃儿压力也够大的,明明还没老呢,这下一代的领军人物就出来了。”

  “这是好事啊,相声界多出几个人才,咱们观众来说最受益了.. ...”

  ————————————————————————————

  直播间里面一阵夸赞,而两个人站在舞台上把话筒放到架子上。

  刚才这段相声因为要不停的走动,还有一些身体上的语言,你把话筒放到架子上不好收音,所以说拿在手上这不算什么。早年间手拿话筒说相声的一大把。

  而不等评委点评,还是先回答相声问题。那撒北宁拿着答题卡上来,脸上带着微笑。这一段相声,可真是给央台提气了。

  前面那几个人说的那些相声真是有些掉链子,这回央台的脸可算是挣回来了。

  “两位选手请听题,请问传统相声八大改行的创作者是谁?”

  这问题一问出来,台下的观众有些发愣,那些评委也是挠了挠头。

  那直播间里面也都是一阵质疑。

  “这也太难了吧,前面那都是解释相声名词,说几个戏曲名词,怎么这回还得问创作者是谁呀?”

  “对呀,那传统相声都多少年了,像论捧斗,或者说是大保镖,谁知道是谁写的?”

  “一百年前就有了,一堆人在那说,谁知道谁是作者。”

  “就是呀, 这不会有黑幕吧?看李慕白表现的好就故意打压。”

  “应该不会,可能是刚好抽到这个题有些难度吧。”

  “反正我是不知道,说不定下面那些评委有的也不清楚。”

  ——————————————————————————————

  而这个时候孔芸龙脸色有些发白,这道题可真是有些难了,他还以为让解释几个相声名词,那结果一上来竟然出这么难的一道题。

  一段传统相声的起源,这可深了去了,众说纷纭,有的这个说法,有的那个说法,谁知道以哪个为准?

  而且八大改行已经经历了好多版本了,有的是京剧评戏,河北梆子,人这多了去了,这咋弄?.

第178章

  那孔芸龙心里面有些打鼓,往旁边看了看,不过李慕白此时依旧气定神闲,直接拿过话筒开始讲解。

  “这八大改行最早应该是清朝末年的钟子良创作的,因为当时恰逢咸丰皇帝驾崩,按照道理来说,京城之内一百天以内不能有什么娱乐项目,也就是说包括唱戏说相声,这些都不允许。天桥的很多热闹场景也不允许。”

  “一些贫苦的戏曲、曲艺艺人,被迫改行做小买卖谋生,由于不熟悉经营之道,闹出种种笑话作品列举了八位艺人,比如唱花脸的卖馄饨,唱老生的卖馒头,唱武生的卖包子,唱青衣的卖晚香玉等。”

  那李慕白汤汤汤汤这么一说,下面的观众全都耐心听着,就连那些评委也是连连点头。

  这关于一段传统相声的起源,张口就来,这肯定不是编的呀。现编哪能编这么快?

  而且李慕白23表情极为认定,那肯定是早有研究。

  李慕白看起来年纪轻轻,就算是天纵奇才,你可能相声开窍的早,说的好,但是像这些考究一点的深邃知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李慕白也太厉害了,但凡是跟相声有关系的东西他好像都知道。

  “表演这个曲目时,艺人们常将所说人物说成当时观众所熟悉的艺人姓名,如三十年代初仿学的是老旦龚云甫,四十年代则改成了学花脸侯喜瑞。每个版本都不太一样。”

  “五十年代,侯大师整理的演出本,删除了一些趣味不高的内容,突出揭示了统治者残酷压迫艺人这一主题,是侯宝林和郭启儒的代表性曲目。另有张傻子与绪德贵等版本,都不错。”

  李慕白这么一讲完,下面观众自发的开始鼓掌。直播间里也全都是666,佩服佩服的话。

  而台下的评委也是鼓掌,能把一段传统相声的来龙去脉说得这么清楚,看来这小子平常没少下功夫。

  不单是练功下功夫,跟相声有关的一切东西都下功夫,这肯定就是为相声而生的人才啊。

  而这个时候撒北宁也是一脸红光,看来很兴奋,这道题的确很难,但是没想到李慕白张口就来,这真是越来越精彩。

  然后他拿过答题卡,还有第二道题,每个人是两道问题。

  “两位选手请听题,这道题是一道视频题,请看大屏幕。”

  这一说,一群人又有些发呆,怎么还有视频题啊?难道是你来比划我来猜吗?

  一群人往大屏幕上看,只见大屏幕上正在放了一段京剧。

  这京剧应该是老生小生对唱,刚唱第一句词李慕白就明白了,这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吗?

  看来这道题很简单,就是让你说这段京剧的名字,不过这个演京剧的人唱腔有些奇怪,好像不是正经的京剧演员,这央台也会犯这种错误吗?给个视频还给了一个偏门的?

  结果这段京剧刚放了两下就停了,然后撒北宁笑着问道:“这段京剧其实都是由相声演员演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界基体客串,请问两位选手,这段京剧的名字是什么?参演这段京剧的相声名家都有谁?请一一列举。”

首节上一节89/161下一节尾节目录